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尊茶客 > 第1章 千岁

尊茶客 第1章 千岁

作者:张寒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21:06:59 来源:文学城

长命女·春日宴

——(五代十国)冯延巳

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长相见。

-

-

-

-

-

温隽同我讨长命锁来了。

我笑着讶然,不记得那是个什么东西。我哪儿有这样的精巧物件儿,长命锁这样的好东西,哪儿能呢,落着我手里。我见她妙手绘了幅图,是长命锁的样式,分毫不差,模样甚是好看。可我摇头冲她笑:“好姐姐,你莫恼,这长命锁我是真的没见过。就是见过,也没甚想起来了。”

她默然,末了,也终究是辞别。

我目送她从小叠门走出去,看她背影在一步一步间变成一个若隐若现的点。

彼岸的人,怎么还同我讨起死人生前的物件儿了,我暗想。又阖了门户,回到厢房里去,越想越不甚明白。这几日扬州“过梅头”,雨淅淅沥沥地下,我索性不去想。

好日子耍欢,这糟雨日子适合睡觉。

满眼游丝兼落絮,海棠开时,一霎清明雨。

连晴不知春至,一雨方觉春深。

我做了个梦,梦里是长命锁。

是沾着血的长命锁,连上面坠的铃铛都不响了。银饰占了血,就是污了魂。

我恍惊起,满脑子都是那一把长命锁。

庭院儿里的雨还在滴滴答答地下,打湿芭蕉透窗纱,嫩蕊堪破海棠花。

那花红里泛着惨白,我亦惨白着面色。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旧梦无寻处。

-

-

-

-

-

长命锁,是我给陈宴的。

温隽要拿把锁是为了救她的人,要用我的血才能打开那把锁。

她当然要找我了,我的血可是和陈宴一脉的。我是陈宴的妹妹,也是长命女,那把锁,除了陈宴,也只有我的血能开得。引血渡魂,是彼岸的法子,活人见死人的法子。

温隽要救人,会再来找我的。

我看着落了一地的海棠,看得心烦。

陈宴,我绕不开的陈宴。长命锁到最后给了一个历史里连名、姓都没有的凡夫俗子。

-

-

-

-

-

翌日,她果真来了。

依旧是循着彼岸的规矩,递了个无字荒牌。

我扬起笑脸,先她一步开口:“姑娘有确切法吗?我借你长命锁,你能救人,是不是?”

她长舒一口气,肯定答:“是。”

我看着院里蔫了瓣儿的海棠,开不了口。最后,我同她道:“你放心,我会的。长命锁在陈宴那里。待我见他一面,引了陈家的血,你就开得了长命锁了。”

温隽没喝我给她倒的茶,她只是说:“扬州近日雨水多,烟雨蒙蒙的,难得的姿色。”

我附声应:“是,好景致。”

“长命女。”她难得唤我官讳,“陈氏长子在彼岸,你想见他。”

是啊,我想见他。

我摇头:“见不见都无所谓,那长命锁,我都能拿来。”

她见我这个反应,捏着杯子遮面饮了茶。

像,她这个样子同温长安温长老,真的像。

“长命锁解开之前,你去竹西亭扬州长街或是老宅子逛逛吧。也给古扬州过过梅雨气。”我给她推荐道,“去看看古扬州的好姿色。自长老百年前来过一遭彼岸许久没来人了。”

我知晓她欲言又止,我也懂彼此之心昭昭若明。可有些事,我不能说。

我不能想又不能忘。

我只能同温隽说,扬州风景佳。

温隽临辞别前,留下一个红牙板给我。她一句话顿了又顿:“长安姑姑让我带给你的。她说,陈三愿只是陈三愿,与旁人没干系。”

-

-

-

-

-

陈三愿是扬州皇商的第三子,其上有嫡长子陈宴和长姐陈春歌。其为同胞,正妻所生,位尊。我呢,是一房小妾的女儿,庶出的姑娘,及笄不赐字,只有一个名,陈三愿。

陈家对待庶出姑娘,态度是好的。有粗使丫头,也有婆子。只是有时少不得听两句下人嚼舌根子。人说长姐如母,自母亲去后,后宅姨娘惶恐未接中馈,禅于长姐。

我长姐是个泼辣性子,管起偌大一个陈家来处处皆是母亲气概,从容不迫端着架子教训起下人。她那时也是不大年纪,安坐主座,训骂道:“出去请大哥哥来!我对面问他,我这般年轻不知事的人,可还管得了一群丫鬟媳妇来!一个个嘴把上没个把门儿不说,如今连主子都不放在眼里了!好嘛,在父亲面前装乖,到我这头还拿起乔来了。”底下人要么不敢说话,要么偌偌陪笑。

后来她生病,我去她那里请安,带两盅从南广送来的新茶。巴巴倒了一盅来送去,却见她病体恹恹,大有不胜之态。身边丫头往里通报一声:“三姑娘来了。”她又慢慢起身,合笑让坐。我递那茶过去,听长姐笑道:“难为你想得到来看我,还递了新茶来。我这病体托着,大夫不许我多吃,这一口茶却极馋上了。”本是惴惴陪笑,她一说我心下已宽不少。

她说:“馋酒了。”

我“嘭嗵”一声跪在她面前:“大姐姐,您不能吃酒的。”怪罪下来,又是我背锅了。

她一个眼神,旁边人把我拉起来,叫我坐着。

长姐不再提她要吃酒了,转头寻我的开心,笑着忆起从前来:“你惯是一个贪嘴的姑娘,量却不大好,往日里一盅就醉了。醉便罢,又好凉,爱躺那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儿里海棠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都飘着乱红,连着是大哥哥的卷书也被地下落花埋了半截,大哥哥忙叹着那书沾上泥土气了。你倒会享受,隔些日子里还晓得带个鲛帕包些花瓣做枕头。就那几朵花哪儿能给你做枕头呢,傻姑娘……”她似是病后就极爱念叨,不像从前的陈春歌。在她歪歪儿着身子,细喘都不大畅的时候还掐掐我的脸,笑道:“叫人笑也不是,爱也不是。”

那些婆子们说,长姐是被逼死的。陈府当时凄凄哀哀挂了几日白。

我没什么感觉,也不知道事情始末。那时我还未及笄,兴许是记不清,又兴许是未记了。

但我知道,她不爱陈府。

我记得她,也不过是我在陈府十六年里记得一滴胭脂泪罢了。

-

-

-

-

-

关于陈春歌,我知之甚少。因为自打我知晓事理起,是陈宴作为长兄,教导我许多年,直至我离开。

陈宴总是一副风流不正经的样子。他在学堂读书,同知府巡抚的子弟关系要好。有时父亲说什么让他结交官府子弟,他就嗤回去:“我陈府皇商,谁巴结谁可别颠倒个个儿,连扬州城谁是地头都忘了。”父亲常被他气得吹胡子瞪眼。

他那时极爱干坏事,也拉着我做坏事。我厢房外有一树极盛极繁的海棠,自长姐去了那一年开始种,种了六年。

陈春歌走后,陈宴难过了好久。我再见他时,他说:“我现在只有一个妹妹了。”

他对我的确好,甚至偷偷带我去扬州长街买新鲜玩意儿,带我去偷知府幼子院子里的海棠花。对,我院里那树海棠是冯知府小公子的院里挖的。冯小公子见到我和陈宴时,手里的葡萄一撂,大喊:“陈宴!你别偷我家花,那是我老子才买来的!我要被打死的!”陈宴立时附耳同我说:“你哭给他看,快点!”

眼泪又不是什么说来就能来的东西,我憋红了眼眶,愣是没哭出来一滴眼泪。

待到冯小公子气腾腾冲过来,陈宴把我往后一藏,气定神闲地同冯小公子胡扯八道:“你把我珊瑚树砍断这事儿,没和你算账呢。”

珊瑚树在陈府不是什么稀奇东西,连我的院儿里都有三树。可冯小公子却被这话吓白了脸,低声应道:“你……你挖了就是。”

看来冯知府家里比陈府穷。

陈宴又叹口气,安慰他:“那珊瑚树你若是喜欢,我便做生辰礼送你几树。”

冯小公子“嗳”了一声,眼里放光:“此言当真?”

陈宴笑:“礼尚往来,当真!”

冯小公子更欢:“挖,随你挖!我那儿还有几棵樱桃海棠,你也挖了去!”

陈宴转过身问我:“三愿,你要不要樱桃海棠?”我总觉得陈宴是在诓冯小公子,摇头拒绝了。

后来回到我的厢房,他止步于门未进,问我:“我叫个小厮给你种在院里好不好?你这南阁子也没什么名字,叫人好生修葺一番,改个你如意的名字,等刻了牌子再叫人挂上去,就是耽误些时日。你看……成吗?”

“成。”我清脆应。

移种前只知道那是束海棠,哪想到种了一年半载,捱到春日时节,开得那么漂亮。

我欢天喜地地去找陈宴,老远见他就喊:“大哥哥!”

见他旁边还站着冯四言,我便又期期艾艾起来。总不能当着人家面儿说人家的海棠在自个儿院里开得多红香撩人。这不招人恨吗?

陈宴倒不以为意:“怎么,是不是南阁子里的海棠开了?”

“嗯……”

冯四言也眉开眼笑着:“我们家的海棠到了这陈府来沾了陈姑娘的芳泽,开花了。”

陈宴笑骂:“少往脸上贴金,移到陈府就是陈府的东西了。你话里话外几个意思呢?”

待到了南阁子,隔了老远便见一树灼灼夹着翠,绿色的叶衬着粉色的蕊。冯四言似是比我还欢喜,拊掌大乐:“正是了,正是了!昨日还听夫子说海棠哪比烟霞彩,如今这一树开的,可不是锦绣锻、烟霞彩!”

他叹一声:“可不得叫夫子来看一眼,才叫他知晓何为眼见为实。”

陈宴一边走近一边说:“可歇了吧,这样一树漂亮的花是三愿的,你可曾问过三愿主意?”

冯四言立时叫嚷起来:“陈妹妹,你说叫夫子来看一眼好不好?”

我哪里知晓好不好,呆愣了一瞬。

陈宴好笑又好气:“傻!记着,他若下次再问,你便说这树海棠是陈宴送的,与他何干?”

冯四言道:“嗯?陈妹妹,这树海棠是谁送的?”

我听着他们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呛声,也笑起来:“自然是大哥哥送的。”

冯四言喟然叹曰:“果然,你啊,一颗心全然偏到你大哥哥那里去。”

“我疼的妹妹,不向着我,难道偏袒你来?”

我也悄悄搭上一句:“自然是这个道理。”

冯四言指着陈宴笑骂道:“兄妹俩一个赛一个会欺负人。”

彼时南阁子正是欢声笑语,海棠烂漫好时节。

我从茶座上取了两盅茶,给陈宴和冯四言一人一盅递过去。陈宴连忙两盅接过去:“你才半大的人,这茶若没温好,小心烫着手可怎么办?姑娘家的手嫩得比花儿还娇。”

我难得这般惬意好心情,抿唇笑着摆手:“不打紧的,大哥哥。”

冯四言也在一旁紧张兮兮:“你是不打紧,可把你大哥哥心疼坏了。”

在陈府,我变得愈发不守规矩了些。陈宴无所谓,坦荡荡地说:“反正有我纵着。”

他俯身望着我,摸摸我的脑袋,郑重其事:“三愿,你记着,有我陈宴护着你,你只要活得自在快活就好。高兴的事就去做,不高兴就不做。不看旁人脸色眼神,大哥哥纵着你,你只顾快活。”

他愀然:“懂了吗?”

我点头。我又不是傻子,才不会委屈自己。有他这句话,更是嬉笑怒骂全凭心意。

烟火节他带着我看烟火,放纸鸢他陪着我放纸鸢。甚至连吃酒他也悄悄分我一小盅。他待我好极。好到冯四言说日后陈宴娶妻,我也不信我将来会有嫂嫂。

他也从没说过定亲。

我们和冯四言冯小公子一起,欢喜地玩遍了扬州城。

就靠陈宴纵着,谁在乎“大家闺秀”?

我的琴、棋、书、画、诗皆是陈宴亲自教的。他说:“你大哥哥的字可是常被夫子夸的,信不过旁人也要信我!”

我哪儿敢不信他。

后来,扬州城里传遍了一个消息,说“扬州女合圣意”。

不知是哪位近侍同圣上夸耀扬州女子,人夸好颜色:面若桃花,色比海棠。

圣上早春游过扬州,忙了冯知府好久的活儿。如今消息一传,扬州都热闹了。

消息从京师传到扬州的时候,还只是飘飘忽忽几句传言。

听见丫鬟媳妇们笑闹着打听,是哪家的姑娘好福气能够成为宫里的娘娘。

我也在打趣间问过陈宴:“大哥哥,可是真的会有姑娘一路红嫁衣到官里去享好福气啊?”

他好笑道:“净瞎打听。你一个小姑娘还操心起宫里的妃子娘娘来了。”

自然是好奇的,我又没见过这样大阵仗的事情。

直到听见那些个婆子说:“未尝不曾是三姑娘啊!”

一语惊起我脑子里未曾想过的可能。只能暗暗念叨着,圣人又未见过我,哪会是我呢。

如此一想,又心下安定来,睡了个好觉。

冯四言闯进陈府的时候,我正在给海棠剪枝。当年从知府宅子里挖来的海棠早在这南阁子里开得又大又满。我收了剪子,正好见冯四言在门口候着,也不进来,也不找我。

“冯四爷。”我唤了声,“怎么不进来啊。”

他反应过来似的,笑着应:“陈妹妹,我来找你大哥哥。循着步子,竟走到你的南阁子来了。倒是一时见你种的海棠走了神。”

像每次来陈府时,他又跟着问了句:“这花是谁送的?开得这样好颜色。”

多少年的老套话了,我也笑着回答他:“自然是大哥哥送的。”

他果然又好气又好笑地叹了一声:“你啊,一颗心全都偏到你大哥哥那里去。”

匆匆间,他顿了顿说:“我去找陈宴聊几句。”

他一走,我便觉得他今日同往日不是一幅样子,藏了心事。

我暗笑,许是他心里有了哪家的姑娘,得不了人家姑娘青眼,愁着呢!

这几日海棠开得不好,正是扬州这“过梅头”的天气,雨下个不停。我盯着院里的海棠,倒是重现了李易安诗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好一树绿肥红瘦。只是那蔫了吧唧的海棠看得人心疼,我寻思着这下雨日子还不如睡觉呢。

陈宴突然来了,撑着一把竹伞,他就站在雨帘里,细密的雨给他衣衫都染了水墨色。

冉冉孤生竹。陈宴站在雨色,神色晦暗,身量挺拔,似墨竹生。

“哥。”我提着裙裾欢天喜地去迎他。离得近了,方才看清他面色。

他扶着我的胳膊,小心叮咛:“慢点,跑什么。”

想见他嘛,好久没见他了。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我笑嘻嘻望着他,却见他面色凝重。我收了笑意怯怯问他:“哥,怎么了吗?”

他那时什么样子、什么语气、什么神态我记不清了。只是我知道了:扬州知府奉命采扬州女名姓,进宫成嫔。知府集女儿册,送往京师。圣悦,迎扬州妾。

我摇头,笑着说:“哥,我才多大,哪儿能……哪能是我啊。

那个要成为宫里娘娘的人,真的成了陈府三姑娘。

陈宴说,陈家受皇恩庇佑,得日进斗金,富甲一方。

他还说,三愿嫁过去,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祖宗祠堂必记得陈府三姑娘成了宫里的娘娘。

他说,我们三愿是扬州最漂亮的姑娘,比得上京师那些姑娘了。

他摸摸我的头,温声说:“陈府的海棠花如今养大了。”

我退了一步,半个身子在雨里。雨丝冰冰凉凉吹得我半个身子都僵得发疼。我呆磕磕的发怔。

“哥,我不想嫁。”我抬眼望他,求他帮帮我。

陈府每年给圣上进贡那么多,上交那么多赋税,怎么还要逼一个女儿家呢。

陈宴那么厉害,他一定有办法的,是不是?他同冯四言关系那般好,冯四言是冯知府那样宠的小公子,他们总有办法的。

陈宴往前走了半步,用雨伞遮住我,挡了些风雨。他大概担心我着凉,忙拉着我往里屋走:“别吹了风。”

我倔强站在那儿,他叹气:“三愿,听话些。”

我不动。

他面色冷若冰霜。

我记得他,记得他风流又不正经的样子。

他常问我说:“自在吗?”

他说:“春歌就是不自在。三愿,我护着你,你在陈府里要活得自由自在的。”

可我不明白他怎么变脸也这样快,在皇帝面前就换了副样子。

我明明不想去京师,我只想在扬州。

我没忍住,眼眶红起来:“你明明……”我一把推开他,冲他吼:“你不是陈宴!”

陈宴不是这样的。

雨好像小了些,远处有水滴声,檐上的雨水一滴一滴砸进水洼里。

水洼里溅起一声轻响。

海棠经透隔夜雨。

一夜过去,又是晚来风急,海棠憔悴,绿肥红瘦,不堪折。

-

-

-

-

-

后来雨停了,我又去找他。我知道拗不过去的,但我不愿意。

“哥,我不想嫁。”

冯四言在旁边欲言又止,他面色亦惨白,见了我匆匆地,要走,又留驻。

我没再同他说着海棠花的问候,他也没有问我花是谁送的。

海棠花,是从冯小公子的院儿里挖来,陈宴送的啊。

冯四言在门边,终究吞吐着。他说:“三愿,对不起。”他同我道什么歉呢?

他大概还想让我别为难陈宴了,皇旨一下,谁都拦不住的。

陈宴呢,他一日日变得冷漠,一日日变得铁石心肠。

我在南阁子的一方小院里,仰头看天。我在扬州陈府的一十六年,算来算去,世界也只有这么大。我抬手用手比画着,框住那一方天井,四角天空。

天青云彩淡,似我初见陈宴。

那日他和陈春歌一日在陈府的槐树下,树冠茂盛,他替陈春歌推着秋千,怕她摔着,又轻又慢。

我没见过张扬又温柔的人。

我的世界只有那么大,哪能见到这样的人。

有些人啊,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如今云破天青色,不堪回首终不似,少年游。

我一抬眼,看见陈宴一身青衫立在门前。

“陈宴。”那是我最后一次央他,只是心里不怨他,也不挂念他了。

我问:“我不想嫁。”

他好像听见了,又好像没听见。我的大哥哥已过弱冠之年,正是清风明月的好颜色,其实他还是像初见那样,着了淡色又沾了两滴浓墨。扬州陈府的陈大公子陈宴啊,早就过了仗剑天涯也可以不管不顾潇潇洒洒的年纪。如今他成了一支墨竹,纵君子之风,其颜也墨。

我看他把手里的一支银簪放到我手边。他温声说:“这支是凤来仪。”

有凤来仪,堪宜待风凰。

他大概是希望我进了京师入了宫,可以过得顺遂些。

我一瞬回想起某年盛夏,他教我下棋。我是个俗手,不比他妙手。可一局终了,他牵起我的手,两颗温凉棋子放入我手心,他坦荡又喜悦,道一声:“三愿赢了。”

银簪似白棋,却难入我心。

我看他低垂着眼睫。手里攥紧那银制的长命锁,我倔强地踮脚够到他脖颈。我拥住他,只委屈地在他耳边说一声:“哥。”他知道我不想嫁,可皇命难违,他难救我,我不怪他。

花开茶蘼里,海棠花一瓣一瓣地碎掉。

陈宴偏头躲开了。他拉开我,装傻充愣:“你啊,爱喝酒就罢了,怎么喝醉了还成这样了。”我没喝酒,他明明知道。

“陈宴,我不想去皇官。”我终究没有说出来。

我是长命女,锁于一枯魂,日日够海棠,难懂李易安。

我在靡靡春日里,看着泥泞小径,终于反应过来:我再也没有骄纵的倚仗了。

他不是我的陈宴了。

我问他:“陈宴,我会一路红嫁衣到京师吗?”

他笑意一顿,末了,干涩着嗓音说:”我们三愿定是最好看的新妇。”

我说,我要走了。陈宴,海棠可以带到京师吗?

没等他答,我就反应过来,去京师,怎么能带得了一树海棠。就是挖过去,也会水土不服。

海棠会死掉。

我乖巧妥协,嘱托陈宴,以后,你要记得来看花。

只可惜,我去了京师,就不能逢人炫耀:我的大哥哥送了我一树极盛极好的海棠花。那是我唯一能炫耀的独属我的好景色。

“陈宴。”

“我把长命锁给你了。我知道我要去京师,所以长命锁呢,就代我在扬州。”

“长命锁,是保佑人长命百岁的。给了你,就是要你无疾无恙,长命百岁。”

“陈宴,我祝你的,是要你身康体健,长命百岁啊。”

陈宴半俯着身子站在那里,看我把长命锁放到他手里,听我一句句为他祈愿。

“好。”

-

-

-

-

-

三春余,将赴京师。

陈府里几位叔伯嫂婶都送来贺礼。他们比我这个新妇还要欢欣。

我看着琴案上的一尾筝。陈宴最讨厌琵琶与筝。他说这些不比琴瑟,尽是靡靡之音,全

然一股市井气。我知道这些市井之音是扬州瘦马、青楼好的拿手技艺,所以不比君子音。可陈宴又同情那些青楼豆蔻,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红牙板敲,他说,尽是可怜人。

春日梦好,难赋深情。

“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长相见。”

我唱了一首《长命女·春日宴》,他听见了吗?我不知道。

屏风掩神思,不见故人色。

我只知道唱完这一首,我就要入京进宫,去成为宫墙围住的人。从一个牢宠走进另一个牢笼里。从前还有人庇佑,以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金缕为笼,他们羡叹:“好生福气!”

三姑娘好生福气……我多想嗤他们:“这福气给你,你还笑得出来吗?”

寻常百姓逆不过皇权,我唤不醒迂腐的人,一如我拗不过陈宴。

这时我才意识到,其实,他与他们是一样的。只是我觉得他对我好,他不一样。

可他们的观念都是错的,明明我知道他们错了。

我不能违皇命。

后来变成,我错了。

于是,我错了。

-

-

-

-

-

春雷时,惊雾起,雨水绕梢迟。

扬州过了“梅头”,春色曜曜,莫负扬州好景。

我看这扬州景,想幼时姨娘悄悄问我:“三愿儿以后嫁个好人家好不好?”我笑:“嫁给府里的大哥哥可好?”

她斥我:“瞎说,大公子是你大哥哥,哪有得你嫁呢!”

说完她也笑:“娘不要你嫁好人家,娘要三愿儿啊日日自在,长命百岁。”

她也是个普通家世娇养出来的女儿家成了父亲的妾,得了我后,要求的,不过要我自在又长命百岁。

如今我成了新媳妇了,一嫁嫁去了京师,她在泉下可会放心?

冯四言站在阳光里,我一见他,便哽着说不出话来。

“我原本,还想着再把海棠花养一养,再等一等罢。早知道,便先折了海棠花,现在这话便也迟了。陈妹妹,你要嫁去京师,可要保重。”

我听了,一阵心酸。点点头,手掖在袖里,道:“冯四爷,谢谢你送的海棠花。”

他大概也没想到我临走了反而松了口,发了一回怔,半语全无。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冯四言,再没见过。

出嫁那日,被婆子丫鬟媳妇们拥着。我面色淡淡的,嫁妆里躺着一支风来仪。

果然是大红嫁衣,在陈府门口送上轿子。

我没有再见到陈宴。承蒙他十六年来关怀,如今陈府大喜,受皇家恩惠。

我昨夜见着藏在箱子里的白绫绢子,是题诗的旧帕。我不瞧诗,也知那是《长命女》。

生也长命锁、病也长命锁,缘来都怪那一把长命锁,生生锁住了我这一生的命。

可我这一生,能有的也只是一把银制长命锁和南阁子里一棵极盛海棠树了。这两样,我给了陈宴,也算是把命埋在了扬州南阁子里海棠树下。若将来,人亡物在。

长命女,长命女。

春日宴赏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我陈三愿,无愿可乞。

陈府的陈宴呢,似是我不愿辜负的春日宴。

春日宴。

“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长相见。”

我看着火盆火点点头儿,旧绢往上一撂,那一团子白绫沾火就着,几乎瞬时,烘烘燃着,再一转眼早已烧得所馀无几。

一首《春日宴》,是我这辈子都不能说出口的秘言。我知我罪,在惟春秋。

我祝过他千岁,却难保自身常健。难为梁上燕,守不得草木深。

浴火熊熊的白绫绡子烧得太烈,我看着火光里连什么屏风、盆沿都烫得晃起来,慢慢升起一缓黑烟,该是绢上的墨诗,烧出烟儿来了。

九州抵不过一个扬州,京师不过是一座又大又漫长的孤城。

陈宴说他只有一个妹妹了。所以他对我极好。可他现在,连唯一的妹妹也不在扬州了。

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无多愿:

一愿郎君无怅,

再愿月圆人健,

终愿君心似海棠,

华胥国里春秋觞。

待我至京师,扬州城里的春日就该过去,海棠花也要落下来了。平芜春山尽头处,蓦然回首远扬州。莫怪花荼靡,历来春潦草。本是荒芜春,怎知诀别恼。

我在皇宫里种了一树又一树海棠,得不到皇帝恩宠,就把小小宫门过得世态炎凉。

我有一支风来仪,不为某日成凤凰。

可惜难见扬州花,也没有听过宫人有人说过扬州官话。我一见海棠,便不那么爱扬州了。

我在京城曾写下: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陈宴、冯四言,一点一点,像陈春歌一样消失在我的年岁里。偶尔忆起,也不过一瞬,看着天色正青,雨色正浓,可海棠不开,不成气候。我没再喊过一人“大哥哥”,我在京师,他在扬州。

我做宫人。

他娶妻生子。

-

-

-

-

-

我问过陈宴,你幼时没有长命锁吗?

他说,或许有罢。

我笑道,我这锁儿可金贵了!

他说,是个宝贝,好生收着,谁也不能给。

谁也不能给?这长命锁我总不见得带到坟里去。

又瞎说胡话!长命锁保佑你长命百岁的。

陈宴,我把长命锁给你吧,佑你长命百岁。

我在京师不过十载。

帝崩,贵妃娘娘悲痛欲绝,一条白绫,自缢陪葬。大殿坠白绫,自缢的贵妃娘娘似空中蝴蝶没多久,失了生机。贵妃娘娘的母族立时加官进爵。

后来宫里又有娘娘自由了。他们的家族过得好,不知道会不会为难我兄长。

宫里这么无聊,不如我也再为陈家做些事好了。

白绫条条挂,我不怕这个。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我是真的不怕这个。

我和那些女孩子不一样。

不一样吗?

一样的。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永乐便不觉得乐,永苦便无所谓苦。

清醒者挣扎不会让人痛苦,同质化为其中也只会让旁观者苦。于是这日子怎么活下去,都是可乐的。

只在想见海棠映月光,枝叶扶苏,林下漏月光,碎如残雪。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僦居他氏十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南阁,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回首扬州烟火城中,如见星河倒注,真如隔世。

-

-

-

-

-

温长安在彼岸给彼岸花一瓢一瓢浇水。

她一抬头见我,婉然笑起来。彼岸的花是朱砂般耀的红,她却一身素色,娉娉婷婷地立在花圃中。她是很寻常的打扮:浅青绣花皮袄,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髻;腰下系着月白绣花锦裙,美得不似真人。

我行了一礼:“温长老。”

她“嗯”了一声,净了手,引我去石凳上坐着。

十八道茶序是彼岸温氏独家的法子,温长安把沏上的茶往我面前一递。“长命女陈三愿。”她呢喃,笑道:“是个好名讳。”

是吗?可我没觉的。

人间二十六载春秋已过,我又成了彼岸长命女了。

温长安信手一抬,一条红牙板现于手中。她说:“我在怀南百载,一日听闻皇商陈氏,见扬州雨水,便知晓你遇见了。”她通晓世意,察觉我在更是易如反掌。

“陈宴在忘川,你去不去?”

“不去了。”我向长老摇头。

“长命锁在陈宴手里,去见长命锁一面吧。”温长安一顿,又道:“我不是叫你去讨长命锁的。”

我在忘川见到了长命锁。

陈宴已经不是我离开陈府时的年轻样貌,他沧桑了不少,好在依旧丰神俊朗,皎月出尘。

我看他手里的长命锁,心里坠坠的。

正要走,他唤住我:“仙子,我曾见过的。”

我险些以为他在忘川也记得我。可他不是彼岸的仙神,哪有这能耐。“……什么?”

“我日日去见南阁子海棠花,若你遇我妹妹,便告知她一声好吗?”他将踏忘川,连长命锁也将忘个干净了。

长命锁会保你长命百岁的,你拿着他,去见你的妹妹若再遇的时候亲自告知好了。顺道

问问她,京师的雪大吗。

陈宴手里的长命锁,沾了血,似污了魂。

他低头见到锁上的污血,失神片刻,同我道:“清军入关,陈府没保住海棠花。”

“我没听她的话。没有长命百岁,也没有身体康健。”

“我与她呢,也没有如同梁上燕。”他声音越来越凄惘,刺得我不敢再听,撇过头去。

陈宴说,我一见海棠,便想我妹妹该是恨死我了。

三愿如同梁上燕,流离失所,岁岁不相见。

-

-

-

-

-

游丝飏,

何处秋声空外响,

离人心上秋。

人比黄花体态,

书写簪花字样,

生怕君郎添怅望。

只说侬天恙。

-

-

-

-

-

温长老给的红牙板上刻了细细小字,是后朝人士的词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旧年已矣,故园易姓,乡心梦碎,南阁无声。

我只能活在彼岸留存的历史里,享一享长命女剜心换来的恩惠。

长命锁在我手里,我却不安宁起来。私心所在,大抵我还是想他长命百岁。

我细细描摹长命锁的纹理,红牙板挂在海棠枝上。我不曾在扬州耍过红牙板,只移筝算不算是青楼女子情。

一生一痴,害了自己。

人世颠沛流离百载,我守着彼岸的陈府活了百载。南阁子的海棠花一如百年前,又密又繁。自入彼岸,再至扬州,躲进陈府,不问春秋。

我把自己丢在一茶一酒彻成的彼岸陈府里,清茶美酒,一醉方休。

长命缕系在我腕上,五色的丝线,我过端午节。

恍惚,他拿着长命锁折着海棠而来。一如当年我出嫁前,他把手里一支银簪放我手边。海棠花瓣飘到掌心,凉凉的,勾着痒。

“仙子,你可听过《春日宴》?”

春日宴,目语色传眉蹙遍,暗示无多愿。

一愿同心休变,再愿月圆人健,终愿于飞成燕燕,暮暮朝朝见。

醒时,半盏枯棠凋旧锁,年年忘旧年,暮暮朝朝见。

我假装陈宴还在。

又假装我不是长命女。

我在一日又一日里,望着天井窄窄的一隅天空,忘记了长命锁、忘记了海棠花。

我只记得,我有一个对我极好的人,他不在了。或许堕入轮回,他叫陈宴。

我总疑心:他爱过我。

我不是长命女,我只是陈三愿。

扬州皇商陈府,有三个子辈:

长子陈宴与长女陈春歌为正妻所生。

妾生一庶出女儿,名唤陈三愿。

而我就是陈三愿。

-

-

-

-

-

平芜春山尽头处,

蓦然回首,

故人归。

-

-

-

-

-

太史令温隽第一次去彼岸,是弟弟温苏快死的时候。

我弟弟的命靠着宋瓷里的陶瓷养了十几年,续命这么多年,他去了一趟西南,回来就快死了。温长安心疼小辈,给我想了个法子,让我去找长命女陈三愿,说,也许长命锁能让温苏长命,多活几天也行。

这是愿意帮忙的意思,也许温长安只是不想少了一个得力的帮手。总之,我被特赦来到彼岸。陈三愿早早等候,抛着橘子玩儿。

我开门见山:“我找你问一个人,陈宴,你的兄长。”

“陈宴啊。”她飘渺了神思,神情茫然,仿若不谙世事的少女。

陈三愿托着腮想了又想,连手里的绢扇也不再把玩了。

“温隽姐姐,我不记得这个人了。”她半抬起眸子,看着我回复道。

不记得了?我侧眸看她。

她的眼睛干干净净,澄净得像是一汪湖泊,装得下蓝天白云。

她坦然得不行:“我是长命女唉,我活了那么久,见了那么多人情世故,谁还记得兄长啊?”

她说得有理,何况陈宴是她尚为凡人时的兄长,不记得实属正常。

“如此。”我起身,“你可有什么法子找他。”

他们一父同胞,血脉相连,若是可以,用她的血来找陈宴的魂引最方便不过。

“温隽!”她脑上有几分恼,“你要用我祭血引魂?”

这请求实在是有些不礼貌,我自知理亏,轻咳一声,想要辩解无从平辩起。

陈三愿直起身来,繁重的马面裙堆叠又垂直落下,微微反着光,衬得她整个人娇俏的不行。

“是我唐突,抱歉。”

“温隽。”她的声音娇娇的,叫住我。

“你说我一个必须帮你的理由。你说一个理由,一个理由我就帮你。”

我抿唇,分不清她这话是说给我听,还是说给她自己听。可我救人心切,告诉她:“陈宴手上有长命锁,那把锁可以让温苏长命。”

陈三愿冲上来问我:“陈宴手上有什么?”

长命锁。

锁长命,渡安生的长命锁。是中国传了几千年的习俗,给刚出生的襁褓婴儿,用来祈福保平安用的。

陈三愿冲上来的样子让我皱了眉,我没见她这样过,像是索要糖果的小孩子却得不到最后一颗糖。我又重复一遍“长命锁。”

陈三愿:“可有样式?”

有的。那样式在我脑中绘成型,我提起她书案上的毛笔白宣勾勒起来,没一会儿就**不离十地出现在白宣上。

我要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

我精细得连每一个细纹都描出来,没有漏掉一个细节。

陈三愿看了有些欣喜:“都闻温隽姐姐一双妙手,丹青、山水、书画可还有姐姐不会的?这长命锁我看得实在像——如你所言,这锁在陈宴手里,你何时要这锁,我亲自取了来送你。”

“不用,我找到陈宴便可。待取这长命锁用完,还是要引他回忘川的。”我拒绝陈三愿这突如其来的热情。陈三愿果然敛了神情,少了几许神采还泄了口气。

但她而后又用志在必得的眼神望我:“你求我祭血引魂,不若用这幅画如何?”左右不过一幅画,我又问了一句:“你若喜欢送你便是。只是这画的不过是个物件,也不是什么用心良苦的泣血之作。”

陈三愿笑着拽住我:“哎,可别麻烦了。这随手而作已是佳品,何况你之前可连幅画都没打算赠。”

话是对的。也倒显得我无礼起来。

我承诺:“你要是祭血引魂,我自会予我所能。”

陈三愿被我的话引得笑:“我帮你我帮你,你把画给我嘛。”

我未曾想到比我想象中顺利许多,立刻应她:“自是要给的。”

陈三愿晃了晃脑,头发上那两个装饰用的粉绒花团子也跟着晃,实在是可爱。

-

-

-

-

-

后来,我才知道,她那样的人,一生都是无能为力。我看过张爱玲《茉莉香片》里有一句话:她不是笼子里的鸟。

她不是笼子里的鸟。

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

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

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