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我要当太后 > 第22章 第 22 章

[北宋]我要当太后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舒钥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7 13:03:42 来源:文学城

在这个时代,制作黄油所需要的牛奶可不好找,1斤黄油需要约5升全脂牛奶,中原地区常见的黄牛以及南方的水牛,都是耕地役用,只能在哺乳期短暂取奶,可以全天候挤奶的奶牛也要等到19世纪才会被西方的商人通过商船从美洲引入中国。

但是羊奶却是一点都不缺,做出来的羊奶黄油的脂肪含量比牛奶黄油还要高,且更好帮助人消化,很适合乳糖不耐的国人使用。唯一的缺点就是微膻带点坚果香,不过如果拿羊奶黄油做坚果包,岂不是把坚果都省了。

“这次成功了,咱们就每天烤来吃,吃了这个还能不得鸡盲呢!”吴悦有些得意。

鸡盲就是夜盲症,在昏暗环境或夜晚会视物模糊、行动困难,甚至完全失明。她也是因为发现大丫最近身上总是会有磕碰的痕迹,一问才知原来是夜晚回家看不见路导致。这才开始回忆,如何能够治疗这夜瞎子之病。

宋代人不怎么爱吃乳制品和动物肝脏,这就导致严重缺乏维生素A。而且古代也没有冰箱,烹饪方法喜欢靠煮,这都会加速维生素A的流失。除了维A,羊奶黄油还富含B12,这还能帮助红细胞生成与预防贫血。

吴悦一直想让家中的几位女性长辈多食用羊奶制品,但是她们总觉得腥,不愿意多吃。

“真的?”大丫震惊,她每到晚上就不爱出门,看不清楚路,只能摸索着前进,摔了好多跤。

“那当然,这可是饱含维生素A呢。”

大丫听不太懂,脸颊一红,嘟囔着:“还是读书多的好,以后小娘子看的书也给我们讲讲。”

“好呀,以后咱们每晚再多学两个字,保证半年下来,你和青枣一样,都能看懂戏单上说了什么。”

青枣是个戏文发烧友,永嘉的杂剧最近风靡汴梁,她存下来的钱都跑去听戏了,甚至还想拉着大丫一起去,但是大丫拒绝了,她想多照顾还在襁褓内的妹妹,好让娘亲和阿婆能够多休息会。

这时,窑内突然传来 "噗嗤" 声。

"成了!" 青枣手忙脚乱刚想打开窑膛,却被膛口冒来的热气吓的后退了几步。过了一会儿才用干净的棉布兜着几个热烘烘的面包跑来。

吴悦拿过一个,迫不及待的撕扯开,乳白的蒸汽裹挟着麦香与坚果香喷涌而出。迫不及待咬下一口,内里的组织虽然没有后世所吃的,如云朵般蓬松,但是黄油的乳脂香还是在口腔里舒展。

“走,给阿娘和阿婆尝尝!”

刘耘娘捧着一块热烘烘的面包,倒是有点诧异女儿居然真的做出来个看样子还不差的吃食。

小小的掰了一块放入口中,味道居然还不差?又连着吃了好几口,居然把整块面包都吃完了。“不甜,想卖出去就得淋点蜂蜜或者夹一些果脯,做的好看精致一些,你们这个整的形也太丑了。”

吴悦表示不服,对小孩子要求为什么高。

“青枣和大丫已经很努力了!阿娘你又不让王婆帮我们!”

“味道倒是很特别,吃起来松松软软的,各家的老太君或者小娘子应该都会喜欢。如果要卖,东京人更嗜甜,蜂蜜、果脯都要准备着,还可以弄着果酱涂着吃。”吴王氏也同意儿媳的意见。

“我可没打算现在卖这个,黄油做着比猪油麻烦多了,这个是专门做了给咱们家自己人吃的,你们又不喜欢羊奶的腥味,这样加在面团里,是不是就吃不出来了?”她还在想办法让家里这几个女性长辈多吃点羊奶制品。

古代资源匮乏,当下的饮食偏好让她们已经鲜少摄入肉类,就喜欢吃面条和饼,不然就喜欢吃一些甜的腻人的果脯和点心。这样单一的饮食结构只会导致她们营养不良,蛋白质不足,容易在老年时引起肌肉无力,缺钙又会导致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而且食店即将开张,哪有闲心教他们新技法,这些好东西咱们就先留着自己吃。”

食店取名 "吴氏酪香"。开在官衙对面,店名当然要显得雅致。也已经找人算过日子,吉时就在三日后。

吴悦早已经把开张帖送给石介、何群以及吕希哲了。上云:“谨择十月廿日吉时,吴氏酪香开张,现烤酥饼,慢炖香肉,现制酪奶,诚邀光临品鉴”。还特意说明可以邀请亲朋好友同往。

刘耘娘也给大女儿送去帖子,却特意叮嘱:"开业那日人多杂乱,你身子不便就留在家中,让姑爷前来就可以。" 算算日子,吴丽娘身孕已快七个月,家中上下皆不敢让她随意走动。

吴悦也特意遣大丫时常送去用羊肉臊子与奶酪作馅制成的胡饼,希望为姐姐和她腹中胎儿增添营养。羊肉富含动物蛋白,奶酪则含浓缩乳蛋白,二者互补可形成 "完全蛋白" 模式,既促进胎儿组织器官发育,又能预防孕妇缺铁性贫血与胎儿骨骼钙化不足。

吴父则遍邀自己交好的同僚和上司,众人都纷纷表达要来捧场。

眼看着开业在即,这两天全家既兴奋不已,又隐隐担忧。

担忧什么?

当然是担心食店无人问津。

不过现在看来,这担忧是多余的—— 店内早已座无虚席,眼见没位置,有些人只能点了一个炙肉双麻饼,外带一份酪浆琼果盏。

这倒不是他们家找的托儿,实因这红烧肉的香味四溢,老远就能闻到。

装修时,刘耘娘采纳了女儿的建议,在入口处设置了两个展示橱窗,现场演示炙肉双麻饼的制作过程和酪浆琼果盏的制作过程。起的就是沉浸式美食制作的效果,因为美食制作过程中的色彩对比(比如金黄酥皮和绵密奶泡)、动态变化(面团延展的以及麻薯的拉丝)能够直接刺激视觉皮层,触发大脑多巴胺分泌,产生愉悦感,让人欲罢不能。

看见那剁肉时汁水四溢,闻那酱油与肉脂交融的馥郁酱香,听着那刚出炉麻饼被切开时的脆响,把一众食客的口水都馋的要流出来了。若想添加香菜和葱,或搭配酱瓜、五辛酱(由葱、姜、蒜、韭菜、茱萸等辛香料混合而成),均可按需自取。

酪浆琼果盏的摊位前也是同样热闹,帮厨用细腻柔滑的酸奶打底,撒上的梨条、枣圈、桃圈,再淋上蜂蜜,一碗原味酪浆琼果盏便告成。若想变换口味,还有六七种果酱供客人选择。酪浆琼果盏是个季节性美食,天冷后销量肯定锐减,不过还有糖霜圆饵、酪香糍团、麻膏甘饴供人选择。

穿过橱窗展示区,就是被镂空雕花木板隔成的若干独立空间,内部放置着可以坐两人或四人的桌子,桌子上摆放图文并茂的菜单,菜品旁附有实物图谱,便于食客直观了解并点餐。

再往内走,就是后厨,非店内人员不得入内。

毗邻后厨的楼梯通往二楼,其上设有 3 间包厢 ——2 大 1 小,供预定的客人使用。小包厢虽处二楼边角,房型不规则且窗户最小,却拥有绝佳视野,甚至能看到开封府衙门口的人流动向。

此刻,小包厢内坐着吴悦与石介,吴夏则在隔壁大包厢招待何群、吕希哲。原本五人同在大包厢,但是吴悦一看到吕希哲就找了借口出来,来到了隔壁小间。

过一会,石介也从隔壁过来了。

石介端着一碗原味的酪浆琼果盏,吃的正是畅快。

而吴悦,素日在家里已经吃够了,加之已入深秋,天寒地冷的,作为女孩子应该保暖了。此刻正吃着麻膏甘饴,也就是芝麻糊糍粑,还特意添加了别的小料,加了一些鲜奶和红枣。

两人吃的是大快朵颐。

忽然听到楼梯处传来脚步声,一苍老男声问道:"徂徕可在?"

石介忙搁下碗盏,立刻起身就去开门,吴悦紧随其后。出了房门,就发现隔壁几人听到声音也都出来了,与阶前老者揖礼不迭,齐呼: "富春先生"。

来者正是孙武第四十九代孙、"宋初三先生" 之一的孙复。

他父亲早逝,其人重义理而轻传注,导致科举四次落榜,然后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家徒四壁却安贫乐道,拒受权贵资助,唯聚书满室。

后经范仲淹和石介联名举荐后,以白衣入仕,官拜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也就是说,如果吴夏勤勉攻读,这就是他在太学的老师。如果不努力,这就是他在国子监的老师。这位泰山学派宗师除掌教国子监外,还在太学任教。

只见孙复虽身形清癯,却精神矍铄,与吴夏、吕希哲两人温言相询最近在读些什么书,就放他们回屋了。

石介将孙复引入小包厢,吴悦也郑重其事的对孙复行大礼参拜。

孙复端详了吴悦片刻,才笑着对石介说:"听你说起这位女弟子很久了,今日才得此一见啊。”

石介抚髯应道:"这不是因为明富你身兼国子监与太学教职,每日讲学论道,实在难以抽空得以相见。今天也是凑个机会,学生旬休,你才空出时间,能到外面走动走动。”

孙复喟然长叹:"非老夫不欲外出,还不是因为不想再授人把柄,少出来点就能少惹人生厌点。”

他指的就是宋仁宗前些日子到太学巡视,赐他绯衣银鱼,并有意擢他为侍讲。然此举招致台谏官群起反对,仁宗只得作罢。

孙复也深知自己已为众矢之的,行踪就愈发谨慎了起来,除授课外就足不出户。

五辛酱(由葱、姜、蒜、韭菜、茱萸等辛香料混合而成),查了资料,发现古人就吃这个,很好奇味道!

说起来河南人饮食习惯,我妈妈和姨妈从小都是吃主食,甚至现在,我的姨妈都说肉会长胖,还是只吃面和馒头、稀饭,每晚都跳广场舞,但是却比之前更胖了。

妈妈之前也这样,现在慢慢吃肉,体能都比原来好很多,身材也紧致了。

难以想到,在现在这个媒体发达的时代,还有我姨妈这种完全不听劝,还是只吃面食,觉得肉恶心吃不下,坚信肉会长胖的人。对她说看我妈妈这个例子,她就反驳,这是体质不同。

哎,真是犟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