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作为汉武帝侄子的我 > 第14章 插曲终了

作为汉武帝侄子的我 第14章 插曲终了

作者:鸦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58:03 来源:文学城

【汲黯要被我骂死了!历史要被我改变了!】

【可是不关我事啊!谁叫他阴阳我的,他自己找骂,他自己脆弱!谁知道他这么不经骂啊!】

比系统狗的解答先到达的,是签到成功的提示音——

【恭喜成功签到[历史名人:谏臣汲黯]!】

【恭喜您获得800月石!】

刘吉脑内呐喊:【系统你拎拎清伐!都什么时候了,人都要死了!】

汲黯已经瘫倒在席上,面部涨紫,嗬嗬喉音都低沉下去了。

殿中公卿们一拥而上,都围拢来了!

【历史总是在演变着的,历史是客观的,不可以被改变。】

系统慢慢悠悠,姗姗而至。

【所谓历史被你改变了,是一种谬论。】

【你不能改变历史,你只能创造历史。】

刘吉急都急死了,他虽然嘴毒,但还没想背上一条人命啊!

尤其还是历史名人——谏臣汲黯的人命,真那样他不就成了谏臣撞柱死谏的那根柱子了吗!

呸,逼死谏臣的奸臣。

——这骂名可脏了。

他没耐心听系统在这故弄玄虚。

直指结论:【不就是衍生世界的言论吗!如果偏离了主线历史,自然就会衍生出一个新的平行的世界。】

【我也已经知道了,如果‘改变’了——创造了历史,我不用受惩罚。】

【重点抓对。】系统狗表示肯定。

刘吉脑内哨子尖叫:【重点是这吗?重点是汲黯要被我骂死了啊啊啊啊!】

系统不解:【你不是已经知道不会受罚了吗?急什么?】

【人总有一死,历史名人如汲黯,当然也不会例外。而且你已经成功签到汲黯了啊。】

汲黯今天如果死在殿上,也不过是历史主线分岔出了新走向,衍生出新的平行世界而已。

何况签到也成功了,没有损失月石奖励。

理智到冷酷的发言,让刘吉意识到系统狗再智能,它也不是人,没有人性。

所幸,在刘吉吓呆在当场的时候,汲黯终于在同僚们的拍抚下缓过气来。

但随即就从破碎的喉咙里发出嘶吼:“大汉六世之积,耗空于今朝矣!”

好战必亡啊!

人没事,自己吓自己。

不过,奋六世之余烈?

刘吉劫后余生,恍惚之下,又触发关键数字,在脑子上线之前,嘴已经扛着火车先跑出十里地:

“存了钱就是拿来用的,焉知高祖皇帝不愿吾等子孙,用六世之积,以雪当初白登之耻?”

虽然应该讳言先祖之辱,但子孙为先祖雪耻,乃是大孝!

“还有你说错了,秦始皇才是奋六世之余烈。陛下是大汉第六位皇帝,你应该说‘耗尽五世之积’。”

汲黯也是被刘吉的巧言善辩气狠了,当场还嘴:

“君侯之意,是不算今上此世?是说今上继位以来,竟不曾积蓄分毫?!”

今上继位以来,竟一直在败家,不曾挣得分毫积蓄?

你要开除今上的当世不算?

“啊你!”刘吉懵然语塞。

强词夺理,巧言善辩,牵强附会!

论才思敏捷,小年轻刘吉必是不如谏臣汲黯的。

一旦汲黯放下包袱,学得无赖精髓,不求讲理,只为噎人,那也是够让刘吉喝一壶的了。

汲黯又道:“君侯竟将陛下与暴君始皇帝相提并论?”

“汲黯,你学坏了。”刘吉幽幽指控。

刘吉:清醒了,脑子清醒了。

“哈哈哈!”一直稳坐高台的刘彻笑了出来,居中劝架:“哈哈,好了好了,都别逞口舌之利了。”

这也是劝的偏架。

毕竟刘吉是真正把汲黯一顿好骂,而汲黯回敬的,不过是不痛不痒的挑拨离间。

刘彻知道刘吉并无言外之意,不过是吓呆后的胡言而已,并不在意。

再者,把他和始皇帝相提并论,难道不是肯定他的功绩吗?

儒家那一套衡量君王功过的标准,他何曾信服、在意过。

刘吉入殿以来的表现都可称得上聪明。

而且相比聪明到老辣圆滑,他的聪明尚且稚嫩意气,也更讨人喜欢。

刘吉见机识趣的本领,那也是童子功了。

一秒当回乖巧侄子:“唯!皇叔教训的是,臣侄一定谨记,绝不再轻易逞口舌之利!”

真到需要的时候,他会慎重地逞口舌之利。

“你啊你啊。”刘彻隔空对刘吉指指点点,却不说一句重话。

汲黯也爬起来,拜倒在席上:“臣知错。”

孤高硬气如汲黯,‘知错’二字就已是委曲求全的极限了。

再多的自陈己罪的话,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口。

刘吉侧头去看拜俯的汲黯,心里暗摇头:粗略来看,汲黯与历史上的名臣魏征相比,还是要差点。

至少以魏征的情商,应该不会在今天这样的大喜场合扫兴。

……

吵架插曲终了。

刘吉又把话题拉回来。

“主爵都尉的顾虑,倒也不无道理,穷兵黩武确实要不得。”

“臣侄不会引经据典,再者空谈误国,但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当匈奴被打残,不成后患时,及时收手,暂止兵戈、休养生息,以最小的损耗谋得最大的利益,那样才真正是一笔划算买卖。”

比如,漠北之战结束后,匈奴远遁,而漠南再无王庭。

那时对匈奴的大举军事行动,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有卫霍双璧的前期五次对匈战役就足矣。

后期六次出击匈奴,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全军覆没,纯纯是空耗国力。听话,咱就别打了好吗?

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

这会儿刘吉不是以进谏的姿态,明显是在给汲黯找台阶下,刘彻未做多想,颔首肯定:“言之有理。”

于是刘吉顺势就对汲黯一揖礼,“方才是某意气轻狂了,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不得不说,刘吉说话虽气人,但剥去辛辣的字词,所言也有二三分道理。

汲黯起身后就臭着一张脸,但也草草拱手回了一礼:

“哼。”

虽然回礼,但是哼声嗤鼻。

刘吉:行叭。

反正他也只是说说场面话,目的是收束过渡一下话题。

勉强把场面敷衍周全回来了。

刘吉终于说回正题:“诚如臣侄所言,为子孙后代计,大汉对匈奴也不得不予以抗击。

而但凡战争,就免不了牺牲。将士们是为国、为大家而死,虽死犹荣。”

“可战死将士的小家,他的父母妻儿,却也实实在在地因为他们的牺牲、一去不回,而承受了剜心之痛。再往远说,还有因此而引出的劳力短缺的困局。”

“臣侄不能说让将士们为了回家,而怯战畏死,因为那样他们只会死得更快。

真那样畏死,或将国之不存,十数年后,他们的家人就也都要追随而去了。”

“因此,臣侄只想尽己所能,赠予此战将士遗属些许金帛,聊慰丧亲痛楚,稍缓劳力短缺而引起的衣食窘境,可待来日子弟长成之时。”

刚才刘吉叱骂辛辣,可此时一番话却也是肺腑之言。

这殿中公卿未必尽皆怜贫惜弱,将区区庶民的苦难放在心上,切身同理。

但起于微末,年轻时曾放猪为生的公孙弘,过往世情冷暖练就他了一身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本领,此刻也为刘吉的言语触动。

公孙弘离席,向上首拜道:“君侯之言朴素,却句句在理。”

“战死将士的遗属得君侯赠金,受到抚恤,便能稍缓痛楚和困苦。

而前线将士眼见耳闻,知道了万一身死战场,父母妻儿也不会饿死。也可激发其士气,愈加英勇作战、奋死杀敌。”

当今陛下对存活的将士不吝赏功,对阵亡将士的抚恤,就逊色了许多。

赏功和抚恤皆可激发前线士气,而后者还能同时安抚后方百姓。

然而,也确如汲黯所言,积蓄了六世的大汉府库见底了。

为缓解此患,已于二元六年冬①,开始征收商人车船税。

就是想要抚恤阵亡将士,也力不从心啊。

不动如山的丞相薛泽,终于也开口:“陛下德感动天,得上天赐下神粮,待两三年育种之后,将神粮推广于郡国。”

“届时天下粮食丰收,天下再无饥馑,阵亡将士的遗属自然也就衣食俱丰了。”

“诸卿所言甚是。”

刘彻到底是被汲黯破坏了心情,但在暴躁之余,也踌躇满怀。

展袖一挥,换个姿势,下旨道:“你有此仁心,竟舍得赠金帛与阵亡将士遗属,朕准了!”

“朕任命你为使者,再添黄金一千斤,交与你运往河南地阵前,与车骑将军一道犒赏将士。”

他这侄子不能沙场杀敌,去阵前看看却并非不能。

再者慷慨赠出赏赐的九成金帛,便是宣扬一二,有些虚幻声名,也是他应得的。

刘吉激动接旨:“唯!”

与大将军的会面,就在眼前了!

历史事件——河南之战的签到难题,也迎刃而解。

刘彻接着下旨:“郑卿,马铃薯的育种事宜关乎社稷,还望卿亲自盯着此事。”

郑当时离席领旨:“唯!臣定当慎重对待,亲掌神粮育种一事!”

府库见底,苍天知道他这个大农令,焦虑得假髻都快戴不住了啊。

“臣欲先拣选籍田管辖之中,忠诚老实的经年农户……”

接着便是就马铃薯育种一事,郑当时与刘彻和同僚们交换了他的初步计划。

君臣共议,讨论出稳妥细则。

譬如分区对比育种,严明育种流程,留种以防万一等。

刘吉二十来年吃过的土豆倒是车载斗量,却只见过它长在地里的绿苗,种植流程和技巧是一窍不通!

他就只是安静地旁听,并没仗着现代人的身份,逞能去外行指导外行。

事实上,大汉农具落后,大汉君臣虽古,却不傻。

他们的种田经验和技巧,可比五谷不分的刘吉靠谱多了,相比之下都不算外行了。

议定马铃薯育种诸事,又就刘吉做捐赠者兼职天子使者,前往河南地阵前抚军犒军一事,商议了细节。

“……抚恤阵亡将士遗属,更需郡国协作,因此到了前线首要是整理出真实可信的阵亡将士籍册,之后才好分郡县侯国,按册赠发相应金帛。”

“……陛下所赐黄金,只做犒军之资,交于车骑将军,或购豚羊宰杀吃肉,或散发钱币以奖战功,皆有将军和君侯决断。”

刘吉只是兼职天子犒军使者,做主的主人翁还是天子,再就是领兵的车骑将军卫青。

①即元光六年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插曲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