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云中桂子 > 第13章 来龙去脉

[红楼梦]云中桂子 第13章 来龙去脉

作者:爱玲粉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0:43:44 来源:文学城

既然说到林姑娘,我就不困了。夏金桂立刻来了精神,盯着萧朝宗:快说!我想听八卦!看着夏金桂八卦之心爆棚的样子,萧朝宗忽然笑起来,这个夏姑娘内心还是个孩子呢!他清清嗓子,沉吟着:“事情牵涉很多,一时半刻说不清楚,姑娘只要知道有人要借着盐政上的事情掀起波澜。若是到时候叫那些人得手,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夏金桂眨眨眼,脑子飞速运转起来,林如海是做过盐政,听萧朝宗的话有人要翻旧账——那么翻旧账是为了什么呢?盐税银子收多了,要返还给盐商们,叫他们境地官盐价格?笑话,哪朝哪代白花花的银子都不会散给穷人。多收的税收,永远不会吐出来。旧账的含义就是新账无法入手,要向以前找破绽。或者林如海人死灯灭。死去的人是无法辩解的,因此突破口就选在林如海身上。他们想做什么?证明林如海贪污了税银,或者和盐商们沆瀣一气,那么江南的盐商们和官场都要大地震。为了整顿盐业,朝廷自然会派新的盐政——是了,夏金桂忽然想起来胡总管说过朝廷财政紧张,有臣子主张要加税,可是现在税负已经很高了。各地多半是水旱不均,田地收成很坏。再加税就是火上浇油。不等着朝廷筹集了平定边患的军饷,只怕天下先要乱了。

既然农民身上榨不出来多少油水,还有造反的风险!那只能换一只羊薅羊毛,商人就是不错的选择。盐商富甲天下,自然首当其冲。但是这些盐商们靠着官府,已经和各级官府利益深刻绑定了。想下手也要找个合适的理由。要么不是天下大乱,而是官场大乱了。这可是超级大地震啊。

“哼哼,你们盐商做的都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我想大概是朝廷没钱了,如今种地的那么苦,还加税赋就要崩了,朝廷自然和商人伸手。树大招风,你们自然多出些。我想,人死如灯灭,你也说了,林大人在任的时候对你们多有照顾,他就剩下一个独生女儿,何必呢还要牵扯上人家唯一的骨血呢?”夏金桂毫不客气的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怕是朝廷派了九天神魔祖师来,遇见了孔方兄也是立刻道行全无!这点事情就不用牵扯旁人了吧!”

夏金桂认为是盐商们不想出血,要牵扯旧账。谁知萧朝宗却是苦笑着说:“果然同行是冤家,原来在你们眼里我们盐商合该是被人宰肥羊了。实不相瞒,这事情牵扯的太多了。当年的事情,怎么说呢?你可还记得当年圣上是如何把都财权掌握在手里的?朝廷的赋税,一半来自江南,其中田赋占了一半,剩下的就是盐税了。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朝廷一年收上来的盐税只有三百万银子。你想想这些能够做什么呢?倒是林大人来了,整顿盐政,盐税从一年三百万慢慢的回升到了五百万,这几年已经快要一千万了。圣上正是有了盐税支撑,做了几件大事。修缮长江黄河淮河的水利,对南边用兵,弹压住了南边的蛮夷造反。”萧朝宗竟然耐心地说起来事情的来龙去脉。

夏金桂听的云里雾里的,她哪里知道这些事情呢?当然有些她隐约听母亲和管事们说过,有些她根本不知道啊,林如海在任上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夏金桂干笑几声,给萧朝宗添满了茶杯:“我年轻,那会我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所以呢,你干脆直接说吧。”

“林大人是怎么把盐税又收起来呢?”萧朝宗呵呵一笑:“很多事情我也是听当年老人说的,我朝开国盐税一直在一千万左右的收入,后来慢慢的衰减,到了太上皇当政最后几年盐税越发艰难了。你知道贩盐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世人都要吃盐的。开国的时候人口不及现在一半,怎么盐税反而多呢?”萧朝宗端着茶杯喝一口,看着夏金桂不说话了。

你要是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夏金桂慢慢的把事情串联起来,盐税越来越少,还不是被底下官员们一层一层的吃掉了。林如海又把被侵占的盐税收到中央,自然是动了很多官员的奶酪。难怪林如海死在了任上——可怜的林妹妹成了没有爹娘的孩子。

现在又有人要找后账,那就是当年被林如海损害利益的人。官员调动是常态,已经十多年了,还在原地的官员没多少了。那么会是谁呢——夏金桂脑子里闪过个念头——结合听见的风言风语,莫非是太上皇至少是太上皇那边的人要翻旧账。只要做事就会被人找错,何况当年的情景,林如海肯定得罪了不少人,他们要是抓个由头给林如海定罪,那么盐政上政策就大变天了!

横竖羊毛出在羊身上,盐税三百万的时候,和盐税一千万的时候盐商交上去的都差不多。没准三百万的时候盐商们交上去的更多呢。

“果然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我们这样的人,再他们眼里不过是肥羊罢了。”夏金桂深有感触:“不过也难怪,你们盐商名声在外,况且盐政和别的生意不同。你们也是占尽便宜了。”

“话虽如此,但是——各人有各人的难处。我们盐商贩盐交税天经地义,但是也禁不起有人想连根挖啊。这个事情——你可愿帮忙?”萧朝宗有种感觉,眼前这个女子肯定会帮他的。

“你见到林姑娘要做什么呢?她一个女孩子,没了爹娘靠着外祖母生活,贾家也是个富贵人家,几年之后给她寻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一辈子也平安幸福。我想林大人在天有灵,也不想自己的宝贝女儿深入险境不是?”林妹妹安稳生活比什么都重要,盐商们的渡过难关也不会给林妹妹分成啊。

“你怎么还没明白呢?林大人虽然不在,可是万一他身后清誉被毁了,甚至被问罪,那个时候林姑娘就成了罪臣家眷,贾家就算是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亲事也难了。人心难测,林姑娘即便有外祖母庇护疼爱,但是大家子里面人多嘴碎,一个个都是势利眼。她还能过有一天舒心的日子吗?”萧朝宗有些着急了,这个姑娘脑子灵是灵,就是有时候会忽然短路。

哎呀,又犯错了!夏金桂被萧朝宗提醒,顿时明白过来了!她又犯了常识错误。这里可不是现代社会,林如海虽然不在了,但是有可能被追责问罪,到时候林妹妹真是要哭死了。贾家一群乌眼鸡,他们肯定会欺负上来的。

“是我一时没想到!我愿意帮你这个忙。但是内外有别,男女大防,我要怎么帮你呢?”萧朝宗是没有机会见到林妹妹的。

“我想请你帮忙,只要帮我送给口信给林老爷的千金就行!”萧朝宗站起来,对着夏金桂一揖到底。

“唉,又绕回了原点了。我是连着他们家的门都进不去,怎么能见着林姑娘呢?”夏金桂无奈的摊摊手,她只能买通宝钗身边的丫头,想办法给林姑娘送信。但是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好不好。宝钗身边就一个丫头莺儿,这个丫头不是个省油灯。而且这么冒失的送信,黛玉根本不可能相信。要是再被人抓住做文章,还不知道被说成什么样子呢。

萧朝宗忽然笑起来:“我有个法子。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要是你的身份不只是薛家大奶奶,而是什么哪位贵人跟前的得意人呢?那个时候京城这些高门大户,都随便你进出。”

夏金桂警惕的盯着萧朝宗,这个人看起来怎么也三十上下了,虽然是个盐商,但是眉宇之间并没多少商人的油滑算计,反而别有一种清朗的感觉。只是一双眼睛深不见底,根本看不出来他在想什么。“我怎么有种被算计的感觉呢?为什么是我呢?”夏金桂打破沙锅问到底,她怎么有种被盯上的感觉?

“这个——我的确是先做了些调查。你也是生意场的人,应该知道,弄清楚情况有多重要。薛家常住在贾家,薛家人进出贾家最方便,也最不惹人注目,薛家的人——能够胜任的也只有你了。”萧朝宗微微一笑:“薛家大爷是个自顾不暇的人,他又是男子,不能进内宅。薛家那位姑娘,只想着金玉姻缘,她私心太重了。也只有你,大家都是商海沉浮的人,明白我们这些盐商的无奈。因此只能请你出手相助。事成之后,我们一定不叫你白忙。”说着萧朝宗站起来对着夏金抱拳行礼。

“那你们要如何帮我进贾家呢?”夏金桂坐在椅子上没动,她倒要看看这些盐商们能做到什么程度。

……………………

大观园里,宝钗被湘云扯着去和姐妹们说话,大家正说笑的时候,就见着薛家一个婆子慌张的过来:“请姑娘快点回家,潞王府来人了。”

众人都很诧异,李纨忙着站起来对宝钗说:“既然是家中有事,你赶紧回去吧。”说着众人都站起来:“也是呢,我们也要散了。”宝钗满腹狐疑,心里七上八下的,薛家和什么潞王府并没什么来往,怎么好好地王府派人来了?这个王府也不知是什么来头。她还要问李纨,谁知李纨约着探春已经走了,宝钗也只能默默地出门了。谁知刚出门就遇见了宝玉,宝钗眼睛一亮抓着宝玉问:“宝兄弟,你可知道潞王府是什么来历?我家素来和王府没什么交情,他们忽然来人,我心里没底。”

宝玉却是一脸喜色,欢喜的拍手跺脚:“姐姐快回去看看,你们家的花如今可是京城闻名。以前姨妈家有了新鲜东西都偏了我们了。怎么有这样好的东西,倒是瞒着我们。要不是冯紫英说,我还不知道呢。潞王府的太妃可是最喜欢侍弄花草,想来是听闻姐姐家的好花儿,特别派人来寻呢。”

原来是这样——那是夏家的生意和她们薛家有什么关系呢?夏金桂不仅把她的嫁妆把的很严,连着夏家的生意更是不肯叫薛家有染指的机会。宝钗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板着脸说:“原来是为了这个,我一个女孩儿家,哪里知道这些呢。”说着宝钗便自去了。

宝玉进了屋子,看大家都没走,笑着说:“我还担心你们都散了。好容易聚在一起,大家多待一会。刚才你们说什么呢?”

探春和李纨对视一笑:“也不过是些闲话。你方才说什么薛姨妈家有好花儿?必然是什么新奇品种了?我们竟然没机会看。”

“倒也不是什么新奇品种,人家供佛不过是折花插瓶,倒是他们家兴出来的新法子,用鲜花堆叠起来,做成三尺高,甚至更高的花塔,放在佛前很是显眼。并且他们家用时鲜花卉做的各种花环也特别精巧呢。”宝玉坐在黛玉日常坐的椅子上,笑着说:“你们的好茶沏一杯来我吃。”

“平日也没少吃我们的茶,怎么也不把外面的新鲜玩意拿来些?不拿也罢了,还说出来馋我们。很应该不给你茶吃。”紫鹃笑嘻嘻端着个小茶盘,上面放着一杯茶。探春附和着说:“紫鹃说得对。不过宝姐姐太吝啬了,他们家有这样的东西,竟然瞒的滴水不漏。”

“未必是薛姨妈吝啬,只怕这个东西不是他们家的。你们想宝丫头的哥哥娶的是谁?我听说,夏家就一位老奶奶带着姑娘过活,但是夏家的生意很大。京城的桂花局,宫中进奉的花卉盆景都是夏家的。”李纨漫不经心的补上一句:“这位薛家大奶奶可不是个不谙世事的。她和凤丫头比,也不输什么。”

李纨的话说的众人越发好奇起来,夏金桂的战绩早就传遍了宁荣两府,大家想起夏金桂降服了婆婆和丈夫,还每天出门亲自到铺子上查账做生意,都沉默了。在这些女孩子的认识里,夏金桂是个完全全新的人物。身为女子,又不是穷家小户要抛头露面的讨生活,怎么能每天招摇过市?可是每天关在家里,能出去走走也挺好。至于做媳妇却和婆婆硬碰硬,而且还赢了!根本不在婆婆跟前立规矩,也不会受小姑子的闲气!这样也行!?”

“原来我们竟然是井底之蛙!很想见见这位薛家的嫂子。”探春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好奇。

“这有什么难?我和老太太说一声就是了。薛大哥成亲这么久,她竟然还没来给老太太磕头呢。”宝玉轻描淡写,却惹来黛玉似有若无的嗤笑。

“时候不早了,我们散了吧!”李纨看着远处站起来先告辞走了。

宝钗兴冲冲的到了家里,却发现安静的吓人。薛姨妈见着宝钗来了,忧心忡忡的说:“我本想着借机会推你出去,谁知却——你那个嫂子,真是一点剩汤腊水也不给我们留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