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 第16章 皇权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第16章 皇权

作者:意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48:38 来源:文学城

年事祭祀等事不必赘述。因今上年老体弱,诸皇子忙着拉拢朝臣、打压异己,朝野上下略有动荡。但这与尚未出仕的学子无关,苏鸿因过两年将参加乡试,便在国子监潜心学习。

谁知端午节前,今上为表对天下学子的殷切关怀,特意下旨命三皇子到国子监慰问学子。不仅如此,还按班赏赐节礼,赐下香囊、艾叶及笔墨纸砚。喜得众学子纷纷感戴皇恩,写文章作诗歌功颂德起来。

苏鸿在众学子中亦是佼佼者,和其他素日便有才名的学子被祭酒叫去拜见三皇子。他混在人堆儿里只管垂头肃立,唯有随众答话时才拱手行礼。只是借着余光瞄见三皇子身上的玉带蟒袍,合中身材,果然是二十上下。

三皇子见众人中唯有苏鸿年纪最小,料定他就是翰林院苏理之子,传得沸沸扬扬的十二岁入学的神童。他含笑问道:“哪位是十二入学的苏鸿?”

苏鸿马上出列,整整衣袖下拜道:“学生苏鸿,见过殿下。”

三皇子见他举止文雅,又生得面如冠玉,便细问平日功课、君子六艺如何。见苏鸿谈吐有致,便笑着赞道:“今昌明隆盛之邦,运隆祚永之朝,难怪有此神童,让本殿想起昔日甘罗故事。日后仍要勤学不辍,来日蟾宫折桂,也好为朝廷效力。”

他如今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来国子监代天子慰问学子虽说只是小事,但代天子行事本就有着深意。何况太学学子背后不是地方乡绅就是官宦勋贵,顺手拉拢几个完全划得来。

苏鸿连忙答道:“圣上德配天地,明贯乾坤,学生生逢太平盛世,沐浴皇恩,亦是三生有幸。学生谨记教诲,不敢忘却。”

他面上激动,脸颊微微泛红,适时流露出一丝少年意气。只是余光瞥见旁人如利箭一般的眼神,不免有些无奈。三皇子见苏鸿乖觉,其他学子又这般看重自己的评价,越发得意。他笑着扶起苏鸿,又一一问过其他学子后便额外赏了文房四宝。

苏鸿退回队列中,见众人都得了赏赐才松了口气,垂眸肃立在侧。不多时,便有人引着众学子出去,剩下国子监诸学官陪同三皇子。

苏鸿与众学子互相吹捧客气一番,才领了今上和三皇子的赏,将这些先送到校舍里锁好。想到如今众学子定是围在一起品鉴那些无趣的颂圣诗,便脚步一转到藏书阁后闲逛。

因他素日常来,守阁人见他过来亦不以为怪,只笑着调侃:“今儿三皇子奉圣人之命探问,苏秀才怎么不到前头去?”

苏鸿笑道:“方才已得了三殿下召见,领了今上的赏。真是皇恩浩荡,让我感激不尽。殿下鼓励我勤学不辍,我哪敢躲懒,这不就来勤学了?”

守阁人一笑,心下明白他喜静不喜动,定是不爱这样热闹的场景才躲到这里。那些秀才举人们连些许小事都爱吟诗作对,何况今日这般盛况,谁不写个十首八首的。苏秀才每常只作场合诗,不过一首两首应景,自是不习惯那般场景。

苏鸿在藏书阁待了一会儿,估摸着祭酒等人已领着三皇子别处去了,才出了藏书阁回去。谁知从二楼上下来,余光竟是瞥见假山中有个身穿金线缂丝蟒袍的人在同一团灰影说话。

他心中一惊,速度极快得瞥了一眼,虽有些模糊,但确实是个灰衣人无误。他骤然想起五、六年前他们一家险些被一群灰衣人误杀,不由大惊。只是天下穿灰衣者甚多,他也不敢认定就跟三皇子有关。

可回忆起来,他们家素来与人为善,不曾结仇。那群人又是忽然出现,见薛家来人后又毫不恋战,怎么看都想是被撞破了腌臜事后意欲杀人灭口。以至于他们回到老家后,还日夜安排仆从值守,生怕那些人杀个回马枪。

他心底疑惑,只是不敢泄露分毫,面色如常下了藏书阁后便绕着回廊到了前头。三皇子与手下交代完毕后,无意间瞥到回廊处有个身穿学子服的学子走过,心中一惊。只是往来学子虽不多,但都穿着制式衣裳,如今再去认也迟了。

又揣度手下身穿灰衣、头束灰巾,料定旁人未必能发现。即便看到自己的身影,顶多以为他在方便,如何敢细看?因而三皇子便也未当回事,整整衣服便径自同其他人汇合。

苏鸿却不知自己险些被三皇子发现,见自己来了人多的地方才松了口气。只是他现下已无心思去想杂事,一边担忧今上真有传位三皇子的意思,一边又担忧当日苏家险些遭难就是三皇子的手下所为。

他静坐在座位上,脑海中翻来覆去看着《石头记》,不由心中暗骂。这写书人也忒会反思自己了,通篇都写着自家子弟不成器才导致家族没落,对着皇室倒是一番歌功颂德。连带着有关政治的因素,也统统被一笔带过。

他就怕哪日三皇子的手下想起他们家,顺手给屠了。嘴上说着世道如何如何太平,背地里谁还不知道谁,是大街上的乞丐少了、还是莫名其妙被灭门的惨案少了。

苏家虽是官宦之家,但他父亲也只是翰林院的小官,外祖虽官至兵部侍郎,在皇家毫奴眼中又算得了什么……苏鸿有些急躁,但想到三皇子不一定能上位,且那些灰衣人不见得真是三皇子的手下,这才微微平复心情。

谁知,才刚过了月余便有圣旨布告天下,今上自言在位日久、年老体衰,退位于三皇子,自称太上皇。此诏一出,众人虽早有预料,但却没想到会这样快。又听太上皇圣旨中仍言训政,方知太上皇未必甘心放权。

大皇子、二皇子皆为兄长,岂能容忍弟弟登基。可三皇子乃嫡子,有太上皇诏书,又有祖宗家法,也只好强自忍耐。新皇为安抚人心,接连颁诏。先是厚赡太上皇、皇太后、太妃等,又封二位兄长为亲王,一向与之交好的四弟封为忠顺亲王。见朝野震动,又封赏旧臣、功臣,又命大赦天下,不再赘述。

接接连连忙碌了月余,朝廷才重新恢复以往的宁静。此时太上皇旧臣因新皇恩德得了封赏,新皇功臣亦是得了实惠。众臣只当父子兄弟一片和睦,皇位更替竟并未流血,俱都喜得满面红光。新皇眼见群臣拜服、天下归心,自是志得意满。

谁知太上皇不过歇息数日,仍如旧日般上朝理事,端坐龙椅。新皇虽是嗣皇帝,也只好在龙椅旁加设一小座,在其父跟前垂头听训。天有二日,群臣也不知究竟该听谁的。

可新皇功臣但凡拥护新皇主张便被骂,连称呼二主时新帝在先、太上皇在后,也会被太上皇骂个狗血喷头。新皇碍于孝道也不好为臣子辩驳,久而久之,朝堂便仍是太上皇说了算,朝堂复又安稳下来。

且说自大赦天下之后,一些轻刑罪犯便被放出大牢。只是他们虽有幸沐浴皇恩,重见天日,回家之后却早就物是人非。打官司、入狱少说一年半载,田地、房产都被宗族侵占,连带着妻儿受苦。

一些蒙冤入狱者,族人虽碍于情面答应归还,却总是推三阻四,连带着妻儿日日以泪洗面。一些着实作奸犯科者,族人恐其犯浑,反不敢如何,嘴上嚷着是为他照管家业,便讪讪归还。

是以近日京城街头多了不少做工的男人,只是生得皮包骨头,旁人知其来历,便总不理会。即使知晓是含冤入狱者,见他们骨瘦嶙峋,也不愿让他们做工,免得浪费粮食。官府以为是流民,见他们又户籍齐全,搜刮两个铜板便也自去。

是日,苏鸿陪苏母一同上街到金银铺子。他骑在马上,见着这般场景心中滋味难言。只是他年岁不大,即便有心相帮,帮得了这些人,他看不见的还有多少?他们好手好脚,有出来做工的志气,可惜这样一幅身体找不到东家,也是可叹。

到了铺子门前,马车便直入一旁的大门,苏母才被媳妇丫鬟们围随着入了铺子。苏鸿下了马,将马儿交给小二安置后便与苏母一同进去。小二们也都不拦着,笑着指给他苏母的去处。

苏母正笑吟吟将图样给了掌柜的,笑道:“这是我精心设计的,独一份儿,就不给你们做样子了。你可吩咐师傅们仔细。”

掌柜的与苏母时常来往,见状笑道:“又是谁这么要紧,让太太您亲自设计?您放心就是,这么多年,您也是我们的贵人,师傅们都感激不尽呢。是您指明要的东西,他们还敢马虎?”

说着就看到苏鸿进来,这才一拍脑袋笑道:“诶呦,看我这记性,竟是忘了哥儿了。只是哥儿还小,现在就预备着,只怕日后失了光彩,还得再炸一炸。”

苏母笑道:“这还早着呢,是为小辈做的。只是过些年我们鸿哥儿摆酒了,你也得乖乖来上礼,少了我可不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皇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