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千骨同人]氤氲寻道 > 第100章 销魂殿师徒三人最后的美好时光

笙萧默

(又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在成仙前是哪国人?笙萧默记得。绛国。那个曾经因为他得到伏羲之力而被毁灭的国家。他还记得自己最初的心愿:如果再没有人需要上战场多好)

We've all lost family, friends, and neighbors in many different wars. And I recall, as a little child, one old fellow who lived near us. He had lost his left arm and his right leg in a war. And sometimes kids would ask him how he lost his limbs, and he would gasp and look surprised that they were gone. He had a great sense of humor about it. But some years later, he took a knife in his good right hand and ended his own life. It makes me think about all the sacrifices that our soldiers have made to keep us free. A lot of them never come back. Sometimes it's harder for the ones that did. But I believe God holds a special place in heaven for every one of them.

我们都曾在各种各样的战争中失去亲人,朋友和邻居。我回忆起,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曾有一位老人住在我们附近。他曾在战争中失去了左臂与右腿。有时,孩子们会问起他是怎么失去手臂和腿的。他会喘大气,很惊讶的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手臂和腿。他总是将这件事描述的诙谐幽默。但是,几年后,他右手拿着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让我时常想起我们的士兵作出的牺牲。他们付出一切是为了国泰民安。许多人再也回不来了。有时,对于做过这些事的人来说日子更难熬。但我相信,上帝一定在天堂为他们每一个人留了一个特别的位置。

奇门遁甲水火令,三环九扣玄机定。少年自幼心不静,总问着一份天命。长留脚下有一句,叫初心不弃。以墨子之技,助天下而定。三章四节十六行,九书八卷二十行,我读的日子不详,只知道前路漫长。代代传下的机关术不过是担雪塞井。以天光印了人像,以方圆测了云丈。我总想看看天之上有没有那战争。我看的到那云端,却看不到那天边。若人死升天,可否拯救人间。

(他说他想上天找死人?他说他想让人世间再无战争?他可怜那断手断脚的要饭的?地主家生了个傻儿子!)

家父:你要造鸳?什么是鸢。上长留?去那天外之天?何用?

笙萧默:鸢会飞,带我去那天外之天。我要上那长留,去那天外之天,让他们拯救人间。我不要再看到有人因为打仗而断手断脚最后死了。

家父:天下之人,用不到。莫荒了你的年少。

我大可站在原处,安心的走着原路。今日复,明日复,何必再走这一步。它今日也许无用,明日兴许有用。算我少年一梦,

只由心而动。古时的钻木何用?昔日的车轨何用?昨日往昔人的梦,今已千金之重。就试那千百万个错,许剩不下那一个。可总要有人来做,来一证我们来过。说过的那些前路,无数人走了无数。无数人选择停住。而我想,若再多走一步呢?而后的整整十年,我败了半屋银钱。没想当个圣贤,只想不负少年。一两硝石二两硫磺三捆木炭总备一旁。若是真的飞了天,那算不算是神仙?再飞回这个人间,自是法力无边。杨柳相御,细竹为翼,借火光之力,且向天一去。

随着那声轰鸣,我没再见过娘亲。我一步未停,不知算不算赢。从开始的万人传到后来的渡劫难,被传的有些心寒,真成了一段笑谈。写了三千六百页,写了整整九个月。我写了一切心得,却无人问我心得。我没再做出一架鸢放在那个人间,却在天上看着人间想着拯救人间。我知道,我不贪,没显得那么不甘。至少我走了一步,那怕只是半步。至少是选了这条路,没只停在原处。我逐渐见了很多人拜在了我的跟前。往事无痕,我不再是个传闻。至某一日的殿中,正品着小笼几个。新来的徒儿话不多,却听她对我说,姐姐说你会修鸢。嘶~鸢?

单春秋

(这汴京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你明朝侯单春秋左右逢源,是朝廷的狗!)

我想看到一个新的大韶,而后哪怕当即陨落,也划得来。我家境算是很好,这枪便练的很早,而人心中的棱角,我很小便是知晓。少时我的心中愿自碧血营已传遍,是用这一枪一剑,来让这盛世重现。自许了天下为志,又立了生死为誓,可天下人的天下事也就那寥寥几字。江湖的纷纷扰扰,朝堂的你好我好,边境的尸骨荒草,和陛下画的花鸟。雁门关外有一战,我枪只剩了一半。我想你不会想看,是血和雪在同散。敌将在那三军中早被我一枪穿胸。我没算这是战功。我觉得有些普通。策马扬枪少年行,闯下了几段虚名。雨过,可天不晴,竟没打出个输赢。按规矩还不能定,还差着一份军令。我们丢了百条命,可边境还是边境。汴京城里的高官听到了战事已安,只赶了二十几座山,这次他没怕路弯。是他的运筹帷幄,是他的料事如神,是他的战功赫赫,哪怕他未曾来过。他的马儿受了惊在怪着无人来应。那天我看的很清,只死了一个老兵。但军中并不哗然,只因这一切使然。只要你足够平凡,便没人怕你心寒。雁门关,无名墓,胜败仍还在此处。血(雪)纷飞,埋尸骨,兴亡仍是百姓苦。花花轿子众人抬,便是你来我也来,尸骨可以先不埋,自等个春去秋来。那一天我才看透。这棱雕玉瓦之后,朱门酒臭,吞下的尽是人肉。几个固定的高位是一辈传着一辈。表达的也是干脆,是趁着他还没退。若是一方显贵,便是穷的不对。形形色色的达官显赫。不能说他们有错,因为不止一个。我羡慕你们江湖人可一剑了了红尘,可那剑会留痕,是用不得的法门。世上很多不平事不会只这一次。我管的了这一日,那谁去管那明日。世上很多的规则只为了让人苟活。你想要,便来夺,只叫你求而不得。

未改我的心中愿,还是这盛世重现。可我想要的改变,不能只靠枪剑。我带着心愿上天,领下天上人间。这不是画地为牢,是我要以此为桥。所谓的左右逢源,不过是眼在人前。我要的沧海桑田,是今日后的万年。我手中有了权重,这天下不会失控。这烂透了的六界,要一点一点改变。

笙萧默:春秋,从此以后,这女娃娃,便是你的小师妹。

莫小声

(一个老翁没留神,收到了一纸公文。这片田便没了痕,只因他忘了找人。)

回想起我少年时,还真不值啊。也难忆什么往昔去引那几段唏嘘。只叹是自己不曾逼,把头再低上一低。老朽我这一生,临到了孤叶残灯。当年那场少年风已早是没了影踪。儿时唱的戏文,在传那英雄的魂。字里行间留的痕在教我做个好人。而后见了天地阔,那般的惊心动魄。如是大家都在做,便定是做的没错。尤记我弱冠那年,被家父唤到身前。他指着门外的田,让我先耕个五年。我望着我的祖业,问了自己一夜。二亩良田一轮月,便是我的一切。男儿一世怎会甘去图眼前的这点欢。那一夜趁着月弯,便翻了那座远山。少时自有凌云志又怎会怕那明日?想做我想做的事。哪怕只这一次。用盘缠换了一批货细细的数着成色,可惜那个冬没过便已是没了着落。我寻那店铺掌柜,回应的也是干脆,说他的心在长睡,我怎么问都无愧。虽不知去往何处,却毅然看着前路。我那时真是自负,看处处像是出路。说来这皆是琐事,徒留这几段酸字。吃一堑便涨一智可不止涨了一次。让爹娘求了九回,方入的一座门楣。有杯酒我忘了陪便无人再记我是谁。到亲朋家中帮忙,被几人晾在一旁。至月底寻了账房,说帮忙便是无偿。与好友开的小店,他卖了说是算欠。而背后来的这一剑又是算不得骗。也难说什么不忿,这成和败我都认。每每我与他人论皆笑是我的愚笨。

说尽了我这一生,都没用半盏油灯。待我再饮上一盅,再论论公与不公。县爷续了一段缘在任上续了九年。收了我那二亩田只因我忘了礼钱。门外有十个衙役,来演了一番好戏。看着儿子没了命,看着孙女没了姓,前因后果皆不聊,反正是不可轻饶。不过就是一身伤,或是泼的一身脏。不过是一块朽木,哪有那归处来处。看着我的孙女,眉间的灵动还在。她大抵也是会败,不过是见怪不怪。我与她念着戏文,也教她做个好人。我也指着二亩田让她先耕个五年,也望她趁着黎明前有盘缠作个本钱。小声,留步,切莫与我同路。

莫小声:爷爷也去天上了,去见爹爹和娘亲了。我也要去。我的鸢。我埋在坟地了。这样就没人会挖了。

(撞了人)

幽若:哎哟~诶?凡人?好漂亮的风筝!

莫小声:天上真的有人!这叫鸢!

幽若:嘶~你说这叫……鸢?

莫小声:神仙不用鸢也能飞吗?带我去找爷爷、爹爹和娘亲好不好?

幽若:你愿意住在天上吗?有人正盼着你。他会修鸢。

莫小声:好!

莫小声:姐姐说你会修鸢。她撞坏了我的鸢。

笙萧默:这是……鸢?你我既然有缘,那你便当我的徒儿吧。

莫小声:好!带我去见爹爹和爷爷。他们知道有人照顾我了就不会担心了,就可以放心去投胎了。

幽若:好。随我来。

笙萧默:春秋,从此以后,这女娃娃,便是你的小师妹。

当下,三人游,莫小声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应是会有后人闻,那年的飞鸿踏雪痕。是我们师徒三人,出过的这趟远门。应是会有后人讲,在千百年里回响,当年的那声锣鼓,与我的这位兄长。年少成名震云端,先惊了几位考官。那锣鼓才敲了几下,便定了那个春秋。拳脚无痕,已是让着天下人。术法无痕,只留下道道刻痕。杭州城上有人讲,一字一句再难仿。西子湖上再回唱,沛公再醉三万场。密州已是连年旱,漫天蝗虫遮天暗,百姓对着天来唤,那一场雨水来的快。徐州城外洪水行,黄楼记,风雨停。百姓跪拜,师父却道,人生看的几清明,又何处不可停一停?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这天降之才,又怎会想的明白。能辨是江头江尾,难辨那是人是鬼。人生几度有清凉,怕是生死两茫茫。天外天的山外山似一座座的难关,他只愿辞了这个官来换天下平安。索性当年那一局还不是一步死棋,可惜他掉了几层皮却还是有着嗔痴。自塔中百个春秋,索性是性命无忧。自笑生平为口忙,老来行为转荒唐,他却是徒步游蛮荒,写下了一句“何妨”。用小笼祭了口舌,回殿里遇个梦婆,纵然是这世道浊,可不配当个心魔。他曾上云端争斗,将弟子挡在身后,也曾为了一碗小笼从黑夜等到白昼。他非是超然世外,由年少到了年迈。他非是铁板一块,却风吹雨打犹在。

写的最后一首诗,却像是写的反思。他应是真的喜欢吃,也真的有着嗔痴。而我的最后那心愿是葬在你的墓旁。那来生路若还能偿,再与你风雨对床。与你再闯上一关,再报上一次平安,再与你回那大殿,再看看那轮月圆。若到了夜半三更,就添上一盏残灯。身前尚有万座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