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万花大师姐 > 第8章 心念之间

[剑三]万花大师姐 第8章 心念之间

作者:西湖醋鱼精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1-29 17:06:42 来源:文学城

「是在下无状,姑娘可有伤到?」

「好好的鱼被这小贼祸害了,不如将它赔给姑娘,天寒之时定然暖和。」

「哈哈,我既是它主人,自是要负责的,姑娘莫怪。」

……

开元十七年的初春,为了给谷之岚寻找医病良方,孙荃随师兄裴元来到了蜀地渝州,居于渝州城近郊的一处小镇上。

那时他们刚刚安顿下不久,某一日住处请来帮着做些杂事的娘子家中突然有事,孙荃便携了银钱自去街上买些物什。

小小的镇子不大,出了住处不远便是街市,行人不多不少,偶尔还会有行商旅客经过,倒也不至于冷清。

孙荃便是在这一天的街上遇到了唐门的人,唐门弟子身上大多带着机关暗器,有些很好辨认,她忆及多年前的一桩旧事,不欲在街上久留,正要离去,却于拐角处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

那人自另一侧的街角走来,她退的匆忙未曾注意,就这么撞到了对方身上,原本装在篮子里的鱼也掉了出去。

孙荃习武多年,不敢说武功有多好,反应还是不差的,之前一时走神不曾注意周遭,与人相撞后及时稳住身体,正要伸手去接,不想一道白影闪电般掠过她眼前,径直叼走了那条还未及落地的鲜鱼。

白影落地,却是一只雪白绒毛的小兽,乌黑的小眼睛,小巧的耳朵,细长的身子,后面还坠着一条尾巴。明明嘴巴并不大,却能一口咬住比它脑袋还大一些的鱼。

因着此事,在孙荃向被自己撞到的那人致歉时,对方反而向她赔不是。

那时的她正有些心神不宁,却在对方旷达善意的言语之间逐渐消去了紧张,那人仿佛天生有着这样的力量,观之守礼,却言笑自在随心,令人不知不觉便淡去了拘束。

当年两人虽只有一面之缘,但因留下了颇深的印象,直到两年后的现在她也还记得对方,而这一次,对方救了她的命。

孙荃尽力忽略掉右臂传来的疼痛,在过来送饭的妇人帮助下穿戴好衣物。

妇人姓秦,是供孙荃借宿的主人家娘子。此地是山脚下的一处村落,秦氏家里因有空屋,便整理出来让这对赶不及回城的兄妹借宿一晚。

兄妹……这是带她来的那人进村借宿时的说辞。

“柳小娘子,这些我先带走了,明日再给你送来。”

秦娘子抱着的木盆里装着染血衣物,那是孙荃原本穿在身上的。

找到借宿之地后,因那人声称兄妹二人进山行猎迷了路,秦娘子便下意识以为孙荃手臂上的伤是那时候落下的,没什么顾虑便将干净衣服借了她。

秦氏身材丰硕,个子却不很高,孙荃穿着她的衣服勉勉强强还算合身,腰围处虽有些宽松,但拿束带一系也看不出什么问题。

孙荃本在整理衣襟,此时听得秦娘子一说,立刻向其道谢,目送对方离开后,又不免想到了对方刚才的称呼。

恩人自称姓柳,既是扮作兄妹,外人眼里她自然与对方是同一个姓,只是听来多少有些不习惯。

不过,她前尘尽忘,如今的姓是随了师父孙思邈,本也记不得自己以前姓什么,叫什么,现下外人眼里换个姓虽听着不习惯,但谁知道她以前是不是恰好也姓柳呢?

孙荃颇有些苦中作乐的想着,心中却并不当回事。

她当年被师兄从海里捞上来,垂危之际被师父救下,身上遗留的说是失忆之症,其实比那还要彻底。

师父虽不曾断言,但她心里清楚,自己恢复记忆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即便有朝一日能够寻到亲人,她对他们恐怕也不会有一丝印象……

外面天色渐晚,金乌下沉,卷起漫天红霞。

一阵箫声自屋外传来,悠远清扬,如置身远山,宿于朝霞,却又于婉转处暴露出些许心事。

孙荃透过窗户望着屋外的青年,他手持一支玄色长箫,幽远之声流淌而出,如他唇间低语,似有一丝愁绪。

这与两年前留给孙荃的印象大不相同,她不知道对方因何如此,却意识到能让那样一个豪气慷慨男儿露出这般模样的,定然不是寻常的人或事。

他面上观之其实并无异样,但当他望着天边逐渐下沉的夕阳时,孙荃总觉得他满怀心事。

“吵到你了?”

箫声倏然而止,那人回身望着自屋中走出的孙荃,冲其一笑,收起了手中玄箫。

孙荃道:“余音绕梁,岂会嫌吵。”言罢,她冲对方郑重一礼,面上很是认真。

“多谢恩公今日出手相救,这份恩情,孙荃铭记于心,日后必定报答。”

不等那人做出反应,她已继续道:“还不知恩公名姓?”

那人方道:“在下柳浮云。”他顿了顿,又道:“姑娘不必如此客气,那两人形迹卑鄙,换了旁人也会出手。”

“可是救我的人是恩公,不是旁人。”孙荃真心实意的道:“对恩公而言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于我却是大恩。”

“那正好……”

观之朗迈的青年看了孙荃一眼,说道:“我与姑娘萍水相逢,却不是头一回见了,也算有缘,既已互通了姓名,‘恩公’二字莫要提了。如今出门在外,便宜行事,我先前自言与姑娘乃兄妹二人——”

孙荃有所领会,接话道:“那我便冒昧唤恩公一声柳大哥……”

谁知,青年突然笑道:“不是大哥,是二哥才对。我在家中行二,虚长姑娘几岁,若不嫌弃,可以此呼之。”

“柳二哥。”孙荃从善如流的改了口。

柳浮云见她爽快,也不由一笑,观其精神恢复了些许,终于问起先前遭遇。

孙荃念及唐门势大,不欲连累恩人,只言入山采药不慎落水,又遇恶徒,丝毫不提自己与唐门那人的恩怨,打算休息一晚养好精神,明日便向对方辞行。

对于这番说辞,向来豪爽的青年不曾置疑什么,只将行囊中携带的几个小药瓶给了她,让她自行取用。

早在进村之时,对方便送了孙荃治愈外伤的药,由秦娘子帮着重新处理了伤口,现下又拿出的几瓶药……颇有些祛毒化瘀之效。

于是孙荃也不知道,对方对于她的说辞到底信了多少,她话里有破绽,但内容大多为真,只是隐去了一部分,对方既不问,她也不便再提。

入夜不久,村庄里渐渐没有了人声。

屋子里并未点灯,孙荃盘膝坐于床边,调动内息试图祛除体内余毒。

她学武较晚,不比师兄裴元博采众长,哪怕侠客岛上论武之风愈加兴盛,多年来得她专注修炼的还是传自师父孙思邈的一门功法。

至唐开元年间,药王孙思邈已有一百四十余岁高龄,他自幼聪明过人,曾有“圣童”之名,长大后博览群书,四方游历,见识十分广博。

他虽一向专注医理,但对武学亦有自己的见解,他悟性非常,曾将医道与武道相结合,创出一门独特的心法,不重摧山裂石之锋,只合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道,通过几十年间不断的添减改进,终在二十年前趋于圆满,后来他又收徒弟,便将这门心法传了弟子。

孙荃修习多年,内力走温和一路,生机盎然,对体内气血经脉有养护之力,若非那人所下之毒抑制内息,她也不会恢复的如此缓慢,如今体内毒性褪去不少,今晚若是顺利,必能将余毒彻底祓除。

夜色渐深,明月为层层流云遮掩,忽明忽暗。

三道黑影自树丛间显出身形,从暗处悄悄接近了这座位于村庄偏僻处的院落。

屋中不见灯火,里面的人似是已经歇息了。

领头的黑衣人谨慎的打量着周遭,确定院中无人,这才小心的靠近了其中一间矮屋,借着月光,一眼便看清了半掩的窗户后,那个坐于床边正闭目调息的年轻女子。

领头人寻到了目标,却没有冒然出手,而是与另外两人对视一眼,转身欲走,不料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其中一人的耳畔突然传来气流破空之声,那人急急一避,朝着这边射来的石子打了个空,只擦着他脸前而过。

领头人有所察觉,抬头往高处看去,旁边的屋顶上不知什么时候坐了个人,挺拔的身影为月光笼罩,此刻打量着他们的目光令人无端的感受到一股压力。

“便是做客,也没有半夜三更上门的道理。几位从何而来,不如留下说个明白。”

衣饰齐整的青年自屋顶起身,随身的佩刀从他腰侧露出一角,宽而薄的刃通体明透,其间隐有月色流淌。

领头的黑衣人注意到了这把刀,双目微微睁大,似是十分震惊。

他慎重的看了一眼对面的人,突然对身侧两个同伴打了个手势,三人齐齐后退,眼见便要隐没于黑夜之中。

一道刀光却比他们更快。

为了不惊扰村中人,柳浮云出手之时已收敛许多,但他刀法向来劲猛刚烈,出刀之快犹如雷霆之势,不过瞬息之间,漫天刀影已携着迫人的压力阻断了不速之客的去路,逼得对方不得不使尽全力方才脱身。

望着三个黑衣人消失的方向,柳浮云没有再追,他想到刚才那几人情急之下暴露出的身手,似乎是——

“柳二哥!”

孙荃匆匆赶出来时,正好看到三个黑衣人逃走的那一幕,柳浮云背对着她立于原地,不知道有没有受伤。

柳浮云回身道:“无妨,那些人已经走了。”他看着面前目露担心之色的姑娘,见其有些欲言又止,一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回到屋中点起了灯火。

孙荃想了想,终是跟了过去。

虽已是深夜,但对外以兄妹相称的两人明显都未睡下,身上衣着齐整,对桌而坐倒也不显尴尬。

青年向来有些率性不拘,他心思坦荡,此前相处之时虽处处守礼,但言谈之间不见拘束,此刻却并不言语,只静坐一旁等孙荃开口。

孙荃抿了抿唇,望着对方仍如往常一般的神色,终是道:“先前并非有意隐瞒,还请二哥见谅。”

一句看似突兀的话,落在早已有所察觉的人眼中,已懂了她所提为何。

“出门在外,多有不易,你有所顾虑乃是常事,不必放在心上。”

柳浮云面色如常,言语间并不见怪罪之意,他似是将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却并不点破,也不提之前的事,只对她缓缓道:“你我虽相识不久,但当下既唤我一声二哥,便没有令姑娘白叫的道理,若有难处,不妨说出来。”

孙荃感觉得到青年的话是出自真心,但她不欲连累旁人,只道:“多谢二哥好意,只是此事本为私怨,其间种种我亦不甚明晰,更不好将你牵扯进来。”

青年闻言,一时并不说话。他思及之前对方的遭遇,还有今晚的黑衣人,心知对方遇到的事远不如她面上表现出来的轻松,但见其打定主意不愿开口,也不好勉强,只问起回去后的打算。

孙荃如实道:“我与师兄不日将北上长安,此后距蜀地千里之遥,有他在,也不怕那些人再找上门。”

孙荃言行向来谦逊,唯有提到师兄裴元时才会毫不掩饰其中推崇之意,眼睛亮晶晶的模样,竟让柳浮云生出似曾相识之感。

气氛一下子缓和了许多,柳浮云笑道:“早听你提及令师兄,闻其言行,风采令人神往,此次有幸想必能够见上一面。”

话里的意思,是要送佛送到西。

孙荃微微一怔,通过之前简单交谈,她隐约猜到对方并非游山玩水而是有事在身,本想身体恢复些或者到得一处城镇便提出告辞,不想对方仗义,欲护送她归家,一时心生感触,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柳二哥——”

“姑娘勿再推辞。”柳浮云打断她似是要婉拒之言,沉声道:“刚才那几人是冲着你来的,这次应该只是打探消息,故而不曾动手,你若孤身上路,他们循着踪迹必会再来,有我在正是有个照应,况且令师兄久不见你,早日回去也好让他放心。”

最后一句话戳中了孙荃的软肋,她失踪至今,裴元那边还不知道怎么样了。

她有些不安,还有些惭愧,“这次是我大意了,又累得师兄担心。”

柳浮云宽慰道:“非是你的过错,他定不会怪你。”

“是我自己心里有愧。”

孙荃没再拒绝青年的好意,颇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让柳二哥见笑了,师兄对我一向关照,我幼时给他添了不少麻烦,如今以为能多少帮到他一些,不想还是惹他担心,实在惭愧。”

柳浮云一时静默,片刻后却又笑了,“你与令师兄有同门之谊,更是兄妹之情,既是兄长,岂有不挂念妹妹的道理,何谈什么麻烦。”

不知为何,他话里隐隐带着一丝惆怅之意,忆及对方那曲透着些许心事的箫音,这一刻孙荃心中蓦然生出了一股冲动,想要问对方因何事烦恼。

然而每每望着对方当时为灯火所晕染的英气眉目,直到那一晚她回去屋中休息,也没能把话问出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