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墓衣行 >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剑三]墓衣行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作者:洛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1 10:21:00 来源:文学城

华灯初上之时,唐之袖才回到几人白日定下的客栈。

阴山城情况特殊,当地县令既是地位最高的朝廷官员,也是黑市背后最大的老板,因此阴山城并无宵禁。普通民众入了夜后便会自觉回到家中闭紧房门,在夜里还敢出来活动的,不是自诩武功出众,便是背后有人撑腰。

客栈屋檐下挂着两个油布灯笼,门口用一块木板虚虚地掩着,明晃晃的烛光毫不避讳地从门缝间透射出来。唐之袖才走到门口,便有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从内里挪开了木板,手上比划着请人进门,她多看了一眼,发现这妇人下盘很稳,眼神清明,一双手臂也结实有力。

见门外是个年轻姑娘,那妇人脸上也多了几分善意的笑,待唐之袖进门后,她又去拿木板将门档上。客栈大堂内三三两两坐着几桌客人,他们神色各异,打扮也不尽相同,然而堂中却出奇地安静,似乎所有人都在刻意维持着这种气氛。见唐之袖进来,大部分人只是转脸瞥了一眼,便十分上道地不再盯着看。

那妇人比划着走近,指指伙房、又做了个洗漱的样子,唐之袖左右看了看,随后向她要了一碟炒豆,在一些人或明或暗的打量下,十分从容地去了后院。

这家客栈专做贵人的生意,后院被分为几个独立的小院,每个院子按大小分了数目不等的房间,不只是安全,连隔音效果做的非常好。唐之袖一行人少,包下的小院足以给每个人都分上一间独立的房间,然而她此时入了小院,却见整座院子只有一个房间亮着灯,不由得心生好奇,当下端着豆子走了过去。

门里隐约传出一个不认识的女声,唐之袖听着微微蹙眉,伸手在门上敲了两下,随后推门而入。一踏进去,她瞬间以为自己走错了门,因为背对门口坐着的赫然是一个闪亮的——大光头!

屋里的人闻声停止了交谈,齐齐看过来,那光头也转了身,顿时令唐之袖又是一怔——这竟是个大约二十出头、浓眉大眼的年轻和尚!

“之袖你可回来了!”唐书雁的声音听着不知怎地竟有一种如负释重的感觉:“这是道友……”

“阿弥陀佛,这位女侠,小僧有礼了——”

那和尚双手合十、声音洪亮地念了一声佛号,打断了唐书雁的话,也引来唐之袖十分怪异的注视——

……道友?这明明是个灯……哦不对,是位大师才对?

“小僧法名道酉,申酉戌亥之酉。”那和尚显然对此情形非常习惯,眼也不眨麻溜地报出一大串自我介绍:“小僧乃少林道字辈弟子,因拜入师傅门下较晚,上头已有九位师兄,才得了这么个法号。”

“哦、哦……不知大师……”

“女侠直唤小僧道酉便可,小僧辈分低下佛理不精,称不得大师。”道酉和尚合掌又拜了拜,随后嘴皮子十分利落地道:“小僧云游四处,见这阴山城不时有明教人士出没,宣扬教理,其心可谓险恶。需知明教自光明寺之变后已返回西域,却不知为何还会有其余孽在此地出没。想那明教极盛时霍乱朝廷、残害百姓,假借弘扬教义之名蛊惑人心蒙蔽视听,明教教义看似有大善大德之义,实则为教中高层驱使门下之利器,端是大奸大恶……”

“停、停——”

唐之袖听得眼角直跳,不得不提高了嗓门打断那和尚的滔滔不绝:“道酉……道酉大师……”

对着一个和尚唤“道友”什么的,感觉太诡异。

“大师是为此地明教门人而来?”

道酉和尚顿了一下,目光炯炯极为认真地盯着她道:“小僧的师傅乃寺中看守那明教血眼龙王的法僧,明教害人之深,小僧在师傅身边亦深有体会。发现明教余孽后,小僧已在这阴山城盘桓月余,只为劝阻不明真相之人,勿要受邪教蒙蔽。只可惜小僧人单势薄,比不得明教余孽舌粲莲花,几番努力仍是不见成效。”

说到这里,道酉和尚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声,但这点失落很快便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期待与振奋,迫不及待地道:“小僧白日里无意间撞见几位与一明教中人来到阴山城,只可惜那时候小僧正忙着与一户人家寻人,耽搁了些时间,所以才在此时上门,失礼之处,还请女侠多多包涵。然而邪教惑人,不可小视,诸位都是唐家堡之人,唐家乃是百年武林世家,女侠切不可耽于那明教之人的作态、反而忘却朝廷律令唔……”

唐之袖黑着脸掏出个果子一把塞进那和尚嘴里,总算堵住了那张喋喋不休的嘴。转眼再看旁人,便见唐书雁也是一脸苦色,显然在她回来之前已被这啰嗦的和尚轰炸了好一阵子。

“我与小婉并叶庄主在城中闲逛之时,曾收到过这个。”

唐书雁伸手递过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唐之袖接过翻了翻,发现那册子的纸张质地很差,并用粗线草草装订在一起,散发着略带臭味的油墨气息。

“圣火昭昭,圣光耀耀,凡我弟子,同心同劳。怜我世人,飘零无助,恩泽万物,唯光明故。”

她低声念了一句,还不等再看,册子便被道酉和尚一把抽走,那和尚一手拿着咬了一个豁口的果子,另一手迅速将那粗制滥造的小册子揉吧揉吧远远丢了出去,并十分严肃地教育道:“这些妖言惑众的东西,女侠还是莫看为好。”

“……”唐之袖按着眉心叹气。

“道酉……大师,”她不想拂了这和尚的一番好意,当下斟酌着词句道:“此事我已知晓,西域明教之人与那血眼龙王的下属终究不同……”

“无论是谁的手下,都是邪教之人!”道酉和尚见她“顽固不化”,顿时着了急,嗓门也跟着提了起来,大声道:“女侠年纪尚小,想来不解世间人心险恶,被那状作风流之人……”

唐之袖忍无可忍地出手,闪电般点了他的穴道,将他那番“你还小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男人皮相骗了”的论调掐死在萌芽之中,随后面无表情地将一脸惊色又无法动弹的道酉和尚推出门外。

“天色已晚,我等要歇息了,大师请自便。”说罢“啪”地一声关上了门。

门刚合上,屋中另一个陌生女子便极为开怀地笑出声来,她的声音妩媚柔软,却又带着一番少见的爽朗:“还是这位女侠痛快,那和尚兀地烦人,若是我,早先便赶他出去了。”

唐之袖并未回应那女子若有若无地示好,她顺手将炒豆放在桌上,侧着脸十分冷淡地道:“姑娘贵姓?”

那女子眨眨眼,略略收敛了些面上的笑容,并用双肘撑着桌面换了一个矜持的坐姿,“家父姓白,乃是这阴山城一个小小的生意人。”

唐之袖打量她两眼,面无表情地勾了勾嘴角,“白姑娘过谦了,若白县令仅是‘小小’的生意人,那我等岂不只能算作路边讨食的?”

那白姑娘闻言一挑眉,面上不见被戳穿的尴尬,反而落落大方地笑道:“唐女侠客气,只是家父亦有苦衷。阴山县城偏僻,百姓未得教化、不慕仁义之道,皆是逐利而走,县令之名,反比不得本地豪强商贾好听,家父手上无兵,无奈之下只得徐徐图之,先以利安抚了那帮不堪教化之人。”

“听姑娘这么说,白县令倒是辛苦了。”唐之袖十分敷衍地回了一句,紧接着话锋一转,当面下了逐客令:“如今天色已晚,未免令尊大人担忧,白姑娘还是请回吧。”

她这话着实不客气,便是唐书雁与叶凡两人听了,都不由得露出几分尴尬之色。那白姑娘更是涨红了脸,忍不住从原地站了起来,她本就是家里娇宠大的,兼容貌秀美又能说会道,自出来行走后竟是从未被如此嫌弃过,当下便冷笑一声道:“我原当唐女侠性情直爽,不想竟是看走了眼。罢罢,女侠既看不上我等小官之女,这生意也不必做了,唐家势大,我白家高攀不起!”

唐之袖神色不变,顺势冲着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姑娘小心脚下。”末了又旁若无人地对着叶凡道:“叶庄主,你既与我家小姐互许心意,便当与旁的女子保持距离才是,需知瓜田李下、众口铄金,唐家管不得旁人,可也不想听到自家女婿之名被旁人闲暇作磨牙之用。”

“……”

厅堂内一时间十分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白姑娘身上,那白姑娘的脸色猛变了几变,袖子一甩一言不发地大步走了出去。推开门时正见外头道酉和尚仍是穴道未解,僵立立地杵在原地,唯有眼珠上下转动,那白姑娘见状脚步一顿,侧着脸讥诮道:“方才我还暗中轻慢大师,却不想自己在旁人眼中也不过是个不值什么的玩意,刚才我等所言大师也听了,唐女侠心中有沟壑,大师且省省力气吧。”说罢疾步走出了院子。

唐书雁与叶凡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反倒是唐之袖仍然一副波澜不惊,她面色淡淡地冲道酉和尚点了点头,再次关上了门,也不理旁边两人,只端起炒豆和一盏油灯向后院走去。

“哎,之袖!”

唐书雁连忙唤了她一声,追上去神色尴尬地道:“你别误会了,那位白姑娘确实只是和叶庄主商讨买卖,并无他意。白家近些日子搜罗了一批矿,数目极大,可往来商贾大都带了货,吞不下白家这批矿……”

唐之袖顿了脚步,余光瞥见叶凡也跟了上来,这才冷声道:“大小姐应知,私开银矿,私铸银锭,按律当斩。”

唐书雁的话头一下子堵在了喉咙里,“……银矿?”

唐之袖第一次对她露出讥讽的神色,语气凉凉地道:“白龙口多产银矿、银砂矿,大小姐可别说不知道。至于铁矿,本地那么多盗匪还等着搜罗兵刃,白家用得着把货大老远卖到江南去?”接着又扭头炮轰叶凡:“据我所知,藏剑山庄的生意往来一向由叶二庄主打理,五庄主是懂各地原矿行价?还是识得多少镖主船东?那白姑娘甫一照面就敢信口开河谈这么大的生意,你不想想,她一介女流,如何能做得了白家的主?不过是打着生意的名头欲与你亲近罢了,五庄主过去撩了那么些侠女闺秀,如今怎么连这点不入流的伎俩都看不透?”

“我……”

被她这么赤/裸/裸地揭底,叶凡也不自然起来,但他这一路被唐之袖明里暗里喷过好几次,好歹知道她并无恶意,兼此事确是他自己失了分寸,遂不加辩驳老老实实低头听训。

“也是我想岔了。”唐书雁忽地叹了口气,主动将责任担了下来。这样的事,若是放在七年前她可能还会心有不忿,但如今……

她拉了拉唐之袖,摇头道:“我等行事太过高调,被人直接探了底也不稀奇。叶庄主和小婉涉世不深,此事责任在我。”说罢朝着叶凡的方向轻轻努嘴。

听她这么痛快地认错,唐之袖也缓了脸色,想想待回了唐家堡后肯定会有长辈提点叶凡,便顺着她的意思放过了他。

“那和尚和明教又是怎么回事?”

唐书雁和叶凡对视一眼,叶凡伸手在袖子里摸了一下,竟又掏出本一模一样的小册子,解释道:“此事蹊跷得很,正要与你说说。当时我与小婉并书雁姐正一起在铺子里看货,忽然有人凑过来塞了这个,只留下一句交给圣火使便不见了。我等见这内里皆是明教之言,便想着交给秦兄,可谁知那和尚后脚就寻了过来,先是追问秦兄下落,后也不肯走,直说未免明教害人,要送我等回客栈,我等劝不退他,只得由他跟了几条街。”说到这里他也不由得露出一副无奈神情。

“之袖姑娘,道酉……大师还被晾在门外……”

“待一刻钟穴就解了,不必管他。”

提到那热心过分的和尚,唐之袖也觉得郁闷,索性不再想他,只道:“原想着能令你们在此歇玩一阵,可现在看来,这阴山城实在不安定。索性此处离蜀中也近,内堡的船不日将达,叶庄主与小婉小姐且忍忍,今后几日少出门吧。对了,小婉小姐可歇下了?”

唐书雁与叶凡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苦笑:“她今日不开心呢,那白姑娘好生厉害,缠的叶庄主脱不开身,我做主令个来接应的弟子领着她先歇息去了。”

唐之袖默然,她自己对着那白姑娘她能毫不留情地怼回去,可唐小婉却着实无法。这年头可没有男女朋友之说,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时唐小婉和叶凡尚未有婚约,入赘之事也不好拿出来说嘴,那白姑娘好歹是个官家女,若真舍了脸皮缠着叶凡,当事人可是没立场护食的。

“该庆幸那白氏还有点气性。”唐之袖喃喃嘀咕了一句,见叶凡神情尴尬,闭嘴不语,便放了他和唐书雁一并去看唐小婉。

油灯被端走后,院中再次暗了下来,唐之袖等了一阵,却始终未见周围守着的唐家暗桩出来。想来唐小婉这次许是气狠了,一时半会劝解不开,便轻身蹿上了屋顶坐下,就着月光,再次翻看起了手里的小册子。

一本册子很薄,上头的字是用雕版印上,小小密密地挨在一起。前面部分是几年前明教兴盛时广为流传的大光明录祷词,后头则是四卷琅琅上口的明教教义。

她看了一会,不知不觉地读出了声。

……天之苍苍,寥廓其长。风云激荡,劲啸其扬……

……告我昊天,化生四象。情尊五帝,义效三皇……

……凡我弟子,同心同义。不怨不艾,不离不弃……

……凡我弟子,同德同气。天下一心,同舟共济……

……地之莽莽,厚载其广。江川奔浪,独震其狂……

……告我厚土,齐聚八荒。山河崩裂,经纬成行……

……凡我弟子,同心同力。泽被苍生,善行永继……

……凡我弟子,同德同志。护佑万民,精诚永挚……

忽然身后落下一个极轻的脚步声,同时,放在边上的炒豆也被一只手抓去了大半,唐之袖默默收了声,听得秦煌清朗的男声接着她的话将教义一字一句背了下去——

……日之煌煌,中正其阳。霞生熠熠,谁掩其芒……

……告我红日,普照四方。生机万物,育养农常……

……凡我弟子,同心同劳。圣火昭昭,圣光耀耀……

……凡我弟子,同德同道。身浴其辉,心沐其照……

……月之茫茫,辉映其光。星分雁落,何事其亡……

……告我明月,寒影温香。风柔夜寂,心静神凉……

……凡我弟子,同心同语。肝胆相对,不避风雨……

……凡我弟子,同德同趣。无念死生,无关散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