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王夫人重梦红楼,带着贾府洗心革 >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皇太孙闻元春落因

在贾府待了两天两夜,礼仗大队渐渐近京,皇太孙辞别了贾政、贾母等人,又做番掩饰归队,旁人并不知晓他曾离开过。

好不容易送走一尊大佛,王夫人最先松了口气,尔后将皇太孙所落脚处敬谨封锁。不单里头所设之物皆不回收至库,还命林之孝时常唤人打扫保持干净,其一以示对皇室的尊敬,其二世上再无比皇太孙尊贵的人居住,不如保持着原貌。

荣国府一经洗尘宴、招待皇太孙等事,经得一两日停停当当,方才恢复如初。

只等王夫人察觉元春心思重重时,已在皇太孙离开后的第三日。

王夫人亦经历过少女时期,不禁感慨:转眼时间,元春亦到满怀心事而不言的年纪,若是寻些由头让她打发也是好的。

念头一起便挥之不去,况家中秦可卿、迎春正值教导,再往后便有探春、惜春姐妹长大,要是府上置办个闺塾,一来教书识字更上一层,二来礼仪、女红也可培养,三来都是自家姐妹互相照料,岂不是和美?

这事王夫人心里正筹谋时,贾政一脸怒气冲冲往屋内来,要说贾政最近如此动怒的事,那便是赵姨娘造谣生事。

王夫人以礼相待,笑着问道:“老爷,何事惹得您如此生气?”

贾政冷哼一声,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话令王夫人摸不着头脑,一时半会只想到贾母劝诫贾敬的事,难不成老爷是气她一妇道人家也敢对大老爷们的事指手画脚?

王夫人不禁也有气恼:若不是怕敬老爷真出家,惹出丑闻,宁荣二府哪个大老爷们她敢背后生非?要不是老爷不在府上,她何必出面与老太太说起这事。

此刻,贾政恼着王夫人,王夫人亦气着贾政,两人相顾无言。

原来回府至今几日,贾政才得空闲,欲要寻本书来看,谁料丫鬟道往常都由周姨娘打理,她要去寻周姨娘问清楚。

这就令贾政生疑,府上何时变出了个周姨娘?倘若是大哥纳的姨娘就该避嫌,倘若不是大哥的,总不会是他的吧?

一细问,贾政才知晓在他外任时,他那贤良淑德的夫人替他纳了一房妾室,还是他夫人身边一等丫鬟彩燕。

气得他连说几个好字,那丫鬟战战兢兢要去寻周姨娘问书,他道了句‘还问什么问,我不看了!’便甩袖而去,这脚不听使唤就到了王夫人院里。

本想着王夫人会与他解释几句,没想到她反而也起性子,倒比他委屈。

听到贾政一声叹息,王夫人心里虽是委屈,却也不得给贾政台阶下,只好哭腔道:“老爷若是嫌我手伸太长,以后我自是不必多管闲事。”

“我不恼你多事,我就恼你不与我商议。这弄得…多尴尬。”贾政道。

王夫人不免奇怪,连忙道:“怎么令老爷尴尬?可是他与老爷说了什么?”

“哪有话说的。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有对她没心思,岂不尴尬?”贾政也觉得王夫人问话奇怪,却也诚实以待。

这时,王夫人才觉得两人话头不对,犹如鸡同鸭讲却答上腔,小心试探道:“老爷气我的,不是因为敬老爷那事?”

贾政脱口而出:“自然不是!等等,敬兄服着孝期,哪能有事?”

王夫人自觉露了马脚,只好将宁府的事一五一十都说与贾政听,惹得贾政连连气骂。

“老爷,如今老太太也出手劝诫敬老爷收心,珍哥儿做事也不至于过分,您也消消气罢了。”王夫人宽慰了一番,又如梦初醒般问:“那老爷生气可谓何事?”

贾政听得王夫人将宁府之事处理妥当,他心里计较那点小事谈不上事,尴尬道:“无事无事,我自会处理。”说毕,想逃避洪水猛兽一般溜出屋里,令王夫人无奈摇头。

话说王夫人寻了贾母商谈办闺塾之事,贾母本身就读书识字,自是愿意让孙女们也多学习,忙让王夫人去安排。

而王夫人自个并未上学,不晓得这里头可有文章,便拉着元春、秦可卿两人探讨,一个觉得该学算术、管人之事,一个觉得女子德言容功是基础。

王夫人一锤定音:女子该学的功课为基础,包含读书识字、诗经歌赋、礼仪之道、女红刺绣、算术记账等;若有时间再学一门则再聘来,比方琴棋书画、草药医术、经商管理等。

一听王夫人连医学、经营都纳入闺塾范畴,直让元春两人欢喜得很,满怀期待这闺塾顺利办起来。

这万事开头难,王夫人不过粗略想想,闺塾选址、聘请师长、日常管理等等都需要一一细谈,于是三人便借鉴着家塾置办,也算是忙碌了起来。

而皇宫内,皇太孙当日参见圣上,才得知秀女第三轮正等着他归来后挑选。

皇太孙心知皇爷爷有意让他从中选出正妃,他能亲自挑选自己喜欢的秀女,这对皇室子弟来说,可是莫大的荣耀。

要知道,自先祖立国以来,上至圣上,下至皇孙,皆由内务府选出最合适婚配的清单,再由圣上从中钦点。就算是最受圣上宠爱的废太子、当今和硕理亲王,他们所立的正妃、侧妃都如此流程,哪能谈及喜爱与否。

皇太孙自是万般感激皇爷爷的一片苦心,领命后,内务府大太监钱公公将余留在宫的秀女名册递与他看。

先是粗略一看,除却刑部尚书家中无适龄女眷,工部贾府大姑娘不在名册上,其余一二品官员的女儿、妹妹皆在,就连江南甄二姑娘也在。

当初在贾府见到元春时,皇太孙便有想法:按理说,她为一品尚书之女,选秀还未结束,应当在宫才对。

只是当时不好亲口过问元春婚配之事,近侍也不清楚里头的故事,这才搁浅了下来。

如今内务府钱公公在眼前,这选秀步步皆通过钱公公之手,问钱公公自是最明白不过。

但若是贸然问起元春又令人生疑,皇太孙又假装细细看了一遍,疑惑道:“这名册上头有些勾了红笔,何意?”

钱公公连忙答:“回殿下,此是和硕理亲王亲笔所勾,奴才也不敢问其意,故而回答不上,请殿下恕罪。”

皇太孙倒觉得有意思,一连翻了勾红笔的秀女,是礼部、兵部、户部尚书之女,心想:他这皇兄胃口倒是大,六部就想吞下三部。

又挑了几个不痛不痒的话题问,最终才直奔主题:“孤看这名册上,六部里只有刑部尚书无适龄女眷,如何不见工部尚书之女呢?”

钱公公前头应付自如,突然被皇太孙一击即中,要说元春落选的手笔可是钱公公占了大头,不曾想皇太孙有意提起,顿时后背生津,忙跪下道:“这二选时,宫里娘娘提问了贾大姑娘,谁料贾大姑娘所言极其不善,便撂了牌子出宫去。”

“哦?”皇太孙懒洋洋地问道:“是宫里哪位娘娘呢?”

钱公公喉咙似是吞了碎石一般,艰难地吐了句:“回殿下,是严嫔娘娘。”

要说皇太孙向来对后宫嫔妃无甚印象,只因先太子一亡,先太子妃嫔便到节烈庙吃斋守礼,哪需踏入后宫半步呢?

皇太孙贴身大太监喜公公素来懂事,连忙告知皇太孙:“严嫔娘娘是礼部尚书严大人妹妹,初入宫时被圣上封为答应,去年颇得圣心提为嫔,赐字严。”

“什么时候选秀之事,一个小小嫔妃都可以指手画脚的了?”皇太孙似笑非笑地望着钱公公,吓得钱公公连忙道:“殿下殿下,这圣上后宫里肖贵妃娘娘年事高不欲劳累,杏妃娘娘染了风寒休养,灵妃娘娘为圣上出宫祈福,这嫔以上的娘娘皆都请不得,奴才这才请来严嫔娘娘来指点。这事也禀告圣上,未曾半点出格的,望殿下明察。”

皇太孙合上名册,笑道:“孤素闻贾大姑娘向来品德极好,贾府王氏去年险些丧命,贾府长子长女孝心感天,才唤醒王氏,若是品行有亏,如何感天?罢了罢了。”

钱公公心里一慌,跪着磕头道:“求殿下宽容,待奴才将贾大姑娘请回宫内,继续第三轮选秀,殿下意下如何?”

皇太孙冷笑一声,道:“钱公公,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选秀是内务府的事,孤又不管内务府,你说如何。”

“放肆!你这奴才办事不力,还敢拉扯殿下?”喜公公忙喝了一声,吓得钱公公屁滚尿流,忙磕头告罪,连皇太孙何时离开都不知。

次日,皇太孙照旧与太傅学习,忽接圣上召见的旨令,连忙更衣前去南书房,一一礼节赘不累述。

只见皇太孙礼毕起身,圣上先是问了他功课,他对答如流赢得圣上喜悦,这才说起选秀之事:“朕听闻你因选秀的事,谴内务府办事不力?”

“回陛下,孙儿不敢。只是内务府钱公公问孙儿主意,孙儿素来不管内务府的事,这才责他不成规矩。”皇太孙一一告知,未曾有半分隐瞒。

要知这宫里的一举一动,无须他主动告知或刻意篡改,自是有人会据实说与圣上听。

圣上点了点头,道:“朕甚是喜欢安守己分,各人自有各人的职责,越了矩就不好了。”

谁料圣上正说时,和硕理亲王不顾太监通报便进来请安,一听这话耳面皆红,以为圣上意在点他,胡乱行礼后便立在一侧。

通报的太监连忙磕头告罪,一时不知要说亲王不听阻劝强行进,还是要求圣上饶恕他行事不力。

圣上摆了摆手,那太监犹如拣回一条命般地欣喜,行了礼,忙不迭地出了南书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