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46章 计议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46章 计议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薛蟠话虽如此,心中既觉有理、又觉可愧,一时也有些脸红。苏鸿却并未说什么,转而说道:“舅舅在外头风评不大好,朝中有些风言风语说他插手地方政务,今上暂不曾理会。只是虽不理会,也不见得心里没有疑影儿。”

如今朝堂上现有的武将,多是开国时随太祖皇帝起兵的那批功臣后代。是以今上虽有心换下王子腾,又担忧旁人没有王子腾那样的能力。何况太上皇虽年迈多病,终究还有口气儿,今上也不想临了落了个不孝子的名声。

薛蟠和薛蝌听了,连忙细问,见暂且不妨事才都放下心。半晌,薛蟠方叹道:“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我们家虽说还有官职、买卖,但早不如先时受今上信重。贾家那边,也时有太监上门勒索。往前数十几年,谁敢勒索到贾家头上。”

史家虽说仍有爵位,但家里内囊早就空了,只能摆个空架子,如今亦是色色俭省。唯有王家,倒还是兴旺之家的模样,五月间又将表妹聘给保宁侯之子,多了门好亲戚。

只是薛蟠不大看好。不是他说自己人的坏话,实在是这些勋贵的铺张豪奢、无法无天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贾史王薛几家不入今上法眼,难不成保宁侯还能讨巧儿卖乖?

苏鸿虽未曾细细打听过贾家的事,但也记得凤姐为了应对夏太监的勒索抵押金项圈等事。闻言便笑道:“古往今来,哪有铁富贵一说。如今骨肉亲友能团聚一处,吃饱穿暖,已经胜过许多人了。”

人间事变幻无常,连皇家都是几百年一换,更别提他们这些人了。子孙不成器,守不住家业的多着呢,便是子孙成器,也要看时运如何。他们能做的,也只是教导子孙做个有德之人,旁的也顾不了许多。

薛蟠闻言,点头赞道:“是该这样想。”

三人说说笑笑,便又谈起旁事。待时辰差不多后,宝钗便来催促苏鸿,一同到王夫人处拜见。苏鸿此时酒也醒了,与薛蟠兄弟二人作别后便去寻宝钗。

二人先去见了王夫人、贾政,又被王夫人引着去给贾母问安。贾母往日便喜爱宝钗和平稳重,见新姑爷也是才貌双全、斯斯文文的,心里更是喜欢。只是不巧前儿才病了一场,说了几句话就显得精力不济。

苏鸿和宝钗见状,便借口稍后还要去王家,略坐了坐便告辞离开。贾母知道是晚辈体恤,又叮嘱他们几句才将他们放走。到她这样的年纪,那些吃穿也只是寻常,唯有见晚辈们过得好,她才心中宽慰。

只是见着他们,不免又想起黛玉与宝玉的婚事。贾母心中再三衡量,终究还是决定过几日稍好些便为他们二人定婚。她已经是上年纪的人了,近来又多病,不由担心自己走得突然,叫宝玉和黛玉的婚事落空。

想到此处,贾母又连声呼唤鸳鸯,叫她将自己私库中的东西再盘查一遍。家中境况她不是不清楚,却也不好开口。两房本就矛盾不小,自己私下里贴补了谁,都会加剧兄弟俩的矛盾。

如今自己要为身后事打算,留了自己的,也要将剩下的东西都分好,免得两房又动气。只是贾母心知,便是自己再做足了准备,划得再公平,他们也不见得会心服口服。

苏鸿与宝钗离了贾家后,便乘车往宝钗母舅家去。因王子腾不在家,他夫人与宝钗又称不上感情深厚,只坐了会儿便回到薛家。他们与薛姨妈用了晚饭后,方驱车回了苏家。

苏母等早知他们今日不回来吃饭,便也不曾在意,听人说他们回府后就叫他们不必过来请安。新嫁女回门不是容易的,一天要应酬许多娘家亲戚,待回房后,他们才颇为放松地坐在炕上歇息。

宝钗一边打理丝线,一边叹道:“我跟妈说了会儿话,就去瞧了瞧凤姐姐,又往园子里去了一回。倒是叫我想起,我们一起调制胭脂、游园赏花的趣事。那园子最盛时里头住着十来位本家亲戚家的小姐,如今越发冷清了。再过一两年,想再聚一次怕是不容易了。”

苏鸿将宝钗搂进怀里,笑道:“长大了终究是要散的,又因有散,才显得聚越发可贵。当时我父母打发我到江南读书,虽说在那边认识了不少好友,但因着远离父母家乡,也觉不顺意。幸而还有家书遥遥致意,不然更觉难熬。”

他一边说着,心中便升起些许不舍,搂着宝钗不想撒手。又低声说道:“日后我若不外放还好,若去做了地方官,也是要跟父母兄弟分开。若是走得急,怕是也要夫妻分离。”

宝钗便笑道:“若非在外求学、寒窗苦读,安和也不能成就今日。至于日后,既然为官,自然是听今上如何调遣。但凡我能随行,我也……我也舍不得你。”

苏鸿闻言,笑着拉住宝钗的手贴在自己脸颊处,说道:“父亲母亲能相互陪伴,能与我相依相伴、同生共死者唯你而已,自然是要在一处的。”

二人说些体己话,才谈起今日别后诸事。宝钗想了想,方道:“今儿回去,妈又和我说起哥哥的婚事了。哥哥也老大不小,现今尚未成家,叫人看着不像。只是哥哥却没有半点娶妻的心思,让妈心里发愁。”

苏鸿笑道:“哥哥尚且年轻,又过惯了无人拘束的日子,许是姻缘尚未出现,暂且也不必着急。回头我请母亲也留意着,总不好叫哥哥落单。”

虽说《石头记》里出现了位夏金桂,但苏鸿私心里却觉得,虽说也有姻缘,但夏姑娘品行不佳,却不是良配。而他的师兄弟、好友等多在江南,这会儿竟也想不起谁家还有待字闺中的姊妹。

宝钗一笑,说道:“妈已经请母亲帮忙留意了,只是哥哥不松口,此事也难说。哥哥又打算往南方去一趟,估摸着一去便是半年,下个月就要起身南下了。上次哥哥出去,好歹长了些见识,又平安回来,妈也放心叫他出去。”

苏鸿问道:“不是说上次遇到劫匪,短时间不打算出去了,怎么又改了主意?”

他对此事知之甚深,先是宝钗在信上提了一句,待他回京后,酒席上薛蟠十次里有□□次都会提及此事。连路途中救下薛蟠的柳湘莲,他们也一同吃过几次饭。只是薛蟠死里逃生,打定主意要在京城好好休整,不想再带着商队出去。

宝钗抿唇笑道:“是那位柳大爷,因他已成了家,总不能靠着亲友救济过日子,便想找个押镖的活计。他的为人、武功,我妈和我哥哥极放心,又想着不能一直窝在都中,我哥哥才想着再南下做买卖。说来也巧,他娘子跟贾家也有些联系,是尤太太的三妹。”

苏鸿从前听薛蟠提起过,柳湘莲的娘子姓尤,是宁府太太的三妹妹。她还有个同胞姐姐,先前做了贾琏的外室,现今被凤姐带进荣府里做了妾室。他笑道:“夫妻俩都是你们拐着弯的亲戚,柳兄弟又武功高强,定然万无一失。我看,这也使得。”

苏鸿想了想,又笑道:“我本想收集些跟风土人情有关的书,只是现存的都太老了。既然哥哥要行商,正好请哥哥帮我收集一部分,我也好了解一番。”

宝钗一怔,没想到苏鸿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翰林院中,多是修史、撰文、教导皇室子弟等事,并不涉及这些。但又想到,苏鸿总不至于一直待在翰林院,总是要到六部办实事的。若有朝一日今上问策,苏鸿也可因地制宜,不至于言谈轻浮。

她心中更喜,看着苏鸿点头赞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既然入朝为官,为朝廷效力,是该多了解些。若说仕途经济,我哥哥不大行,但这样的事却是无妨的。”

二人灯下计议,将事情安排妥当后,方才解衣睡下。

皇宫中,今上阖上双眼听太监轻声汇报宫中诸事。见太上皇那边并无异常,仍是病歪歪的才放下心。他这个父亲,昔年便给他开了好大一个玩笑,因为疾病退位,谁知后来竟又缓过来,硬是把持着权力不放。

因而他近日多病,他便日日遣太医前去诊脉,又叫宫人们死盯着。见太上皇果然是年纪大了,再无干涉政事的精力,他才放心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人手。只是虽知他不能返老还童,今上还是让人密切盯着。

若父皇当真年迈多病,顺其自然便好。若果真有好转的趋势,他身为人子,竟是不得不使出手段来。这般想着,今上自觉不必脏了自己的手,心中颇为喜悦轻松。

太监见他心情和悦,方说道:“今儿领分例时,贾娘娘的宫女觉得内府给的东西不好,又恰巧吴娘娘身边的人也过来。两位姑娘谁也不服,闹到皇后跟前。娘娘就命贾娘娘闭门思过一月,等闲不得出入。”

内务府的人自然会看眼色,又是拜高踩低惯了的。贾贵妃初封时今上倒是很喜欢,觉得她德才兼备。如今虽说德才仍在,但宫里多了几位样貌拔尖儿的新娘娘,今上对贾贵妃便淡了。

又因贾贵妃身边没有得力的父兄,前儿她兄弟写的诗词还叫今上不喜,内府便也看菜下碟儿。最近分给贾贵妃的东西,虽说数目不差,仍是贵妃的分例,但东西的成色却都不如以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计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