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藏海传]藏海深深隐万松 > 第88章 [平海漫漫]求亲记(4)

庄芦隐的行动力向来惊人。

不过两日功夫,庄之行就被一纸调令和一队面无表情的亲兵,“请”去了京郊大营,美其名曰“体验军旅,磨砺心性”,实则就是将他与藏海物理隔绝。任凭庄之行如何跳脚抗议,在自家老爹的绝对权威面前,都如同蚍蜉撼树,只能含着两泡热泪,一步三回头地被“押”出了京城。

最大的干扰源清除,庄芦隐顿觉耳根清净,天地宽朗。他可以更加从容地布局他的“求亲(娶)大业”了。

于是,蒯府的书房里,藏海开始频繁收到来自平津侯府的“学术交流”。

今日是一卷失传已久的《勾股方圆注》,明日是几页据说出自某代营造宗师的《构宅心得残页》,后日又是一套绘制极其精密的《皇陵水利暗道推测图》……每一次,都由管家庄善亲自送来,态度恭敬,言辞恳切,言明侯爷只是“借阅共享”,绝无他意。

藏海面对这些他根本无法拒绝的“糖衣炮弹”,心情十分复杂。

一方面,这些典籍图册确实极大地满足了他的学术渴求,许多困扰他许久的难题在这些前人的智慧面前豁然开朗。他不得不承认,庄芦隐在“投其所好”这方面,精准得可怕。

另一方面,他清楚地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平津侯如此不计成本地示好,所图必然不小。每每想到庄芦隐那双深邃专注、带着毫不掩饰占有欲的眼睛,他就觉得手中的书卷有些烫手。

这日,他刚对《鲁班秘遗·水部疏注》中一段关于“虹吸永动”的设想有了新的理解,正心痒难耐,想要寻一处合适的水域进行实地验证,庄善就又上门了。

这次带来的不是书,而是一份请柬和一句话。

“藏海公子,”庄善笑容可掬,“侯爷说,他在京郊别院有一处活水泉眼,水量、落差都极佳,且僻静无人打扰。侯爷想起公子似乎对水利机关颇有兴趣,若公子不弃,可随时前往别院,那处泉眼及周边空地,公子可随意使用、改造。”

藏海捏着那份材质精良的请柬,一时无言。

这已不仅仅是投其所好了,这简直是把他下一步想做什么都算得清清楚楚,并且提前把路铺到了他脚下。这种被人彻底看穿、并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感觉,让他有些不适,却又……难以抗拒那实验场地的诱惑。

他沉默片刻,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专业领域的召唤。

“请回复侯爷,藏海……多谢。”

---

京郊别院果然如庄善所言,环境清幽,景致天成。尤其那处活水泉眼,自山石间汩汩涌出,形成一道小型瀑布,注入下方的深潭,水势、落差都堪称完美,正是验证“虹吸永动”设想的天选之地。

更让藏海意外的是,庄芦隐并未出现。

别院的管事恭敬地将他引到泉眼附近,提供了所有他可能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然后便退到远处,除非召唤,绝不靠近打扰。这给了藏海极大的自由和空间,让他可以完全沉浸在实验的乐趣中。

他挽起袖子,露出白皙劲瘦的小臂,亲自搬运石料,调整竹管的位置,测试不同口径和角度对水流的影响。汗水浸湿了他额前的碎发,沾着泥土和清水的手指灵活地摆弄着各种零件,那双总是清冷的眸子,此刻闪烁着专注而明亮的光芒。

一连几日,藏海都泡在别院里,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庄芦隐始终没有露面,但藏海的每一餐饭食都极其精致可口,且都是他偏爱的清淡口味;他偶尔提及需要的某种特殊材料,第二天必定会整整齐齐地出现在别院的工棚里。

这种无声的、周全的体贴,像渐渐升温的水,让专注其中的藏海一时未能察觉其烫。

直到第五日傍晚,藏海终于成功搭建起一个小型的虹吸循环系统,看着水流依靠巧妙的势能转换和周而复始的虹吸效应,在几根竹管间潺潺流动,无需外力驱动时,他脸上露出了连日来第一个轻松而真实的笑容。

也就在这时,一阵不疾不徐的掌声自身后响起。

藏海笑容一敛,回头望去。

只见庄芦隐不知何时来了,正站在不远处的一棵古松下,含笑看着他。夕阳的余晖为他挺拔的身姿镀上了一层暖金色,减弱了他平日的凌厉,多了几分温和。

“精妙绝伦。”庄芦隐走上前,目光先是欣赏地看了看那自动运转的水流装置,然后便落在藏海脸上,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艳,“古人纸上谈兵,藏海你却能让其重现于世,果然非凡。”

藏海因实验成功的喜悦还未完全散去,面对这直接的夸赞,一时有些不自在,微微侧过脸:“侯爷过奖,不过是验证前人猜想罢了。”

“前人猜想,亦需后人实践。”庄芦隐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看着那潺潺水流,语气带着感慨,“这别院泉眼闲置多年,今日因你而焕发生机,是它的荣幸。”

他话语里不着痕迹的恭维和拉近关系的意图,让藏海刚刚松懈的心神又提起了些许。

“还要多谢侯爷提供此处宝地。”藏海客气地回道,试图拉开距离。

庄芦隐却仿佛没听出他话里的疏离,很自然地转换了话题:“对了,前几日又得了一卷《天工开物》的早期注疏本,其中对‘水铳’、‘风碾’等器械的论述,似乎与你今日所做之物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要一同参详?”

又是古籍!藏海几乎是本能地心动了。他犹豫地看了看天色。

庄芦隐立刻道:“天色已晚,回城不便。若不嫌弃,便在别院用顿便饭?正好可将那卷注疏本取来。”

理由充分,时机恰当,诱惑巨大。

藏海看着庄芦隐那双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深邃的眼睛,再想想那卷近在咫尺的《天工开物》注疏本,挣扎了片刻,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

“……那便叨扰侯爷了。”

庄芦隐眼底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面上却依旧是那副风度翩翩、光风霁月的模样。

“能与藏海共品古籍,探讨学问,是本侯之幸。”

晚餐设在临水的花厅,果然如庄芦隐所说,是“便饭”,菜式精致却不铺张,气氛也比在侯府正厅时轻松许多。庄芦隐显然做足了功课,席间谈论的都是营造堪舆之学,引经据典,见解独到,甚至能提出一些让藏海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藏海渐渐放松下来,沉浸在学术交流的愉悦中,偶尔甚至会因为某个观点的共鸣,而下意识地接上庄芦隐的话头。

庄芦隐看着他渐渐卸下清冷的外壳,露出内里对学问纯粹的专注与热忱,心中那份志在必得,悄然混合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软。

饭后,庄芦隐果然取来了那卷《天工开物》注疏本。两人在灯下并肩翻阅讨论,烛光摇曳,在墙上投下两道时而靠近、时而分开的影子。

直到夜深,藏海才惊觉时辰已晚,连忙起身告辞。

庄芦隐这次没有强留,亲自将他送到别院门口,看着他上了回城的马车。

看着马车消失在夜色中,庄芦隐负手而立,唇角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弧度。

他知道,今夜过后,他在藏海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位高权重、难以捉摸的平津侯,更是一个可以交流学问、提供助力的“同行者”。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而马车里,藏海靠着车厢,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点点灯火,心中一片纷乱。

庄芦隐的耐心、细致、以及对他喜好的精准把握,都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似乎……并不那么排斥与对方讨论学问时的氛围。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无声地叹了口气。

这平津侯,果然是个极难应付的角色。自己的防线,在他的“学术攻势”下,似乎正一点点地被侵蚀。

而远在京郊大营、正在啃着冷硬干粮的庄之行,猛地打了个喷嚏,莫名觉得后背一凉。

他望着京城的方向,愁肠百结:藏海,你一定要坚守住啊!千万别被我爹那些“糖衣炮弹”给腐蚀了!等我回去!一定要等我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