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王夫人重梦红楼,带着贾府洗心革 >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听说书郝呆子善记

贾珍陪笑着送贾政两人进了荣国府,才松了一口气。

让元春陪同王夫人回院子先,又命人安排按摩疏通,贾政提起衣摆,调头就往贾母院子去。

且说比贾政早到贾母院子却是整日不着家的贾赦,原来邢夫人得意笑说二房太太得罪老太太而跪祠堂,贾赦不过冷哼一声,结果听得贾政也去跪祠堂,这下两人可都坐不住。

邢夫人则是看戏心态,想去听听到底何事累得二房齐齐跪祠堂去。贾赦眼眸一转,喝止了邢夫人跟随的念头,自个去拜见了贾母。

正当贾政进屋内与贾母再次请罪时,贾赦难得一副兄长姿态,先发制人道:“老太太只得你我兄弟俩,本该颐养天年。如今你与弟媳两人双双不敬母上,还捻去跪祠堂,传出去丢不丢脸?”

贾政忙说知错,贾赦脸也不甩,转而笑着对贾母道:“老太太,既然你在西院住得不开心,倒不如去我东院那,保证没人敢气着你。”

这话一出,就连贾母身旁的碧云几人的眼神意味深长,贾母直接冷笑不语。这荣国府倘若有个惹贾母生气的次数排行榜,只怕贾赦、邢夫人两人居高不下。

此刻顾不得谦卑认错,贾政连忙开口阻止道:“大哥,我保证以后不会让老太太生气。”

“发誓发得灵,监房无罪人。”贾赦说起教来,他自己也不想一想自己,哪次闹得发毒誓最后不了了之,如今倒大言不惭:“老太太是座活菩萨,有人无眼无珠,儿子可是慧眼识珠。自是伺候得您好,吃的、喝的、睡的样样都是极好的。”

贾母故意忽略贾政苦苦哀求的眼神,笑道:“当真如此?”

还以为贾母愿意去东院,贾赦眼神亮起了光彩,连着点头道:“千真万确,我道一句假,天打雷劈。”一听贾赦张口便是毒誓,碧云差点笑出声来。

“我去东院,也未尝不可。那….是不是那庄子也要归了你?”贾母挑起眉头,状似无意提及。

这下贾赦更是喜上眉梢,笑问:“这,可以吗?”

贾母冷笑一声,说:“当然不可以!我看你要我去东院住假,要这庄子才是真。这外头孝敬我是菩萨,暗地里计算着这庄子,若我没了这庄子,岂不得冻死街头!”

贾政忙跪在贾母面前,直道:“老太太可别气,纵然无这庄子,儿子依旧一片赤子心侍奉您的,绝不委屈您半分。”

见自己没贾政嘴上能说会道,贾赦急得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子,解释道:“老太太,儿子肯定不是为了庄子,才想您去东院的。这不是您过来东院,若是庄子不归我,不白白便宜别人。我是怕委屈了老太太,我的意思是说。”

听着贾赦的话牵三挂四,嘴里吐不出象牙,贾母没好气地打断道:“我在西院住得好好,一把老骨头也不想折腾。你弟弟今日虽是气我,他们夫妻俩自罚跪了祠堂,你做哥哥的不劝开,反倒在这颠三倒四。以前你气我时,你弟弟和弟媳可不曾如此做过。”

一番话羞得贾赦无地自容,觉得没趣,赌气去了。

贾母明面上偏心着贾政,贾政还未乐滋滋地与贾母说上一回话,便听贾母说‘乏了’,只得答应了是,方才退出去。

回到房中,见王夫人早已睡了去,也心疼她跪了大半日,便命人熄灯就寝,不在话下。

索性贾珠外出之事,知晓的人并不多,也便掩了过去。

接连着几日,王夫人早早便去贾母房中候着,只是贾母怏怏地不语,王夫人就越发恭敬伺候。

元春等人也看在眼里,甚是心疼自家母亲,便与王夫人商量道:“老太太如今心情不大利爽,我倒记得有个人能哄得开心。”

彩鸳是个急性子,连忙追问元春是何人。

只见元春犹如偷着乐的小狐狸,笑道:“亏你还忘记了,我那凤妹妹可不伤心死了。”

“对啊!这儿论最能哄人开心,除了表姑娘可就没人了。”彩鸳又惊又笑,忙着说道:“太太,不如下个帖子请表姑娘过来住上几天?”

王夫人略微思衬,只是平白无故,如何请人来呢。

“娘,便说是女儿想她了,舅妈自然也就巴巴地送了过来。”元春看出王夫人的顾虑,便提议道。

“行,就按你说的去,下个帖子请来住几日。”王夫人欣慰地拍了拍元春的手,又吩咐彩鸳安排空出房间。

元春不以为意地道:“娘,凤妹妹过来自然想跟我一同的,何必再去扫间房呢?”

“你倒想着你凤妹妹,可忘了你可卿妹妹了?她在家半个多月,也该接她回来了。”自从王夫人认秦可卿为干女儿后,并非只是名义上的母女,贾府姑娘该有的一切安排都得有,这也就自然要唤她回来。

一听秦可卿也要来,元春拍手称快道:“甚好,甚好,又有热闹了。”

贾府下人也忙碌了起来,一方面是贾母安排裁衣、首饰等东西,另一方面则是要迎接王熙凤的到来。

自王夫人发出了请帖的第三日,王熙凤才堪堪到来,一如既往地乘轿过了垂花门。

下了轿,一瞧,哎哟喂,元春与秦可卿等人早就候着她。

王熙凤挑了下眉,打趣道:“今日如何好事,居然让姐姐妹妹候着我了。”

元春两人连忙迎了上去,笑道:“我们三姐妹见面难道不是好事?你来见老太太,太太难道不是好事?你也好意思说,接了帖子就该来了。”

“我倒不该说话了,问一句,还说我两句的。哼,要我走了算。”王熙凤故作往回走,被秦可卿抓住了手道:“姐姐可别做戏了,我们都盼了你两日才盼你过来,如何让你走得了。”

王熙凤贴身丫鬟平儿一听元春两人的话意,连忙笑道:“大姑娘、秦姑娘可别恼我家姑娘,接了帖子不知多想来,不过我家太太不放过,这才拖了一日。”

“若说姥太太不肯,我倒信。舅妈不肯,我觉得不至于。”元春想到王子腾夫人向来亲近贾府,没理由阻拦王熙凤。

平儿笑道:“我家姑娘在这学了本领,太太倒也新奇,便也管了几件事。这不,做得好,太太便不大想放人了。”

一看王熙凤也在王家大展身手,元春几人也说笑了几句,一同朝着贾母处走去。

贾母屋子门口早有婆子打起帘子,请着三人进去,王熙凤像只蝴蝶一般飞到贾母面前,一一请了安。

虽说请帖上是说姐妹相聚,但一路上元春也说了几句话,王熙凤一点便通,也就知道此番前来是为了哄好贾母开心。

贾母本看到王熙凤自然而然就笑了起来,又听她掏心窝的话,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在场的除了王夫人、邢夫人,还有宁国府贾珍媳妇尤氏,见状开了口:“老太太,今日请了两个说书的女先生,趁现在人多热闹,不如请来添趣?”

得了贾母点头,便有婆子带进了两位女先生,放好杌子命坐,弦子琵琶也递了去。

“老太太,您想听什么书?让她们赶紧说。”王熙凤早坐在贾母身侧,撒娇道。邢、王几人也都说依老太太的意思。

贾母道:“这西游也听腻了,才子佳人故事也不兴听,不如捡一两个乡野故事听听罢了。”

两位女先生连忙应是,其中一人笑道:“老太太,若是乡野的故事,不如听听自家乡下发生的事。”

贾母连忙说好,一人敲起了弦子,一人笑着道:“我那乡里有个脑子不灵感的,只是姓郝,便唤他作郝呆子。”这话一出,众人都笑了起来。

“郝呆子只得一寡母,虽说脑子不行,但胜在为人老实。一日,他上茅厕时看到一个小囊,左右无人便拎了回去,打开一看是白花花的银子,足足有五十两。郝呆子动了心思:孤儿寡母一年到头不过花五六两,这可够生活十年了。可惜被郝母看了,一问是无主之物,拧着郝呆子便去还人家。郝呆子不敢不从,只好怏怏地捧着银两回茅厕等着。”

“这郝呆子果然好呆。”王熙凤笑了声,眼神里似乎闪过了一丝计谋,没再开口。

说书人继续说:“等到花儿都谢了,才见到一人匆匆赶来,一问正是失主。郝呆子原以为还了银子,便可溜之大吉,谁料来人并不良善,揪着郝呆子说:怎么少了三十两!”

元春皱了皱眉头,说道:“难不成郝呆子贪了三十两?”

“非也非也。郝呆子一分未取,那小囊依旧是五十两银子。不过是失主得了失物,反倒赖上郝呆子昧下三十两,嚷嚷着不让郝呆子走,乡里各个都围了过来看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没有结果。一起哄,便让两人去衙门判案。”说书人笑道:“这县老爷也是个奇人,听了这事情始末,便判定这五十两归郝呆子,并非失主丢的八十两,再张贴公告求捡到八十两归还,便退了堂。”

贾母笑道:“这失主自以为仙人有妙计,不成想‘陪了夫人又折兵’啊。”众人也纷纷说起失主贪得无厌,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故事就没了?”王熙凤看了眼说书人,说道:“也不甚有趣。”

说书人摇了摇头,笑道:“姑娘可别急,这故事才开始呢。这失主没了五十两银子,回到家中整日苦恼,他浑家便出了个主意。原来失主家中有个二十三岁未嫁的老姑子,他浑家早就看得不爽,说道:‘反正她也要赔钱才能寻得人家,不如找个媒婆说与郝呆子,如今他们手里有钱,肯定也乐得娶妻。’失主一听,又可以嫁了妹妹,又可以拿回钱,两全其美!便也就开干了。”

“要说郝呆子一听有人愿意嫁来,连忙答应,最后知道是失主的妹妹,依旧毫无忌讳,便定在了三月初三那日。”说书人说道:“这本是失主的主意,得知这日期又苦恼了。原来他们二八年华的女儿与乡绅之子有了婚约,也是在三月初三。他浑家本意想郝呆子换个日子,谁料郝呆子认准这日子不改,还说:如果不愿婚嫁他就另找他人了。这话吓得失主夫妇不再提换日子的事,这便照旧了。”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一时之间猜不透郝呆子和失主的结果。

说书人笑道:“我们乡里有个旧俗,如果一家有两门亲,那就是亲上加亲,便要两个新娘同嫁衣同住同出的。不得已,他浑家只好安排了相同的嫁衣、红盖布、绣花鞋,连抬箱的箱数都一摸一样,只是里头相差多了去。可怜了老姑出嫁,这嫁妆却比不上侄女的十分之一。”

邢夫人咬牙切齿道:“世间多了去偏心的。”

说书人不敢接话,继续说道:“出嫁那日热闹得很,一是乡绅排场大,二是两女同嫁,乡里上下都来失主这看热闹。谁料喜娘却吃坏了肚子,当时人又多,差点儿误了新娘上轿子的吉时。郝呆子迎回了家,拜了堂,可怜家境贫寒没几个人来贺喜,便早早进新房见新娘。一掀开盖布,你猜如何?”

“该不会换了新娘?”秦可卿捂住了嘴巴,惊呼道。

“姑娘聪慧。郝呆子掀开盖布,一见是个十六岁妙龄少女,这不正是失主的女儿。这阴差阳错,又让郝呆子捡了大便宜。”说书人笑呵呵地说道。

王熙凤开口问道:“那老姑子呢?”

“老姑子自然便是去了乡绅之家,只是发现时,为时已晚。”说书人说道:“乡绅之子一气之下,将老姑子强还了失主,又命人揍了一顿,可谓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贾母听完若有所思,又见说书人继续道:“郝呆子娶了妻后,突然脑子灵光起来,居然读书识字,前些年还中了秀才,赶明儿还能来京赴考呢,以后当个举人老爷也不一定呢。”

“这倒是个‘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故事。”王熙凤笑了笑,又说:“倒不如说几个笑话痛快呢。”

众人连忙起哄王熙凤说起笑话,她也不推脱,倒了杯茶润了润喉。

求宝子们收藏,感恩[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听说书郝呆子善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