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 第35章 省亲

[红楼]贾敏有了随身空间 第35章 省亲

作者:是正经作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01:38 来源:文学城

正月十五日,天过四鼓,林府门外已备好轿马,贾敏方要从床上起身,被林如海伸臂揽住了。

贾敏轻轻推了推他,道:“今天有正事。”

林如海明知故问道:“什么正事?”

贾敏不假思索道:“带着玉儿上战场打仗。”

这话没错,她可不就是为了林贾两家,去跟王薛家两家打仗么。

然而,这一说,林如海反把她抱的更紧了。

“睡下,不急。”

贾敏挣脱不开,无奈道:“再误下去,敌人就杀到门口了。”

林如海笑道:“你现在去,就中了人家的疲兵之计。”

现在,贾家都在严阵以待,贾赦领着族中子弟在西街,贾母领着合族女眷在荣府门外。

敌人能来攻打才怪呢?

必得等她们人困马乏,再趁夜偷袭,才是上策。

贾敏闻言,便躺下来,和他面对着面,不和他打哑谜了,问:“你是听到什么消息了?对不对?”

林如海笑道:“皇上不愿意省亲,选元宵节,就是要趁着节日事多,好拖一拖时间,哪能真让元妃在贾家待一整天?即便她来,至少得等晚上了。”

正说着,丫头来报,时已五鼓。

贾敏默了默道:“那就多睡一会儿吧。”

反正她和玉儿是外亲,只用在侧殿处等候召见,到点出现就行了。

既已知道贵妃晚上才来,这大早上的,确实没有必要折腾。

一时,天已大白,林如海换了一品蟒服进宫参加朝宴去了,贾敏起身,教黛玉弹琴,直到午正,二人用了膳,方更衣大妆,坐轿往荣府而来。

此时贾母等俱得到消息,知贵妃銮驾还早,便先回府休息。

贾敏说明情况,陪着坐了会儿,至酉初,她带着黛玉,领着贾家一干外亲旁系女眷、以及薛姨妈等无职奉诏女眷朝行宫西侧殿而来。

黛玉便知,东侧殿是给贾家一众男眷准备的。

算算时间,宝玉这会儿应该也在。

等候觐见的功夫实在太长太枯燥,黛玉不知喝了几盏茶,更了几次衣,终于,天色暗下来,一个礼仪太监进来,贾敏便带她起身,来至正殿门外等候。

不到一会儿,就听到里面宣旨。

黛玉暗提了一口气,垂眸跟在母亲身后,进了殿,规规矩矩的行了礼。

母亲和贾母、邢、王夫人等站在东列,她便和迎春、探春、惜春等站在西列。

元妃又宣薛姨妈、宝钗来见,女眷皆归列后,殿中放下了一层珍珠帘子。

然后是贾政来见,絮了一番话,贾政提及宝玉,元妃便宣宝玉,行了礼,元妃命他近前,携手揽在怀里,抚着他头颈,笑说:“比先长了好些。”

一语未了,泪如雨下。

宝玉悄声唤道:“姐姐。”

元妃便破涕而笑,拉着他的手,让他坐在身旁。

未及说上两句话,李纨、凤姐已上来启奏,请贵妃游幸行宫。

时宝玉做导引,贾母跟在贵妃身侧,诸人皆跟在身后。

虽是晚上,但园中各处灯火辉煌,极尽繁华,阶前山石挂着风灯,树枝上黏着各色绢纸做的花儿。

纵是正月天,却有四季之景。

黛玉顿时来了精神,比起方才,连大声喘气都不能,这会儿逛园子总算松快了一些。

她和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在后排,看到壮景奇景,皆用手指暗暗戳一戳旁边人,示意对方去看。

虽不能说话,但几个眼神,大家都能心领神会。

唯有宝钗,双手交握在腹前,规规矩矩地跟在邢夫人之后,从始至终,眼也不往别处瞅一下。

大家见状,自然也不会去闹她。

比起黛玉,贾敏心已沉了下去。

除开正殿,凡园中重要景点,匾额对联都是宝玉当日所题。

元春别处的匾额皆不改,唯将“红香绿玉”的匾额要改做“怡红快绿”。

这明显就是在针对黛玉。

黛玉一生下来,身上就带着奇香,夫君如海便给她取了个小字,叫做香囡。

囡,是江南地区方言,指对女孩的昵称,意思是宝贝。

等黛玉满了三岁,闹着说别人会笑话她,再不让叫她香囡,他们才改口,改叫她玉儿。

香玉就是黛玉,元春在匾额中,去掉“香”“玉”,改做“怡”“快”,意思不就是说:没了黛玉,她的心情就怡然快乐了吗?

这不是暗戳戳的恶心人?关键没法和她对嘴。

贾敏姑且暂忍这一口气,等游玩园子,到了正殿,筵席已经摆下了,元春坐在上首,为省亲别院赐名大观园,趁机提出要试宝玉和诸姐妹之才。

要求是:让姐妹们各人题一匾一诗,让宝玉写四首五言律。

贾敏听完,更恶心了。

殿中四面,太上皇、皇上的人都有。

她这是明知黛玉诗文出众,怕黛玉写的诗一多,把宝钗、宝玉等远远甩在后头。

可是,凭什么呢?

写诗就写诗,还姐妹们一首,宝玉做四首,搞这种区别对待。

当宝玉是七步成诗的曹植了?

宝玉一会儿要是写不出四首来,看她怎么下的来台。

贾敏这会儿,连带着生起宝玉的气。

当然,生气归生气,她却早已想好了破解之法,恭恭敬敬的出了队列,以探春还要写诗,不方便誊抄为由,愿意主动承担给众人誊抄诗作一职。

元春眼皮一跳,很想直接拒绝。

但她是贤德妃,众目睽睽之下,她又怎好表露出与亲姑妈不睦?

而且,贾敏的才女之名,京都人人尽知的,写的一手好字,自然没得说。

她就是拒绝,也找不出理由来。

想了想,只是誊抄的话,似乎也没什么,她也不可能当众张冠李戴,把姐妹们的诗作混淆。

于是,便允了。

就如同皇上殿试一般,很快,大殿之中设下了两排八张案桌,第一排最左是贾敏之位,她旁边是宝玉,然后按着年龄排序,宝玉旁是宝钗、迎春,第二排则是黛玉、探春、惜春,最末是李纨。

众人依次坐好,焚香待考。

一时,众姐妹的一首诗已经写完了,贾敏收了卷。

其中,迎春、探春、惜春都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是不愿争锋的意思。

李纨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书香门第,自然不愿在这种场合落次,硬是勉强写了一首七言律诗。

宝钗的也一样是七言律诗,而黛玉,她写了一首五言律诗。

五言比七言难作,律诗没有绝句容易。

就单从格式来说,排名也是黛玉为首,然后是李纨和宝钗,不分先后。

贾敏往后瞥了一眼黛玉,看她兴致缺缺,就知道她这首诗只是胡乱作的。

既然不能尽兴写诗,就随便写了一首应命。

但说不定,别人会觉得她是想出风头。

贾敏心里好笑,誊抄时,着意将黛玉诗作上的题名,“林黛玉”改成了“香囡”二字。

方才不是去了一个香字吗?那她现在就写回来。

就是要碍贾元春的眼。

元春收了卷子,本打算说上那句,事先准备好的,“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

以此,既可把宝钗捧到和黛玉一样的位置,又不用直接评点宝钗、黛玉谁的诗作好。

对于薛姓在前,林姓在后,她也只是暗示而已,别人若认为黛玉诗好,评卷不公的,她可以说,是因为宝钗比黛玉年龄大,才这样排的。

总之,正说反说她都有理。

但看到卷子时,元春的目光就凝固住了。

为什么林黛玉卷子上的署名不是“林黛玉”,而是“香囡”呢?

她当然知道“香囡”就是黛玉,不然也不会把匾额中的“香玉”二字去掉。

可现在,她若要把黛玉的诗作单拎出来说,以林代指就不合适了,旁边人必会疑惑。

她必须亲口说出“香囡”二字。

然后,香字就又回来了。

罢罢,为了达到捧薛踩林的目的,她就不计较这个了。

元春放下卷子,道:“终是宝钗、香囡二妹之作与众不同。”

话一出口,元春正对上下首贾敏的眼睛,心里咯噔一跳,忽然反应过来。

糟糕,她中计了!

香囡是林黛玉三岁前的小字,现在已经不用了。

她把宝钗、香囡相提并论,不就是说宝钗之才,只能和三岁时的林黛玉一样吗?

但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

纵贾元春如芒在背,也只好端坐着,只当什么都没发生。

贾宝玉正发愁自己的诗作,他心里是万般不情愿,好好的日子,他姐姐何必要难他一下呢?

五言律,本身就够难了,还让他当堂连写四首。

说实在的,贾宝玉并不是很乐意出这个风头。

忽然千愁万绪中,冷不丁听到贵妃说宝钗、香囡的诗很好,他不由楞住,自家姐妹里,哪儿有一个名唤香囡的?

反应了一下,才恍然悟过来,黛玉就是香囡。

香囡,香宝宝……

怪不得初见时,他问起林妹妹有没有字,姑妈说没有,原来是有的,只是长大了不合适再用。

宝玉思绪发散了一回,又赶紧投身在眼前诗作中。

一时,殿中鸦雀无声,所有人目光皆集聚在宝玉身上。

收藏上不去,能不能多多评论,多多营养液啊[求求你了]

[1]原著试才这一章,甚至不用懂诗,直接看格律就好了。

格律一出来,黛玉第一,宝钗和李纨并列第二,元妃为了抬举宝钗,把黛玉压下去,把李纨也压下去了。

最僭越的是,黛玉的事是颂圣的,“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宝钗的事是夸元妃的,“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元妃一句,“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相当于把自己排到了皇上前头。

迎春——七言绝句

探春——七言绝句

惜春——七言绝句

李纨——七言律诗

宝钗——七言律诗

黛玉——五言律诗

[2]探春其实很有才华,只是审时度势,不肯露锋芒。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中要算探春又出于姊妹之上,然自忖似难与薛林争衡,只得随众应命。”

[3]细看省亲这一回,就是一场兵临城下的战争,所有贾家男儿在西街外严阵以待,贾家女眷在大门处严阵以待。

但敌人攻城一定要等到对方人困马乏,再趁夜偷袭。

“贾赦领合族子弟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

这次省亲,表面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实际是贾家最危难的时候,元妃此行,是帮着王家将贾家变为傀儡来了。

应了王熙凤的话,“没家亲引不来外鬼”。

[4]黛玉天生带奇香,有一个表字,叫香玉,这是隐藏在书中的真事。

只有黛玉告诉过宝玉“香玉”二字,宝玉后来才再未提自己送她的表字“颦颦”,后来才会拿黛玉是香玉打趣。

宝钗唤黛玉“颦儿”,以示自己不知黛玉有“香玉”这个表字,所以什么冷香丸自然不是模仿。

但实际上,颦,这个字,已经点明了,东施效颦。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省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