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07梁祝】朝暮雪满山(马文才同人) > 第14章 第十三章

第二日徽音起得很早,而二兄他们起得更早,去准备所需物品。

因是两家议亲,皇上赐婚,便算已经过了纳彩、问名,现下便是纳吉、纳征,一早便备好的婚书、聘礼不得有失。

梁山伯换好红服,骑上白色骏马,脸色却不是太好,想来应是昨晚没休息好。

一切准备妥当,鼓手锣手开道,梁山伯骑马紧随,后方是足见王家重视之意的数十抬聘礼,最后面是二兄从琅琊带来的府兵、随从。

一早得了消息的百姓站在一旁,围观这场声势浩大的王谢联姻。

因为是从下榻的客栈出发,仪队很快到了谢家选定的举办订亲宴的府邸。

徽音走在王凝之身旁,远远的已经可以看见府邸大门,也到了她该离开仪队的时候,她转头向二兄用眼神道了别,侧身快速离开了仪队。

她站在石雕后方,心里突觉孤独,现下她什么事都没有了,也没办法参加兄长的订婚宴。

她叹了一口气,突然感觉有人将手搭上她的右肩,轻轻拍了一下,她警觉的回头看去,却看到五兄王徽之正站在她身后。

她现在心里又是开心又受了些惊吓,一时有些失语。

王徽之看到她现在精神状态似乎不错,也放下了心:“小妹,好久不见,你怎么一个人在此?我来探望你,顺便知道叔平要订亲了,就准备先来参加他的订婚宴,再去找你。”

徽音将她在书院遇到二兄的事告诉了他:“我本来是准备同叔平阿兄一同去的,但我觉得父亲可能也在,就还是不准备去了。”

王徽之点头表达肯定:“小妹机敏,父亲正在府里,倒是谢宰相不知为何不在。不过小妹要是想去订婚宴,且不被父亲发现,我有一个办法。”

徽音看他信心满满的样子,实在不知道是不是还要给予他,他们兄妹之间少的可怜的信任。

她没有犹豫多久,就答应下来,每每她告诉自己说不要再上了他的贼船,却没有一次没采纳他的建议,而且这次她实在很想去。

见她一如既往同意后,王徽之让她在此等候,等他准备好就来寻她。

过了一会儿,王徽之就从大门里走过来,让她跟着他。

二人一路穿过走廊、花园,直至走到一处有些偏僻年久的高耸阁楼。

王徽之看着眼前阁楼心满意得的说:“我早就打探过了,这里可以将席间场景一览无遗,而且不会有人打扰我们,很是清静。”

徽音和他一起走上阁楼,就看他在外廊早就摆好了矮桌、软席,矮桌上有一盏瓷壶、一支酒盏,还有粽子、葡萄。

二人走过去,王徽之不在意形象,一手支头,躺于软褥上;徽音理好衣物,跪坐于软褥上。

她侧首看向王徽之:“子猷阿兄,你就准备和我一起待在这处了?”

他半眯眼,看着有些困倦:“你也知道,我一贯不爱待在人群喧哗处,这不正好让我可以偷闲躲静。小妹,等会儿酒席开了再叫我起身,我现在就准备躺下望天。”

徽音失笑,不再出言打扰他,潇洒恣意,狂妄不羁才是她的五兄,他一直如此,不也挺好?

很快,订亲仪式开始,徽音看见谢道韫扮作侍女的样子,搀扶身着红衣的一个女子到了席间上位。

礼生见他们已经就位,高声唱喝:“王府奉送订亲聘礼。”

王凝之取出聘礼清单递给谢道韫:酒、鱼、贴盒、斗二米、茶叶芝麻、聘金、聘饼、海味、香炮镯金等林林总总的聘礼所需,皆按规格备齐。

谢道韫确认无误后,向礼生点头,礼生接着说出下一流程:“双方交换婚书。”

梁山伯和那位女子站起,在众人见证下交换了婚书。

紧接着便是女方考察男方学识:“王公子,小女子得罪了。”

梁山伯清咳一声,很是紧张,他本来准备让四九代替他,但因为要考究学识,最终还是由他代替王凝之:“别客气,你请出题。”

“衣不如新。”

梁山伯很快接上:“人不如故。”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又是一个来回,便到了女方读上句诗文,男方接下句诗文的环节:“王公子学识渊博,现在我读上句君连下句,以示和合之意,可好?”

梁山伯自然是应下。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徽音在阁楼上虽然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可看见席间气氛很是热闹和谐,想来也没暴露,便放下心来。

一位侍女从一旁呈上了放置在琢盘上的红绳缠绕的木棒,身着红衣的女子一棒下去,梁山伯倒地昏迷不醒。

席间瞬间大乱,那红衣女子掀起幂篱,赫然是女装装扮的祝英台,但此时徽音也无心观察这些,她赶忙唤起王徽之:“子猷阿兄,快些起来,出事了。”

王徽之闻言起身,走到她身边,凭栏看去,他看见沉着脸的父亲,还有扮作小厮的二兄,一时弄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徽音把二兄找人替他订亲一事告知,王徽之大笑起来:“想不到二兄那样的人也能闹出这样的事,小妹你也不必担心,就算出了这样的事,这订婚宴还是会继续下去的。”

没过多久,徽音看见谢安自府外而来,梁山伯和祝英台离了场,他带着谢道韫和王凝之也离席而去,席间就由父亲主持,酒席开始了。

徽音也就在这时,看到了人群里的马文才,今日他没穿白色学子服,反而换成了黑色袍服,多了几分沉稳,同时无损他的丰神俊朗。

这边马文才今日跟着马太守来参加订婚宴,谢宰相不在,他父亲的算盘落了空,已是让他开心几分,他又围观了一场闹剧,演闹剧的人还是他熟人,扮作王凝之的梁山伯和扮作谢道韫的祝英台,只是唯一不好的地方是,他看了又看王凝之周围,也没看见徽音。

谢安回府处理好了闹剧,作为宾客就得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酒正酣,为助兴,广陵国相谢玄提议投壶。

马文才本就擅射艺,再说若是他不参加,怕不是他父亲见谢宰相回府,就又会起旁的心思。

谢玄虽统领军务,但他实际上并不不擅武,反而是深谙兵法、对北府兵训练有方,以及任用将才时的独具慧眼。

马文才走到距离壶两箭半的地方,小厮递上八支箭,谢玄开口说道:“小友,你可是第一个上台来的,想来对自己射艺很是自信,那就请吧。”

徽音在阁楼上看到这一幕,很是激动的让王徽之过来同看:“子猷阿兄,快来看,那投壶之人就是我经常和你提起的友人。”

王徽之对这徽音常常提及的友人略有兴趣,这才再次回到栏前,就是不知他实力是否真如小妹所说的那么好,不过敢第一个上台,就已是难得。

马文才拿起箭簇,出手丢出,第一支垂直入壶,司射一旁唱喝:“‘有初’,记十分。”

之后的第二支到第七支连续投中,作为最后一支箭的第八箭,不出意外的投入,便是“全壶”,投壶只要有一方是“全壶”,便算作胜利。

谢玄此时心里已有了计较,他向来最为欣赏的就是勇猛无畏之人,他起了招揽之心:“射艺超群,比之养氏由基,不落其后,只是不知,你若为将,志在何处?”

马文才还记得谢道韫问起他的时候,他回答的是“武功骑射乃强国之本,兵法韬略更是晋爵良方”,不偏不正,世人大多是如此认为的,现在面对谢玄满是欣赏之意的眼神,他无法将言不由衷的话说出口。

他突然掀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我志在驱逐朔方来犯之敌,平定叛乱,安天下社稷。”

谢玄走下席间,扶起马文才,世间最为难得的事,其一便是能寻到志同道合之人:“小友是何人?”

马文才面对能认同他想法的人,会多尊重几分:“晚辈马文才。”

在得知马文才正在尼山书院就读时,他放弃立即招他入北府兵的想法,毕竟离苻坚真正准备和他们打大规模战斗,还有一段时间,读书对一个将领而言也很是重要。

谢玄没想到参加他阿姊的订亲宴,反而让他有了收获,不得不说是意外之喜。

王徽之点头晃脑:“不错,你这友人得了谢玄赏识,以后很大可能会入北府军从戎了,不过观他射艺,想来以后也会成为一员大将。”

徽音闻言,心里为马文才感到开心,能实现他的志向,想来也是他所愿,他心中定也是十分开心的。

王徽之在一旁看着徽音脸上与往常不同的神色,心里有了猜测:“小妹,你可是心仪他?”

徽音还在想那事,对王徽之也没设防,自然是他问什么便答什么:“是。”

虽然回答完后,她才反应过来,但本就不想隐瞒她五兄,所以反应平淡:“我知道分寸,不会做出逾越之举,你且放心。”

王徽之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身在王家,他们的婚事大多时候不由他们:“小妹,我们去吃粽子吧,咸甜皆有,不若这次你就都尝一下?”

徽音无情拒绝了他的提议:“子猷阿兄,两个下去,我就会积食了,所以不可能的,我就吃一个。”

端午订亲宴在他们的混插打科中,落下帷幕。

出了府,王徽之说他要去游一遍会稽郡,看看有没有适合他隐居的地方,又说他会在两年之期到期时去书院接她,临别时,他看着徽音欲言又止,似有什么心事,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让她好生注意保重自己,不要再像这次事件一样受伤了。

徽音笑着听他难得的絮叨:“好啦,子猷阿兄,我晓得的,等你找到了隐居的地方也别忘了告诉我地址,不然以后我和子敬阿兄去哪里找你?”

她这话一出,果然有效打断了他的絮叨,他立即快步离开,一边摆手:“小妹,勿念。”

徽音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终究忍不住,笑了几声,随后往客栈走去,看着路上行人匆匆,她心里的喜悦很快了无踪迹。

回到客栈的房间,她看到被她放得好好的彩漆木盒,略一思索,打开了它。

她从里面拿起那个云纹银熏球,嘴角不自觉带上几分笑意,打开了球扣,拿起一旁的苏合沉香丸放了进去,随后将它挂在腰间。

还没等她休息片刻,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她只得再起身去开门,当看到门外站着的马文才时,她有些错愕:“文才兄,你怎么过来了?”

马文才脸上扬起笑容:“订亲宴结束,我看天还没黑,就过来寻你,这样我就没有失约。”

徽音听到这话,又看到他明亮真挚的双眼,终究是心下微悸,声音发颤:“你没有失约,你要进来喝杯茶,再回去吗?”

马文才兴致高昂的摇头:“不是,我来找你,是带你去放纸鸢,马统已经在那边准备好了。”

没有拒绝他的提议,徽音同他出了门,带着杜若一起赴约,去那里的路上,马文才还将订婚宴看到的闹剧和投壶时发生的事一并讲给她听:“那祝英台之前不仅说自己是女子,现在还扮成女子了,我在席间还看到陈夫子了,只是他注意力全在谢先生那里,没注意到祝英台。我真没想到,那可是训练出北府军的谢玄,他认同我的想法……”

徽音保持微笑,倾听他的讲述,受到他的高兴的感染,她脸上笑容扩大了几分。

二人这边气氛其乐融融,徽音注意力全在马文才的讲述上,自然没有注意到客栈对面站着的去而复返的王徽之。

王徽之看着两人远去的身影,眸光不定,思虑一下后,他转身离去的方向是出城的城门处。

这边两人来到近郊的草地上,马统正拿着两个纸鸢等候在此,马文才从他手中拿过纸鸢,递给了徽音一个:“等会儿把纸鸢放飞,你可以向它祈福消灾,再把线扯断就可以了,这是端午活动的一种,这样也算我们一起过了端午。”

二人趁着风力放飞了纸鸢,徽音看着高飞的纸鸢,心里默默祈祷,只愿她的家人、友人都能平安顺遂、得偿所愿。

因为纸鸢所连的是丝线,在杜若的帮助下,她没怎么费力就扯断了线。

她拿着线轴回头时,正好看见马文才扯断线后,向她看来,风吹过他们的身畔,携带着承载他们祈愿的纸鸢,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