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作为汉武帝侄子的我 > 第13章 猛猛进攻

作为汉武帝侄子的我 第13章 猛猛进攻

作者:鸦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58:03 来源:文学城

不说殿中公卿,就是汲黯看刘吉的眼神都隐隐奇异起来。

看这一腔热血只为报君恩的样子,真真切切不能更真了。

有进献神粮这等大功,却拒绝奖赏。

难不成,刘吉真不是那阿谀奉承之徒,反倒是赤忱感恩之辈?

刘彻目光久久地停驻在他这远房侄子脸上,等他滔滔说完。

才确认地问道:“真不要奖赏?”

“真不要!臣侄即将为列侯之尊,还要何奖赏?”

刘彻的笑容展开:“然朕向来有功必赏。你既将为列侯,那索性封你为王,如何?”

居功不自傲,报君不求赏。

总是更令人心情愉悦的。

刘吉惶恐摆手:“臣侄才疏学浅,德行卑微,又自幼体弱,这都已经在忧心就封侯国之后,不能担国民之重了。更遑论王国?!”

削藩集权大势之下,分封王侯?

“陛下若封了王侯,臣侄怕是要日夜忧思,殚精竭虑而死了!”

大汉开国最大功臣——兵仙韩信都死得,他刘吉献个粮种还死不得了?!

——诚如先前所言,利用系统功能,扯虎皮大旗,或许能谋求不死。可是提心吊胆、钩心斗角的日子,他不想过一辈子。

刘彻略思忖后,又提议:“既不要封王,那就给你在列侯封国之民以外,再增封两千户,如何?”

刘吉仍不动心:“臣侄只生了一张嘴,从列侯依例应有的封民那儿收上来的税赋,已经足够吃了!”

“况且,增食两千户,不是也要额外牵系两千户的生民吗?臣侄哪里担得起!”

增封?

他怕有命接,没寿享。

刘彻蹙眉似苦恼,再次提议:“那赏你黄金千斤?”

“……”

终于,刘吉闻言一顿。

尔后肉眼可见地,神色赧然局促。

“臣侄倒不是酷爱黄金。”首先自我开脱。

“只是臣侄自幼多病,不能经营生财,可治病养身又费钱,这些年幸亏王兄慷慨厚爱,方得安身。若皇叔……”

“皇叔怜爱,愿赏赐臣侄一些钱财,臣侄感恩万分。但黄金不必千斤之巨,太多也不过放着遭虫食而已。百斤足矣!”

“哈哈哈!”终于刘彻爽朗大笑。

“吞金自戕,也是一种死法呢。虫蚁可不会去啃食赤金!”

刘吉局促笑着:“臣侄一人,实在是用不了那许多金钱。”

黄金千斤,即黄金一万六千两。

黄金百斤,就是一千六百两!

古今度量衡换算以后,也有约五百市斤,即约二十五万克啊!

但是对汉武帝刘彻来说,黄金千斤的奖赏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君不知,在今后四年间,卫青连击匈奴,士兵斩杀俘虏敌人而受赏赐的黄金,也有二十余万斤了!

刘彻慷慨挥手:“那就奖赏你黄金千斤,布帛千匹!”

城阳王慷慨与否两论,朕必是慷慨的。

刘吉还欲推拒,刘彻立手阻拦:“君长赐、不可辞。朕既赏你了,便安心接着。”

“臣侄谢陛下赏!”刘吉感恩戴德,跪拜谢恩。

发了!

发了!!

【恭喜成功签到[历史名人:汉孝武皇帝刘彻]!】

【恭喜您获得1000月石!】

……

但刘吉并非那久贫乍富,反将钱财看得比命重的守财奴。

心里欢呼过,等谢完恩起身时就已经平静下来,也没忘记先前的打算。

于是刘吉再次折腰揖礼:“臣侄感恩陛下厚爱,然先前所言也不是虚言托词。黄金百斤,就已足够臣侄就封侯国并安家的花销了。”

“黄金千斤,臣侄实在不敢贪婪受领。”

刘彻心间闪过主父偃的脸,他可是没少向诸侯索贿呢。

一个青年意气风发,志向激昂;一个老年暮气熏染,倒行逆施,贪婪可憎。

“哦?那你的意思是?”

刘吉不知道他无意中卷到了主父偃,组织语句回答:

“臣侄听闻车骑将军率将士抗击匈奴,捷报频传,收复秦末丢失的河南地故土也已在望!”

“臣侄身为中原百姓之中一人,听闻喜讯也是欣喜鼓舞,只恨不能像车骑将军和众将士一般英勇杀敌!”

“唯有将陛下赏赐的金帛,分取九成,赠予为国阵亡将士们的遗属,以感谢、抚慰他们的父亲、夫君、儿郎的为国牺牲。”

刘彻的目光再一次良久地停驻在刘吉脸上。

听他慷慨陈词,看他脸上毫不作假的激动豪情。

毋庸置疑,刘吉是发自真心地热爱大汉,尊敬抗击匈奴的前线将士。

也是真心愿意捐出九成金帛赏赐,赠予阵亡将士的遗属。

没有丝毫作假。

“果真?”刘彻还是确认问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刘吉神情坚定得像入党宣誓。

“哈哈哈哈!”刘彻突然爆笑出声。

笑声回荡在高阔的宣室殿中,久久不止。

上首的皇帝久久但笑不语。

殿中的公卿一时不曾出声。

他们能感觉到,皇帝此时心绪之激荡,不同寻常。

良久,大笑停止,刘彻似喃喃自语:“收复故土,百姓鼓舞啊。”

殿中公卿只是一时不语。

刘吉大概能意会到刘彻的豪情与感慨,说到他心坎儿上了吧。

但重点你就不念叨了?抚恤军属啊!

耿直的谏臣汲黯,他无所畏惧。

他看不惯刘吉吹捧大汉抗击匈奴的国策,他就要说出来!

接下来,听起来是顾左右而言他。

实则是汲黯开始了漫长的技能前摇——

“陛下凭先烈之积蓄,因忿恨匈奴、两越之害,即位数年,就使严助、朱买臣等招服东瓯,平定两越。

于是江水、淮水一带骚动混乱,造成的耗费巨大!”

汲黯看向刘吉本已有所和缓的目光,重新严苛起来。

横眉怒目,眼睛圆圆地瞪着刘吉。

刘吉还在心里组织语言反驳,而不愧是专业谏臣的汲黯,已经嘴皮子极溜地继续陈斥:

“又有唐蒙、司马相如,始开西南夷之通道,凿山开道千余里,以便扩大巴、蜀之地。

其间筑路者数万人,千里运送粮饷,运费甚巨!转而在邛、僰之地散币购粮。

巴、蜀租赋不足以补偿开道之费,就招募豪富垦耕西南夷之地,交粮与县官,取钱于府库内。

于是巴、蜀百姓,疲惫凋敝!”

“又有彭吴开辟东夷秽貊、朝鲜,及至去年秋,东夷族秽君南闾等二十八万人降汉,又置沧海郡。

于是燕、齐之地又消耗了巨大征调的军需。劳役之费,堪比西南夷!”

“到了王恢设伏马邑事败,匈奴断绝和亲,侵扰北方边地,卫青每年率几万骑兵出击匈奴。

终于全国均受劳苦!”

“东南西北多处靡然巨费,以致大汉府库空虚!”

“臣以为,君侯你即便散尽家财,亦不能周济万分之一!”

刘彻就像是一蓬火势正旺的烈火,腾腾燃烧时,突然被倒了一缸冷水。

眼见是脸色如炭,头顶冒烟了!

汲黯看似奚落刘吉,实则在骂朕呢!

但没等刘彻开口,刘吉就已看似茫然地开问:

“主爵都尉的意思是,大汉不该对匈奴用兵?”

阴阳一个人而已,技能前摇和燕国地图一样长。

汲黯冷然坚定:“君侯固然有进献神粮之功,但若要天下再无饥馑,唯有清静少事,无为而治,不兴兵戈。”

“否则便是天赐神粮,却无农夫耕种,也要饿殍遍野!”

大概是话不及时说出来,过夜就馊了吧。

汲黯到底是在这大喜关头,说出了他心里所想。

但生于东方神秘大国,长于世界格局巨变之初的刘吉,他可不是国内早些时候的理智公知!

设身处地想想,谁能忍受东大的邻国年年入境挑衅,没事儿杀掠千把个人民玩儿,而东大却不敢吭声儿不敢回击?

反正他不能!

刘吉零帧起手,就是阴阳:“怎么?在马邑之谋以前,匈奴就是良善好邻居,与大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曾进犯侵扰大汉?”

那白登山上被围的是谁!

及至后来,这边和着亲呢,那边不还是照样劫掠!

刘吉斜眼看汲黯,追问对方:“全国因出击匈奴而颇受劳苦,就不管犯边的匈奴了?”

“以你之意是,牺牲北疆百姓的性命,总比全国百姓受累要好?”

这会儿牙尖嘴利进攻性强,人设ooc了?呸,他人设灵活着呢!

但唯独不会是哑巴受气包人设。

“怎么?北疆百姓就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命贱啊?”

真敢大张旗鼓地承认,信不信北地百姓反一个给你看看!你汲黯敢承认,遗臭万年信不信!

“不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甚至想用北疆百姓的血肉筑起城墙,以求苟安后方啊?!”

籍贯位于匈奴劫掠区的刘吉,可听不得这种话!

汲黯急忙反驳:“我何曾有过这话……”

他只是信奉黄老之学,惟愿清静少事……

刘吉直接抢白:“怎么?每年匈奴‘杀掠吏民数千人’的进犯战报,是假的吗?北疆官民流的血,是假的吗?!”

常在互联网冲浪的人都知道,吵架对线从来不需要腚对腚眼对眼,有条有理地一一辩驳。

只需抓住一处破绽,猛猛进攻就行。

刘吉根本不管汲黯的西南夷、两越之类的,就只抓住匈奴一处。

反正争执是因匈奴问题而起,焦点也是对匈奴的国策是战是和。

汲黯张口辩驳:“匈奴进犯北边,是纤芥之疾;劳苦全国百姓,却是覆国之危!如何能相提并论?!”

刘吉的心火是欻欻直往上蹿!

“说白了!你不过就是觉得每年被匈奴杀掠几千人,这事不值一提!

反而觉得,如果每年向匈奴进献几千汉人,就可换得一年和平,这笔买卖还很划算!”

就像是和亲一样,嫁去一个又一个大汉公主,就能与匈奴维持数十年表面和平,他们也觉得是一笔划算买卖。

汲黯被刘吉的曲解假设,噎得心塞窒息。

“强词夺理!强词夺理!”

他何曾说过每年向匈奴主动进献数千汉人,以求苟安!

但置之不理,任其劫掠,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你急了你急了!”刘吉是越战越勇。

“可主爵都尉,你殊不知,你所谓的顾全大局的谬论,才是覆国之因!”

“你!你!”汲黯浑身颤抖。

汲黯不至于是刘吉话中这等无耻之人,但吵架嘛,气势第一。

刘吉开始假设:“今日匈奴杀掠大汉数千人,大汉不予痛击,苟且偷安。来日匈奴得寸进尺,杀掠上万人,大汉又是否予以抗击?”

“恐怕以主爵都尉之意,万人边疆百姓性命,换得中原千万汉人安宁,这买卖倒也划算?”

“但若再进一步,杀掠数万人呢?数额都与你所说巴、蜀筑路者齐平了,那时是否要予以抗击?”

汲黯想要分辩:“可适度抗击……”

“适度?”刘吉立即抢白。

刘吉他笑了。

“怎样的适度?刚好拦阻匈奴,不进不退?”

“那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能恰恰刚好?就算能,不还是要消耗将士性命、府库粮饷,才可一直维持平衡吗?”

就像鹅乌、中东战场上的适度?

刘吉抛开脑中闪现的黑色笑话,继续说:“恰恰正是这种适度,才最是虚耗粮饷、性命!

而且,适度耗上多少年呢?世世代代一直耗着不主动出击?因为但凡出击都会劳苦全国,虚耗府库。”

刘吉狠狠盯住汲黯,一锤定音:“一鼓作气,把匈奴打残打死,才是一劳永逸!”

刘彻眼看刘吉骂得汲黯面色如炭,他的面色就逐渐和缓了。

汲黯欲要引经据典,说些古往圣贤之说。

刘吉却懒得听。

进献神粮,赠金帛于将士遗属,大好的气氛都被汲黯毁了。

历史名人的滤镜碎了,不想听他哔哔了!

(汲黯:他后来插上话了吗他?)

“可别说什么爱与和平、礼乐大治那一套了!哦,这似乎是儒家论调,你大概要说无为而治、清静少事。”

汲黯被精准噎住,浑身颤抖更厉害了。

刘吉:“真要说,我倒是也有句话给: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套质问格挡、反伤对方,让对方一时进退不得,刘吉就趁机切换进攻技能。

“匈奴就是那草原上成群结队的凶恶狼群,若大汉对它们的入境捕食不回以痛击,反而甘愿做那圈养的两脚羔羊。”

“那么!恶狼不会被羔羊的温驯、无为所感化,它们只会遵循猎食本能,更加大肆地捕食羔羊!”

“吃得肚滚溜圆后,闲来无聊,还会玩弄羔羊、玩出花儿来。”

“长此以往,食物充足的狼群将会迅速繁衍壮大,羔羊也必将被蚕食灭族。”

譬如士大夫治国的文宋,够讲礼貌了吧!结果呢?

活着时苟延残喘,死后还引来一个蛮元。

草原异族肆虐中原的时代,历史上还有好些。

如果中原百姓有得选,你猜他们是愿意早早舍一儿郎,保一家老小、家国平安,还是日后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去做两脚羊?

对那些战乱小国国民而言,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哪怕也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总体也是幸福的。

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也有言: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怎么?主爵都尉是觉得,只要你在世时活得富足安宁,管他子孙后代是进哪口锅?是煎是炸,抑或是蒸是煮?”

也别说什么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了,只一句:汉武帝时不趁着中原富足,把匈奴打残,说不定‘五胡乱华’就得早三百年!

眼下的匈奴,冒顿单于虽早已逝去,继任者军臣单于也已老,却也不曾落寞。

大汉安敢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若真敢,怕不是得浪卷中原,让中原陷入无边苦海。

“为子孙后代计,匈奴也该打!”

刘吉的一番话,不可谓不毒辣。

汲黯进谏从来都是站在大义一方,今天竟被刘吉一通驳斥,把他打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目光短浅、懦弱苟且之徒!

“嗬!嗬嗬!嗬!”汲黯从脸到脖子涨得发紫。

喉中嗬嗬气音,缓缓瘫倒,竟像被气得要背气了!

“喂喂喂!”

刘吉一步跳开!

无助地伸出双手,碰又不敢碰。

“你冷静!冷静!冷静!”

脑内呐喊:【系统!怎么办怎么办!汲黯要被我骂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猛猛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