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 第79章 清虚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第79章 清虚

作者:是正经作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01:38 来源:文学城

翌日天刚蒙蒙亮,宝玉精神满满的起了身,换了一身大红簇新、金色暗花纹缎面的箭袖圆领袍。

换了衣服,立即往潇湘馆而来。

黛玉睡眼惺忪,忽听丫头报说:”宝二爷来了。”

她差点以为自己睡过了头,今儿可是要跟着出去的,一旦迟了,阖府人都得笑话她痴懒。

她忙翻身坐起,惊问道:“什么时辰了?”

紫鹃进来,笑道:“还早呢,姑娘再睡会儿吧,让宝二爷在书房那边等等?”

此时,黛玉也看到了窗户,外面只透着些熹微的光芒,她想到宝玉,伸了伸懒腰,道:“起吧。”

让他白等着,自己也不安心。

梳妆罢,宝玉笑盈盈的走进来,黛玉瞥着他,问道:“人家睡觉呢,你来做什么?”

宝玉笑道:“来请你吃早饭,走吧。”

说着,来拉黛玉胳膊。

黛玉躲开他,无奈道:“坐一会儿罢,你看这天,老太太还没起呢。”

宝玉道:“那也成。”

他正要坐下来,忽见黛玉床旁边的高几上改了陈设,昨儿那里摆着一个汝窑天青釉的三管瓶,今天却放着一个盆景。

那盆景他还认识,里面种的是黛玉最喜欢的绛叶珠子花。

自几年前,湘云将它的花苞不小心弄断后,它的枝叶虽然繁茂,却再不见开花了。

而今,它的枝上重又顶上了一个红色俏生生的小花苞。

宝玉看了欣喜,不禁道:“它终于开花了!”

黛玉笑道:“它是十年一开花的,如今没隔几年又开花,确实奇了。”

又道:“昨晚发现,我就让丫头把它挪进屋了,外面毒日头照着,晒坏了可不好。”

宝玉笑叹道:“绛珠重一开花,可算解了我一桩心事,你不知道,当年没能阻止湘云,我一直懊恼着。”

黛玉不解道:“什么绛珠?”

宝玉坐下来,笑道:“它的名字啊,绛叶珠子花,合起来不就是绛珠吗?”

大约因黛玉养了这一盆绛珠花,所以几年前他才做那个梦,梦到黛玉变神仙,成了绛珠仙子。

黛玉较真道:“绛叶珠子花就是绛叶珠子花,它开花时,叫红珠花;不开花时,叫绛叶草。”

宝玉无所谓的挑了挑眉。

黛玉继续道:“当花败时,凝结出了绛色珠子形状的果实,那个时候,它才叫绛珠草。”

也就是说,这种植物有三个名字。之前是绛叶草;现在开着花,就是红珠花;将来才是绛珠草。

绛虽是红色一种,但比红略为暗淡,不一样的。

不能乱叫。

宝玉笑道:“你说的有理,那我改叫它红珠花吧。”

他想了想,不由叹道:“这样一来,我就不能把它当寻常花草看待了。”

“为何?”

宝玉道:“老天生万物,都是有道理的。譬如说植物汁液,通常是绿或白色,所以植物有生命而无情感;人就不同,有生命也有情感,所以血液是红的,一旦遭了殃,血色沁出,格外触目惊心。因为那血色代表着人的情感,最后血迹暗淡,凝结成绛,代表情感也消逝了。”

“而今这红珠花拥有了人的情感,我怎么可能再把它当寻常花草看呢?”

府里人说他有病根,时不时的,或痴或呆或傻或狂,引人哭笑不得,倒不是纯粹污蔑,而是有理由依据的。

他这一番话出来,实在超出正常人的认知。

黛玉有一大堆可以驳倒他的理由,但并不想跟他认真较正,想了想,笑道:“我本想等它结出果实来,请你来品绛珠茶,喝绛珠酒呢,你既把它当人看,那定然不忍心喝下去,我只能自己独享了。”

宝玉一听,黛玉要请他喝没喝过的茶和酒,心中惊喜,一听,又不请了,急声道:“你别想甩开我!你能喝,我也能喝的。”

什么忍心不忍心的,那只是一时的念头。

念头闪过去,它还是花草,究竟没有变成人。

这绛珠茶和绛珠酒,自然是喝得的。

两人到了贾母上房,贾敏带着春香、秋菊,正在里间陪着贾母说话。

黛玉刚行完礼,贾敏就拉她到身旁坐着,笑道:“想去看戏,也不必起这么早,一会儿该困了。”

黛玉不好对母亲说,她还是自家那个懒丫头,只是这一次,被宝玉硬从床上薅起来了。

她腼腆的笑了笑,小声唤道:“娘。”

不要每次来,都在大家面前破坏她的形象。

贾敏心觉无所谓,好名坏名这种东西,都不真。

好名可以买,坏名可以遮。劣迹斑斑的杀人犯可以被夸是英雄本色,轻浮□□可以被塑造为贞洁烈妇,大字不识的文盲可以被赞为才高八斗,赵高指鹿为马,“没有”的东西都能变成“有”,何况其他。

自古成王败寇,谁赢了谁就是好的。

但她依旧顺从女儿心意,没有说下去。

外头车马早已准备好了,因是端阳佳节,贵妃做善事,贾母亲自去拈香,其盛况不同于往日。

街上的百姓都开了门,站在大街两边观看,妇女们,小孩子们被扛在大人肩头,就像过年看会一样。

两旁一排官兵,拿着棍棒严防死守,阻止百姓离得太近。

远远的,看到浩浩荡荡的车轿过来,起头是各执事人员,有手拿锣鼓铜?的,有手捧香炉的,有打着经幡的、有持着扇子的,整齐排列,井然有序。

接着,又有一干大汉抬着两杠抬盒、四杠抬盒纷纷过去了。

然后,为首的一位青年公子骑着彩辔银鞍白马过来,头戴紫金冠,身穿暗金红袍,刀削斧凿的轮廓,眉眼如画,鼻梁英挺,薄唇微抿,满身清贵,俊美无铸,犹如神仙下凡。

街两边的大姑娘小媳妇脸蛋红红的,悄悄的瞟着骑马的公子哥儿,但也只敢静静的看着,不敢发出任何响动和声音。

紧随宝玉后面的,是贾母的八人大轿,贾敏的八人大轿,李纨、王熙凤、薛姨妈的四人大轿,然后是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等的华盖宝车。

再接着,黑压压一整条街的车,坐着的都是府里主子们的丫头,以及粗使的丫头、婆子和媳妇们。

清虚观外,张道士手中执香,穿着金银并线,绣白鹤的紫色对襟法衣,静静的等在前头。

他身后站着的,是清虚观所有道士,按着品阶,形容肃穆的排成了两列。前头几个穿着得罗道袍,再往后,分别穿蓝色大褂和对襟花衣。

钟楼院里的树阴下,放着几把檀木椅子,贾蓉、贾芹、贾萍、贾芸、贾菖、贾菱坐在椅上,旁边是一众服侍的小厮,他们喝着茶,吃着点心,在唠闲磕。

贾萍问道:“观里诸事都安排齐备了吗?”

贾芹道:“神像前的香蜡是一大清早点的,好像没换。”

贾蓉无所谓道:“不换也行,粗蜡,经的起烧。”

贾芹道:“是这个理,但怕烧久了,蜡芯一长,容易起火。”

贾蓉道:“没这么倒霉吧?”

贾萍听着皱了眉头,观里的蜡烛灯火都是他负责的,昨天他还交待过,一定要记得换香蜡,怎么没换?但老太太她们眼看就要来了,不是追责的时候,得想办法解决问题。

今天这种场合,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起了火,那不全完了?

他越想越不放心,贾芹趁机出主意道:“现在换香蜡也来不及,悄悄找个小道士潜进去,剪一剪蜡花,确保安全就完了。”

贾萍想了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但小道士都是贾芹负责的,少不得跟他借人。

贾芹也很大方,当即命人唤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过来,嘱咐道:“你剪完蜡花就赶紧出来,不许多耽搁逗留。”

那小道士唯唯应诺,拿着剪子和剪筒去了。

贾芸眼明心亮,早在旁边看出了不妥,他常往荣府走动,几处都有关系。

他心下暗道:今天这种场合,一旦出了事,凤婶子这个当家人,就得倒大霉。

他手里种树栽花的差事是凤婶子给的,往后还指着凤婶子继续抬举他呢。

更不用说,小红现在是凤婶子跟前的丫头,他就是为了心上人,也该去提醒一下凤婶子。

电光石火间,贾芸已拿定了主意,他借口说要出恭,实则到了一旁角落,叫一个心腹小厮赶紧去通知王熙凤。

没提贾蓉、贾萍、贾芹他们,只说看见一个小道士刚才偷偷溜进了观里。

王熙凤正坐在轿上,悠闲的扇着团扇,享受着这一刻的春风得意,结果听到这么一个消息,当时冷汗就出来了,想到贾母,她顾不得其他,当即吩咐道:“快快快,把轿子往前赶!”

一旁随从为难道:“琏二奶奶,前面是大奶奶的轿子。”

王熙凤才不管什么李纨呢。

“别废话!给我往前赶!慢一步要了你的命!”

后面的喧哗也惊动了李纨轿子前面的贾敏,她看两乘轿子都快要追尾了,认定王熙凤有什么急事,吩咐道:“把轿子往旁边挪挪,让凤儿先过去。”

王熙凤超了李纨的轿子,又超了贾敏的轿子,成功缀在了贾母轿子的后面。

没过多久,就到了清虚观,宝玉下了马,随着贾母的轿子进了山门内,因里头有许多城隍土地的泥像,贾母便命住轿,贾珍见轿子停了,赶上来迎接。

忽然,王熙凤一阵风似的从后头奔过来,来到贾母跟前,说要搀扶她,一双丹凤眼暗暗环顾周围。

果然,见不远的观门处一个小道士鬼鬼祟祟的,往这边偷瞄,兴许是半日不见她们上来,他一横心,手里拿着剪筒和剪子从台阶上跑下来,直往贾母冲。

王熙凤往前赶了一步,跟佛前金刚似的,正挡在贾母身前,左手一扬,将那小道士手中的剪子给挥去了,然后,右手一巴掌狠狠扇在那小道士脸上,将那孩子打了一个筋斗,趴在地上。

“往哪里跑!”

她叉着腰,立刻命人拿住那小道士。

贾母正跟贾珍等说话,身后诸事都不知道,听到动静,回过头问:“怎么了?”

这种好日子,无论怎样,都不宜生晦气的。

就算要追究,也是事后追究。

王熙凤走上前,轻描淡写回道:“一个小道士,剪蜡花儿,没躲出去,这会儿混钻呢。”

贾母一听,默了片刻,吩咐道:“快把他带来,小门小户的孩子,没见过这阵仗,别唬着他了。”

那小道士只因家里老子娘被威胁,才干出谋害人命的事,他一个半大的孩子,焉能不害怕?

而今要害的老太太好端端、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他一时抖若筛糠,面色煞白。

贾母一看,心里更明白了,反而更加怜悯眼前的孩子,让贾珍拉他起来,慈祥问道:“你不用怕,孩子,你几岁了?”

小道士牙关打颤,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贾母叹道:“怪可怜见的。”

因命贾珍,让领他出去,交到他家人手中,再给他些钱,买些果子吃,另又特意嘱咐:“不许让人为难他。”

那小道士出了门,看到自己家人好端端的站在石阶下,眼圈红通通的,扑到母亲怀里,道:“娘!”

他母亲忙抱起他,同他父亲一起向贾珍行了礼,谢了赏赐。

待贾珍一走,方蹲下来,摸着他脑袋,问起他事情经过。

直到这会儿,小道士心里才明白,自己没事了,自己家人也没事了。

只是他不明白。他要害死那老太太,那老太太应也看出来了,可她为什么放了他?

还给了他钱,还叮嘱人不许为难他。

除非,世上真有菩萨。

一、原著所隐真事,清虚观山门外,忽然冲出来所谓剪蜡花的的小道士,是为刺杀贾母而来。

[1]小道士的身份:贾家的。

“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

因此句可知,张道士将原清虚观的道士都带出来了,所以,这个小道士只能是贾家的,而负责小和尚小道士的人,是贾芹。

[2]贾芹无事,贾萍背锅。

“因此又将贾菖,贾菱,贾萍唤来监工。一日烫蜡钉珠,动起手来。”

三人负责过蜡烛灯火,所以凤姐儿会接着让他们负责同样的职务,贾菖,贾菱、贾萍三人中,贾萍最末,所以是安保工作出现疏忽,最好的背锅侠。

“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言语。那贾芸,贾萍,贾芹等听见了,不但他们慌了……”(端午)

“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除夕)

“男人只有贾芹,贾芸,贾菖,贾菱四个——现在凤姐麾下办事的——来了。”(元宵)

清虚观一事后,贾萍就消失了,祭宗祠没有他,在凤姐那里办事的人员中,也没有他了。

而贾芹成了四个办事人员之首,可见他斗倒贾萍后,又利用周姨娘、王夫人裙带关系,爬了上去。

这是必然的,历经此事,贾芹彻底攀上了金玉一党的高枝,手里捏着王、薛两家的把柄呢。

[3]凤姐提前接到情报。

“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

“贾珍带领各子弟上来迎接。凤姐儿的轿子却赶在头里先到了,带着鸳鸯等迎接上来。”

凤姐的轿子排在贾母、李纨后,但到了山门处,却跑到了前头,后面又成功拦下了小道士,说明她在半路接到了情报,而给她传信的人,只能是和贾芹在一起的贾芸,贾芸通过小红,把这个信报给了凤姐。

后续,贾芸在凤姐那里的位置,排在贾菖、贾菱前,可见他得到了重用,就是因为报信一事。

[4]贾珍拿贾蓉出气。

“ 贾珍站在台阶上,因问管家在那里。底下站的小厮们见问,都一齐喝声说:“叫管家!””

“贾珍道:“你瞧瞧!我这里没热,他倒凉快去了!”喝命家人啐他。”

从始至终,贾珍身为族长和出行总负责人,出了这么大纰漏,却一点儿消息没收到,最后还是靠凤姐化解,丢脸的不行,所以他先气的叫林之孝来,然后又去找贾蓉麻烦。

“因见贾芹亦来领物,贾珍叫他过来,说道:“你做什么也来了?谁叫你来的?”

过年的时候,贾珍指着鼻子大骂贾芹,便是因为此事关系。

[5]贾母的原谅。

“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颤。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不用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总说不出话来。”

小道士的反应非常不对,明显里头有事,贾母却让人给他钱,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人为难他,

所以,这一章目,名叫“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实实在在的有理,贾母就是那个真正福深,还来此祷福的享福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9章 清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