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剑3】我?花萝?穿到红楼养黛玉? > 第7章 林如海病危,即将上京

时光如水,悄然流逝,扬州城的柳絮飞了又落,庭院里的栀子花开了又谢,转眼已是深秋。

这大半年光景,林府表面看似逐渐从丧母的悲恸中走出,步入了一种略显奇特的平静。

暖阁里,黛玉的咳嗽声一日日稀疏下去。

这其中,自有冯大夫精心调治的功劳,但更深处却少不了林澜那份不为人知的苦心。

自那日兄妹相认后,林澜便以兄长关怀之名,更为频繁地出入黛玉的暖阁。

她将苦读《本草备要杂录》与脑中万花医理结合,又借着自己体弱需调理的由头,时常向冯大夫请教,暗中将一些药性极其平和,几乎可作食材的药材,如川贝母磨粉兑入秋梨膏,或用黄芪、红枣悄悄添入黛玉每日必用的羹汤里。

她做得极其小心,分量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要见效又绝不引人怀疑。

起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当她发现黛玉夜间的咳嗽果然减轻了些,苍白的小脸偶尔也能见到一丝极淡的血色时,心中那份喜悦与成就感,几乎要满溢出来。

然而,汤药终是辅助。

林澜深知,黛玉先天不足的根本在于体质孱弱。

待黛玉能下床走动后,她便又开始了一项新的“工程”。

“妹妹,整日闷在屋里于身子无益,今日天气晴好,不若随为兄到院里走走?”

林澜穿着一身合体的青色学子常服,头发用同色布带整齐束起,言行举止已颇有几分少年郎的沉稳气度。

黛玉倚在窗边,正对着一本诗集出神,闻言抬起眼帘,眼中虽仍有挥之不去的轻愁,却比之前灵动了些许。

她看着眼前这位兄长轻轻点头,由着雪雁给她披上斗篷。

秋日的庭院,阳光温煦,已有几分凉意。

林澜并不带她走远,只在暖阁外的小园子里缓步慢行。

走着走着,她便会状似无意地停下,伸展一下手臂,活动一下腿脚,口中还念念有词:“听闻如此活动筋骨,可助气血流通,强健体魄,妹妹身子弱,更该如此。”

起初黛玉只是好奇地看着,并不参与。

她自幼被当作琉璃娃娃般呵护,何曾做过这等“不雅”之事。

但见林澜做得认真,且一段时间后,林澜自己原本也有些单薄的身子似乎确实结实了些,面色也红润了不少。

黛玉心中便也悄悄动了念头。

一日,林澜正对着初升的朝阳,缓慢地打着一套她自己根据万花谷一些基础养身法门改编,看似简单舒展的健身操,眼角余光瞥见黛玉竟也悄悄站在她身后不远处,带着几分羞涩笨拙地模仿着她的动作。

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像极了一只试探着伸出触角的蜗牛。

林澜心中狂喜,却不敢表露,生怕惊退了这敏感的小姑娘。

她只作不知,依旧认真地做着,只是将动作放得更慢,更清晰。

自此之后每日清晨,只要天气尚可,这林府后园的一角,便会多上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晨曦中缓慢地活动着手脚。

黛玉的动作依旧轻柔,带着她独有的弱柳扶风之态,但坚持下来胃口竟真的好了些许,夜间安睡的时间也长了。

看着黛玉身上这细微却真实的好转,林澜只觉得这大半年来的殚精竭虑和小心翼翼都值了。

她甚至开始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许,凭借她的努力,真的能一点点扭转黛玉的命运轨迹。

然而,命运似乎总不愿见人安稳。

就在黛玉身子日渐起色之时,林府的另一根顶梁柱——林如海却毫无征兆地垮了下去。

起初只是偶感风寒,咳嗽了几声。

林如海并未在意,只当是政务劳累所致,照常处理公务。

然而,这风寒却缠绵不去,且愈发沉重。

不过半月功夫,他便开始持续低热,咳嗽加剧,痰中竟隐隐带上了血丝!

人也迅速消瘦下去,面色呈现出一种不祥的青灰,整个人更是精神萎顿,时常在处理公文时便昏沉睡去。

冯大夫被紧急请来,诊脉之后眉头却锁成了死结。

他开的方子换了又换,从疏风散寒到清热化痰再到补中益气,却如同石沉大海,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林澜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她借着侍奉汤药的机会,仔细观察林如海的气色、舌苔,甚至偷偷嗅闻他咳出痰液的气味,越是观察,她心中的寒意就越重。

这绝非普通的风寒或劳疾!

她脑海中,万花医典中关于毒理的篇章疯狂闪烁。

一些症状与她所知的某种侵蚀肺腑的慢性毒素迹象隐隐吻合!

【金石之毒,其性沉滞,初起似寒热,继而伤肺络,耗元气,面色青灰,痰中带血,脉象沉涩而乱……】

一个可怕的念头骤然缠紧了她的心脏——林如海,可能中毒了!

是谁?是那些被他触动了利益的盐商?还是官场中欲除他而后快的政敌?

她不敢声张,甚至不敢对林如海直言。

无凭无据仅凭猜测,说出去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她只能凭借脑中医术,结合冯大夫的方子,极其隐晦地进行调整。

她加入一些甘草、绿豆等具有缓和解毒效用的药材,又添入灵芝、人参等固本培元之物,希望能延缓毒素的侵蚀。

她的努力似乎起到了微乎其微的作用。

林如海的病情恶化速度略有减缓,偶尔精神能清醒片刻。

但林澜心中清楚,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毒素已深入肺腑,侵蚀根本,除非找到对症的解药,否则……回天乏术。

她空有理论,却无对应此世毒物的解方,更无内力施展高深的驱毒针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林如海,一步步走向油尽灯枯。

这种明知结局却无力改变的痛苦,比当初面对贾敏时更甚。

因为这一次,她清晰地诊断出了病因,却依旧束手无策。

林如海在偶尔的清醒中,看着林澜为他诊脉,调整药方时那专注而沉痛的眼神,心中已然明了了几分。

他宦海沉浮,对自身处境岂能无知?

他看着林澜,这个他一时权宜收下的义子,眼中情绪复杂难言。

有感激,有欣慰,也有一丝深深的遗憾。

就在这时,京中贾府的来信再次如同催命符般抵达。

这一次是贾母亲笔信,言辞更为恳切焦急。

信中言及自己年事已高,思女成疾,如今唯盼能早日见到外孙女以慰残年。

又提及已打点好一切,连护送的家仆和船只都已备妥,只等林家这边点头。

林如海靠在病榻上,听着林忠颤声念完来信,剧烈地咳嗽起来,痰盂中又添了几缕惊心的血丝。

他闭目喘息良久,再睁开眼时那双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眸子,此刻只剩下无尽的疲惫与一种认命般的灰败。

他挥了挥手,声音嘶哑得几乎难以辨认:“回信……就说……多谢岳母大人垂爱……玉儿……玉儿身子已大好……不日……便可启程上京……”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侍立在一旁,脸色煞白的林澜,带着最后的托付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

“澜儿……收拾行装……不日……你便护送你妹妹……上京去吧……”

林澜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冰冷。

她知道,红楼梦的真正开章终于还是来了。

在林如海病重且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将黛玉送往京中贾府,已是唯一的选择。

而她自己,这个名义上的义子,也将不得不踏上那条通往“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未知之路。

她看着病榻上气息奄奄的林如海,又想到那个刚刚身子有所起色,却即将失去最后依靠的黛玉,心中如同压上了千斤巨石,沉得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