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王夫人重梦红楼,带着贾府洗心革 > 第171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噩耗接连薛家主亡

京城里鼓吹起一阵风,那便是谁家捐的银两、粮食多。

风从贾府开始吹起,自是得到圣上万分赞赏。

众人一瞧,这捐的银两和粮食也不多,他们咬咬牙也能捐上,还可以博得圣上的赞誉。

只是人一多便起哄,后者觉得要捐得更多方才能获得圣上青睐,倒成了一幅‘后浪推前浪’的景象。

这期间,拔得头筹的贾府和朝廷最是受利,圣上也十分高兴,毕竟民与君同甘共苦,方能度过难关。

这事值得高兴,但另一头情况却不容乐观——求雨。

求雨台不难搭建,但也招不住张道士的要求多,工部顶着压力赶工,也只能在半个月交差。

圣上开心是一回事,不开心也是一回事。

更何况期间亲王递了议和进展回京,惹得圣上雷霆之怒。

原以为议和之事是双方各自妥协,便是签了议和书后,双方退出战线。

谁料准噶尔居然狮子大开口:要停战可以,赔他们所耗费的银两、粮食和女人。

那一日,泰和殿唯有圣上的咆哮和想撕碎准噶尔的愤怒,就连亲王派的人都觉得于情不理,纷纷装聋作哑起来。

而兼任吏工两部的元大人撞了这枪口,赶工的功劳不提,还收获圣上一顿抨击:“连个求雨台的小事都拖拖拉拉,朕要你们这群废物做什么!”

元大人最终承受了所有的怒火,却是有苦说不出,出了殿堂,一脸垂头丧气,谁也不想搭理。

谁料有个不长眼的——礼部尚书戚大人锲而不舍地追着元大人,道:“元兄,你是做实事的人,陛下一时迁怒,可别挂心上。”

元大人斜睨了一眼,默不作声。

戚大人笑道:“元兄,戚某有心想替你辩驳一二,就怕陛下反倒把你我当朋党来治,这才不敢在殿上发声。”

元大人冷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戚大人继而小声道:“哎,元兄,戚某只是替你不值,你我都是领差干实事的,做的事也不比那些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人差,怎么干多事还多领罪受呢。”

“戚大人有话直说,何必说些踩一捧一的话。”元大人虽是如此说,脸色却稍好了些,可见戚大人这番话是受用。

“元兄,你我本就一条船上的,那些人是另一条船的,他们如今势头压我们一等,我们当然该联手一同对付呀。”戚大人这才说出他真实目的。

倒是把元大人说乐了,冷冷道:“什么时候分这派那派的?我又何时跟戚大人一派?”

戚大人有些着急,道:“元兄,我早就知晓你跟亲王。”

话还未说完,就遭元大人呵斥道:“戚大人,我可丑话说在前头,在殿前瞎扯犊子,我可不给面子的。”

吓得戚大人连忙四处张望,自打嘴巴,道:“元兄,我这嘴不好使,说急了说急了,你懂便行。”

“我不懂。”元大人装愣扮傻,也不愿与他多说几句。

戚大人连忙跟上去,一面道:“元兄,你听我说道说道。你这求雨台搭好落不得半点好处,这雨求到了,功劳都在贾敬和张道士身上。你千辛万苦命人去陕中,贾政一去又把你功劳夺了。”

这话中了元大人心病,止了脚步,半晌才道:“戚大人,下值后到莫言楼吃两盅酒吧。”

一开始戚大人还没反应过来,脑子一转,连忙道是。

如今天下局势不明朗,内有旱灾、粮荒、流寇起义三步走,外有准噶尔在议和一事上得寸进尺,正是内忧外患。

可京城离陕中、东南远,离西北前线也也远,自是感受不到一丝风雨侵袭的危机。

贾府自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积极,直至听闻贾政被委任赈灾钦差,上下有恐又愁。

贾母已有几日吃喝不香,整日便盼着贾政来信说这事假的,王夫人、邢夫人、尤氏等人自然尽孝心,陪同劝诫贾母放宽心。

邢夫人又是个口直之人,劝话也不甚好听:“老太太,如今担了朝廷的差事,又是如此险峻的活,没来信更好,免得一看是个坏消息。”

在场的人一闻,面色皆变,常常打圆场的王夫人也一言不发,就看贾母指着邢夫人骂道:“你这嘴什么时候说点好的,也算是给贾府积福了。”

邢夫人也是不想贾母过于惦记贾政来信,才拿这话搪塞,不成想点了众人的火,自个也委屈了起来,拾帕抹泪起来。

见气氛更加低迷,可怜小辈尤氏不得不出言道:“老太太,太太们,二老爷有列祖列宗的庇佑,应当没事的,不要过于忧虑。”

“哎,我就统共两个儿子,如今倒是不成器的好,好歹在眼前。”贾母说着又掉泪珠,一想到贾政去两广赴任三年未见,以为半年后便是一家子团圆,谁料转头又去了陕中那狼虎之地。

贾政赴陕中当赈灾钦差的消息一出,王夫人便命人去打探陕中情况,比刘姥姥口说的还要恶劣上百倍、千倍。

王夫人心也酸痛,忍不住也陪着哭了起来,一时之间,屋内无不垂泪、抹泪。

这时,一下人飞快递了信来,说是金陵来的信。

“金陵?可是鸳鸯父母递来的?”贾母稍稍抽离出悲伤情绪,面上显得有些呆愣。

按理说,金陵在姑苏边上,应该影响不大,怎么这时递信来京城?

众人都好奇信里的消息,于是王夫人强打了精神,取过信来,一目数行,手不自觉抖了起来,嘴上念叨:“坏了,坏了。”

吓得贾母心一紧,身子半搭在炕桌上,指甲都要抠进桌子似的,忙问:“可别吓我,是什么坏事!政儿的嘛?”

在场的人因贾母的话而紧张,唯有邢夫人想缩起身子,怕真是乌鸦嘴而被贾母怨一辈子。

王夫人未语泪先流,摇了摇头,缓缓道:“是金陵薛家……薛家主亡了。”

贾母一听不是贾政的消息,跳到嗓子的心先是松了下来,听到是薛家主没了,又紧张道:“薛家主正是壮年,怎么会呢?”

这下,邢夫人彻底松了口气,死的是王夫人亲妹夫,与贾府有何干系呢。

王夫人摇了摇头,哽咽道:“上头只交代了送殡时间,未说情况,也只能去了金陵方才了解。”

贾母皱着眉头,道:“你们二房的男人如今都不在,该让谁去呢?”

“珠儿想比是这几日回府,若是赶快马去,倒也能凑合上。”王夫人不得不抽离难过的情绪,一一盘算起来。

“哎。”贾母突然叹了一口气,道:“你说我们这前脚才在王家那下了定,珠儿正经也算是戴喜之身,要是去薛家送丧,这不是喜丧冲撞?”

一听贾母的话,邢夫人连忙跳出来道:“老太太,不如让琏儿去?”

“也不行,李家有意要定亲,这时刻让琏儿去,岂不坏了他好事。”贾母一开口就否决。

立在一旁许久的尤氏忙不迭道:“老太太,这事便让我家大爷去,索性现在也没事。”

贾母还没来得及说好,王夫人便先开口:“珍儿媳妇,你家老爷刚升了监正,这府里内外还得珍儿陪同打理,你们的好意我也领了。”

转头又对贾母道:“老太太,虽说珠儿定了亲,离婚期还有半年之久,这喜丧相冲想必不是事,若是不放心我便请个阴阳先生瞧瞧。再者,王家是薛家娘舅家,跟我们一样得去搭棚路祭,珠儿同他舅舅去也好。我那妹子只得一儿一女伴身,珠儿去了,好歹能帮帮他表弟。”

贾母良久不语,才道:“也对,金陵离得远,我们女眷没法去哭丧已是礼数不足,也该让珠儿去。”

说毕,王夫人便请了辞,要去料理珠儿前往金陵奔丧的事宜。

果然不出王夫人所料,两日后,贾珠、贾蔷回到贾府,还未与贾母、王夫人谈上一番,得知薛姨父逝世,便要马不停蹄地赶往去金陵。

王夫人道了句:“珠儿,你别着急,你舅舅预备要明早出发,走个两日便到金陵。”

贾母也心疼贾珠风餐雨露的,自是要留着歇息一夜才罢休。

贾珠推脱不得,只得陪着贾母用膳、聊聊天,等贾母睡眼惺忪时,才请辞回到王夫人屋里。

王夫人一遍遍交代奔丧的细节,才提到薛家表弟妹,道:“他们年岁还小,有什么让你做的,你便都应了。”

“这是自然的,只是不知表弟表妹唤什么?”贾珠一口便应承下来,心里也想着薛姨妈嫁到金陵后只有书信来往,太太必是对亲妹妹万般心疼。

王夫人道:“你表弟唤薛蟠,今年十一,表妹唤宝钗,今年九岁。”

贾珠点了点头,道:“太太放心,该替他们争取的,我都会跟舅舅一同力争。”

逝者已矣,薛家如此大的经营范围,一日不能无主。

远在京城的他们都能想到,薛姨妈带着两个年幼儿女在那,没有娘家在背后撑腰的话,只怕被虎狼吃个精光。

王夫人眼睛里满是欣慰,看着眼前快要弱冠的儿子经历一番洗涤,也是贾府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