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王夫人重梦红楼,带着贾府洗心革 > 第115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鸡同鸭讲误会加深

只是王夫人虽是安排了喜鹊儿去绣房进修,却依旧见贾珠身子日渐消瘦,不免心生担忧,便唤了贾珠到屋里一叙。

贾珠面上不失精神气,只是两颊挂不起肉,显得精瘦,请安问好后,便道起近日来的学习情况。

王夫人满心都想着如何开口说那话题,自是不甚上心答复,这令贾珠一下子便察觉出来,问道:“太太,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王夫人先是摇头否认,余光瞄见了贾珠腰间的香囊,福至心灵,指着道:“你这腰间挂的何物?我怎么不曾见过绣房有做过。”

贾珠顺势拿起了香囊,坦坦荡荡道:“这是有人亲手绣我的,不从绣房里头出的。”

“是何人?”王夫人明知是喜鹊儿,却想从贾珠口中听得此名。

只见贾珠脸上浮了红光,沉默了半天,只道:“是个有心人,太太,以后您便会知晓。”

听不到贾珠亲口承认,王夫人虽是有些失望,但本次唤他来是为了让他专注秋闱,可别为了男女之事而分了心,便道:“你不说,母亲也是明白的。”

贾珠听闻,震惊道:“太太您都知晓了?”

王夫人见贾珠满脸不可置信,笑道:“这府里头的事,我通通都知道,你如何瞒得住?”

贾珠脸色一白,连忙问道:“太太,那您可怪罪?这…我与…”

见贾珠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王夫人便道:“傻孩子,我哪里会怪你。这是好事,只是如今你科考迫在眉睫,你父亲亦是百般希望挂在你身上,我也不希望这事影响了你,你瞧你都瘦成什么模样。”

贾珠连忙摇头,道:“不影响不影响,我近来劳累了些,没甚胃口罢了。”看王夫人对他俩有情之事并不怪罪,贾珠难得撒娇道:“只是这事麻烦太太不外说,毕竟姑娘家脸皮薄,更不能与老太太、秦妹妹她们说,免得笑话了她。”

“这是自然,八字没一撇的事不能乱说。”王夫人保证一番,又为了激励贾珠用心备考,便道:“等你秋闱一结束,我便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的。”

贾珠吓了一跳,道:“这未免太快了。她年纪还小呢。”

这么一说,王夫人细想了喜鹊儿的年纪,笑道:“也不小了,配你刚刚好。”

这话惹得贾珠耳朵发烫,又以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只好道:“太太如此安排自是有道理,儿子自是不敢驳。”

两人鸡同鸭讲了一番,都以为明白了对方所言,至少接下来见贾珠异常勤奋,就连贾政都忍不住夸奖,王夫人也便认为将贾珠心事拿捏住了。

这厢王夫人开始着人送来粉色衣料等物,惹得来贾府做客的谢家太太以为要为贾政纳妾,毕竟正室夫人可用不上此等颜色的布料。

王夫人笑道:“我大儿都十七了,也该为他打算打算。”

只因答应了贾珠不可说此事,于是王夫人便含糊其辞。

谢家太太也笑道:“要我说珠大爷都十七,早该纳个贴己人了。你瞧我那好大儿,不过十六罢了,见我手头上有些闲钱,便哭着闹着要我给他纳第三房姨娘,气得他媳妇儿哭跑回娘家去。”

王夫人一听完,注意力只在回娘家的媳妇儿,道:“可哄了回来?”

“我唤这兔崽子去接,他便开口要二百两,否则当作没这媳妇儿。”谢家太太一说起这倒霉儿子,气得要锤胸口。

一旁的丫鬟笑道:“谢太太,这二百两事小,少了个儿媳妇事大。”王夫人在旁应和,她掏了这二百两去接谢家儿媳妇。

谢家太太笑道:“哪能让太太掏这钱,我早打发那小子去接回来。太太发财都不忘了捎上我,我都感激不尽呢。”

原来谢家太太所言,即是当初采儿、惠儿提及徽商合股经营之事,王夫人前后劝说了王子腾夫人、秦姨太太、谢家太太一同合伙经营。先是小小投资了茶馆,一看生意火爆;便又开了一间酒楼,酒楼生意兴隆;便开了一家古玩…

如果说王夫人日进斗金,那谢家太太便是日进斗银,坐着便能收钱的活儿。

王夫人只是半信半疑地拉拢了谢家太太,没想到谢家太太腰包子鼓了,家里儿子便吵闹了起来,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至夜里,王夫人见彩鸳行色不对劲,便问她何事,谁料半天不肯说。

倒是归来的采儿见王夫人一连追问,便道:“太太,您莫惯她,她自会来烦我。”

“你们倒有了小秘密,我成那听不得的?”王夫人没好气道。

采儿笑道:“不过是件小事。太太要听,我自然说。”说毕,不顾彩鸳阻拦,便把这事抖了出来:

自彩鸳从屋内打扫出一张租赁凭单,王夫人轻飘飘一句让采儿、惠儿两人处理便是,彩鸳心中有了想法,这几日便逮着采儿、惠儿求此事。

王夫人道:“我以为是什么事惹你不安,这不过琉璃厂偏僻的店铺,白给你用也行,只是你得有个说法。”

彩鸳一听,连忙道:“太太,不是我要用。”

“不是你用,那便是你家人用。”彩儿便道,毕竟彩鸳家人便在京里,动了心思为家里讨生也正常。

彩鸳又摇头,道:“不是不是。我是为了如意。”

“如意?你说赵姨娘的丫鬟?”王夫人疑惑道,采儿是在如意发卖后进贾府,自然不认得如意,却也听过赵姨娘加害王夫人一事,不禁提高声量道:“你如何帮那害人之人?”

彩鸳又是替如意辩解,又是可怜她受苦受难至今,原来是:

自从如意被卖货郎赎走后,如意娘不知从哪里得知如意跟了卖货郎走,便闹了几回卖货郎,搞得他在京城不好穿街走巷喊卖,两人一通商量后,便打算离开京城,另寻他路。

要说如意娘逮不到卖货郎,便在卖货郎先前住处那撒泼打滚,哭诉自己命苦,好不容易拉扯女儿长大,转眼便跟这卖货郎跑了。

那邻里不晓得实情,又忍耐不住如意娘每日来闹腾,便告知如意娘,卖货郎说是往那鼓城去了。

鼓城近着京城,少说有一百多里,这如意娘不曾离开京城,邻里料她也不可能说去便去。不成想,如意娘如今只得如意这一摇钱树,想着再把如意倒卖一次便可得十几银两,如此好事如何不做。

得闻了如意下落,如意娘拍拍屁股便走,寻了辆牛车搭了几百钱便到了鼓城,只是一开始也寻不到如意,直至卖货郎开始喊卖起来,才被如意娘逮住了。

这一闹便不得了,闹得卖货郎被那官差抓进牢去,而如意娘乘机要带走如意。

如意执意不肯,又见卖货郎进了牢狱,自然奔波为救他出来,索性遇鼓城县令明事理,见如意三番两次来捞卖货郎,才细细审问起来。

县令道如意本是被卖货郎所赎,下人自然不可告主人,当场释放了卖货郎。

如意娘见状又诬告卖货郎没给她银两买如意,县令指着卖身契说:“一仆不可事二主,这明明是从贾府脱离,归了蒲家。”这卖货郎姓蒲。

县令给了两个选择,要嘛如意娘掏十两银钱赎回如意,要嘛蒲郎给如意娘五百钱作答谢礼,这事了了便不可再闹,若是如意娘再闹便是大板伺候十下。

如意娘哪里肯先舍钱赎女儿,又畏惧被打,只得接了五百钱,悻悻回了京城,正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而卖货郎、如意经这次风波后,过了明路,更是不惧如意娘,便打算回京城来谋营生,只是这钱银一半用于如意赎身,剩余大多用在疏通鼓城官吏,可用的银钱少之又少。

如意一与彩鸳说起这事,她便想到了那张对王夫人无用的租赁契约,才求惠儿、采儿通融一番。

听完彩鸳的话,王夫人点了点彩鸳的额头,道:“别人常说我善心,我道你是那泥菩萨才是。”

突然周姨娘冒出身影,道了句:“我只听过一句: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彩鸳嘟着嘴,不好顶嘴,只好央着王夫人答应这租赁便宜转给如意那,一旁采儿冷不丁道:“太太把事交予我,向来都不插手的。”

这下,彩鸳大眼睛一溜转,不禁哼了一声,道:“你们一个个都欺负我。”

王夫人笑道:“我不插手是真,你便再求求你采儿姐姐,兴许她一高兴,白送你这个租赁。”

见王夫人不再管彩鸳的话,周姨娘才递了一封信与王夫人,道:“太太,宫里来信了。”

王夫人一听宫里的信,眼睛里冒出了亮光,笑道:“也该是来信的时间了,瞧我忙忘了。”

这宫里的信能令王夫人喜出望外,自然是元春无疑。

彩鸳此时也不缠着采儿,凑近来道:“这一月一封,不知不觉都到二十了,也该是大姑娘递信的日子。”

“你心里就惦记着屋外的,我说太太养了只白眼狼才对。”周姨娘冷笑了一声,惹得彩鸳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开口。

王夫人笑道她们不要窝里斗,听闻周姨娘把送信的崔嬷嬷之子打点好后,方才拆开信来看。

一开始信中所言皆都平常,只是末尾提了几句句风马牛不相及的,令王夫人捉摸不透,直至贾政归时依旧在揣测。

贾政听了王夫人疑惑,接过信一看,不禁大笑道:“没想到这宫里亦是一样套路。”

王夫人连忙追问,才得知元春心中所提的‘千佛名经’为一千两,‘孟津一度’为八百两,‘毛诗一部’为三百两,这一一列举了元春在宫里的花销。

七七八八算下来,都已花了三千多两银钱。

贾政摇头道:“我这头领了俸禄,那头便花了去,这一出一入的,倒折了两个人进去。”

王夫人不免笑道:“老爷难不成比我短视?正所谓‘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说毕,又着人取来几本书籍和银票,连同回信一同给崔嬷嬷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