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关于太子总把我当神仙这件事 > 第14章 白海棠

[红楼]关于太子总把我当神仙这件事 第14章 白海棠

作者:树聊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9:39:31 来源:文学城

长公主府坐落在皇城西侧,朱门高阔,石狮威严。

早有身着青缎比甲的侍女静候门前,见荣国府车驾抵达,立即含笑迎上来。

为首的侍女约莫二十出头,头梳双环髻,簪着一对珍珠簪,举止从容:“林姑娘安好。奴婢含墨,奉殿下之命在此迎候。”

黛玉微微颔首,随着含墨穿过垂花门,眼前景致豁然开朗。只见亭台依山势而筑,水榭临清波而设,一池碧水蜿蜒如带,倒映着云影天光,沿岸遍植的奇花异草,疏密有致。

整座园子无一处不雅,无一处不精,比之贾府的雕梁画栋,更多了几分世代簪缨的清贵底蕴。

绕过一片翠竹掩映的曲径,便到了今日设宴的撷芳苑。苑内早已布置妥当,紫檀木雕花长案上摆着各色茶点,四周设着锦褥绣墩。

几位先到的贵女正三三两两坐在水榭边说话,闻声回头,却都不约而同地静了一静。

只见从海棠树下缓步走来的少女,上身一件乳白云绫纱交领衫,清清浅浅,下系一条胭脂红织金罗裙,秾丽灼灼。那一白一红,仿佛是将散未散的晨雾,遇上了初升的霞光,温柔地纠缠在一处,分不清是云在追随火,还是火在眷恋云。

清艳入骨,不可方物。

众人先前在大慈恩寺见到黛玉时,她一身素净,如同远山积雪,美则美矣,却总觉得隔着一层薄雾。而今盛装之下,似朝霞映雪,非但不俗,反倒像是明珠拭去了尘垢,愈发显得高华难及。

“这……”永昌侯府的二小姐沈书兰轻声叹道,“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安国公府的大小姐崔明月不自觉地抚了抚自己身上的桃红罗裙,这件她往日最引以为傲的衣裙,此刻竟觉着过于单调,生生被比出了几分俗气。

黛玉走到众人面前,浅浅一福:“见过各位姐姐。”

她声音清柔,气度娴雅,微微垂首时,步摇上的翠羽在日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竟比满园鲜花还要夺目。

“林妹妹今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崔明月勉强维持着笑意,目光却黏在她鬓边的步摇上,“这步摇……”

她话音未落,沈书兰已忍不住凑近细看,轻声惊叹:“这步摇莫非是前朝的工艺?我曾在母亲妆匣里见过一支相似的,却远不及这支精巧。”

她的话,霎时引了众人目光落在那步摇上。

只见那支步摇斜插在黛玉乌黑的云鬓上,金丝蝶翅因她细微的呼吸而微微颤动,薄得透光,偏又坚韧地托起那片湛蓝,在她鬓上轻颤,仿佛一只真正的蝴蝶,恋恋不肯离去。

崔明月眼波一扫,见众人面露惊叹,心里那点艳羡刚冒头就被压了下去。

她随手理了理衣袖,声音懒懒道:“这支步摇还算不错,是前朝内造的活翠工艺。”见有人看来,又故作漫不经心地补了句:“如今好东西是越发难得了,寻常见的,不过是些有形无神的俗物,匠气太重。”

黛玉闻言,浅浅一笑,朝崔明月微微欠身:“崔姐姐好眼力。不瞒姐姐,我于这些金玉之物上见识浅薄,只觉这步摇精巧,却不知妙在何处。还请姐姐不吝赐教,也好让我长长见识。”

她声音清婉,语气诚恳,倒叫崔明月不好再端着。沈书兰在一旁听了,也凑趣道:“明月姐姐最是懂这些的。她祖母安国公夫人最爱收藏古玩首饰,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比我们强多了。”

崔明月被两人这么一说,神色缓和了几分,看向黛玉的目光也真诚了些:“林妹妹过谦了。这活翠工艺讲究的是以金丝为骨,点翠为魂。你瞧这蝶翅薄如蝉翼,却能稳稳托住翠羽,便是前朝匠人的独门手艺。如今会这手艺的匠人,怕是寻不出几个了。”

“原来如此。”黛玉轻轻抚过鬓间步摇,柔声道,“我竟不知这其中,还有如此多学问。这般说来,倒是辜负了外祖母一番心意。”

沈书兰听了,暗赞这支步摇虽好,可若戴在旁人头上,怕是反倒被珠宝的光华掩去了本色,便忍不住道:“妹妹说哪里话。要我说,这支步摇固然珍贵,可若没有妹妹这般清雅脱俗的容貌,又怎能相得益彰。”

说话间,忽闻苑外传来侍女清亮的通报:“殿下到。”

众人忙敛衽垂首,恭敬肃立。只见端慧长公主扶着侍女的手缓步而来,她今日穿着一袭藕荷色绣金凤宫装,发间只簪一支凤穿牡丹赤金步摇,威仪自生,从容入骨。

长公主目光在众人面上淡淡扫过,最后落在黛玉身上时,眼中顿时漾开笑意,她径直走向黛玉,执起她的手细细打量。

“今日这身打扮很好。往日见你总是一身素净,虽也清雅,却未免太过简朴。如今这般装扮,既合你的身份,又不失少女的灵动。”

黛玉微微垂首,颊边泛起淡淡的红晕:“谢殿下夸奖,这些都是外祖母所赐。”

“贾老夫人有心了。”长公主含笑点头,目光拂过满园春色,对众人笑道:“今日既以赏花为名,岂可无诗?不如就以这园中最盛的白海棠为题,诸位各展才情如何?”

早有侍女备下文房四宝。

众人或凝神思索,或提笔疾书,不多时便陆续呈上诗作。长公主一一品评,或赞清新可喜,或评用典精当,却未见太多惊艳之色。

轮到黛玉时,她略一沉吟,提笔在薛涛笺上写下: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诗成,侍女呈与长公主。

长公主览毕,眼中倏然一亮,当即凝神细品,反复玩味,竟忘了品评。

沈书兰好奇探头看去,不觉轻声念出,四周顿时静了下来。

崔明月听在耳中,眼神却不由瞥向自己的诗稿。这原是她反复推敲的得意之作,字字精炼,句句工稳,自认已臻上乘。可此刻与林妹妹那首相较,却显得刻意雕琢,失了天然意趣。

“好一个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长公主终于抬眸,目光灼灼地看向黛玉,声音里难掩赞叹:“这些年见过的咏物诗,多半在形貌上着墨太多,这首却不同,笔意清奇,不滞于物,写的不是花的形貌,而是花的魂魄,孤洁不求人知,风骨自在天成。”

长公主将众人的诗作一一评点后,含笑道:“今日诗会,林姑娘当居魁首。诸位且去园中随意赏玩罢,本宫与林姑娘再说几句话。”

待众人散去,长公主执起黛玉的手走向海棠树下的石凳。宫女早已铺好锦褥,设下茶点。

长公主牵着黛玉在自己身旁的锦褥上坐下:“近日在府里都做些什么?可还常抄经?”

黛玉微微垂首:“回殿下,前些日子偶感神思不属,便静心抄写了几卷《地藏经》。如今心境渐平,闲时也读些诗书,偶尔抚琴自娱。”

“读的什么书?”长公主兴致盎然地问,亲手执起玉壶,为黛玉斟了一盏茉莉香片。

“近日在读《文选》,偶有所得,便随手记下。”黛玉双手接过茶盏,轻声答道。

长公主眼波温润,轻轻颔首:“难怪你诗词做得这般好。本宫年轻时也最爱《文选》,尤其喜欢江淹的《别赋》,只是这文章在闺阁中少有人读。”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黛玉轻声吟诵,眼睫微垂,“《别赋》情致沉郁,字字锥心,尤以这几句最为彻骨,确实不似寻常闺阁读物。”

长公主惊喜地向前倾身:“正是此意!这些年宴饮雅集,听得都是花月之词,再难寻一个能谈论《别赋》的人了。”

二人相谈甚欢之时,长公主忽然细看了看黛玉的脸色,关切道:“本宫瞧你气色虽比前次好些,却仍显单弱。平日里可好生调理了?请的是哪位太医瞧的?”

黛玉忙欠身回道:“劳殿下挂心。府上平日请的是常来往的王太医,开的多是些益气补血的方子,近日吃着人参养荣丸。”

长公主闻言,微微蹙眉:“王太医虽好,终究是寻常医官。你这身子骨,须得精细调理才是。”说着执起黛玉的手腕,轻轻按了按,“这般纤细,可见气血还是不足。”

她转头对侍立一旁的宫女吩咐:“去太医院请刘院判午后过府一趟,就说本宫这儿有位千金要请他仔细诊脉。”

黛玉受宠若惊,连忙起身要谢,却被长公主轻轻按住:“好生坐着。刘院判最擅调理女子气血,让他给你换个方子。年轻姑娘家,别总把身子不当回事。本宫瞧着你,就想起从前……”

话到此处却顿住,只轻轻拍了拍黛玉的手背。

“好孩子,”长公主的声音忽然低沉了几分,“你这般品貌才情,合该好生珍重自己才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白海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