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战]以你为岸 > 第34章 第三十二章

[二/战]以你为岸 第34章 第三十二章

作者:安洗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24:59 来源:文学城

这一夜我依旧在指挥部守着他。他说要我去另一张空置的病床躺着,我只摇摇头。在他怀里放肆地哭过之后,我反而觉得心头压着的东西被挪走了很大一部分,有些原来看不清的东西,似乎被泪水冲刷出了它本来的面目,有些问题的答案也如雾中灯塔,虽不甚明朗,但至少有光。

“你只是过了第一关。不能松懈。我必须守着你。”我耐心地和他解释,“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晚上发热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白天。你虽然没有咳血,看起来也不像肺炎,但身体的抵抗力还需要重建。补液并不能替代流食,即使你能喝一点水,也不代表你能比别人更快痊愈。”

在我说话的过程中,维尔纳一直带着微笑看着我,又是那种“你真可爱”的愉悦表情。好像我不是说着冷冰冰的医嘱的医生,而是幼儿学校里念着童话的女教师。他抬起没受伤的那一边胳膊,对我敬了个浮夸的礼,“Yes.My Highness.”

“我不姓温莎。”

“是。但我的公主姓柯克兰。去睡会吧,艾瑟尔。”维尔纳指了指他自己的眼底,“别再硬撑到天亮,你最近一定累坏了。我现在感觉很好。”

“好不好不是你能感觉出来的。”我点了一下他的鼻子,“我早就习惯值夜班了,上尉。请不要质疑我的职业素养。”

维尔纳露出了一副为难的表情,“但是——你如果把自己累坏了,就得让施密特医生那个鸡蛋脑袋来。”

“原来他姓施密特。”我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

“你知道他的名字?”

我轻咳一声,一本正经地回答:“你不是告诉我了吗?Eikopf Schmidt。比起他这个可以组个连队的姓氏,他的名字恐怕在你们那儿独一无二。”

维尔纳笑出声来,却在下一秒又皱了眉:“柯克兰医生,你别逗我笑。”

“抱歉。”我轻轻按了一下他嘴唇,“笑起来确实会牵动伤口。不过我保证,不会裂开。”

夜半时分,维尔纳果然如我所料,发起低热,气息愈发急促。好在他并不咳嗽,热度也并不算高,初步判断不是肺部感染。我唤醒他,喂他吃退热药,为他冷敷,小心翼翼地给他换下湿透的衣服。他在迷迷糊糊间还在念叨着要我去休息——我当然不会。

约一小时后,维尔纳的呼吸方才渐渐平缓,温度见退。

他疲惫地睁开眼,眼神仍旧游离。

“还是不舒服。”他低声说。

我俯身,唇瓣贴着他额头试温。那里的热度已然散尽,只剩一层粘湿冷汗。我轻声问,“哪里不舒服?”

“梦里。”他说话的时候睫毛轻颤,声音轻飘飘的,像被吹走的蒲公英那般——无所依托,“我梦见你没来见我。你一句话也没留……醒来时以为那是真的。”

我那些后悔又翻涌而上,赘赘地内疚起来。我知道是因为他入睡前我说的那句“如果我没来”。

维尔纳用力握住我的手。他的掌心仍然滚烫,反而是我,指尖冰凉得像死人。

“艾瑟尔。”他望着我,声音温软,“未来……如果我们有余生,我不想一个人醒来。”

“我知道他们不允许,但我想为你办一场婚礼——真正的,不是匆匆忙忙在什么地方举办的那种……哪怕只是两个人,在黑暗中交换誓言。”

我喉头微涩,在他断续的絮语中望进他的眼睛。也望见了对我们而言,已然遥不可及的美好未来,和永不可及的天堂。

“艾瑟尔。如果我能许你一个未来,我宁愿今天,此刻就是战争的终结。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个家。你能穿一条浅蓝色的裙子坐在阳光下,而不是被我困在阴影之下。我们会有一座房子,有个种满矢车菊和玫瑰的花园,门口种白桦树和葡萄藤。”

“你居然都记得。”

“当然。”他说,“如果你愿意,我想和你有我们的孩子。”他继续说,“男孩可以叫劳伦斯——听起来很像某位哲人之名,沉静而坦率,我希望他成为那样的人。女孩……我还没想好名字,但她最好像你,像你在黄昏里宁静地看书的样子……”

我静静坐着,任他在病后恍惚的困倦中絮絮低语,编织出一个又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泡影。直到他逐渐合上困倦的眼睛,握着我的手指也慢慢松开,脸却始终转向我所在的方向。

我原以为他睡着了,便起身倒水。却在转身的瞬间,又被他拉住。

“艾瑟尔……别走……”

梦呓渐轻,却在掠过的瞬间,重重地刻在心底。

我俯下身,吻了吻他的唇。

“……我答应你,维尔纳。”

第三日,我照常前往指挥部。

几位我不认得的军官已认得我这张英国脸,他们之间有和我较为绅士礼貌的打招呼的,有对我嗤之以鼻的,更多的只是对我点点头,权当对女士的最后一点礼貌。但他们不约而同,也不加掩饰地审视我:或探究,或暧昧,或怀疑,或鄙视。我知道他们的猜测——冯·比尔肯贝格上尉的法国情人或者英国情人。前者玩物,后者厌恶。

我到的时候,维尔纳还睡着。我把煤气灯调至最弱,周边安静得只剩下指挥部士兵巡逻走动的声响。

我坐在床边,眼睛早已习惯昏暗,只剩轮廓与影子。维尔纳睡着,呼吸平稳,唇色是病中的人特有的黯淡,睫毛时不时轻动几下,我猜,可能是快睡醒了。我低下头吻他眉心,望着他,只觉心软如泥。

他是德国人。是敌人。也是人。

是在梦里喊我名字的恋人。

是我爱的人。

我又想起那日聚会的枪声,玛丽·杜瓦尔用尽最后一口气吐出的那句话:“Putain anglaise à Boches.。”她眼中有火,却也有泪。还有维尔纳第一次写给我的那封信,最后一句是:“您不是他们口中的那种人,永远不是。”

我低下头,用指尖摸了摸维尔纳的手腕。温热,颤抖——脉搏有力,他活着。我曾几度在夜里梦见他冷却的躯体,梦里他睁着眼睛,却再不能眨动,也不能认得我。我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战争带来的神经错乱,可现在,当我真实触碰到他身体的热度时,心里反倒升起更强烈的空虚感。

我想听一个答案。一个像判词一样明确的答案,告诉我:你不是叛国者,爱本身也并不是错。而不是“是我引诱了你”“在我眼里你当然不是”。

我知道——他给不了我。

他只是爱我,仅此而已。

我不能把他当成救世主或审判官。我们可以在彼此身上寻找慰藉,寻找救赎,但永远无法在这场战争的灰色地带中宽恕自己。

——“那就彼此原谅。”

可这句话太轻。

和我们背负的罪过相比,太轻。

战争不会问我们是否甘愿。它只要我们献出一切,而我们甚至不能拒绝。拒绝了,就是背叛历史,背叛时代,是对无辜受害者的亵渎和二次伤害。

我手指微微收紧外套的一角,终究问出口:“我是不是一个叛国者,维尔纳?”嗓音嘶哑难听,好像喉咙里卡着一枚刀片。我大概该喝水了。

维尔纳缓缓睁开眼,眸中仍带着大病初愈的疲惫。他望着我,没有回答。

上次我提起这个问题,我们冷战多日,直到他这一场伤病,才将将破冰。我不提,他不问。我以为这样便能使它熄灭,事实却是它始终燃烧,只待风起。

“你明知道我在质问我自己。”我轻声自嘲,“可你不说话——承认吧,你也在犹豫。”

“没有。”他凝视我良久,“我只是在想,你为什么会用‘叛国者’这个词来定义你自己。艾瑟尔,如果你等的是‘无罪’这个词,那你永远等不到,我也一样,因为我们都被错的时代抓住了。战争从来没有赢家。如果你不是军控医院的医生,谁来签那些字?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死了,谁来救那些人?每个人有每个人忠诚的方式。”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他。

他勉强坐起一点,面色仍苍白,语气却沉稳如故:“在这个错误的时代,没有人是干净的。我们活着,每一个选择,都是踩着另一个人的尸骨向前走,是敌人的,也可能是普通人的。但你……比我干净得多。”

“那你愿意和一个叛国者一起死吗?”我问。

维尔纳的蓝眼睛像春天的湖水一样柔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只要是你,我愿意。我爱的是你,不是你身后的土地。但我仍然感谢——感谢英吉利孕育了你,感谢法兰西将你赐予我。”

我又想哭了,都怪他,维尔纳……我爱上他之后流的眼泪,比过去的二十多年加在一起都要多。我垂下头,轻轻握住他的一只手;我掌心冰冷,而他的,仍滚烫如火。我怕自己真的哭出来,于是放低声音说:“那就答应我,维尔纳——你不会变成麻木的行刑者。”

他望着我,认真地点头:“我答应你。以军人之名。”

我忽然感觉到什么沉重的,压在心头的重物,悄无声息地坍塌了一块。我低下头,依着他的掌心,阖上双眼阻挡即将逃出眼眶的热流。

我忆起我曾颤抖着对他说:

“我们不会被原谅的。”

他当时回答我:“那就彼此原谅。”

一语成谶。

一如现在。

午后的圣马洛主宫医院依旧笼罩在那种令人窒息的潮湿灰霭之中,午后特有的颓白色天光下,灰色的海雾像未消散的梦魇,在低矮的天穹下翻滚盘踞。

这几日,我循着一种刻意维持的秩序井然——夜间值守在德军指挥部,陪伴我那位需要照护的上尉爱人;清晨归家,梳洗,短暂补眠;午后准时出现在主宫医院,继续履行我那份“战时技术人员”的职责。它像一块欲盖弥彰的布帘,像所有被美化过的战时用语一样;同僚和病人们望着我的眼神多数带着怜悯,也有个别投来鄙视的眼光。

我感谢亨利医生。他替我安排了一切他能安排的事。他年迈的眼睛看着我时,依然带着温柔与爱怜;而他明知真相——却依然固执地将我视作他必须保护的女儿。

刚从指挥部回来,我就被叫去了急诊室。

门口守着两个宪兵,其中一个对我说:

“早上刚抓的,从地下印刷所里拖出来的,头上挨了一枪托,一直胡言乱语。霍茨少校要求明早送去审讯,你需要确认他是真傻还是假傻。”

我没理他,推门入内。

房中坐着个中年男人,面容憔悴,衣着朴素,手舞足蹈的,但眼睛却是亮的,不像是意识混乱的样子。

见我进来,他直愣愣地看着我。

我翻开病历本,淡淡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认得你。”他却答非所问,语调并不友好,带着戏谑。

我握着钢笔的手一顿。

“你是那个被派去德国人指挥部的女人。”他翻着白眼讽刺我,“每天伺候敌人,为他们开刀,洗纱布,配药的‘战时技术人员’——你真配得上这个称呼。”

我不置可否。还有力气讽刺我,看起来倒不像有什么事儿的样子。

“英国女人,”他继续,“在街头,你扶起过一个快死的德国兵。他最后活了,成了个传奇。”他嘴角一弯,露出一个鄙夷又讥诮的笑容,“恭喜你,胸怀伟大的女医生,德国人的圣母玛利亚。”

我站起来,并不在意他的讽刺:“我本就该救每一个能救的人。”

“即使他是敌人?”

“若你今天再昏迷一小时,我依旧会救你。”我俯身查看他的头部,语调平静如水,“因为我是医生,不是刽子手。”

颅骨完好,未见肿大迹象,言语逻辑完整(从他讽刺我的话就看得出),是个好征兆。如果他今晚颅压不升高,那么他就算逃过一劫了。

但我知道,大概率——他确实能逃过一劫。

“有没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胡言乱语,烦躁不安,无法控制肢体动作?”我问。

他缓缓摇头,没再说其他的话,只是沉默地盯着我。

我站直身子,取下听诊器。

“我未曾主动举报任何一个人并称之为抵抗者。即使你再恨我,也请记住这一点。方才我问你的问题,也请记住。明白了吗?”

说罢,我走出房间,将记录本交还给宪兵。

“姓名未知。情绪激动,谵妄,疑似脑震荡和意识障碍,今晚需卧床,观察是否有颅内出血或者脑脓肿。”

什么谵妄,意识障碍,今晚需卧床,当然是假的。我只是在给他争取一点不知是否有效的窗口期。宪兵懒洋洋地看着我,掸了掸烟灰,似笑非笑地看我一眼。

“这就叫‘战时技术人员’的‘技术’,是吧?”

我淡淡地瞟了他一眼,“送去审讯前最好别再让他失去意识——否则你们想从他嘴里掏出什么,也没机会了。还有,先生们,请别在医院里抽烟。”

宪兵讪讪地看我一眼,把烟掐灭。

我转身回神经外科。走在惨白的阳光里时,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就像一缕悬在正义与信仰边缘的白光——只消一片沉重的乌云,便足以粉碎我的存在。

但至少,我还没有被粉碎。

我还能照亮方寸之地。

夜里,维尔纳低声问我:“白天……你去见了谁?”

“一个病人。”我平静地答道。

维尔纳没追问。他知道我不愿解释的事,往往比我愿意说出口的,更重要。

“艾瑟尔。”

我抬眸望向他。

“你没有错。”他说,“至少你还活得像你自己。”

我没有立刻回应,只是伸手握住他微凉的指尖,拉过来,放在我脸侧。恍惚间,它们仍残留着枪械与寒风的味道,又被红茶牛奶与壁炉的气息取而代之。

许久,我才低声道:

“Danke.Werner.”

他凝视着我,温柔地笑了笑。

临时病房除了我们,空无一人。提灯的昏黄光晕在墙壁上摇曳不定。我注意到了,提起它,起身去检查窗户是否关严。

“十二月了……还下雨。”我说。

“听起来像冰雹。”他应我。

我把窗子关严,替他掖好被角。他却忽然伸手,松松环住我手腕。

“怎么了?”我问。

维尔纳没有回答,只是若有似无地拉了我一下。我并未躲开,反而配合地弯下腰。

他的唇靠近,很轻地吻我。轻得像在亲玫瑰花瓣上的晨露,只溢出几不可闻的细微声音,动作也慢得像是在品尝什么。这个吻带着大病初愈的人特有的脆弱,却也格外固执。我隐隐感觉不对,起初僵硬地停着,被他吻了半晌,才缓缓搭上他的肩。

他额头贴着我,低声喃喃:“——我想要。”

我的脸立刻烧了起来。他疯了吗?竟在这种时候,这种地方说出这句话。但我没有松手,也没有退开。

“艾瑟尔,”他说,“我快疯了。你那次……之后,我不敢。一直怕伤到你。”

我呼吸急促起来,却未作答。提灯方才被我放到一旁,光线虽暗,却足以映出他眼中柔软的渴望。我尽力保持平静地看他——我也在期待着那久违的沉沦。

最后,他在我耳边说了一句:

“艾瑟尔,我是你的。”

我没说话,只是将脸贴在他颈侧,听他呼吸一点点平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三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