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 第10章 荣国府(上)

[红楼]黛玉后妈每天都在宅斗 第10章 荣国府(上)

作者:姜青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1 19:54:55 来源:文学城

船到下一个补给的城市时,小厮们不仅照旧买回了当地的特色菜,还带回来一份旅游指南。上面不仅画着山川名胜,交通路线,连物价、旅店这些东西都有。顾文宁虽然用不着,但也看的津津有味,正好可以打发一下船上无聊的时光。

顾文宁看完了又递给黛玉,黛玉接过来,摸一摸纸张:“怪糙的。”但也看起来。

顾文宁笑道:“他们卖给南来北往的那么多人,不过几文钱的事儿。”肯定不能像他们家的地图和画册似的那么精致。

一时下人们又端上来午饭,有一道煎的金黄酥脆的藕饼,薄薄的叠在盘子里,立马吸引了顾文宁的目光。她咬一口,里面还混合了韭菜和虾皮的香味。顾文宁又吃了一块:“这个东西倒是新鲜。正好咱们困在船上下不去,也不见客,还可以尽情吃两块。”

专门用心准备了这道菜的柳嫂子听到,不知道该是喜是忧。这是夸她这道菜做的好吃呢,但是又说韭菜的气味不好。荣国府的同事张武家的在心里偷笑,笑柳嫂子巴结到客人身上,还没讨到好。

这时船在本地停留的有些久了,黛玉先拿着望远镜看码头上耍杂技的、打拳的,舞得是虎虎生风,就是不知道是哪家的拳法。后来也开始着急起来:“怎么贾先生还没回来?”

贾雨村去和当地的差役交涉了,之前一向是走个过场罢了,今天确实去的有些久了。顾文宁也开始催促小厮再去找找看。

幸而贾雨村一会儿便回来了,他隔着帘子亲自对顾文宁解释道:“他们正在搜捕一个偷印的大盗,一定要搜查每一条船,我跟他们说了半天,他们不通情理,后来给了他们银子,他们才放行。”在这些差役手里,银子就是情理,比什么巡盐御史的官位还好使。

顾文宁也没什么奇怪的,只是说:“辛苦贾先生了。花了多少银子,我让小厮们送去。”贾雨村连说不敢,回他自己船上去了。然而银子顾文宁当然会送去,贾雨村也肯定会收的。

这一趟旅程所有的耗费,还有给贾雨村运作复职的花费,都是林如海出的。贾雨村是从来不拒绝,也不会觉得受之有愧。顾文宁倒觉得他很有意思,这样的人将来兴许真的能成大事。

顾文宁和黛玉吃完了,站起来散步,黛玉的两个陪读丫鬟中夏,南枝跟着伺候。她们是从小跟着林黛玉一起上学的,那肚子里的学问比顾文宁身边的大丫鬟又要高出一档来。

中夏是林家的家生子,从小聪明异常,在林家下人们中间就很有名,都说她的父母一对奴才秧子,家里居然也出了神童。后来果然被选上了跟着姑娘读书,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南枝就是外头买来的了。她家道中落,小时候也开蒙学过几个字,后面家里连饭也吃不起了。幸而卖到林府来,日子比家道中落前只怕还好些。

船破开水面,又慢悠悠地行驶起来。船越靠近北方,天气越发凉了,她们身上都加了厚衣服。北方的秋天是有些萧瑟的。尤其是离开了大城市,河道两岸的景致完全无法与南方比。

顾文宁和黛玉看在眼里,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什么是背井离乡?就是这些时候才让人感到背井离乡,身在异乡为异客。

“哎呀,你的裙子怎么脏了?”南枝突然嚷了起来。中夏回头看南枝说的地方——看不着。用手一摸——摸了一手血。

顾文宁回头一看,自己身边跟着三个小丫头,难怪要大惊小怪,连忙对她们说:“这有什么?这是你长大了。去找你青果姐姐,把衣服换了。让她教给你。”

顾文宁亲自拉着黛玉的手,问她吓到了没有,黛玉摇摇头。顾文宁又问她明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黛玉说:“以前我偶然看见母亲这么着。不过母亲马上就让王嬷嬷把我抱走了。”

顾文宁便又耐心的跟她解释这些事情。虽然黛玉还小,可能还要有几年,不过她身边有那么多贴身伺候的大大小小的丫鬟媳妇们,迟早会瞧见这件事情。越是不了解,就越容易害怕。

青果忙着给中夏换裙子,教她怎么用月经带。小桃和青杏才吃了两口饭,赶紧过来伺候。青杏笑道:“中夏这丫头也长大了,怎么就是不长个儿呢?”

顾问宁笑了:“可不是?看她的个头,倒觉得跟黛玉是一样年纪的。”实际上黛玉比中夏要小了4岁呢。

黛玉说:“我听说每个人生长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就像花儿盛开的季节都不一样。”顾文宁夸她说的好。

日子就这么说说笑笑间过去了,坐了一个多月的船,大家也都觉得厌烦了,因此眼看着要到通州码头,大家都兴奋起来。

管事的嬷嬷和大丫鬟们先把该收的东西都收起来,粗粗的清点一遍。有什么丢了坏了的,都要在本子上记一笔。

又把到了那府里要送的礼物找出来,在箱子上格外做个标记,省的压到后头去。还有打赏船娘,船工,一会儿来迎接的贾家下人的荷包也要准备好。把这一套忙完了,青梨才打开随身的衣服箱子,问顾文宁要穿什么。

顾文宁的心情又开始烦躁起来:“穿什么?哪套贵就穿哪套吧。”

青梨还在那里问:“那是选真的贵的,还是显得贵的?”

顾文宁一向喜欢宋锦。宋锦与蜀锦、云锦比起来,花纹要典雅很多,算是低调的奢华。况且顾文宁又常常说秋天就是要穿的素雅,不喜欢花里胡哨的。总之这些布料,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与它们真实的价值有时并不相符。

青杏知道顾文宁现在哪有心情理会这些,便自己做主给她选了一套衣服,服侍顾文宁换上。

一时船靠了岸,贾府来接的人早就等候多时了,赶紧上来请安。轿子被抬到船上,轿夫们回避了,顾文宁与黛玉才上了轿。

但轿子却并未移动,顾文宁在一旁看着小厮们把箱笼都抬到车上,这才放心,吩咐起身。

其他人也赶紧坐车的坐车,走路的走路,跟在两顶轿子后面,浩浩荡荡地向荣国府而去。

轿夫们脚程是很快的,但轿子还是晃晃悠悠行了半日,才看见“敕造宁国府”的匾额。

顾文宁自己都疲惫至极,料想黛玉体弱,现在正不知怎么难受呢。等到轿子终于进了荣国府,婆子们上前打起轿帘,顾文宁先去看黛玉:“累了吧?难受不难受?”

黛玉摇摇头,但小脸儿煞白,一个字也没说,不难受是不可能的。这船也是晃悠悠的,这轿子也是晃悠悠的,脚乍一接触地面,倒觉得这地面是软的,好像要栽倒似的。

贾家的婆子丫鬟倒是簇拥着顾文宁和黛玉,搀扶得结结实实的,不至于摔倒。顾文宁自然更想自己的丫鬟上来伺候,不过此时也不便开口,就由众人扶着,进了贾母的正房。

顾文宁只见一位鬓发如银的老人迎上来,黛玉刚想行礼,就被贾母搂住了,两个人都哭个不住。顾文宁想起自己的母亲,她嫁在近处,母亲尚且天天牵肠挂肚。

贾敏嫁给林如海后,在江南多年,做母亲的又不知道该多么思念。可惜如今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顾文宁又是伤心自己,又替贾母难过,眼泪也忍不住地往下掉。

众人赶紧上来解劝,贾母这才止住了眼泪,顾文宁这才找到机会给贾母行了礼,贾母忙起身谦让:“我老婆子年纪大了,倒把客人怠慢了,让太太见笑了。”

按照规矩,贾母自然该先招待了顾文宁这个身份高的人,才跟自己的外孙女说话,可是老人家哪里忍得住。

顾文宁自然也不会怪她,反而道:“老太太说哪里话?老太太是一片慈母之情,倒让我想起我的母亲来。可惜她老人家已经走了几年了。”

老太太不免又伤心起来,众人赶紧又拿话岔开,黛玉这才正式拜见了外祖母。

一时贾家的三个女孩儿都上来与黛玉相认,顾文宁留神看了,最大的一个迎春温柔沉默,很有些大姐姐的样子。探春比黛玉小一些,但一看就是个很精神的孩子,倒跟顾文宁的外甥女赵惟初、赵惟之姐妹有点像。老三惜春还小呢,扎着两个小揪揪,余下的头发毛茸茸地垂在两侧脸颊,很是可爱。

这三个姊妹倒是看起来不错,可以跟黛玉一起玩耍。顾文宁自己从小家里姐妹就多,手帕交也多,她一向认为,小孩子们一定要多多的伴着一起长大,不然该多无聊啊。

众人说些闲话,贾母便谈起:“当日老爵爷在京的时候,我跟子爵夫人也是常会的,一眨眼就这么多年过去了。”

这说的是顾文宁的祖父祖母辈了。到顾文宁的父亲顾道谦时,她们家就长住江南了。大房没了爵位之后,儿女们也回江南来,如此顾家整个家族就都回老家定居了。也只有做京官的顾家人还在这里。

不过顾文宁的祖父祖母跟贾家也没有多少交情,当年荣宁二府何等的威风赫赫,顾家虽然也有爵位,但实在不能与贾家相比,也不是他们四王八公圈子里的,不过是偶尔碰到了就打个招呼罢了,也算是认识。

顾文宁自然也不会戳穿,这不过是常见的客套话罢了。顾文宁只说:“说起祖父祖母,连我记得的也不多了,二位老人家已经仙逝多年了。还是您老人家有福气,高寿,我们也盼着能跟老太太似的,这辈子就知足了。”

贾母乐呵呵的,又问起黛玉的身体。祖孙二人说着话,忽听见后院中一阵爽朗的笑声,有个年轻女子说着:“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便走进房来。

啊啊啊啊啊,荣国府,我来了[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荣国府(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