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我要当太后 > 第13章 第 13 章

[北宋]我要当太后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舒钥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9 13:14:03 来源:文学城

这不得不再发出感慨,北宋的靖康耻,这些统治天下的文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似乎也感受到了,自己有些欺负人,石介不禁压低声音说道:“你也可以拒绝,若遇疑难可以上门请教,我也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吴夏摇摇头说:“先生怎么这么说呢?以前我妹妹见我去学堂读书,也想借我的笔记学习。我劝她:‘女孩子不能参加科举,就算学了知识,也不能说自己是学堂弟子,只会招来嘲笑,白费力气,何必呢? ' 妹妹却认真地回答道‘学习是为了明辨是非、区分道义与利益,为了探究天地的道理,不是为了求取功名、攀附名师。如果能获得真知灼见,便是默默无名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听后感到惭愧,这才明白追求学问的初心,又怎么能被虚名束缚呢?”

吴夏迟疑片刻,最终还是坦白道:“我课上所学都会讲与妹妹,她竟然比我还要勤奋好学,经常拿疑难问题来问我。我因此领悟到,求学的真正乐趣在于探究真理、完善本性,而不在于追求虚名。所以拜不拜师并不重要,求学之志不在名位。”

石介心中一震,失神地对着空气喃喃道:“只为探究天地至理,连一名女子都能有此志向。”

吕公著也终于放下之前的漠然神态,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厅中这个武家子,又侧头微微看向自己的儿子,瞧见儿子脸上显露出的敬佩之色,不禁微微颔首而笑。

而立在自家老师一旁的何群,竟然心潮难平。私忖吴夏所言,一方面简直 "寡廉鲜耻甘为仆隶”,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对方勇破世俗桎梏。两种心思如乱麻纠葛,竟使他一时语塞。

厅内骤然阒然无声,众人都盯着正座之上的石介表态。

吴夏恍若未觉,施施然地站在厅中,还是恭敬地俯身低头。

不知过了多久,石介回神,正色望着阶下的吴夏。

“后日,喊你家来送六礼吧”。停顿会,又开口。

吴夏听闻大喜,立刻叩首以拜。

“行了,你先回家和父母准备吧。”

似乎有些疲惫不愿多说,石介让何群将吴夏先带了出去。

等俩人的身影出了垂花门,石介神情凝重,又对着右侧的吕公著说:“晦叔可以再考虑一二。”

吕公著淡然地回道:“不用考虑了,明日我就带着希哲来送六礼。”又微微皱眉“连一武家小子都知道樵薪苦学,我儿又如何比不过。怎么,莫非你还怕我们吕家以势欺人?”

吕希哲也一步跨前,躬身垂首:“还请先生教我。”

石介不禁摇头苦笑,“好你个晦叔,我是担心你们吕家世代簪缨觉得丢面子,如此不知好歹!明日我就在家中恭候大驾!”

------------------------------------------

攥着这个喜报,吴夏足下生风般的跨进大门。

“阿婆!”未进后院,他便扬声禀道,"孙儿被徂徕先生收为弟子了!” 正躺在廊下躺椅休息的吴王氏颤巍巍起身,浑浊的眼眸也泛起光:“真的?”她有些枯瘦的手指紧紧拉住吴夏的右手,再次重复确认:“真的?”

“千真万确!后日便行六礼!" 吴夏如檐下乳燕般绕廊疾走好几圈,忽然又驻足道,“孙儿去巷口候母亲和妹妹。”

直到酉时,巷口才传来辚辚车声。

吴夏迎上前去,望着娘亲抱着妹妹从牛车上下来,吴悦的怀里还抱着一大盒糕点,他接过小妹,喜笑颜开的对着刘耘娘说道,“母亲,我被徂徕先生收为弟子了!”

徂徕先生?

刘耘娘虽不识此人,但见儿子如此兴奋,想来应是位大儒。

被抱在怀里的吴悦却 “咦”了一声 —— 这人她知道啊,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他的名气不如倡导培养致天下之治的安定先生胡瑗,也不如娶了宰相侄女的泰山先生孙复,主要就是死的早,记得好像应该就是这两年的事。

吴夏忙介绍了一番徂徕先生其人,并提及后日下六礼事宜。

刘耘娘听罢,当即决定今夜点樊楼的外卖庆祝一番。

“要蟹酿橙、鹿脯脍、水晶脍,” 她特意叮嘱,“再要三份梅花汤饼和一坛长春法酒。” 吴夏在旁听得咋舌:“娘,这是加入了三十多味名贵中药的药酒,一坛就要20贯..”

刘耘娘横他一眼:“你能拜得名师,这可是大喜事,今晚你爹回来的晚,让祖母和娘亲陪你喝上两杯。”

晚饭上其乐融融,一家人对樊楼的美食赞不绝口。

吴王氏饮至微醺,拉着孙儿的手絮絮道的说着如果他祖父还在不知道多高兴之类的话。

连吴悦都偷喝了几口这加了名贵中药的药酒,美名其曰补补身子。

宴罢,刘耘娘安顿众人早早安歇,自己则坐在房中等待丈夫回来。

-----------------------------------------

窗外夜色渐沉,檐角铜铃在晚风中轻响,自丈夫兼任调任供备库副使后,这般等待已成常态。

直到子时三刻将至,更夫的梆声传来,院门才轻叩,吴父风尘仆仆归来,还是一脸沉郁之色。

他近日点检军中器械,发现半数枪杆竟以桐木充数,刀镡多用铸铁搪塞。此等蠹国行径,令这位在前线厮杀的武官怒火中烧。然而将此等情况上禀上官,太尉寺竟置若罔闻,至今还没有得到回复。

替丈夫解下玄甲,刘耘娘语气里压不住的雀跃的说,“儿子拜了徂徕先生为师!后日行六礼,你须得告假。” 接着就喋喋不休的在唠叨明日她打算去哪些店铺买什么。

“徂徕先生?”这个名字对武官来说有点陌生,忽然意识到什么似的,吴军神色惊疑,转头看向妻子。“石介,石徂徕吗?”

看到妻子肯定的点头,他也哈哈大笑起来。

刘耘娘又说起今日去朱府女婿家,女儿丽娘所说的赁铺之事。

吴军断然道:“和女婿好好说道说道,咱们买下这个铺子。儿子日后科举用度浩繁,还需要早作筹谋。” 将妻子的手拢在掌心,他雄心壮志地说:“我们要一直供儿子读书,说不定,咱武夫家也能出了个状元郎!”

谈及未来,夫妻二人畅想着儿子簪花游街的盛况 —— 娶丞相女、身着紫袍,越说越兴奋。直至夜深疲惫,才相拥沉沉睡去。

次日清早,天还未亮透。

素日爱赖床的吴悦今日格外早起,她生怕爹娘趁她熟睡时带着哥哥去市集。此刻她已穿戴整齐,正蹲守在哥哥房门前。刘耘娘素日最是严厉,可吴夏向来疼她,只要哥哥肯帮她说话,肯定能如愿同行。

东方渐白时,昨夜因兴奋而失眠很晚才睡的吴夏还是照常起身。

刚推开房门,便见妹妹和青枣一左一右堵住去路。他扯了扯嘴角,猜到妹妹的心思:“我会劝娘亲带你,你先让开,放我去洗漱。”

“好嘞!” 吴悦忙不迭起身让路,转而又守在爹娘房门前。不多时,穿戴齐整的刘耘娘推门而出。

吴悦朝打开的房门探头张望,居然没看到她爹的身影,好奇地问:“爹呢?昨晚没回来吗?”

“天还黑着时就出去了。” 刘耘娘没好气地答,又转向也走了过来的儿子,“你爹有事,咱们直接去市集,早饭也去街上吃,你现在去喊路与把牛车备好。”

吴悦一听,急得直跳脚,扑过去抱住刘耘娘的腰,头还在腰间蹭了几下,紧紧不松手:“娘,悦儿也要去!”

刘耘娘低头摸着女儿的发旋,哑然失笑:“带你去可以,但是你不许淘气,也不许乱跑,小心哪个人把你拐走了,可就再也见不到爹娘了。”

“娘放心!” 吴悦拍着胸脯保证,“要不拿布条把我捆你手上?” 这倒是,她对自己的外表很是肯定,这种白白胖胖的一看就能卖个好价钱。

刘耘娘见女儿被唬住,这才满意地点头,就怕小孩子又莽又胆大。

三人辞别祖母吴王氏,坐上路与赶的牛车往马行街方向而去。

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使市场分布广泛,打破了唐代坊市分离的格局,形成了开放性的街市和瓦子。

东京城的民众外出购物可前往以下场所:

首先就是每月初一、十五和节日开放的大相国寺市场,作为东京城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市集,珠宝、书籍、药材、日用品等各类商品一应俱全。

其次是马行街、潘楼街等日常商业街巷,既有药铺、绸缎庄、酒楼、肉铺等固定商铺,也设有通宵达旦的夜市。

以风味小吃和手工艺品著称的州桥夜市,每日营业至三更时分。

得益于漕运体系的发达,在汴河沿岸也逐渐形成粮食、茶叶、丝绸等大宗商品的批发地。

此外还有同业商铺集中的特色街区,如花卉市场、古玩市场等。

我为什么想写这本书呢?主要就是看北宋南宋上火!

一直以为我是宋朝人,小时候看郭靖黄蓉苦守襄阳城数十年还毫无知觉。

参观老家的南阳府衙也从来不看字,原来那是元朝修的!

南宋和金朝对峙时期,南阳曾作为前线,几度易手。

所以我居然是沦陷区人民,先金后元啊!

岳飞北上抗金途经南阳卧龙岗,在南阳武侯祠手书诸葛武侯《前后出师表》,以示收复失地之决心。[化了]

原来收复失地,收的也是我。[化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