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最十弦 > 第5章 合谴(二)

最十弦 第5章 合谴(二)

作者:逐轻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9 17:31:44 来源:文学城

待令狐伊回神时,自己已同众人在议事厅围坐了一圈。

议事厅内里可纳百人,进深九间,相高两层。第二层栏槛缀连,其后各码有散座,与底层一致呈环形排开。厅心高阔通明,螣蛇纹就的浑金天顶一眼可尽收。

三位长老加上两名弟子端坐于金碧辉煌的藻井正下,偌大的议事厅里尚未有人发话,都在等唐宁一并到齐,此时的气氛因这楼阔人渺的阒寂略显得肃穆。

令狐伊夹肩躬身,眼神不时上瞟,悄悄地观察着在座的每个人。唐皎正坐在他的对面,表情从方才到现在一直不甚友善,她恰在此刻抬目望来,肉眼可见地飞快蹙了一下眉。

唐皎在想两件事:为什么?怎么办?

为什么无影宗点名要了令狐伊?如果与他同行,自己该怎么做?

此次行动的目的地为戍海,位于大陆南部的南乔边陲,而隐鳞山庄深居内陆中扬。

此去一途跋山涉水、危机四伏不说,在海里和在内陆的淡水泊中凫水采珠更是天差地别。

大陆极北是冰川,西柽是荒漠,因此山庄内善逐浪的弟子大多来自临海的东琊、南乔。

方才在来的路上,唐锦衣同令狐伊细说了外遣一事,唐皎从中得知令狐伊口中的父王原来是中扬的琳琅王。而令狐伊上一月方从乡野回都城认祖归宗,才被立为琳琅王世子不久,是个地地道道的中扬人。

唐皎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口:“你能下海吗?”

令狐伊果断摇头。

唐皎一叹,偏头去揉额角。

“各位长老,师妹师弟们久等了!”人未到声先至,唐宁拭着额上细汗,终于匆匆赶到。他环视一圈,最先看到耷拉着脑袋的令狐伊,手指朝他一点:“令狐师弟啊令狐师弟,你怎的跑得这样快?”

唐宁在令狐伊离堂出走时就追了出来,追到一半不仅把人跟丢了,还在半途接到毒宗的急诏后一路狂奔到议事厅。

“宁儿来了,坐吧。”唐锦衣道。

唐宁应着,坐到了唐皎旁边。两人目光一道朝令狐伊射去,让令狐伊更是左支右绌,如坐针毡。

唐听峯:“好了,既已到齐,就开始说正事。此次两宗合遣南下戍海,无影宗点名要了你们三人。”

果不其然,唐宁盯着令狐伊的表情从困惑一下子变成了不可置信。

“无影宗势大,我们毒宗人微言轻,既已钦定你们三个,此事便无商榷余地,但作为毒宗宗主,我还是要啰嗦几句。”唐听峯望向唐皎三人,十分语重心长:“前路叵测,你们若是陷入了不可抗力的险境,懦弱也好无情也罢,只管自保。我要你们活着回来。”

说到最后,唐听峯的目光有些放空,好似隔着遥遥时海,在对着另一人诉说。

唐极偏头不愿去看,本就料峭的一张脸更是寒上几分。只有仍在状况外的令狐伊被这郑重其事的架势一下子唬住了。

令狐伊心中一咯噔,唐皎前不久才在堂上说的无外派便无性命之虞,他这就要被派往戍海,一语成谶了?

“两宗合作虽不是第一次了,但却是首次外派到如此远的地方。唐宁,你身为经验丰富的大师兄,且记着多多照拂两位师妹师弟。”

唐宁不复先前的散漫惫懒,抱拳领命,铿锵有力地答道:“是!”

“见儿,这些年你的实力长进我都有所耳闻,爷爷很为你高兴,但也很为你担心。你这孩子总爱逞强,此行一定切忌再勉强自己。”

唐皎颔首,恳切应下:“爷爷放心。”

本应说到令狐伊,唐听峯却在那呃了半天呃不出个所以然,他对令狐伊不甚熟悉,一时有些词穷。

唐锦衣看不下去,即刻接道:“令狐伊,宗内新晋弟子中皆传你自大桀骜,目无同门师长,可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真相。”

令狐伊闻言抬起脸,眼眸亮了亮,却很快复又低下头去。

“当初破格允入你是我的主意,不过此事我多留了个心眼,还是谴了人去你曾处的乡邑打听过你的为人处事。”唐锦衣声音轻柔:“我所了解到的你,和如今的你并不相同,虽不知你性情转变的缘故,但我知你本性不坏。”她微微笑着,点到即止。

许是感受到各方汇聚而来的视线,令狐伊将头低的更低。众目睽睽之下,他的耳朵一点点地烧红了。

这是唐皎第二次看到他红了耳朵,却一下明白了其中关窍。

她想起自己初来乍到无影宗时,人生地不熟,那时隐鳞山庄庄主兼无影宗宗主的莫还真曾亲自大摆筵席来迎接她。

若当时的自己仍只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唐皎,面对无影宗大张旗鼓的示好,定会倍感受宠若惊。可砚丹活了百年,饱尝人情世故,便嗅到了其中的不寻常。

这是一场看似是上友下恭,和美亲善,实际是将她送至漩涡中心、忌恨焦点的鸿门宴。

莫还真给予毒宗的优待殊遇,可追溯到毒宗初立。

隐鳞山庄始建时,只有一个无影宗,并无毒宗。而山庄问世之前,另有江湖名门唐门,以登峰造极的毒术、机关术雄锯蜀中,屹立武林百年。莫还真正是师出唐门,其原为唐门首席弟子之一,却因与唐门观念相左,最终拜别唐门,自立门户。

而后多年,一场惊天巨变,唐门全派罹难,惨遭灭门。

唐门向来独行江湖,鲜少结交门外宗派。现下遭此横祸,一时之间竟无人伸以援手。

莫还真感念唐门授业养育之恩,全然不顾隐鳞全庄上下强烈反对,雷厉风行将唐门遗孤接济到庄内,并力排众议为其另立毒宗,留唐姓、续旧制,以保唐门唐氏一脉传续。

此番义举,对外享誉武林传为佳话,于内却因雷霆手段招致自家积久怼怨。无影宗姓莫,毒宗姓唐,两姓两家划地而治,彼为针尖己为麦芒,如此相争了很多年,这便是两宗不和的源头。

对于当年抵制合并的门众,莫还真并非情理兼施去绥抚,而是选择了一种极为高调的方式。一庄之主本最忌偏颇,山庄立基伊始更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莫还真斡旋于江湖庙堂多年,久经名利场磋磨,不应不懂得如此浅显的道理。

两宗互争雄长,或许他乐见其成。

想到这一层,单膝跪地的唐皎略带深意地看向莫庄主朝自己递来的手,随后不动声色地偏身一错,自己站了起来。

伴随此举而来的,是无影宗众人的拍案惊怒之声,但她并不在意。

唐皎想,脾气臭的初印象既已立住,不好相与也写在脸上,正好免去了日后无用的交际和试探。

反观令狐伊从乡野归于风云诡谲的京畿,面对各方权势的虚与委蛇,无非是做出了和她当年相似的选择。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色厉内荏的草包纨绔。

唐皎有些尴尬的摸摸鼻子,感慨于唐锦衣长老的事无巨细,也为自己堂上因武断所说出的狠话感到歉疚,望向令狐伊的眼神里便多了几分随和。

令狐伊正好对上她投来的目光,悚然一惊,立刻交错双臂护在胸前。

唐皎:?

唐极于此时敛衽起身,取来一卷舆图在圆桌之上摊开,待众人靠拢,他点了点其中一处:“此去戍海的山路徒步皆靠你们自己,主沿靳楚古道一路南下,为了避人耳目,途中兼行南乔官道以淆乱行迹。到了翟州则转水路,会有附近一带苇水盟的巷人接应。”

唐极朝身后示意,唐锦衣立刻心领神会地取出三枚重瓣莲符置于桌上,道:“这是印信,记得收好。”

三位长老又交代了些琐碎,再后来便是毒宗例行公事的对无影宗的说长道短,这类夹枪带棒的冷嘲热讽唐皎在无影宗也听了不少,旁人大多并不避讳她,甚至当着她的面指桑骂槐。

唐皎无甚起伏地听完,终于见唐听峯一抬手遣散了众人,让他们各自回去着手准备。

唐皎回到疏影楼后,早已不见青吹子踪影。她寻了一青玉镇纸将提前写好的信笺压在桌上。之所以不愿当面交予他们,是因为似乎他们晚一些发现,她内心的愧疚便能减少一分。

唐皎收拾得很快,她的行装轻简,只一卷袖珍针轴、火石短刀和几件换洗衣物。除此之外,日后所需的,途中就地取材即可。

人人都当这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外遣,只有唐皎心中明了——此去一别,恐是山水不相逢,再见遥无期。

唐皎站在门外,再回身最后一望这间她居住了十余年的小屋,便头也不回地将身影没入了层峦叠翠的山林之中。

唐皎来到了方才荆远道藏身的山岭,山岭更深处其实是一条直取西苑的捷道,目前仅有她一人知晓。因这捷道的另一侧便是毒宗禁地,方圆几里遍布毒瘴,无人敢靠近,唯有她能凭借自身的清蕴体质来去自如。

她疾步穿行在山径间,慢慢临近禁地所在。周围毒雾浓稠如奶,弥漫在草间、石间、树间,无孔不入。厚重的瘴气将四野裹于其中,几近蔽日,令身在其中之人难辨东西南北。再离近些,便会感到呼吸滞涩,头晕目眩,步伐虚浮,渐感脱力——这些唐皎都没有。

唐皎凝神闭目,静听风吹叶动,山音杂乱不断叩耳,但她一下精准捕捉到那熟悉的响动,果断出手将一枚绳镖朝声音的来处径直射出。一声入木闷响随之而起,她紧握绳的一端将镖绳绷直,一面留意着脚下,一面沿路收绳朝靶心走去。

待绳已尽数收入掌中,唐皎贴近被射中的那木头,触手一寻,果然摸到了曾经刻下的唐字印记。她将绳镖拔下,照着方才的步骤故技重施,如此反复,终于拨开重重毒雾走了出来。

唐皎此时位于毒瘴末端,她回身本欲将绳镖收回,忽见山风将阴岚吹开了些,居然透过薄雾隐约瞧见了禁地山门前的景致。

山门前竟有一潭死水,幽极绿极,风过无澜,盯着久了甚至生出了要纵身投入那深水中的欲想。潭边生长着一丛丛毒草,朽木枯枝岔乱成林,禁地在这死寂中处处透露着诡异。

唐皎登时收回眼神,宗门禁地一般都藏有本门秘辛禁忌,哪怕远在九重天之上,也有着诛仙井那样的禁中之禁。当年误入诛仙井时的惊惧已刻入骨髓,那森寒仿佛又在此时沿着她的脊骨缓缓爬上后颈。

若非出于必要,对于这类禁地唐皎向来是敬而远之的。

唐皎用力甩了甩脑袋,摒弃杂念,将脚步踩得更深更实,迅速出了山。

出山后再上一段小坡,便到了青吹子所居的西苑。

西苑临近膳堂,附近大道上有不少弟子勾肩搭背地路过,有眼尖的弟子一下认出了唐皎,拉着同门半是惧半是喜地朝她问好。唐皎初时还能点头应着,随着来问好的人多了,她逐渐有些应付不来,只好加快脚步闪进了院子里。

西苑是一处青瓦白墙的院落,院前有一田圃,种着些寻常药草。院中的布置以青白两色为主,清隽简约,同它主人的风格十分一致。

青吹子正抱着糖罐子往四角朝天的油纸上倒饴糖,碧莹莹的方糖外裹着一层晶白糖霜,倾在纸上发出沙沙响声。身前忽然笼下一道阴影,青吹子轻笑,她不必抬头就猜到来人是谁。

“唔,好吃。”不速之客唐皎拈起一块丢进嘴里,这荆芥糖入口又凉又甜,咬破糖衣后,辛香立刻充斥着口鼻,神清又气爽。

“来的真快,是急着要走吗?”青吹子一面取来细麻绳捆起纸包,一面问道。

“嗯。”唐皎随口应着,拉开旁边的小凳坐下,伏趴在桌边专注地看着青吹子包扎的动作。

她盯着没一会儿,就被桌上另一边的三粒金银错的铜骰勾去了视线。

“咦,你怎的把它翻出来了?这骰子你都多少年没用了,你平日用的红骰子呢?”

唐皎将那骰子放进掌心掂了掂,想起幼时的自己也是这般爱将骰子掂得到处滚,愣是把青吹子气成了赤吹子。

青吹子这时候已将东西包好,撩开衣摆翩然坐下,不答反问:“好久没用了,要不给你算上一算?”

唐皎奇道:“从前求着你帮我算课业考题,你说天机不可泄漏不肯帮我作弊,怎的今日还要主动帮我算了?”

青吹子听了,柳叶般的泠泠长眼竟瞪得溜圆铮亮,很是无辜:“你的课业本就门门出挑,还要怎么作弊?”

这点唐皎倒是没跟她谦虚,将手伸过去由着青吹子握住。青吹子未取骰盅,白手空掌将铜骰这么一盘,便将骰子朝着天上掷去。

三粒十八面铜骰在空中翻飞一瞬,便稳稳落入青吹子手中。

唐皎无不赞许地想:这漂亮手法若是拿来飞暗器也是很有看头的。

青吹子那边记了骰面便开始闭眼解卦,口中念念有词,眉头微微蹙起。

唐皎不知为何也跟着紧张,她坐直了身子,将方才面上残余那点散漫尽数褪去。

她知晓,青吹子是有真本事的。

青吹子其父是庄主的独子莫之昱,其母是隐世道门桃源的息玉散人。莫之昱拒承庄主尊位,浪迹江湖成为了一名剑客,他与息玉散人相识相爱,息玉为其叛出道门再入红尘,两人除了各自叛离宗门遭人诟病外,倒也算是佳偶天成。

可好景不长,莫之昱身死于江湖纷争,息玉则是万念俱灰回了桃源,诞下青吹子不久后便也撒手人寰。青吹子在桃源养到了五岁,便由息玉之师叩月散人领着带回了隐鳞山庄。

青吹子初归隐鳞,因着桃源这层身份让众人生出敬畏之心,但时日久了这份敬畏便渐渐被淘淡了,同龄的孩子们招架不住青吹子这幅老神在在的样子,同为弟子们避之不及的毒痴唐皎便成了她儿时唯一的玩伴。

青吹子长在桃源五载,自然耳濡目染了道门推天演地的卜算术法,但除了唐皎,毒宗内没谁有胆子能将青吹子的这手秘技请出山。

青吹子睁眼,盯着铜骰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该用何种措辞。

“怎么说?”唐皎晃了晃两人仍握着的手。

“阴来水复,镜花水月,此卦与水之象密切相关,此番你们下戍海自是不必多说,因此可能亦指伊始本源、至阴至柔、幻境虚妄。”

青吹子意味深长地总结:“诸法无有常住,守静笃,以观复。”

“唯心之所往,可解虚妄假象。”

唐皎指了指自己:“只我一人吗?”

青吹子点了头,又摇头:“我只算了你,其余的便不知了。”

唐皎听得一头雾水,还欲再问。门口忽飞来一只千机隼,嘎吱停在门楣上。那隼几声短促急鸣,是宗门集结弟子的信号。

“这么快?”青吹子站起来,将纸包给唐皎放好,又整理起她的行装。

“其实算慢了,前几日无影便发了函,只是爷爷一直将其此事按下不表,这才派了我回来拿人呢。”

唐皎接过自己的褡裢和包袱后朝外赶了几步,忽又原地折返回来。她回到青吹子跟前轻轻抱住她:“小青吹,那我走啦。”

青吹子埋首在唐皎的颈侧,闷闷地嗯了一声,抬手轻拍她手臂:“去吧。”

时至正午,雨后初霁以洗练绿林,日光破窗以登堂入室,树间夏蝉疑是为这换天洗地的动静所惊扰,便湿答答地叫起来。

唐皎终是松开了青吹子,转身奔入那明净秀丽的山色里,那焕然一新的天地中。

来时那般飞快,去时亦是步履不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