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关于太子总把我当神仙这件事 > 第2章 寺院

[红楼]关于太子总把我当神仙这件事 第2章 寺院

作者:树聊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7:48:57 来源:文学城

祈福人选定下后,荣庆堂内众人皆松快了些许。

王熙凤脸上早已挂上笑容:“老祖宗、太太们放心,我这就吩咐下去,一定将行李打理得精细,虽说要合寺里清规,可也不能损了咱们荣国府的体面,素净的衣裳、上好的笔墨、惯用的茶叶补品,都备得足足的,丫鬟婆子也挑稳妥得力的跟着,断不会出岔子。”

贾母点头道:“你素来办事周全。”

薛姨妈也笑着凑趣:“这样的场合,各家夫人们都在,正是相看,哦不,正是见识世家风范的好时机。年轻一辈的品行教养,在佛前净地,是半分也作不得伪的。但凡是眼明心亮的尊长,谁不暗暗留意呢?”

她故意说溜半句相看,随即改口,反倒更显其意。

迎春顿时红了脸,低下头绞着手中的帕子。

探春听得这话,耳根微微发热,却落落大方道:“姨妈说得是。我们自当谨言慎行,既要诚心祈福,也不能失了府里的体面。”

惜春依旧一副事不关己的淡漠模样,仿佛周遭一切皆与她无关。

黛玉却只垂眸盯着裙裾上绣着的竹叶,她素来不喜这般将女儿家婚事摆在台面上,被人轻佻地议论,只觉得心头像被什么细绳勒了一下,隐隐发闷。

偏是宝钗在一旁温柔接话:“能为太子殿下祈福,已是功德,其余岂敢妄求。”

话说得滴水不漏,仪态端方得恰到好处。

众人说话间,担忧渐褪,转而多了几分对功德、体面、本分的强调,气氛竟显得有些活络起来。

宝玉听得更加烦躁,嘟囔道:“好端端的祈福,诚心便是了,心到神知,怎么又扯上这些。”话未说完,便被贾母带着警告意味的一眼瞥来,只得悻悻住了口,一脸闷闷不乐。

众人又商议了些细节,诸如何时出发,穿戴何种规制的服饰,带哪些随从等,方才各自散去。

翌日清晨,天光未明,荣国府的马车便朝着城外的大慈恩寺驶去。

黛玉倚着车窗,向窗外掠过的街景望去,只见早春的晨光透过薄雾,为街边的垂柳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她下意识地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对这突如其来的祈福之行,既感到几分庄重,又带着些许茫然。

约莫行了半个时辰,马车停在了大慈恩寺的山门前。黛玉扶着紫鹃的手缓缓下车,一股浓郁的檀香气味扑面而来。她微微仰头,打量过去,见寺中古柏参天,殿宇巍峨,飞檐下的铜铃随风而动,发出清越的声响。僧侣们身着赭色袈裟,手持念珠,肃立在青石道路两旁,个个低眉垂目,神态庄严,如同入定的罗汉。

黛玉随着贾府女眷穿过三重殿宇,来到后寺专为女眷辟出的禅院。院中花木扶疏,几株早开的玉兰树上缀满洁白的花朵,在晨光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禅室内,紫檀案几早已整齐排列。每张案上备着文房四宝和一部《药师经》。王夫人与邢夫人居上首,余下众人按长幼次序坐下。

辰时,钟鼓齐鸣,浑厚的声响震得人心头发颤,方丈领着众僧诵经,梵音在寺中回荡,庄严肃穆。诵经结束后,女眷们纷纷提笔,开始抄经。

黛玉先净了手,又焚上一炷清香,待青烟袅袅升起,这才执起笔。她临帖多年,深得卫夫人簪花小楷的精髓,此时凝神静气,字迹似寒梅疏枝,令人见之忘俗。

待到午时的钟声响起,众人方停下笔,前往偏殿用斋。斋饭虽全是素料,却做得十分精致,用罢斋饭,诸位夫人小姐三三两两在廊下散步闲谈。

王夫人与几位相熟的诰命夫人坐在亭中叙话,言谈间不免提及太子病情,个个面露忧色。

宝钗、迎春、惜春在一处廊下站着赏花,忽见湘云从远处快步走来。

宝钗迎上去,笑道:“云妹妹!你也来了!”

“可找到你们了!”湘云停下脚步,气息微喘,“为太子殿下祈福这样的大事,我们府里自然也接到旨意了!我抄完经,腕子都酸了,好容易得空歇歇,听说你们都在后头园子里散心,我就紧赶着寻过来了!”

宝钗掏出袖中帕子,为她擦了擦额角:“这般跑动,着了风可不是玩的。”

湘云拉住宝钗的手,正要说什么,却见探春端着一个朱漆托盘,朝几位夫人坐着的亭子走去。她今日特意穿了件杏黄百迭裙,发间碧玉蜻蜓簪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步态轻盈又不失端庄。

探春缓步走近亭子,恰听得几位夫人压低的嗓音随风飘来。

“……落水后便昏迷不醒……”

“东宫如今可不比往日……”

“我听闻圣上震怒,把太医院的院判……”

探春心下一动,暗道来的不巧,几位夫人这是在谈论宫闱秘辛。

她稳住心神,深吸一口气,理了理鬓角的碎发,面上端起明丽温婉的笑意,步履轻盈地走上前去。

夫人们的谈话适时停了下来,几道意味不明的目光齐齐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被打断的不虞。

“诸位夫人辛苦了。”探春微微欠身,将手中的朱漆托盘奉上,“寺里小厨房刚制的八珍糕,用了新磨的山药茯苓粉,佐以枣泥蜂蜜,最是补气宁神。听闻夫人们在此歇息说话,恐诸位劳神,特送来尝尝鲜。”

王夫人笑着接过,赞许地点点头,其他几位夫人也跟着夸赞几句,却语气平淡,听不出多少真切。

探春将心底涌上来失望压下去,不再多言,向夫人们行完礼便告退了。

湘云在不远处看得分明,不禁撇了撇嘴,低声对宝钗道:“你瞧三姐姐,平日里在园子里,何曾见过她这般殷勤?倒像是专程来给夫人们相看的。”

宝钗轻轻摇头,劝诫道:“你少说两句罢,让人听见不好。”

湘云却不以为然,反而将声音提高了几分:“我说的是实话嘛。你看她那模样,分明是故意要在诸位夫人面前卖弄。”

她的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走过来的探春听见。探春唇角的笑意僵了一瞬,又很快恢复得体的微笑:“云丫头,说话注意些场合。”

湘云恼羞成怒,故意提高声调对宝钗道:“宝姐姐,你看这杜鹃花开得真好,不像有些人,开得再艳也是刻意摆出来的。”

这话说得格外清脆,引得附近几位小姐都掩口轻笑。

探春站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脸颊涨得通红。正当探春难堪之时,忽见黛玉抱着几枝白玉兰,从西侧的回廊绕出来。

原来黛玉方才用罢斋饭,有些气闷,便独自一人往西边小园散步。忽听得东边廊下传来阵阵人语,其中隐约夹杂着湘云清亮却带着几分尖锐的嗓音。

黛玉心下明了,这必是湘云又口无遮拦,让人下不来台了。她本不欲理会,却想起自己往日也被这般直言冒犯过的情形,心中顿时软了几分。

黛玉环顾四下,略一思忖,在园里折下几枝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抱在怀中,朝湘云几人走去。

她今日穿了浅杏色绣兰草的薄棉比甲,下身系着一条月白百迭裙,云鬓低垂,只簪了一支素银簪子,本是极为素净的装扮,却映得她眉目越发清艳。

那些原本窃窃私语的小姐们,不知不觉都静了下来。

只觉白玉兰在她怀中,人与花俱清,竟不知是花映得人越发出尘,还是人衬得花越发灵秀。一时之间,满园春色,仿佛都汇聚到了那一角回廊之下。

“云丫头何时喜欢杜鹃花了?”黛玉走近湘云,仿佛全然不知方才的争执,“我倒是觉得这白玉兰清香宜人,最适合供佛。”

黛玉说着,目光在众人面上滑过,落到涨红了脸,僵立着的探春身上,她上前一步,挽起探春的手:“三妹妹方才还跟我说要取些去供在菩萨前呢。”

黛玉的话说得极自然,既为探春解了围,又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

探春得了台阶,连忙点头:“正是呢,我看那尊白玉观音前还缺个供品。”

黛玉微微一笑,挽着探春的手转身离去。

宝钗望着她们远去的身影,转身对湘云温言道:“三妹妹也是一片好心,想在各位夫人面前给咱们府上争个脸面。你这般当众给她难堪,岂不是让外人看了笑话?”

湘云撅起嘴,理直气壮道:“我就是看不惯她那副刻意讨好的模样。”

迎春眼圈微微发红:“云妹妹……”

一直静静立在廊柱旁的惜春忽然开口:“我们贾家的姑娘如何行事,倒要史家的人来指手画脚不成?”

这话说得极重,让在场的几人都怔住了。

宝钗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咱们姐妹在外头,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府里的体面。若是自家人先闹起来,岂不是让外人看笑话?这个道理,难道你们还不明白吗?”

湘云自知理亏,讪讪地低下头,不再作声。

另一边,黛玉和探春已来到偏殿,两人将白玉兰恭恭敬敬地供在观音像前。洁白的花苞映着白玉观音慈悲的面容,清香弥漫在庄严的佛殿中,似是要随着青烟,将世人的祈愿带去西方净土。

僧侣的诵经声断断续续从殿外飘来,探春怔怔出神,忽然低声对黛玉道:“林姐姐可知道,太子殿下并非寻常病症,听说是前些日子落水,至今昏迷不醒。”

黛玉闻言,执香的手微微一顿。她虽自幼体弱多病,汤药不断,却从未经历过这等惊险之事,单是想象冰冷刺骨的湖水,便已教人心惊。

探春低下头整理供桌上的花瓣,眼底闪过一抹自嘲:“不知这些诵经声里,有几句是真为殿下担忧的。”

黛玉静默片刻,将手中的线香插入香炉,青烟袅袅升起,在她指间缠绕片刻方才散去。

“佛祖慈悲,必能分辨真心。即便千万人中只有一人诚心祈愿,也该能被听见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寺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