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嘴强“攻”略 > 第3章 第 3 章

嘴强“攻”略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灰色浮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7:37:00 来源:文学城

“强飞”组合——郝强坚持认为这个名字充满了社长林晓晓的恶趣味,第一次正式备战,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展开了。

地点依然是图书馆那间能晒到太阳的研讨室。郝强抱着他花了一晚上整理的“制胜宝典”——里面全是各种网络热梗、煽情案例和惊世骇俗的类比——推开门的瞬间,就感觉自己走错了片场。

赛飞已经到了。但与上次不同,他面前的桌子上,并排摊开着三本厚得像砖头一样的书:《形式逻辑学》、《认知偏见大全》、《数据可视化分析》。旁边还有一个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导图,节点之多,色彩之丰富,让郝强瞬间联想到了宇宙星云图。

而赛飞本人,正对着白板,上面已经用极其工整的字迹写下了本次校内选拔赛的备选辩题,每个辩题下面都列出了正反方的核心论点框架、潜在逻辑漏洞和需要查询的数据领域。

郝强:“……”

这哪里是备战?这分明是诺曼底登陆前的作战指挥部!

“你……来了。”赛飞听到动静,转过头,语气平淡地打了个招呼,仿佛郝强只是来汇报工作的下属。“我初步分析了辩题,认为‘自媒体时代加剧/减少了社会认知撕裂’更适合我们。这个议题涉及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和统计学,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他拿起一支笔,指向白板:“我的计划是,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金字塔,确保底层论点无懈可击。然后,收集近五年相关的权威社会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作为支撑。接着,预判对方可能使用的所有常见逻辑谬误,并准备反驳方案。最后,基于以上基础,设计我们的论证节奏和……”

“停!停停停!”郝强终于从震撼中回过神来,把怀里那本花里胡哨的笔记本“啪”地拍在桌上,打断了赛飞的“作战部署”。“大哥!我们是去打辩论,不是去发射火箭!你这一套下来,评委都睡着了好吗?”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像个资深从业者:“辩论,本质上是一场传播活动!核心是打动听众!我们需要的是金句!是共情!是能让观众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精彩片段!你这些数据啊逻辑啊,是骨架,没错!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血肉,是灵魂,是……是爆款文案!”

赛飞握着笔,安静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任何波澜,像是在运行一个需要加载的程序。

郝强被他看得心里发毛,硬着头皮继续输出:“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场:‘当我们在信息茧房里自得其乐时,是否还记得,窗外早已是另一个世界?’——怎么样?是不是很有画面感?是不是瞬间就把氛围拉满了?”

赛飞沉默了几秒,然后低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了一笔,用他那平稳的语调陈述:“记录:提议使用‘信息茧房’比喻。该比喻虽生动,但已被滥用,存在修辞疲劳风险。且‘窗外世界’的指向性模糊,容易在质询环节被追问具体指代。”

郝强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钛合金上,手骨生疼。

“那……那我们用数据!就用你说的社会调查报告!”他试图融入对方的体系,“我们可以说,‘根据某某调查,超过60%的人只浏览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

“数据需要明确来源、样本量、调查方法才有信度。”赛飞抬眼看他,“你提到的这个数据,我印象中来自三年前的一份区域性网络行为研究,样本量只有2000,且未经过同行评审,直接引用存在风险。我建议使用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样本覆盖全国,更具权威性。”

郝强张了张嘴,发现自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感觉自己像个拿着木棍原始人,闯进了一个充满激光武器和全息投影的未来战场。他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被对方用精准的“学术规范”和“数据考据”无情解构。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成了郝强人生中最漫长也最煎熬的“学术刑讯”。

他提出一个案例,赛飞分析案例的代表性和背后的普遍性原理。

他想到一个类比,赛飞指出类比中的逻辑断层。

他甚至哼了一句准备用来调节气氛的流行歌词,赛飞都能平静地追问这句歌词与核心论点的关联性在哪里。

郝强从最初的据理力争,到后来的垂死挣扎,最后彻底放弃治疗,变成了一个只会“嗯”、“啊”、“你说得对”的点头机器。他感觉自己作为“传播学学子”的尊严,正在被一片片凌迟。

直到——

“关于‘认知撕裂’的情感化呈现,”赛飞突然开口,打破了郝强麻木的沉默,“或许可以参考你之前提到的‘氛围感’营造。在陈述数据后,可以加入一个具象化的生活场景描述,比如‘一家人围坐餐桌,却各自刷着观点迥异的手机屏幕,沉默取代了交流’。这能有效将宏观现象微观化,增强听众代入感。”

郝强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赛飞。

冰……冰山融化了?不对,是冰山主动建议在堡垒外面挂彩灯了?

“你……你觉得这样可行?”郝强的声音都带着点受宠若惊的颤抖。

“嗯。”赛飞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白板上,语气一如既往的平淡,“基于传播学中的‘具象理论’,具体的场景比抽象的数据更容易被感知和记忆。这只是策略选择,不影响逻辑主干。”

尽管后面跟了一句硬邦邦的补充,但郝强心里那点快要熄灭的小火苗,“噗”地一下又燃了起来!这家伙,也不是完全油盐不进嘛!

他瞬间满血复活,拿出自己的“宝典”:“对吧!我就说感觉很重要!那我们还可以这样……”

虽然依旧充满“这个案例不够典型”、“那个数据需要核实”的“赛飞式”纠偏,但郝强明显感觉顺畅了很多。他甚至开始觉得,有这么一个严谨的“逻辑质检员”在,自己的那些“灵感火花”好像真的被修剪得更有杀伤力了。

训练结束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

郝强一边活动着僵硬的脖颈,一边看着赛飞一丝不苟地收拾东西,擦掉白板,将椅子归位。那认真细致的样子,让他莫名想起了他那个有轻微洁癖和强迫症的老妈。

“喂,”郝强鬼使神差地开口,“一起吃饭?食堂新开了个窗口,据说西红柿炒鸡蛋是一绝……我们可以现场论证一下先后顺序。”他说完就后悔了,这破嘴,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赛飞拉书包拉链的动作顿了一下,看向郝强,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诧异?他沉默了两秒,就在郝强以为会被无情拒绝时,却听到他说:

“可以。正好验证一下不同烹饪顺序对口感影响的实践数据。”

郝强:“!!!”

他他他……他答应了?!还要收集实践数据?!

去食堂的路上,郝强感觉自己脚步都有点飘。他和赛飞并肩走着,中间隔着标准的社交距离。晚风吹拂,带着初夏夜晚特有的温热气息。郝强偷偷瞄了一眼身旁沉默的人,路灯的光线在他长长的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侧脸线条在夜色中显得柔和了些许。

这家伙……好像也没那么讨厌?

食堂里人声鼎沸。郝强豪气地打了两份西红柿炒鸡蛋,一份看起来鸡蛋先炒,色泽金黄分明;另一份汤汁浓郁,西红柿几乎化在了里面。

他将盘子放在桌上,充满期待地看着赛飞:“请,赛飞同学,用你的科学精神,品鉴一下!”

赛飞拿起干净的勺子,分别从两份菜里取了一小点,仔细品尝,表情严肃得像在分析化学成分。

“这份,”他指了指鸡蛋分明的那份,“鸡蛋口感滑嫩,有锅气,但西红柿风味融入不足。另一份,西红柿风味突出,但鸡蛋部分区域因久煮略显老韧。”他放下勺子,得出结论,“实践初步验证了我的理论,存在风味与口感的权衡。理想状态需要更精确的火候控制。”

郝强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笑了:“吃个饭而已,不用这么严谨吧?你觉得哪份更好吃?”

赛飞似乎被这个问题问住了,他看了看两份菜,又看了看郝强带着笑意的眼睛,迟疑了一下,才说:“……后面这份。”

“看吧!”郝强顿时眉飞色舞,仿佛赢得了什么重大胜利,“汁多才下饭!感觉至上!”

赛飞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将那份汤汁浓郁的西红柿炒鸡蛋拉近了自己一些。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郝强心里莫名地动了一下。

晚上回到宿舍,郝强破天荒地没有立刻瘫倒,而是坐在书桌前,翻开了那本被他冷落了好几天的《传播学概论》。

赵小宇打完一局游戏,凑过来惊奇道:“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强哥开始发愤图强了?是被赛飞大神刺激得终于意识到知识的力量了?”

郝强头也不抬,哼了一声:“你懂什么?我这叫精准定位,查漏补缺!下次,我一定要在他的逻辑领域里,打出漂亮的传播学反击!”

他说得斗志昂扬,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当他翻开书本时,脑海里闪过的,是赛飞在白板前冷静陈述的样子,是他说“可以”时微微停顿的瞬间,是他选择那份汤汁浓郁的西红柿炒鸡蛋时,那一点点不自然的迟疑。

一种陌生的、酥酥麻麻的情绪,像初春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缠绕上他的心脏。

他好像……真的有点不对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