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单元文]女主她决定换种活法 > 第93章 林花不别春红6

[单元文]女主她决定换种活法 第93章 林花不别春红6

作者:木青馆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1 16:59:03 来源:文学城

林黛玉的注意力刚刚一直在香囊上,此刻抬头看那位病人,发现他头上紫气缭绕,且有逐渐浓郁的趋势。林黛玉暗道,怪不得此人看起来身上气势不一般,原来非富即贵,日后甚至富贵至极。

不过,她惊讶过后,也并未放在心上。对那人说道:“你这个香囊是个老物件,已经开了灵智。生灵智之时,恰好在你的手里,所以认了你为主人。它素日里听你抱怨繁杂的事务,觉得你累,便通过让你胳膊疼的方式,让你休息。”

对面那人听了,觉得不可思议。

林黛玉见他不信,也懒得解释。她直接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把小桃木剑,斩断了那灰气。然后手沾朱砂,拉过那人的胳膊,在他胳膊上画了一道符。符画成的一瞬,那个人顿时就觉得胳膊不疼了。

林黛玉道:“我已经为你除了病气。”她把香囊递给那人,说道:“香囊还你。日后若想胳膊好,要不就不要再和它抱怨,要不就好好休息。”

“我并没有专门和它说过,只是自言自语罢了。”说完,他将香囊推回,说道:“此物非我所能驾驭,便送给你吧。”

那人说话带着不容置喙的语气,好像林黛玉不要,他就会将香囊扔掉。林黛玉念香囊开灵智不易,就将香囊收下。

临走前,那人回身说道:“先生虽然是义诊,但我平常最不喜欢欠人人情。我姓罗,行四,京城人士。若你日后有什么事,可以来京城集贤街找我。”说完,有人替他分开人群,走了出去。

林黛玉看那人离开,将香囊放到一边,唤来下一个人继续义诊。

在义诊刚开始的两日,还只是扬州城的人来看病。后来,周围城镇都有人来。起初人们都只是看身体病痛,后来听到林黛玉能通鬼神,渐渐的就有来看阴病的人。故而一连十天,林黛玉都十分忙碌。

十天后,仍有不少人等在御史府前要看病。

癞头和尚笑道:“善门难开。你打算怎么办?”

林黛玉很平静,“这十日,看了病的是运,没看了的便是命。我只有一个,没有万千分身,不可能每个人都救的了。我已经尽我所能。”

跛足道人点头:“可以,不为外物所困,有长进。”

癞头和尚道:“马上要过年了,我们暂时也不打算走。你若想给人看病,还可以继续。”

林黛玉点头,对林如海说道:“那便将今日已经来了的看了,以后就改成每隔五天义诊两天。”

林如海道:“好,我即刻让人去安排。”

公告一经发布,人们纷纷赞叹林黛玉是神仙下凡,专为百姓消灾解难而来。不久,就有人提出要为林黛玉建生祠。

林黛玉赶紧阻止,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大事,不过是些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岂能无端受百姓香火。

百姓们听了却不同意,非要建个生祠供奉。林黛玉一想,自己能力不足以受香火,但是自己的两位师父足矣。

癞头和尚道:“我等无有来去,何处受供?”

跛足道人也道:“吾等无己无功,亦无名可受。”

林黛玉听罢,想着其中的含义。待明白后,便彻底拒绝了百姓的提议。

一晃眼,时间临近年底。林黛玉继续义诊不提,林如海则离了扬州进京述职。

皇帝看着林如海的奏折,笑道:“不久前,朕曾派忠顺王巡视江南,暗中查访官员政绩,单就盐课来说,你是做的做好的。忠顺王为人最是公正无亲,他都夸你,可见你的政绩突出。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林如海下跪道:“此非臣等之功,皆仰赖皇上恩德信任,王爷英明厚爱。”

皇帝点头,话题一转,问道:“朕记得你家支庶不旺,你自身也膝下凋零,可有此事?”

“皇上圣明,臣家中情况正是如此。”

“你可有续娶的打算?”

“回皇上,臣已经过了半百之数,不欲续娶。此前妻亡子丧,心痛难当,几欲随他们而去。但是臣深受皇上如天恩德,故此不敢抛撇离世。如今只愿专心侍上,为皇上所差遣。”

皇帝点头,“如此,朕也不好夺臣之愿。你已故之妻是谁家之女?”

“回皇上,亡妻来自荣国公府贾家。”

“他家么?”皇帝沉吟了一下,说了句:“朕知道了,你退下吧。过年不必回去,留在京中参加国宴。”

“谢主隆恩。”林如海叩头后,退出大殿。他出了宫,仔细思索皇帝的话。留他参加国宴,便还是信任亲近他的意思。林如海这么一想,便还是决定去贾府看看,毕竟本朝以孝治天下,该尽的孝道他总该去尽。

林如海来到贾府,先拜见了贾母,贾母见了他哭诉了几句对贾敏的思念,又问起林黛玉的情况。

“你可知她如今在何处出家,有没有派人去看看?”

林如海道:“她跟随师父四处游历,并没有一定的去处。这个月她回来看我,过的很不错,学了很多本领。”

“哦?是还俗了吗?那何不让她随你上京来,我们也好照顾她。”

“过年后,她便要离开,并不还俗。”

贾母叹口气,“罢,既出了家,便比不得在家。也不知你当初何故那般狠心。”

林如海不好说别的,只是沉默。

贾政在旁边说道:“母亲,儿子尚有朝廷之事与如海相商,就不打扰了。”

“去吧,去吧。”贾母摆手,贾政和林如海离开。

二人来到前院书房,论了论当今的朝局。犹豫再三,林如海开口劝告道:“本来荣府的事情,不该由我来说,只是贾家乃诗书传家,世代簪缨之族,一来该好好约束子孙,莫让他们行事过于张狂,惹得圣上不喜。二来,也该好好培养族中子弟,以使贾家门楣光耀。”

贾政问道:“可是圣上说了什么?”

“圣上不曾说什么,只是我的一点拙见。望内兄不要见怪。”

“不会不会,如海一心为贾家,我又怎会见怪。你的说何尝不是我想的。只是,我这边的尚可约束管理,其他人如何做我却不好开口管教。二来,我如今膝下单薄,珠儿死后,剩下的这个只是个孽根祸胎,整日只会淘气,并不读书。”

“可是那个含玉出生的哥儿?”

“正是。”

“哥儿的天资如何?”

“尚可,只是不往正途上用,只弄些歪门邪道,你要是听到他说的那些话,我恐怕要当场臊死了。”

林如海微微挑眉,宽慰贾政道:“他还小,不过舞勺之年,可能再过一二年也就懂事了。”

“希望如此。”贾政叹口气,问道:“如海可要见见他?”

“不必了,我不宜久待,就先回驿馆了。”说着,便起身告辞。

贾政将林如海送出。回来后,琢磨着林如海说的话,想到贾宝玉不学无数,气的叫人把他唤来,骂了一通。

贾宝玉莫名挨了一顿骂。从贾政书房离开后,问贾政跟前伺候的人,“方才谁来过?”

“姑老爷来过。”

“林家姑父?”

“对。”

贾宝玉疑惑:“他和老爷说什么了?”

“不知道,小的们在门口伺候,没听到说什么。”

贾宝玉一时搞不清情况,撇撇嘴,回后边去了。

林如海一直待到正月二十才往扬州返,期间皇帝叫他参加了好几次宴会,以示恩宠。

贾府也来邀请他赴宴,林如海除了大年初二来过一次,其他时候就都待在驿馆中。

另一边,自从林如海上京,林黛玉就按照每隔五天义诊两天的规律治病救人。每次义诊后,她就和两位师父讨论治病的心得。

过年前,她收到了林如海的信,说是皇帝留他在京,让林黛玉在家好好招待两位师父,他大概二月初到家。

林黛玉派人给林如海送了些衣服后,便安心在家待着。

过年期间,林黛玉按照往常贾敏在时的规矩安排一切。两位师父虽然已经不用吃人间的食物,但是趁好时节,与大家同乐,也各式各样的吃了不少。

到了二月初六,林如海才回来。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道圣旨,圣旨将他从兰台寺大夫拔擢为盐运司副使。

林黛玉高兴道:“父亲官升三级,可喜可贺。”

林如海笑道:“无非实心办事。”

“父亲跟我还打官腔。”

“哈哈,说起来这也是多亏你。若不是你治好了我的病,怕是我连原来的官位也没了,那里能有这样升迁的机会。如今想来,二位师父果真说的不错,若非你出家,学了这样的本事,恐怕你我此刻就是天人永隔。”

林黛玉点头,对于这一点她是深深的认同。她也觉得很幸运。两位师父的本领,她是再了解不过了。反正经过这件事,她更是下定了决心要永远追随二位师父。

林如海继续说道:“这次去贾家,我也是大开眼界。在官场上,我就时有听说过他们的行事。初二去了一趟,发现都是些膏梁纨袴,过个年弄的奢侈靡费,除了你二舅舅谦虚谨慎,还用心做事外,两府上下连个正经干事的子侄都没有。”

林如海想了想继续说道:“还有你母亲说过的那个衔玉出生的哥儿。这次见了,礼数倒是周全,人也机敏,只是不太知世礼。十三岁的年纪不与男子为伍,听说倒是爱和闺阁女子玩。听着就不像个正经人。”林如海说完,皱了皱眉。

林黛玉听了父亲的话,对此并不觉得奇怪,贾府的人做事,此前游历时,她已经见过听过很多了。所以,现在有一个喜欢在内院厮混的表哥也没有什么特别。

林如海接着说道:“不过,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论。既然贾家能教养出你母亲这样出色的女子,想来内训很是不错,内院应该风气良好。只是男子的教育出了问题。”

林黛玉便想到贾瑞的事并街上对宁府内的一些传言,心道:内院恐怕也不太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