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见着黛玉不悦,也不敢说了,她转眼看着黛玉写的东西,有些疑惑的说:“姑娘还是歇一歇,虽然最近咳嗽好些了,但是太医都说了不能劳累了。依着我说,还是出去走走和三姑娘二姑娘们说话。最近云姑娘是不能来了,等着她出门子,还不知道能不能见呢。”黛玉放下手里的笔,看着窗外出一回神:“你只管啰嗦,我这就出去走走。最近听说有人来给二姐姐说媒,我过去看看她。”
紫鹃忙着叫人:“雪雁,姑娘要出去了,你赶紧跟着!”说着紫鹃张罗给黛玉添衣裳,又叫嘱咐跟着的丫头们:“你们别出去就混跑,看着时辰。等着太阳要下去了,就赶紧回来!”“你真是啰嗦,我都知道。”黛玉忍不住吐槽,带着丫头婆子们出门了。
迎春正在看一本棋谱,见着黛玉来了很是欢喜:“我昨天研究了一晚上,总算是弄明白这这几招。正好你来了,我们可以练习练习。”黛玉也来了兴致:“好啊,我每天忙忙碌碌的,正该换换脑子。还是和二姐姐下棋好,你的棋力最强,却最有耐心。时常给我讲棋理。我的棋力有今天,都是你的教导。”
“妹妹过奖了,我平常闲着无事,不琢磨这些做什么呢?”迎春眼里含笑,下棋是她为数不多爱好之一,因为每次拿起棋子,那些纷争都自动被屏蔽了。什么身边奶娘和丫头们的鸡声鹅斗,父母的忽视,都不存在了。
“唉,可惜我们是女子,所做的事情不多,要是身为男子,早就跳出羁绊,到外面去了。那个时候天高海阔,一切都能随心了。”自从夏金桂时常来和黛玉说话,黛玉没了以前的忧郁,整个人变得乐观不少。迎春抬眼看着黛玉:“妹妹的气色好多了,以前都是你心思太重的缘故。现在这样子多好?”
姐妹两个一边下棋,一边闲聊,最后黛玉实在忍不住了,她看着迎春,还是问出来:“二姐姐可听见了什么?”
“你说的是那件事啊,我听见了,没听见有什么关系呢?婚姻大事不由我们做主。是什么样子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迎春放下棋子,眼睛亮闪闪的:“没准我的运气好起来呢?我以前也算坎坷了。我不相信老天爷这样心狠,叫我一直糟心!”
黛玉想起迎春身世,从小没了亲生母亲,大舅舅和大舅母对迎春这个女孩儿一向不放在心上。她虽然跟着老太太,但是老太太跟前孙子孙女不少,而且老太太更喜欢性子活泼,会讨人喜欢的孩子。因此迎春就成了背景板。她名义上大姐姐,但是没有依靠,得到的只有礼数上的形式罢了。
想想以前,姐妹一起玩耍,每次她都是退避三舍不抢人风头,即便是迎春有了兴致,却还要被人不动声色的挤走。
“上天最公平,二姐姐不用担心。我想——不如求了夏家娘子,她在外面消息灵通,又是个热心肠,她帮着打听下,要是那个人不好,也好早做打算。”黛玉说出自己的计划。迎春还在犹豫,就听着外面探春的声音:“二姐姐,你就按着林姐姐说的办吧。”
两个人看去,探春正站在窗外,她肯定是听见了黛玉和迎春的谈话:“你们这些丫头,怎么这么不精心呢?”迎春很无奈的责备着绣橘。绣橘无奈的说:“咱们这里人越发少了。本来司棋出去,就该补上一个。如今可好了,奶娘告老出去了,也不能天天在这里看着。因为司棋的事情,小丫头和婆子们也跟着落不是出去了好几个。现在咱们这里人最少!””
探春皱起眉:“不是说补上一个大丫头给二姐姐吗?怎么粗使丫头都少了?琏二嫂子真是糊涂了!”
迎春忙着摆手制止了绣橘:“罢了,多一个少一个能如何呢?家里艰难,我还吵着要人,那就是不识趣了。你忙你的去。横竖我这里没多少事情。”
探春和黛玉无奈的对视一眼,探春忍不住说:“今后二姐姐做了人家媳妇,也当家管事的,可不能再这么图省事了。”
“自然,境况不同,我自然不能还和以前一样。”迎春点点头,眼神坚定,没等着探春和黛玉说话,就听着外面笑声:“对了,这才是国公后人呢。不过呢,你拿什么杀伐决断呢?”大家看去,正是夏金桂笑嘻嘻的端着个盒子进来了。探春看夏金桂捧着的那个盒子很大,忙着叫丫头上来接了:“什么好东西,值得你这样亲自捧着。”
“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过做的精巧,我担心他们笨手笨脚的,就亲自捧着来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担心这么下去就放纵了身边的人,还叫人觉得我**份。其实呢,我不在乎这些,底下的人又不是我买来的,他们和我一样,不过是帮我做事罢了。至于别人怎么看,什么使奴唤婢,身边跟着多少人,不如有实力。那个时候你就是穿着破衣烂衫,他们都跟着喝彩呢。”夏金桂说着叫丫头把盒子放在桌子上,她亲自打开。
大家看里边的东西,顿时眼前一亮。这是个精致小盆景,还有一股泉水从静止的假山上流下来。大家前前后后的看了一遍,都找不出来机关所在,一时嘴里称奇:“好精致的东西,都说水往低处流,可这个是怎么回事呢?”夏金桂没有解释机关所在,而是上下打量着迎春,欲言又止。探春和黛玉早就察觉到夏金桂的表情,黛玉笑着对夏金桂说:“你是最热心的人,我就知道你一定是先帮着二姐姐打听到了什么。”
探春亲热的拉着夏金桂坐下来:“我们素来脾气相投,大家相处这么久,都知道彼此性情。有什么话你只管说。”
“我呢经常在外面走,倒是听见些风声。昨天我出去正听见有人闲聊呢,后来我不放心,亲自叫人打听了。那个孙绍祖,外面都说是你们家世交?可是真的?现在关系可还好?”探春顿时紧张起来,她看一眼侍书,侍书立刻会意,出去叫外面的丫头婆子们都散了。
夏金桂这才慢慢的说:“那个孙家攀附你们家,就是为了升官。他原来在大同左,那个地方你们不知道,我却是有几分耳闻,苦寒之地,还时常有外敌来犯,可以说是刀尖上讨生活。而且晋升门路基本没有。人往高处走,孙绍祖自然是想办法要升一升的,他来京城有些时间了,大概别的门路都没走通,就想起你们家这个世交来了。”夏金桂看一眼探春和迎春,两姐妹似乎明白了什么,这个世交的含水量太高了。
探春盯着夏金桂:“你怎么不说了?肯定还有别的事情。我家大老爷一向是不不问公事的,这个孙家真是找错人了。”
“可不是找错人了,虽然我不好评论你们家大老爷。但是不管官场上还是商场上,拿钱办事这是不变的。你们家大老爷可是收了人家不少的好处。那个人的钱可不是好来的。他们边军已经饮风卧沙坚守苦寒之地了,手里几个钱都是拿命换来的。若是拿钱换来升官也罢了,要是换不来自己想要的,脸可就难看了。”夏金桂看一眼迎春,即使不能改变迎春的命运,但是叫她早做准备,也算不错。
屋子里安静的吓人,迎春眼圈红了。她原来是被自己的父亲当成个什么物件,赔偿给别人的。
“世人真是太急功近利了!”探春愤怒的表示,人间难觅真情啊。贾赦做事太不讲究了。孙绍祖巴结贾家是想要借着贾家升官,谁知贾家却不能提携孙绍祖,还舔着脸和人家结亲。这根本不是结亲是结仇呢。
屋子里安静的吓人,最后还是夏金桂打破了平静:“没准你们家还能提携这个人呢。是我多嘴了,叫姑娘们跟着糟心。”
“我们做女孩子的,能有什么办法?不过只能认命罢了。家里兴盛的时候,我们也不过是过几天舒服日子,家里境况不好,也只能听天由命了。”探春忽然悲从中来,眼里没了以往的精神,黛玉则是坐在不远处,低着头不知道想什么。迎春眼里刚刚燃起的火焰又熄灭了。
“不能只靠着别人啊。要给自己加价值。父母家人不能扶持,我们要自己扶持自己。”夏金桂对着女孩子们挤挤眼睛,黛玉似乎明白了夏金桂的意思,但是又有些踌躇:“话虽如此,但是我们都不能出门,要怎么办呢?”
夏金桂拿着一本书,意味深长的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你们都念书认字的,怎么还说这样的话呢。人和人相处,自然要察言观色,这可不是说要放下身段,巴结别人。这是要有同理心,对方是什么人,什么性格,他现在的处境如何,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看看自己能不能提供什么对他有帮助的东西。”夏金桂看一眼迎春,探春认真想了想,气愤的说:“总之还是我们女孩子吃亏了。”
“那是没办法的事,谁叫权柄不在我们手上呢。身为女子就等于身无长物,在正所谓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什么时候我们自己掌握一切资源,自然可以叫男人们也放软身段,时刻看我们脸色了。奈何上天不公啊!”夏金桂真真假假的哀叹寄生,黛玉和探春则是在脑子里想象了下女人掌握一切资源之后,男人做小伏低的样子,都忍不住笑起来。
迎春这个时候也想明白了些,她感激的说:“我长了这么大,竟然是第一次听这么明白的道理。”
“阿弥陀佛,二姐姐既然开悟了,何愁今后的日子不好过呢。”黛玉合十念佛,大家都笑起来了。迎春忍不住娇嗔跺脚:“你个促狭的丫头的,又开始拿我取笑了。”
夏金桂和姐妹们玩笑的时候,贾宝玉正被贾政叫去训话呢。身上的伤还没好,贾宝玉脸色苍白,一瘸一拐的进来。贾政本来是一肚子的气,但是看着宝玉这副样子还是忍不住心软了。王夫人更是心疼,但是碍于贾政在边上,她也不敢表现得很明显,只能关切的问:“你身上痛的好些了。这些日子还是不要很走动。真的落下个病根可不是好玩的的。”说着王夫人人不在埋怨的看一眼贾政。
贾政本来已经消失一半的怒气,经过王夫人一席话又冒出来了,甚至比刚才还高!“哼,这个无用的畜生!整天就知道笑各处浪荡,可恨!你的功课我也该抓一抓了,整天嘴上喊着读书,这些年了你念了些什么?家学里边我已经叫人传话了,你不用去了。我亲自抓你读书。这个东西,你回去给我全部读明白,背下来!要是敢偷懒,我立刻把你打死,我自己剃了头发出家做和尚去!”
说着贾政甩出来一本书,宝玉忙着接住,看去却并不是什么诗经集注之类的东西,反而是一本新书,上面题写着书名西窗辑录。没等着宝玉打开看里边的内容,贾政先发话了:“这里边都是历年来春闱秋闱的题目和文章,后边还写了做文章的心得。这都是是至理名言!人家作者据说是个年方弱冠的举子。你看看你,整天荒废时光,成什么样子?”贾政说起西窗辑录的作者满眼羡慕,恨不得那个作者只自己的儿子才好。人家也是不到二十的年轻人,可是已经把科举考试四书五经八股文弄得明明白白的。自己的儿子,就知道荒淫无度和丫头们调笑!
“老爷消消气,宝玉知道错了。”王夫人担心贾政动手,赶紧对宝玉使眼色,宝玉立刻答应着。
“哼,我现在每天给你留功课,每天检查。要是错了一点,我立刻打断你的腿,揭了你的皮!还站在这里干什么?给我滚回去念书!”贾政呵斥一声,宝玉如蒙大赦一般赶紧走了。
潇湘馆,就剩下了黛玉和夏金桂,夏金桂悄悄地把一本书递给了黛玉:“这是三印的版税,这只是一部分,剩下的我过几天给姑娘送来。我算了下大概也有两万了。着姑娘拿着随便买点小东西吧。”
黛玉打开书本,里边赫然是张三万两的银票。黛玉吃惊的看着夏金桂:“你已经给我那么多了,那本书真的能卖那么多吗?”黛玉粗粗算了下,那本讲如何写作八股文的书。夏金桂已经给了她差不多是十万银子了。对于黛玉来说这十万的确是个大数字。
“呵呵,姑娘怕是不知道外面疯狂购买的盛况呢。我叫你不要把全部东西都放在一部书里面,就是为了细水长流啊。你写的可不是什么伤春悲秋的东西,是无数人的登天梯,是敲门砖啊。他们怎么能不如痴如狂?”这世上什么东西最好卖?自然是教辅资料啊!现代社会是卷自己,鸡娃。这里也是一样。
黛玉想了想,苦笑了下:“这才哪儿到哪呢?等着他们真的敲开门,才是刚开始呢!”
“那个时候就他们自己的修行了。”夏金桂看着窗外的竹子,八股文做得再好,没有能力在官场上混,迟早是当成馅儿被人吃了。黛玉想起林如海,眉头紧锁。她这几天闲着无事悄悄地色翻看着林如海留给她的东西。那上面的账目,有些她能看明白,有些黛玉看不明白。但是黛玉能推测出来,江南的盐税为什么一年赶不上一年。林如海在任上已经是费尽心血,基本上保证了税收没有断崖式的下跌。但是里边各种利益纠缠,想想现在朝堂上的局势,黛玉更是心里心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