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剑3】我?花萝?穿到红楼养黛玉? > 第75章 医者仁心破时疫,太素九针平风波

京西大营,西侧隔离营房。

还未走近,一股混杂着汗味和秽物气味与浓郁草药味的污浊气息便扑面而来,令人闻之作呕。

营房内光线昏暗,挤满了数十名兵士,这些人大多面色潮红,咳嗽声与呻吟声此起彼伏,更有几人蜷缩在草铺上,浑身颤抖,牙关紧咬,已是高热惊厥之象。

这些病患的情况,远比林澜预想的更为严峻。

刘太医并几位资深医士见状,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

他们迅速分散开,为病患诊脉。

刘太医检查了几名重症者,眉头拧成了疙瘩,沉声道:“邪热壅肺,来势汹汹,已有内传心包之兆!寻常疏风散寒之药,怕是效力不足了!”

谢鲸抱着臂膀站在门口,脸色阴沉如水,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落在最后,正默默观察着环境的林澜,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诸位太医,可有良策?我这些儿郎,皆是能征善战之辈,若折损在这小小风寒之上,谢某无法向朝廷,向他们的家人交代!”

压力如同实质,笼罩在每一位太医头上。

林澜并未急于上前诊脉,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快速扫过整个营房。

通风极差,病患密集,这无疑是疫情加剧的重要原因。

几名重症者的症状……

她瞳孔微缩,不仅仅是风寒入里化热那么简单,那唇色隐隐泛着的青紫,那抽搐的特定样子……

她不动声色地走到一名刚刚被刘太医判定为“邪热内陷”的重症兵士身旁,蹲下身,不顾那污浊的气味,伸出三指搭上其腕脉。

内力化作一丝细流,谨慎地探入其肺腑。

果然!脉象浮紧中带着一股异常的滑数躁动,并非纯粹的热邪,更像是外感风寒引动了体内某种潜伏的……湿浊戾气!

这绝非普通风寒,而是具有更强传染性和变异性的时疫!且病气已开始侵蚀心脉!

万花谷典籍中曾有记载,某些特定环境,如军营、灾民聚集地下,寻常外感与当地秽浊之气结合,易生戾疫,症状酷似风寒,实则更为凶险,用药需格外谨慎,清解戾气与扶正固本需得并举,否则极易复发或留下沉疴。

刘太医他们沿用治疗寻常重症风寒的辛凉重剂,或许能暂时压制热象,但对于那深藏的戾气,却是隔靴搔痒,甚至可能因其药性猛烈而进一步损伤患者本就因疫气而虚弱的正气。

“刘大人,”林澜起身,声音清越却沉稳,“下官观此疫情,似乎并非普通风寒,更像是……外感引动了湿浊戾气所致。”

刘太医正焦头烂额,闻言不耐地瞥了她一眼:“林太医有何高见?”

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信,一个黄口小儿,也敢质疑他们这些老太医的判断?

林澜不卑不亢地说道:“若按寻常邪热内陷处理,用重剂辛凉,恐伤正气,难以根除戾气,下官以为,当以芳香化浊,辟秽解毒为主,佐以清热凉血,扶正固本之品,此外,需立即改善营房通风,病患所用之物皆需以苍术和艾叶熏灼,饮水饮食务必洁净。”

她顿了顿,看向那名重症兵士,“至于这位军士,戾气已侵心脉,寻常汤药恐鞭长莫及,需佐以金针度穴,清心开窍,稳住病情。”

“金针?”

刘太医嗤笑一声,连连摇头,“胡闹!此等重症,岂是几根银针能解决的?况且营中何来擅长金针之人?林太医,腻莫要异想天开,耽误了病情!”

谢鲸也皱紧了眉头,看着林澜,目光中带着审视。

他虽不通医理,但也知金针之术高深莫测,便是太医院中精于此道者亦寥寥无几,这小子竟敢口出狂言?

面对质疑,林澜神色不变,只平静地看向谢鲸:“谢将军,这位军士情况危急,若再不施救,恐有性命之虞,下官愿尽力一试,若有不测,愿承担一切责任。”

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闪躲,那是基于对自身医术绝对自信的坦然。

谢鲸与她对视片刻,竟从这小子眼中看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力量。

他想起王子腾信中所言,心中权衡多番,若此子真有本事,救回兵士自是好事,若他失手,正好借此拿住把柄!

“好!”谢鲸猛地一挥手,“就依你!需要何物速去准备!但丑话说在前头,若因你施针有何差池……”

“下官明白。”

林澜截断他的话,转身迅速写下几味急需的药材,让人立刻去准备。

同时,她取出随身携带,被她以万花秘法特制后的银针,在火焰上细细灼烧消毒。

营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或怀疑,或担忧,或冷漠。

刘太医见状气得拂袖站到一边,暗道林家这小子不识好歹强出头,他既是有心相护也耐不住他上赶着找死,遂站在一旁开始冷眼旁观起来。

林澜屏息凝神,无视周遭一切。

她走到那名抽搐不止的兵士身旁,示意军士稳住其身体。

然后指尖拈起一根细如牛毛的银针,内力悄然灌注针尖,使其微微震颤,发出几不可闻的轻鸣。

下一刻,她出手如电!

只见一道道细微的银光闪过,便精准无比地刺入兵士的百会、风池、内关、劳宫等要穴!

手法之快,认穴之准,让原本冷眼旁观的刘太医和谢鲸均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这手法,便是太医院最擅针砭的院判大人,恐怕也有所不及!

更令人惊奇的是,随着银针落下,那兵士剧烈的抽搐竟肉眼可见地缓和下来,紧咬的牙关也微微松弛,喉中发出一声细微的呻吟。

林澜指尖或捻或弹,内力透过银针,仔细精密地疏导着壅塞的气血,清解着侵入心包的戾气。

她额角随着施针的持续,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这番施针极其耗费心神与内力,但她眼神依旧专注沉静。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她才缓缓起针。

那兵士虽然依旧虚弱,但高热竟退下去不少,呼吸也平稳了许多,不出五息竟沉沉睡去。

营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林澜这神乎其技的针灸之法惊呆了!

林澜微微喘息,看向谢鲸和刘太医,“戾气暂被压制,但需连续施针三日,并配合汤药方能稳固,请刘大人按下方煎药。”

她递过一张刚刚写好的药方,上面正是她所说的芳香化浊,清热解毒兼以扶正的方子。

刘太医接过药方,看着上面君臣佐使分明,用药精妙甚至有些大胆的配伍,手微微颤抖,再看向林澜时,目光中的轻视与怀疑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与敬佩的复杂情绪。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一句:“……老夫即刻去办。”

谢鲸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亦是翻江倒海。

他亲眼见证了这小子起死回生般的医术,那份沉稳,那份担当,绝非王大人信中那个“忘恩负义、攀附权贵”的宵小之辈所能拥有!

他沉默片刻,挥手对左右道:“按林太医说的办!立刻改善通风,熏灼防疫!”

接下来的两日,林澜不顾疲惫,每日为重症兵士施针,并指导太医和医士们按照她的思路防疫用药。

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病患大幅减少,重症者皆转危为安。

整个京营大营,从将领到兵士,看待这位稚嫩得过分的小林太医的眼神,彻底变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敬。

第三日傍晚,林澜结束最后一次施针,再为患病的军士门一一诊脉,确定其只需静养便可痊愈后,便准备告辞回城,却不想谢鲸亲自将她送出辕门。

“林太医,”谢鲸看着眼前身形单薄却脊梁挺直的七岁孩童,语气复杂地开口,“此番……多谢了,谢某代京营数千将士,谢过林太医救命之恩!”

他抱拳,向着林澜深深行了一礼。

林澜侧身避过,淡然道:“将军言重,此乃医者本分。”

谢鲸直起身,犹豫片刻后还是低声道:“京中……人心复杂,林太医医术超群,更需谨言慎行,有些事,或许并非表面所见。”

他这话,已然是隐晦的提醒。

林澜心中明了,知道谢鲸的态度已然转变,她微微颔首:“多谢将军提点,林澜铭记。”

马车缓缓驶离京西大营,林澜靠在车厢壁上,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但心中却是一片澄澈的轻松。

这场危机,她不仅凭借医术安然度过,更是意外地赢得了谢鲸乃至京营的敬意,无形中化解了王子腾可能带来的第一波冲击。

然而,她也深知,王夫人和王子腾那边,绝不会就此罢休。

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

但,那又如何?

她闭上眼,体内内力自行运转,修复着消耗的心神,指尖仿佛还残留着施展银针时震颤的微麻感。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