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快穿]历史里的它 > 第54章 【秦】两所学院共同建立

[快穿]历史里的它 第54章 【秦】两所学院共同建立

作者:嚣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23:58:37 来源:文学城

“吾之学说,苦于竹简繁重,抄录艰难,难以广传久矣,门下弟子亦因典籍难得而稀少,若能得此纸,或许或许真能光大我门。”

更多人为之心动,尤其是那些在本国不得志、学说非主流、一直苦苦寻求机会的士人。

纸,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工具,更是希望的象征。

历史的车轮,在此刻因为一叠素纸,而发出了轻微的、却方向明确的偏转咯吱声。

一些原本轨迹上或许不会在此刻入秦的人,开始被纸这前所未有的强大磁力所吸引,或是出于纯粹的好奇,或是寻求学术的发展,或是怀抱政治抱负,纷纷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将在未来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以敏锐的政治嗅觉从中察觉到了秦国即将发生的巨变和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也对秦国展现出的这种新气象和文化吸引力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前往秦国一探究竟。

还有众多虽在史书中未必留名,但在此刻却怀揣真才实学与满腔抱负的年轻士子,他们将入秦视为实现理想的最佳捷径。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属于不同的学派,怀着各异的心思,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咸阳城的驿馆和专门接待士人的学舍,变得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充斥着各种方言口音,激烈讨论着百家学说,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

这股席卷而来的风潮,其影响迅速反馈回秦国的朝堂之上。

嬴政的声望,如同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气流,直线飙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往,人们谈论他,多是年少有为、军功显著,如今,却实实在在地加上了文治。

贤君明主的光环更耀眼了!

一个能造出纸并主动用以吸引天下贤才、促进文明传播的君王,谁还敢轻易说他只是依赖武力的虎狼之君?

朝堂之上,那些原本被吕不韦势力牢牢压制着的、希望嬴政早日亲政的声音,一下子获得了巨大的底气和支持,变得洪亮、理直气壮起来!

“大王造纸引贤,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不世伟业!更是彰显我王圣明,当此之时,正宜顺天应人,即行冠礼,亲政事,带领大秦开创万世之基业!”一位须发皆白的宗室老臣激动得满脸红光,在朝会上率先出列,声音洪亮,甚至带着颤音。

“臣附议!如今六国贤才如百川归海,西来入秦,皆因慕大王之贤明与造纸之盛德!

此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若大王仍不亲政,恐令天下贤士误解我秦国内部纷争,寒了投奔之心,挫伤了这大好局面啊!”另一位官员立刻跟进,言辞恳切,直指要害。

“正是!大王之文治武功,天下皆知!冠礼亲政,名正言顺,刻不容缓!岂能再因循旧例,蹉跎岁月?”更多官员纷纷出列表态,许多中间派也看清了风向,认为嬴政确实已经用实实在在的功绩,证明了自己完全具备了亲政的所有条件。

吕不韦的面色难看,试图反驳,拿出“大王年幼,应遵循先王旧例,二十二而冠”等老调,却发现这些理由在造纸引贤这天大的、肉眼可见的文治功绩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引来了一些鄙夷的目光。他

的声音被淹没在越来越多要求亲政的声浪之中。

朝堂上的风向,已经彻底逆转。他甚至能感觉到身后那些投向他的目光,变得复杂、微妙,甚至带上了几分审视。

他知道,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权力大厦,正在被那一张张轻薄的纸,从根基处悄然瓦解。

高踞王座之上的嬴政,身姿挺拔,平静地听着下方群臣几乎是一边倒的争论。

他的目光深邃,缓缓扫过脸色强作镇定的吕不韦,扫过激动不已、老泪纵横的宗室大臣,扫过那些新近投奔而来、站在殿角旁听、眼中充满期待与热切的士人代表。

他的指尖,在宽大的袖袍中轻轻摩挲,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素纸独特的光滑与韧性。

风停高高地蹲在嬴政王座旁那专属的金架上,俯瞰着下方沸腾的朝堂,看着那些激动的人群,得意地挺起了毛茸茸的胸膛,小小的眼瞳里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随着纸的风暴席卷天下,咸阳城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

驿馆人满为患,学舍灯火通明。

街头巷尾都能听到带着各国口音的士人高谈阔论,或激烈辩论,或兴奋地交流着申请纸和使用纸的心得。

而用过的人,对此无一例外都是吹捧至极,这座以黑色为主调、曾被视为文化荒漠的军事重镇,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斑斓的文化活力。

这股西向入秦的洪流如此汹涌,以至于咸阳的住宅都以及紧缺。

嬴政高踞章台宫,看着每日汇总上来关于贤才涌入的简报,只感觉痛并快乐着。

吸引人来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些人才真正转化为大秦的助力,才是关键。

“咕咕咕。。”

这么多人,这么多学说,当真不愧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啊,不办一所学院把他们都装进去。

将他们的学说都流传下来,那就是暴殄天物啊。

嬴政听到了风停的碎碎念,一个念头进入他的脑海。

“是了,建学宫。”

“咕咕咕!”政哥政哥!你要建学宫吗?

“如何才能最好的用到这些人才,当然是建一座学宫,让他们培养出来更多的,能为我大秦效力之人。”嬴政定定的说到。

好!政哥要建的学宫,一定是最好的学宫,拉爆那个稷下学宫。

风停无脑吹捧,不过他也确实觉得,有政哥的能力手腕,有先进的纸,有众多的人才,以及自己那未来对众多学校的见识。

这件事,必成!

一个前所未有的计划在嬴政心中成型,在风停的讲述下,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此举若成,秦国就再也不却人才使用。

第二日的朝堂。

嬴政就当堂宣布了这件事情。

“寡人欲在咸阳,创立两座学院。”嬴政的声音在殿中回荡,带着开创历史的决断。

风停一听,立刻兴奋了起来,扑棱着翅膀在大殿上空盘旋。

众臣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炸的都安静了下来。

昨日嬴政已经将这件事情提前告知了自己的心腹。

今日在一片静默的环境中,那些人立刻出来表示大王英明。

嬴政看了一眼还在空中盘旋的风停,继续道:“其一,旨在汇聚百家思想,研习经典律法,培养治国安邦、出使他国之才。寡人欲名之为——明道学院。”

“明道学院…”众大臣咀嚼着这个名字,纷纷点头称善。

“另一座学院,”嬴政的目光落在前排的吕不韦身上“则是不空谈虚理,专授实用之技,诸如:精工锻造、器械制造、农稼水利、筑城修路、医卜星算等,凡有利于富国强兵、利国利民之具体技艺,皆可授之。其名便唤作——天工学院。”

天工学院!好听!风停满意地咕咕叫,

就是技校!专门培养技术型人才!

嬴政详细阐述了他在风停的影响下最终的构想:

“两院皆面向天下招生,不论出身贵贱,不论来自何国,只要年龄符合,身家清白,并通过基本审核,皆可入学。明道书院,需识文断字,通晓基础道理;天工技院,若有天赋,即便目不识丁,亦可破格录取!”

此言一出,几位心腹皆露出震惊之色。不论出身国籍已是惊世骇俗,天工学院甚至不要求识字?这简直是打破了千百年来的规矩!

“大王,如此是否过于宽泛?恐有奸细混入。”有人谨慎提出疑虑。

嬴政淡然一笑,目光锐利:“水至清则无鱼。寡人开院授课,便有海纳百川之自信。

纵有探听虚实者,其所学所闻,亦是我大秦强盛之景象,正好让其传回本国,令其主君寝食难安。况且,是否入学之权,终在寡人手中。”

他继续抛出更重磅的消息:

“百家学说,无论儒、法、道、墨、农、兵、杂。

凡经过核验,其学说确有其长,其人品无亏者,皆可入两院授课,阐发其说!

明道书院自然百家争鸣,天工技院亦可请墨家工师、农家能手,医家等授业!”

“此外,两院之山长,由寡人亲自担任!两院学子,学成之日,经考核优异者,可直接授以相应官职!”

轰!

这接连的重磅消息,几乎将众位大臣砸晕了!

陛下这是要亲手打造一个全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完全绕开现有的、被各大势力把持的官途!

而且,给予工匠技艺如此高的地位,与治国之道并列,简直是石破天惊!

但仔细一想,却又无比精妙!既能最大程度地吸引、消化天下人才,又能直接将人才输送至需要的岗位,更能提升秦国各方面的技术水平!尤其是陛下亲任院长,毕业授官,其吸引力将是无与伦比的!

这是于国有利的事情,吕不韦不能也不会去阻止。

他想要权利,也想让秦国变得更好,一步退让,步步退让。

终有一天,他无路可退。

“臣附议!”

在众臣都还在嗡嗡的探讨时,吕不韦就率先站出来表示支持了。

“相国不愧是相国,目光长远,决策果决。”嬴政张口夸道,这也确实是他的真心话。

众臣见吕不韦都赞同了,他们也纷纷表示附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秦】两所学院共同建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