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07梁祝】朝暮雪满山(马文才同人) > 第17章 第十六章

距离马文才上一次梦起小时候的事已经是过去了许久,他在凉亭里迷迷糊糊睡过去后,倒是梦起了那些事。

他那时尚且年幼,被父亲督促着练字,他不满意他的字迹,将纸撕碎揉成团砸在他脸上,父亲还下了命令,练不好不准吃饭,可书法哪是一蹴而成的,那天他不停的练也没得到父亲的认同,胃里的饥饿和心里的悲伤让他直到现在也无法释怀;紧接着画面一转来到了他学射箭的场景,母亲指导他练习,父亲在一旁看着,母亲的语气是那样的温柔,可他接下来一箭没有射中靶心,美好的画面也转瞬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噩梦,父亲愤怒的斥责他,一巴掌打在他脸上,母亲维护他,可还是抵不过父亲,他在地上跪了一夜,依旧是熟悉的饥饿和悲伤萦绕着他;最后一幕定格在母亲一尺白绫高悬于房梁之上,那一天他失去了唯一爱护他的亲人,无法承受的痛苦让他选择躲在了柜子里,那之后就成为了他的习惯。

他满脸泪痕的从梦中惊醒时,心里的悲痛窒息感才缓解过来,靠着亭柱睡了一会儿,他的后颈有些僵硬。

他突然想起徽音也在这里,他立即起身,越过亭柱去看她,她还在这里,正依靠在柱上睡着了。

马文才心里酸胀不堪,张开的手握紧,复又张开,嘴边扯出弧度,眼里却盛满泪光。

湖边夜间风凉,他抛去那些纷乱的思绪,轻轻摇醒了徽音:“我们回去休息吧,这里太冷。”

徽音迷迷糊糊应着,眼睛还没睁开就又闭上了,显然已经是困极。

马文才只得半蹲着,让半睡半醒间的徽音配合他的动作,将她背起,走在回屋宅的路上。

风依旧很冷,但灼热感从后背一直烧到了他的心里:他不会再是独自一人了,在他脆弱不堪的时候,也会有人关心、开解他,她说的不错,那些人都是他生命里的过客,他何必去在意过客的看法呢?

他将徽音背到大叔为她安排的房间,将她放在床榻上,掖好被子,转身回到了自己的那间房,不好总会过去,明天会是新的一天,他也会变得比之前更难受挫折刺激。

第二日,徽音和马文才醒的都挺早,因为昨晚没有吃晚饭,二人现在已是饥肠辘辘。

徽音拖着有些沉重的步伐,无精打采的走到屋外,遇上了从另一间房间走出来的精神状态明显不错的马文才,二人互相问好后,马文才提出去抓鱼,然后他们用烤鱼垫垫肚子。

马文才找到一支捕鱼叉,带着徽音来到河边,他一手下去,叉上来四条鱼。

这边的动静引来在另外一旁撒网的大叔和祝英台的注意力,大叔自然又是看不惯他的做法:“马大爷,你叉那么多鱼干什么?吃得了吗?”

若是昨晚没听徽音说的那些话,马文才今日听到大叔的问话,大抵会为了赌气,将叉上来的鱼丢回水里,去专门气那个大叔。

马文才依旧不待见那人:“我吃我的,与你有什么关系?”

他和徽音经过那二人身旁,看到渔网上的大洞,嗤笑一声:“真是虚伪,你破坏了渔网,让它失去了本身作用,还想显得自己善良。你若真的不想要那么多鱼,等捕上来,取了所需数量,将其它鱼立即放归不就好了?”

不欲过多和他不喜的人交谈,马文才和徽音离开了这里,支起了火堆,马文才去厨房处理鱼,徽音在厨房寻找调料,找来找去也只找到了盐、酒、花椒、梅、糖。

后两者和烤鱼不太适配。也只有用前面三个了,他们二人都不擅长厨艺,是以一通摆弄后,他们烤出来的鱼只能达到可以入口的地步,把鱼吃完后,二人也已饱腹。

二人处理好残渣,起身回了房,收拾好随身物品,祝英台也在这时回到这里告诉了他们五柳先生的死讯。

徽音和马文才对视一眼,显然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说自己死了,还给自己立了坟,不过这么一听,便知道那大叔不愿意和他们回书院授课。

马文才倒也不在意这事,他和陶渊明本就不对付,难不成非要逼他去书院,给自己找气受?

临走时,祝英台非要给五柳先生上坟,徽音和马文才知道那人没死,也就站在一旁。

祝英台敬慕陶渊明:“五柳先生,久仰您高风亮节,晚生无缘沐浴春风,遗憾之至。不过一抔黄土难掩名士风流,您的名字将被后代文人永记。”

陶渊明拿着一捆桃枝,笑着从一旁走出:“人死万事休啊,再念着他也没什么感觉了。”

听着那二人大有继续说下去的势头,马文才打断了他们:“该走了。”

陶渊明还是有机会就要说他几句:“见人死了,立刻就走,这马公子也太过实际了吧?”

马文才对他话嗤之以鼻:“这人宁愿化为阴魂,都不与我们相认,有缘无缘都是空谈,何必过多纠缠?”

陶渊明明白这人已经知晓他真实身份,却也没戳破,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马文才和徽音离开了此处,将空间留给了那二人。

等他们谈好了,三人继续开始走上回程的路,离了让他不开心的地方和不开心的人,马文才心情更是好了很多。

他和徽音时不时看着周围的景物交谈几句,步履轻盈,他也笑了起来。

徽音侧首看着他的笑颜,心里也很是松快:凤眸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挺鼻如峰,本应是凌冽,但他笑起来时,多了几分少年意气风发之感,中和了那种凌冽。

祝英台看马文才笑了,有些诧异:“马公子笑了?其实他笑起来挺好看的,但山伯笑起来比他好看,而且让人觉得温暖。”

一听他这话,马文才收了笑容,徽音心里不悦,二人回想了一下他们看到的梁山伯的笑容,脸上表情一言难尽。

徽音不喜欢藏话:“祝公子,我能理解你和梁公子关系很好,会这么说正常,但美是直观的,恕我直言,我认为文才兄就是好看得很直观的例子。”

马文才听到徽音的话,脸上染上薄霞,清咳一声:“我们快走吧,不然天黑都赶不到书院。”

为了尽快赶回书院,三人走后山回的书院,路上马文才发现后山还有一处山泉流水,他先尝了口,才招呼徽音去解渴:“徽音,这水比书院里好喝多了。”

徽音尝过后,确实清甜可口,连带着一路走来的热气都被驱散了。

三人喝完水,解了渴,继续向书院出发,回了书院,三人就先行去交差。

他们走进山长房间时,山长正在练书法,山长夫人在他旁侧观摩,见他们来了,山长和山长夫人抬头等他们答复。

三人先行打过招呼,在他们的不断询问中,三人俱是保持沉默,最后是由祝英台回答:“陶先生已经去世了。”

一听到这消息,山长夫人几欲昏厥,神色悲怆:“相公,我表哥他……”

徽音和马文才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陶渊明明知他有亲属在此,还想出这样的方法躲避教书一事。

不过这也和他们没有关系,等山长抬手让他们回去后,他们离开了房间,回房的路上,遇上了祝英台的书童银心,他一脸焦急的拉走了祝英台。

徽音现在归心似箭,只想先好好沐浴一下,谁知回了房却得知书院水缸里没有水了,幸好杜若、马统有提前备了些,不然沐浴洗漱都要成问题了。

马文才得人通报,被朝廷派来进行贤良方正考评的正是和他父亲交好的王卓然,现在听到他回书院的消息,就派人唤他过去。

马文才只得应下,他也好借机给徽音留出空间:“徽音,你整理完就先休息,我去见了王叔叔,就去澡堂,你不必等我。”

徽音点头应下后,马文才跟着来人离开了房间,去见王卓然。

还没等他进去,王卓然已经满脸笑意的走出门,迎上来。

马文才抬手施礼:“见过王叔叔。”

王卓然笑着拍了拍的肩膀:“两年没见,体格这么魁梧了,你父亲还特地要我来多关照你呢。”

听到这句话,马文才脸上有了一丝不快,但还是很快整理好情绪,婉言拒绝:“不劳王叔叔挂心,小侄在书院一切都好。”

王卓然一听变了语气:“一切都好?以你的才学、身份、品状,当是书院第一,可你现在落在那梁山伯之后,这怎么让我向你爹交代呢?还有和你交好的那人又是谁?你爹可都帮托我看查清楚呢。”

马文才袖子里的手握紧:“小侄会凭自己的真本事赢过他的,和我交好之人亦是品学兼优,为了公平起见,我觉得你还是别插手为好。”

说到最后,他抬眼直视王卓然,面有不虞。

王卓然冷哼一声,对他的话嗤之以鼻:“公平?这世间不公平的事还少吗?多一、两桩又算什么?明天我就让你看一出好戏。”

马文才不欲多待,辞别王卓然,走在去往澡堂的路上,马文才只觉得浑身萦绕着一股窒息感,挥之不去。

父亲对他而言就是笼罩着他的那座大山,似乎他怎么也无法从他的阴影里翻越出去,他还得不断的挣扎,才能不被全部吞噬,他很怕会变成父亲那样的人。

他心里残留的对父亲的孺慕之情,敌不过他害死母亲的憎恨;敌不过他对自由的渴望;亦敌不过他想要实现自己志向的憧憬,可即使现今玄学兴盛,儒学也依旧受重视,更何况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便已经明确表明孝悌在现今的重要。

他想要远离父亲,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想法真的能被允许吗?

马文才停住脚步,深深呼出一口气,好似这样就可以将烦恼的事尽数遗忘。

第二日,王卓然说的好事,马文才没看见,倒是他和徽音看见梁山伯到处兴修了竹管,将那日在后山发现的山泉水引了下来,倒是让书院生活方便了许多。

撇开梁山伯性格不谈,在这件事上,马文才倒觉得他做的不错,是个擅长水利的个中好手,还让王卓然吃了瘪,无心关注他结交的是何人,这更是意外之喜。

是以,再次看到公布的品状榜上,梁山伯和祝英台是第一,他也没有不悦。

马文才和徽音走出人群,准备下台阶回房,梁山伯和祝英台等在台阶下,看到他们过来,梁山伯赶紧上前,拦住马文才。

马文才虽然对梁山伯有些改观,可还是不待见他的性格:“品状第一的大才子,要我恭喜你吗?”

梁山伯面带善意的笑容:“不是,其实我来是替大家谢谢你,是因为你我们才能找到那脉山泉的。”

马文才对他的道谢,感到很是别扭,他也并不准备和他们交好,但语气还是好了一点:“我可不敢沾你的光,如果你是想向我卖好的话,那你就白费心机了。”

说完就向他点头致意,笑了笑,就和徽音离开了,有些人是无法成为好友的,就比如他和梁山伯,这次是他无意间的行为帮助了他,可他们三观相差太大,即使勉强成为一时的好友,也最终会分道扬镳的,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杜绝这种苗头。

回去的路上,马文才看见徽音脸上带着笑意,他感到不解:“你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吗?”

徽音轻笑一下,笑意越扩越大:“我只是觉得这样就挺好的,我希望未来也能如此,你得到的话都是充满善意的。”

马文才回想了一下刚刚梁山伯向他道谢时,他内心隐藏的开心,他的嘴角不禁上扬,脚步也轻快了一些。

但快乐总是短暂的,第二日在学堂里看见王卓然的时候,马文才心里隐隐有了一种感觉,王卓然和他父亲一样,都是不达目的绝不放手之人,而看他表情,只怕他这次掌握的东西已经足够让他将梁山伯赶出书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