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战]以你为岸 > 第32章 第三十章

[二/战]以你为岸 第32章 第三十章

作者:安洗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24:59 来源:文学城

这几天,我在医院的表现不太对劲。

我心烦意乱,胃口奇差,操作失误频发,甚至在一场小型缝合手术中,差点将针头扎入自己的手指。我忘了记录两位病人的输液时间,听漏了凯瑟琳和实习医生的汇报。我从未这样过。我像一台生锈的机器,仍然工作,却不再精确,不再高效。我清楚自己脱轨了,却无力拉回。

亨利医生察觉到了。他早该察觉了。他比谁都了解我——那个总是准确到苛刻,永远提前三分钟查房的柯克兰小姐,忽然开始犯错,发呆,走神。

以及——那位冯·比尔肯贝格上尉这几日不怎么出现了,来了也只是匆匆忙忙看上一眼就走——但他每次都会出现在柯克兰医生所在的病区。

“你爱他,对吗?孩子……”亨利说。

这话他是在手术室门口说的,那时我们刚为一名突发气胸的老妇人做完抢救,因为她趁着护士转身,主动从病床上摔了下去。亨利医生递给我一块毛巾,我接过去,低头擦去额角的汗。

我们都知道这个“他”指的是谁。

我没说话,只微不可察地点头。

“其实,我那天看见你把他推进了储藏室,我本来以为他要对你图谋不轨,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我不是说你不该爱他,这个人我知道一些,他在尽力不制造——甚至阻挡杀戮和暴力。德国人来了之后,主宫医院从未如此顺利——你出审查营那天,是他拜托我去接你,我看得出来,那孩子不错,只是……毕竟他的身份……”亨利医生说得像给颅骨钻孔那样缓慢,“……你很聪明,你肯定清楚你们——会通往什么结局。”

“我知道。”我说。但我还有句话没说出口,也不敢说出口:我仍心甘情愿下坠。亨利不知道,他有一件事说对了,那就是维尔纳确实图谋不轨。他只对我图谋不轨,也只能是我。

亨利·布兰科医生——年近六十,独身一人,无儿无女。在这样一个女性在医学领域难以立足的年代,我是他收的第一个女实习生。他对我几乎近似父亲的慈爱。战争爆发后他曾对我许诺:如果我们都能活到战后,他希望他能送我出嫁。我当时不认为我会嫁给谁,但我知道他没有开玩笑。他不是书本里满口道义的高尚者,默许里藏着失望和疼惜,不劝我断绝关系,也不为我们辩解。他只是疲惫又哀怜地望着窗外,眼神像是在看战地医院里随处可见的断臂残肢。最后,他低声说:“你足够聪明,也足够理智,艾瑟尔。但这世上,并非所有聪明人都能躲开灾难。”

那天下午,病房外的走廊弥漫着消毒水,血腥,烟灰与焦躁融合的气味。天花板上的灯管在微微颤动,每一次闪烁都像是恐怖故事里不祥的预兆。我正在为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换药,他是爆炸中的幸存者,颅骨被炸出了裂缝,我为他动了手术,小家伙仍在术后恢复期。

我正准备贴上纱布,隔壁病房的门却猛地被推开,砰地一声,颇为刺耳。

“军官……重伤……指挥部附近……”

那句不完整的话入耳的瞬间,我如同被肋骨刺破了肺泡,瞬时抽空了我胸腔中的气压——医学课本上熟悉却主观无法描述的空虚感终于被我切实体会到了:心跳暂停一瞬,听觉随之失真。

我反应过来时,棉球和碘酒都从手里滑落了下去,那个褐色玻璃罐翻滚着撞上了桌角,发出一声轻响。

被我按在诊台上的小孩也突然“哇”地大哭起来。

我连忙整理心神,拿了新的棉球,只是更用力地握紧镊子,一边安抚小孩,一边逼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为小孩换药,并把他抱下去交给护士。我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寒意爬满脊背,模糊却凶猛,像有只冰凉的蜥蜴,在皮下到处乱窜。

走廊上响起奔跑的脚步声,室外传来断断续续的广播声。传言像瘟疫般迅速传播开来:今天指挥部有个德**官遭到了枪击。

“希望不要波及我住的那条街。我还不想死。”

“哎,又要戒严了。上帝知道德国鬼子又要怎么折腾人?”

“上帝保佑。真是美好的一天。”

有病人和其他医护们小声闲聊着,我则强迫自己摆出一种冷静得近乎冷漠的姿态,和旁人一样假装对此漠不关心。有人悄声议论,有人为之窃喜,有人说那位军官可能是新来驻防的党卫军上校,也有人猜测是外省调来的情报人员。只是……只是我已经忘记了自己都说过什么诊断,和哪位同事打过招呼,接诊过的病人又是谁;只是我的手,在写病历报告时的笔画比平时深了许多,力透纸背。

而就在我强迫我的视线钉在病历上的时候,一句德语自诊室门外的走廊传来,又很快远去。

“Ein deutscher Offizier… get?tett.”

(“一名德**官……死亡。”)

我感觉脑袋里所有的神经都被切断了。钢笔顿了一下,墨水像血斑般在纸上洇开。我没有发问,也不能发问。我只是轻轻放下笔,走进洗手间,像往常一样洗手,戴手套,穿上外袍。动作一丝不苟。机械如仪式。

我把手洗了又洗,似乎这样就能将身体里所有的惴惴不安都随着水冲下去。护士贝蒂娜望着我,眼中满是惊异与不安:“柯克兰小姐……?”

我才回过神来,低声答道:“对不起。”声音干涩得不像自己的,而像有人在用琴弦拉着野坟里漏出来的白骨。

我告诉自己:这座城市每天都有人死。他是军人。他的名字不在那个传言里。他不会是那一个。绝不会是。

事实是我的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背负着钢铁的重量,每一次迈步都似踩在薄冰之上。我几乎要窒息了。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我毫不相干。我像一条鱼,被强行从水里捞出来,扔在砧板上,睁着眼等死。

接近傍晚时,我诊室的门被推开了。

我最不想看到的人来了——奥古斯特·拉夫勒少尉,我看到是他的一瞬间,感觉听见什么本就强行撑着的东西,哗啦一声,尽数碎裂了。他终于来了,理所应当又欲盖弥彰的来了——我几乎控制不住浑身颤抖,张了张嘴,心里的疑问冲口欲出,却又组织不成完整的词句,甚至已经忘记了该怎么正常的呼吸。

拉夫勒少尉对我敬礼,示意我私下说话,神情分外严肃,几乎可以称之为凝重——我心里那种不安的预感越发强烈起来,走到他面前的几步都不知道是怎么迈开的。副官独自前来,这已经是某种征兆。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手里又捏着止血钳。我拼命抑制着颤抖,那把小小的金属已经几乎在我手里变形。

“柯克兰医生,冯·比尔肯贝格上尉被流弹击中左侧肩胛,现伤势严重,军医官已做了评估,认为几乎没有救治可能,长官本人已经昏迷不醒。我不愿眼睁睁看着他死去,所以来找您……”

他后面说了什么,我已经听不见了。我的血液几乎在那一瞬间冻结。

“冯·比尔肯贝格上尉。”

“伤势严重……”

“没有救治可能……”

整个世界仿佛静止了。我脑中空白,唯有那个称呼在回响——一次次地,脑海里有个大钟在嗡嗡地响。渐渐地,我听到德国士兵们沿街高喊召集支援的呼声,走廊里孩子尖锐的哭声,病人们病痛发作时痛苦的呻吟声——世界回到了我的眼前。

我似乎是点了下头。机械地。

拉夫勒少尉再次向我敬礼,转身离去。

我的手还握着器械,指关节捏得惨白,几乎硌破了我的皮肤;我试着只是惯性地分析,以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的思维,把我心爱的男人变成病例,从活生生的人变成一个个临床用语。

“肩胛中弹。贯通伤或者穿透伤。大量失血……意识模糊……病情危重……”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眼泪,可我知道,我早已失控。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转身回到诊室,再走进药品间的。那里昏暗逼仄,熟悉的医用酒精的气味却熏得我几近窒息,玻璃瓶反光出无数个我,再共同窥视我的每一次犹疑。我开始冷静地挑选所需物品:麻醉剂,酒精,绷带,外科剪,止痛针……准备流程一丝不苟,像我每一次术前准备那样。可我清楚,那是理智最后的壳正在碎裂。我已不再是柯克兰医生,而只是站在悬崖边上的艾瑟尔,正睁大眼睛,凝视着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

那是不是——也许已经——是告别……不,还不是。

我逼迫自己把药瓶一一包扎妥当,分门别类塞入急救箱,像往常那样系紧带扣。

然后我听见自己对贝蒂娜说:“我出去一趟。”

走出医院时,天空呈现出尸体皮肤独有的那种晦暗灰白的死色,低垂得像块吸饱寡妇们眼泪的布帘,毫不留情地遮蔽住城市的头颅。沾血的传单散在路边,被风吹得四处乱飞。

我提着急救箱,脚步沉重,却毫不迟疑。心脏却像被套在钢丝绞索中,每踏出一步都微微收紧,勒得我眼前阵阵发黑。

拉夫勒少尉带着我,快步进入指挥部。德军临时改造的战时医务所位于指挥部后方,早年曾作为小剧院使用——荒诞成了现实,在这里讽刺地上演着。我刚一靠近它,便听见怒吼的命令,短促的回话与交错的靴声,然后就被少尉引入维尔纳所在的房间。

维尔纳躺在床上,军装已被鲜血浸透,胸腔还有起伏,但分外微弱。他苍白得像个石膏像,失去了他惯常的神情——能穿透任何个人意志的沉静,和对着我时会丧失个人意志的温柔。

这个失血过多,虚无空茫的躯体,竟是维尔纳。

竟是……我的维尔纳。

我浑身发冷,好像第一次认识他,整个人跟着他一起被抽干了全身的血。

几名医务兵正忙乱着,围着病床团团转。看见我,一名军官厉声质问:

“你是拉夫勒少尉找来的外科医生?是不是前段时间……被拘捕过的那个?”

另一个声音介入——不是拉夫勒,但比起质问更像解释,音色好像在哪里听过:“她在舞会上救过他。”

很好,他们还记得我。我没有否认,只是点了点头:“是。我需要清场。”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冰冷,干净,冒着森森的寒气。军官看了我几秒,挥手命人退开。

我努力像我每次走近死亡一样,走近他,双膝几乎要弯折,只能强迫自己稳住身形。维尔纳现在还活着,就在我面前——熟悉,陌生,苍白,隐隐透明。他尚未彻底阖上眼睛,长睫微颤,在昏迷边缘艰难地低声唤出我的名字:

“艾瑟尔……”

模模糊糊,近乎梦呓,别人可能听不清,但我却听得清清楚楚。他确实唤的是我。一个不该出现在这个房间的名字,一个与忠诚,命令,荣耀毫无关系的名字。

这场仗我必须赢。

以医生之名。

我必须再一次听见他口中唤出我的名字。

我小心地剪开伤处他被血染透的制服,流弹从左侧肩胛骨下方穿入,深度穿透伤,若不立即取出子弹并减压,他将极大可能引发血气胸,进而导致呼吸衰竭。我在作出判断时尚且心如擂鼓,深呼吸了两次,才强行命令自己镇定下来——维尔纳,我的爱人,他命运的骰盅,此刻就在我的手里。

“需要立刻手术。准备无菌器械,热水,和□□。”

我闭了闭眼睛,逼迫自己将恐惧和不安尽数捻碎,只把他当成一个重伤的病人,把每一滴涌出的血都当成一个普通病人的,当成自己的,不是他的。

手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我的指尖冰冷,衣服已被冷汗浸透。缝合线收紧的最后一下,我差点没站稳。

维尔纳凌乱的呼吸终于重新规律起来。

我帮他调整点滴,盖好毯子——旧的,带着些许潮霉气。我下意识把毯子拉高,盖住他没受伤的那侧肩膀。

军医官向我致谢,他眼神格外空洞,显然又是一个见惯了血肉横飞与尸横遍野的。我扫了他一眼,麻木地点了点头,在手术记录单上匆匆签了字。

德国人没有驱赶我这个敌国公民。其一,我在舞会上救过他;其二,我是目前最了解他伤势的人。即使如此,也本该有宪兵在门口值守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居然撤了岗。

我没追问。

我懒得问。

我不想管那些。

我坐在维尔纳的病榻前,听着维尔纳沉重而平稳的呼吸,不停地告诉自己:我是医生。我来,我救,我留,都是因为职业素养,因为我对生命的敬畏,而不是因为他是我的——

但当我又一次低头看向他,我知道自己撒了谎。

疼痛的余波和释然的海潮同时在我胸口冲撞着。我早已无法自洽了。主动和被迫有本质区别,没有人逼迫我来到这里。换作法国的医生,或许也会像德国的军医官一样摇头叹息,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我却救了他,又一次。只不过上次我还能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至少我延缓了一些平民的死亡,我增加了他们活到战争结束的概率。但这一次的相救,却是再无余地。

我早就不是清白的人了。我从决定爱他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侵略者。是压迫者,是我民族的伤口。但我还是爱了他,一点余地也没给自己留。余地这种东西——它早已模糊得像是炮火后的天空,无从辨认方向。

我是叛国者。

只是还未被彻底钉透。

写这章时一直在回忆在重症门口等待的心情,大概算是表达出来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第三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