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 第9章 千里行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第9章 千里行

作者:姜青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1 19:54:55 来源:文学城

林如海专门翻了历书选的黄道吉日还是不错的。顾文宁与黛玉等人顺利登舟,路上没有再下雨,她们担心的河水暴涨的危险自然也没有发生。

船穿行在河道中时,周围还有大大小小的画舫在水面上游弋,有装扮齐全的杜丽娘在船头唱着“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轻柔婉转的嗓音传出去很远。

顾文宁一时也听住了,托着腮呆呆地望向窗外,直到青杏上来打断了她的发呆。

顾文宁从青杏手里接过茶杯,撂在桌案上,语气有些不快:“怎么又喝茶?”

青杏知道顾文宁是舍不得离开家乡和亲人,她也不在这上头劝她,只是打算给她找点事儿干。

青杏手指头指一指另一头的屋子:“林之孝家的一天都给姑娘请三次安了。”

顾文宁冷笑:“她们哪里是请安?分明是常驻了。”

不过现在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待着,就算船再大,人也是隔不开的。况且顾文宁也没打算隔开她们。

她虽然不喜贾家这些婆子,然而她们马上要去寄居荣国府,说不得还要讨好一下她们。就算顾文宁不屑于这么干,她也不能拦着林黛玉跟外祖母家的人交好啊。

不过这一点顾文宁倒是想错了,林黛玉虽然也爱跟外祖母家的婆子聊聊天,问问那边亲戚的情况,但林之孝家的时时刻刻在她身边杵着,她也烦。

贾雨村的小船就在她们的大船后头跟着,如今虽然不正式上课,但贾先生还布置了功课给她做。黛玉做完了便传递过去让先生批改。林黛玉是从四岁开蒙就习惯了这样,从不懈怠。

林之孝家的只管拉着她说那些家长里短,她文化水平又不高,又不会什么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黛玉怎能不生厌?

青杏把递过去的茶杯又收回来了,船行的再平稳也不能跟陆地上比,还是小心为好。

她把茶水往窗外一撒,茶杯搁到一边去,又过来劝顾文宁:“太太不是一直想多跟姑娘拉近些关系,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反而放过了?”

贾家的婆子们可以借助这个便利接近林黛玉,顾文宁这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就更可以了。

顾文宁叹了一口气,这丫头,是一点唉声叹气的时间也不给她留啊!

这船还没出扬州呢!

不过青杏也确实是摸透了顾文宁的脾气,她就不是那种会沉溺在悲伤情绪里的人。

她终于还是站起身来,往黛玉的屋子走去,在屋外的丫鬟打起帘子之前,便先嚷道:“这船摇摇晃晃的,姑娘还是少做些功课吧,当心把眼睛呕坏了。”

等她进去,站住脚,好像才知道贾家的婆子在这里似的,微微一点头:“是林姐姐啊,你们说些什么呢?”

黛玉忙站起来让座,顾文宁拉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了,一脸期盼的看着二人,好像是来听八卦的。

不过这时林之孝家的成了个锯嘴的葫芦,反而是黛玉先答道:“林妈妈跟我讲京里的庙会呢。”

要讲庙会,顾文宁也会啊。虽然她没去过长安,可是这苏扬一代的繁华,更胜于长安。

顾文宁便说起十五的灯会,端午的龙舟竞渡。黛玉因为给母亲守孝,小时候参加这些的记忆都有些模糊了。就连林之孝家的也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插上两句,对比一下南北风俗的不同。

不过接下来她们又说到了诗词,林之孝家的又变得沉默了。黛玉有些兴奋:“以前虽然也坐过船,可是还得像这样走远路,才体会得到‘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意思。”

顾文宁也说:“可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事情还是要亲见亲闻,才有意思。我这里倒有个好东西,正好咱们娘俩儿一起看看。”

青杏回顾文宁房间取东西,一时回来,托着一个景泰蓝的长盒,打开来,里面是个细长的圆柱体,一端的喇叭口处微微向外扩张。上面精雕细琢着花卉和鸟羽,还有珐琅的彩饰。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是望远镜啊。

顾文宁也是才从谢融那里收到这件宝贝,高兴的把她一向珍爱的束颈紫砂花瓶都回赠给谢融了。

顾文宁便引着黛玉来到窗边,教她怎么用。一时黛玉惊呼道:“那树上有两个鸟窝呢……鸟妈妈飞回来了……哎呀,白鹭都被黄狗吓跑了……”

看完了远处的景色,不免又把视线移回近处的船只。船里有几个人影,自然看得一清二楚,黛玉不免觉得有些冒犯别人,便把望远镜放下了。

顾文宁跟她说:“不要紧,她们看不到你。”

黛玉摇摇头:“非礼勿视,这样不好。”

顾文宁知道黛玉一向是这样的性子,也不强求。

一时间婆子丫鬟们也传看着这件宝贝,不免大呼小叫的,顾文宁和黛玉也不恼。顾文宁对黛玉说:“既然有这样的机会,路上的景色和人物,或画或写的,也可以记录下来,要是有诗就更好了。将来咱们也出一本文集。”

黛玉有些害羞:“文集那都是大诗人大文豪才有的。”

顾文宁给她讲如今江南的出版业有多发达,只要你有钱,就可以给自己刊印文集,还有那编族谱的,出几个铜板,相公们能把你家祖宗上溯到秦汉,再远点三皇五帝也不是不行。这都是有点家底的人自抬身份的常用伎俩了。

不过顾文宁是真的觉得林黛玉有天赋:“骆宾王七岁就咏鹅了,项橐七岁成为孔子的老师,这不都是书里写的吗?”

又说笑一阵,顾文宁见黛玉累了,便起身离开,把贾家的婆子们也带走了。黛玉自己坐在窗边,望远镜还在那里放着,黛玉又忍不住拿起来,贪看窗外的景色。

看了一阵,黛玉又开始好奇这件宝贝是什么原理。怎么能把远处的景物看的那样清楚?

黛玉便想着一会儿再去问太太,她平时见多识广的,兴许她知道这里面的道理。一会儿又不免想起顾文宁说的作诗的事,她以前虽然也写过两首诗,但一向只吟景物,今天倒想给这件稀罕的宝贝作一首诗,便琢磨起来。

船过淮安,这里是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的驻地,大大小小的粮船、盐船足有几千只。在这里堵船是常事,况且这些船还要在这里排队等待检验、报关、收税……两岸水手、商人、小贩、兵丁忙忙碌碌,川流不息。

不过她们有巡盐御史开具的凭证,不需要多做停留,便被放行了。

小厮们还抽空跑了个腿,从码头边买来一份肉圆儿,一份烧好的软兜长鱼。青杏、青梨她们恨不得拿放大镜把这些外头买来的菜挑出有毒来,最后实在没办法,才端来给顾文宁吃。

顾文宁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了,在扬州时不也买过路边小摊的东西吗?

青梨皱着眉:“那怎么一样?咱们去的摊子都是常驻在那里的,要是有什么不好,早叫乡亲们打走了。这码头上乱糟糟的,谁知道做得干不干净。”

顾文宁也不管她说什么,自顾自吃了。这鳝鱼肉炖的鲜嫩爽滑,肉圆儿咬起来弹牙,虽然称不上什么山珍海味,但是既然路过这里,不吃点本地的菜,倒像是少了什么似的。

不过顾文宁再大胆,也不敢给黛玉吃这些。她吃的是船上厨娘自己烧的菜,用家里带来的大黄鱼鲞烧了五花肉,虾干炖了嫩嫩的豆腐,又拌了个爽口的青笋虾仁,清炒了一道水芹菜。

黛玉哪里吃得了这么多,倒是先前垫过肚子的顾文宁,还多吃了两口虾仁和水芹菜。

一时贴身伺候的丫鬟们也去吃饭,顾文宁跟黛玉在榻上坐了闲聊。黛玉问起望远镜的原理,顾文宁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又说:“这些东西我也闹不清呢。他们商人南来北往的跑,见多识广,说是再往南,有不少西洋人呢,他们手里就有这些东西。还有人开班教他们的西洋文字,我倒想问问有没有教怎么造望远镜的,可惜还没得着消息,咱们就出门了。”

林黛玉道:“想必要学了他们的西洋话,西洋文字,才好跟他们交流。不然也问不明白。不过咱们到北边儿去,怕不是见不着这样的人了。”

顾文宁说:“这也难说。长安毕竟是天子脚下,他们洋人但凡混得好的,难道不想去天子脚下长长见识?再者这个国家说了算的大人物可都在京城,他们大老远的冒着风浪跑来,我就不信他们只是来旅游的。”

这边顾文宁跟林黛玉在畅想洋人的生活,青梨在跟船娘的女儿吵架。

船娘和她的女儿金环是吃船上,睡船上,从小在水面上长大的。金环个子小,力气大,一身布衣,素面朝天,带着个宽檐帽,既可以遮阳,又可以挡雨的,虽然这样,还是晒得漆黑。

金环的日子跟青梨这些大丫头比起来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金环是不惯伺候人的,因此在锦衣绣服的青梨面前一点也不示弱:“别管你是谁,就不许说那个字。”

原来这船上也有忌讳,不让说“住”和“帆”等字,不吉利,恐怕会翻船。青梨不妨头说出来,金环便不依不饶起来。

青梨本来也是无心之失,要是别人好好跟她说,她自然听从,她自己也在这条船上呢,她也不想翻了船掉到水里去。不过金环说话实在难听,还粗俗,青梨就不想让她。

一时船娘也听见动静,看见女儿在跟这锦衣华服的贵人吵架,举起船桨就要打她,金环灵活的很,跳走了,让她娘一下也没打着。

船娘自己跟青梨道歉,青梨还是没好气。还是青果知道了原委,过来说:“您别生气。是我们不懂这船上的规矩,给您赔不是了。”又让厨房把她们做的好饭菜给船娘们端过去。

船娘千恩万谢的走了。

青果拉着青梨的手,往她胳膊上拍了两下:“你多大的人了?出门在外的,还不懂事。”青梨噘着嘴不服气。

青果抬出顾文宁来:“你忘了太太说的话了?要是出门坐车,就不要得罪赶车的。要是吃饭,就不要得罪厨子。命都在人家手里呢。那个春秋时期的什么公,还有那个叫陈胜的,不都是这么死的吗?”

青梨轻哼一声:“是宋戴公的孙子。”顾文宁身边的大丫鬟文化水平都不低,不过青果只喜欢听顾文宁讲些史书上的故事,过后就忘了,青梨倒记得更清楚些。

秦末起义的陈胜让自己的车夫杀了,割了脑袋去秦军那里领赏了。宋戴公的五世孙华元,在战前杀羊给士兵们吃,但是没分给为他驾车的人,那车夫在打仗时就说“过去分羊羹,是你做主,今天打仗驾车,是我做主。”便把车胡乱开进了敌国的军营,搞得宋国大败。(注1)北齐的高澄更是在登基前被自己的膳奴咔嚓了。(注2)

这么多大人物都死在无名小人手里,可见身边亲近的人是不能随便得罪的,得罪了最好也不要放在身边了。二则,这些专业技术人员是要尊重的,人家会驾船,你不会。要是人家不高兴了,撂挑子不干了,你找谁去?

这一场风波平息了,顾文宁和黛玉都不知道。顾文宁跟黛玉正凑到一起看星星:“幸好天晴了,不然怎么看得到这么美的夜空。”有了望远镜,这天上的美景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璀璨的星空下,她们这艘船一刻不停地在河中行驶着。

注1:出自《左传》《史记》。

注2:出自《北齐书》。

一个做过家教的人表示,突然发现林如海和林黛玉真是天使家长和天使学生。一般遇到的都是成绩进步就告诉老师后面的课不用上了,成绩不进步就说老师不行把老师换了[闭嘴]上课看着学生做题就说你浪费时间,布置了题让他课前做完,又不做[闭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千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