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作者手中无剑,但女主有 > 第41章 莫负前约

作者手中无剑,但女主有 第41章 莫负前约

作者:沧浪有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08 20:07:39 来源:文学城

曙色初分,白满川便带着钱,独自去往鱼阳郡采买东西。而应载雪二人则帮着白岩重新修缮鸡圈。

半个时辰前,也就是寅时。白岩抓来的那些六彩鸡忽然大发神威,合力冲破了鸡圈,迈着欢快的步伐各自奔往自由。

打坐中的应载雪等人被陆续惊醒,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皆是哭笑不得。顶着还未亮的天光,四处搜寻越狱的六彩鸡身影。

这些鸡着实狡猾,不是躲在茅厕后,便是灶台下,叫人就算发现了它们,也一时不太想将其抓回…等到好不容易将十九只六彩鸡都抓回,天也亮了。

白满川去城中,钟清渠去上课,应载雪与言通玄则帮着白岩打下手。

“我一直以为这些小家伙只会用那大嗓门咯咯乱叫,没想到还有暴力破门的一天。”言通玄按照图纸,在木材上画好标记,然后交给应载雪来切割打洞。

指尖运上灵力,在木头上轻轻一划一钻,符合要求的木料就弄好了。

应载雪:“寻常六彩鸡,多以声音扰人神识。唯个别随经年修行,嘴部变得坚硬无比,有破甲穿石之能。”

将切割好的木材放置一旁,方便后续用来搭建新的鸡圈。

言通玄笑:“那这位白岩道友该算是鸿运淘汰,还是时运不济?连抓了十九只六彩鸡,竟然都如此特殊。”

“自然算是鸿运滔天。”白岩从外头回来接话。

瞅见院中二人已经处理好的木料,惊愕:“我就出去拿把铲子,你们居然已经弄了这么多?不行不行,快起来,你们是客人,怎么能让客人干活。”

指向屋门:“回屋休息。”

“或者无聊,去村子的东面看小钟上课也行。反正不准再帮忙了。”

被缴收了所有木材,应载雪二人互看一眼,决定去东边找找找钟清渠的学堂。

“子路施救溺者,溺者感恩,欲将家中老牛相赠,子路受之。孔子闻之,大喜,言从此以往,鲁人必拯溺者矣。”

学堂内,钟清渠手执一根极细的木杆,问下方学生:“何人可知,孔师长为何而喜啊?”

钟清渠话落后,有学生站起,脆声作答:“学生以为,孔师长肯定子路之行径,是因认为适当恩礼可促使鲁国人效仿,以后再有溺水者,鲁国人会更乐意施以援手。”

钟清渠满意:“坐下。”

“鲁国律法,鲁人不慎为人臣妾,有能赎者…”坐于角落安静听课,言通玄眼皮子伴着上方轻缓悠长的语调,缓缓下降。

非她不专心,也非钟清渠的声音催眠,实是这般环境太安逸了。她已许久没有感受过这般安逸的氛围。不自觉就放松了心神…

应载雪倒是听得认真,只是钟清渠讲得这些,她都曾听过。这会再听,难免还有闲情观察四周。

她发觉这学堂的学生比自己想象得要多,年龄也不拘于稚童。端着竹筒坐在最后排无声听课的老者;拿了面团一边干活一边听课的男修;以及像是柳淑然那般样貌正值春华,奋笔疾书的修士。

与应载雪眼神对上,柳淑然眼眸一亮,随后又马上低头,继续听课。

钟清渠的一堂课并不长,因为村里人还都有事要忙,她每日讲课也不过两盏茶时间,其余时候则是教稚童们习字。

待课毕,柳淑然收了书册,匆遽跑至应载雪言通玄身边:“应道友言道友!你们也来听钟师长讲课啊。”

见二人目光都落在自己手中书册上,腼腆道:“我天资愚钝,钟师长课上所讲内容,往往无法当日听懂。得手书记下,待回家品上几日后,才略微明白点意思。”

应载雪诚恳:“柳道友好学专注,治学之士,正需道友这般品质。”

听见夸奖,柳淑然面上羞意更重。试图转移话题:“怎么只见两位道友,大满阿姊呢?你们昨日于她家中做客,今日她没拉你们下地?”

一句话,充分展现出了白满川对田地的热爱。言通玄揶揄:“看来白道友往日没少干让客人下地的事。”

又道:“她替我二人去城中购置物件了。不然今日你大概也是在田地里见着我俩。”

城中…柳淑然微变了脸色。

“进城?怪,怪不得今日一天都没见着大满阿姊…”

见她神色不对,应载雪不免关心:“柳道友这是怎么了?莫非是身体不适。”

伸手,就要去扶柳淑然坐下。

柳淑然本能瑟缩了下,等意识到自己做出什么反应后,脑袋底下:“抱歉…我非有意…”

钟清渠本在教孩童认字,注意到这边动静后,起身靠近:“淑然你来代我授字,我先领两位道友去岩姨母那。”

说是带应载雪二人去找白岩,可走出学堂范围后,钟清渠就一个拐弯,拐去了一处僻静的地方。作揖:“想来两位道友也看出了淑然的异样。淑然年少时曾在城中流浪过三年。后来虽被满川带出鱼阳郡,但对那里,对那里的修士还是极为恐惧。”

“如若道友闲聊间有谈起鱼阳郡,或鱼阳郡修士,还请避着些淑然。”

应载雪沉吟:“城中流浪?”

钟清渠:“是,二位应当也看出了鱼阳郡内物价颇高。虽说比起劳生界其余地方而言,鱼阳郡已然算作一片安乐。可再安乐的地方,亦有灰暗之处。”

“更何况城中谢氏太祖闭关多年,生死未卜。如今城内也算是波云诡谲,瞬息万变。”

应载雪:“钟道友是讲,城中有其余氏族在与谢氏争权?”

钟清渠摇头:“非也,是谢氏自身出了问题。方才在课上,我见道友对儒学典籍颇为了解,想来也是读书之人。应该知道谢氏的来历。”

应载雪颔首。

身边的言通玄也是点头。

关于谢氏,她还真知道些。

谢氏,一个在复灵前就传承了千年的高门贵族,连曾经的皇室都不能比拟。而越是历史悠久的宗族,越深谙生存之道。谢氏历经千年,早已惯于未雨绸缪。每逢族中生出惊才绝艳之辈,便会令其另立门户,与族中中断往来。

如此几次下来,在复灵之初谢氏便已分成了三支,各自扎根在一方。

也算是劳生界最为庞大的氏族。

在言通玄回忆为数不多关于谢氏的介绍时,钟清渠也道:“鱼阳郡这支谢氏,自复灵后便是一直由女子掌权。直至几百前,古南谢氏突然派人前来,痛斥鱼阳阴阳不分,有失天常,非要让城中谢氏将家主之位交于男嗣。”

“自此,城中乱象频发。”

应载雪了然:“古南谢氏想要争夺鱼阳之权,必不会仅于口头上争势,暗地里应也予了鱼阳谢氏男丁不少助力。”

“族中人心不齐,城内自然也会生乱。但这并非最主要缘由,最主要缘由的便是道友先前讲的,此地谢氏太祖已闭关多年,不知生死。”

没了能在武力上镇压所有人的存在,底下的跳蚤自然蹦得更欢,更不计后果。

钟清渠颔首。

“可太祖虽闭关,但家主不还在吗?鱼阳郡资历多年,怎会因外人一朝插手就出了乱象?”

钟清渠眼尾下压了些,似乎并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但她又想到什么,眼神在应载雪手臂上扫了一圈,顿改主意,主动询问道:“钟某若是将此事告知了道友,道友等会可否与钟某比试一番?”

应载雪哑然:“钟道友无论告不告知在下,在下都乐意与钟道友比试一番。”

钟清渠自动忽略前半句,直接道:“鱼阳谢氏家主曾有一子。”

言通玄似明白了什么:“男嗣?”

“是。”

若将此事细究,也是件可哂可愤之事。因着古南谢氏那些言论,那家主之子竟生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心思。

那愣头子心想母亲反正不会择他为少主,不若直接投于外支,也算是认祖归宗。本着这样的念头,他暗地里与古南谢氏勾连,打算拉自家母亲下台。

最后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让鱼阳谢氏家主斩杀了亲子,自此道心不稳,不愿再多理城中事宜。

若非白布缠着面容,言通玄觉着自己大概会大叹一口气。这也算是君子难斗小人的典例了。

“也是由此起城中物价飙升,修士渐渐开始负担不起在城内生活,是吗?”

钟清渠看她们,没有明说,但眼神已经回复了她们答案。

“一群只顾争权之辈,又怎会分出心神来为民生考虑?如此说来,这么多年过去,鱼阳郡内还能有安乐之态,已然是先前几任鱼阳家主痌瘝在抱,弊绝风清了。”

人的恶很小,可以像一根银针刺在脚心,钻心刺骨,如鲠在喉;人的恶也可以很大,像高山般压来,不给你辩解逃脱的机会,径直碾压过每一寸骨骼。

应载雪右手虚握,似乎是想拿什么,但什么都没握着…

她手中空无一物。

没有自己熟悉的长剑,也没有毛笔。

言通玄察觉她细微的动作,看看左右,然后将自己腕间垂落的白布条悄悄塞进了少年手心。

感受到指尖的轻柔,应载雪指尖微顿,然后将白布虚握在手心中。

她对钟清渠道:“昨日我初见白道友时,与白道友说起那日追着你们离去的两名氏族子弟。不知最后,二位可有与那俩人交上手?”

钟清渠先是有些不解应载雪问起这事,如实道:“因道友你先射了他们一击,我二人寻了机会,便直接遁走,从始至终都未交手。”

语毕,她也像意识到什么。

神情骤然变得凝重:“你是说,他们是谢氏子弟?”

应载雪:“无法肯定。但依道友所言,鱼阳郡乃谢氏一家独大,并无其他世家。而红绸船仅往返两地,那二人如此嚣张,船上应无家世更高之人……”

她话未说尽,钟清渠却已明了。船既是去往鱼阳郡,常人总会忌惮谢氏声望,收敛一二。而那两人毫无顾忌,只怕不是鱼阳谢氏,便是古南谢氏。

……

子路拯溺,取自于《吕氏春秋?察微》,原句是:“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夸克,吕氏春秋算杂学。)

……

为臣妾:做nu隶

(如果当时演变的时候,是演变为“夕又”就好了。)

……

柳淑然哆嗦是怕挨打,不是别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鱼阳谢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