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嘴强“攻”略 > 第2章 第 2 章

嘴强“攻”略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灰色浮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7:37:00 来源:文学城

郝强的人生信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制定了详尽的“克赛计划”,发誓要在三天内摸清赛飞的路数,并实现首次胜利。

第一天:

清晨食堂,人声鼎沸。郝强眼尖地瞄到赛飞独自坐在窗边,面前只有一杯豆浆和一个包子。他立刻端着一碗豆腐脑和两根油条,气势汹汹地杀过去,一屁股坐在对面。

“赛飞同学,早啊!”郝强咬下一大口油条,嘎嘣脆,“我认为,在早餐的碳水宇宙里,豆浆配油条才是毋庸置疑的黄金组合!豆浆的醇厚能中和油条的油腻,油条的酥脆又能丰富豆浆单调的口感,这是味觉的阴阳调和,是劳动人民千年饮食智慧的结晶!反观包子,”他瞥了一眼赛飞手里的包子,痛心疾首,“面皮包裹馅料,形态封闭,缺乏与饮品交互的开放性,在哲学层面就落了下乘!”

赛飞抬起眼皮,安静地等他说完,然后喝了一口豆浆,才缓缓开口:“第一,食物组合的优劣是主观偏好,不具备辩论价值。第二,从营养学角度,油条是高温油炸食品,富含丙烯酰胺等潜在有害物质;包子采用蒸制,更为健康。第三,你关于‘哲学层面开放性’的比喻不成立,照此逻辑,难道喝粥配咸菜,因为形态更‘开放’,就比包子更高级?”

他顿了顿,看着郝强僵住的表情,补充道:“另外,你嘴角有油条碎屑。”

郝强:“……”他手忙脚乱地擦嘴,感觉自己像个在老师面前背诵错误答案还沾了一脸墨的小学生。

首战,卒。

第二天:

图书馆阅览室,落针可闻。郝强蹑手蹑脚地走到正在赛飞对面坐下,将一本厚重的《传播学导论》纸质书“啪”地放在桌上,试图用气势压倒对方……手边的电子阅读器。

他压低声音,用气声道:“赛飞同学,你不觉得,纸质书才拥有真正的‘阅读仪式感’吗?墨香、纸张的触感、翻页的沙沙声,这都是知识传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情感维度!电子书冷冰冰的,就像在阅读一份产品说明书,毫无灵魂!”

赛飞的视线甚至没有离开他的电子阅读器屏幕,手指轻划,翻过一页。

“第一,‘墨香’多数来自油墨添加剂,并非纸张本身。第二,触感因人而异,有人喜欢纸张,也有人喜欢电子设备的轻便。第三,‘仪式感’是人为附加的心理效应,与知识获取效率无关。”他的声音平稳得像图书馆的空调背景音,“相反,电子书具有便携、容量大、可随时检索笔记、环保等多重优势。你的‘灵魂论’,再次缺乏有效论据支撑。以及,你刚才放书的声音,超过了45分贝,违反了图书馆静音规则。”

郝强感觉自己像被一道无声的闪电劈中了天灵盖。他不仅输了,还成了规则破坏者!

再战,卒。

第三天:

晚自习后,回宿舍的林荫主干道上。郝强小跑着追上前面那个修长挺拔、连后脑勺都透着冷静的背影。

“赛飞同学!好巧!”郝强喘了口气,强行开启话题,“你看这么多夜跑的同学,你有没有想过,夜跑可能是一种人类返祖行为?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是在月光下追逐猎物,躲避危险!这种刻在基因里的冲动,在现代社会被错误地解读为‘健身’,实质上是一种原始本能的无意识宣泄!”

他觉得自己这个角度清奇无比,一定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赛飞停下脚步,转过头。路灯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眼神里似乎闪过一丝……无奈?

“第一,远古人类狩猎多在白天,夜间活动风险极高,并非主要行为模式。第二,现代夜跑有明确的健康诉求和目标管理,与生存本能存在本质区别。第三,你的论点混淆了‘行为相似性’与‘动机同源性’。”他冷静地剖析道,“如果按照你的逻辑,那么使用手机是否也是一种‘返祖’?因为远古人类也习惯用手抓握工具。”

他微微偏头,似乎思考了一下,然后给出了最后一击:“另外,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不建议你在光线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一边跑步一边进行这种……缺乏实证的哲学思辨。容易摔倒。”

郝强彻底石化在原地,看着赛飞转身离开的背影,感觉晚风都在嘲笑他。他不仅“返祖论”被无情拆穿,还被人身安全警告了!

三战,三卒。

计划彻底破产。郝强悲哀地发现,在赛飞那座由逻辑和数据筑成的堡垒面前,他所有的奇袭都像是纸飞机撞城墙——除了彰显自己的不自量力,毫无作用。

赛飞对付他,就像用杀毒软件清理弹窗广告——精准、高效,且不带任何感情。最让郝强崩溃的是,赛飞甚至不用动用心理学知识,仅凭常识和逻辑,就能把他那些精心准备的歪理邪说按在地上摩擦。

“你的论点缺乏基本的数据支撑。”

“这个类比不成立,两者不存在可比性。”

“根据传播学中的‘信息冗余’理论,你重复了三遍的这句话,对论证毫无帮助,只会引起听众厌烦。”

郝强感觉自己不是在辩论,而是在进行一场单方面的学术处刑。更可怕的是,每次被赛飞那双冷静的眼睛注视着,他大脑的“传播编码系统”就全面乱码,只剩下“我……你……不是……”的原始信号输出。

“没道理啊!”郝强趴在宿舍桌子上,用额头一下下撞着那本崭新的《传播学概论》,“我明明在家跟我妈都能过两招,怎么到他这儿就跟被拔了网线一样?”

赵小宇从游戏里抬起头,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化身情感大师:“强哥,根据我的非专业分析,你这症状,像极了某种远古病毒导致的‘降智’效应。学名……”

“闭嘴!”郝强猛地坐起身,悲愤交加,“我这是战术性示弱!是为了摸清他的路数!”

“哦,”赵小宇从善如流,“那你摸清了吗?是柔道还是空手道?”

郝强:“……是赛飞道,专克我郝强。”

正当郝强思考着要不要去庙里拜拜,转转运时,辩论社长林晓晓的召唤信息如同圣旨般降临。他精神一振,感觉一雪前耻的机会来了!这一定是社长看不下去,要亲自组织一场正式对决,让他找回场子!

他意气风发地走进活动室,然后,听到了他人生中仅次于“你好弱”的第二个噩梦。

“什么?!组队?!我和他?!林晓晓你没搞错吧?!”

活动室里,林晓晓坐在桌子后面,笑容甜美,语气却不容置疑。她旁边,赛飞依旧是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仿佛在听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决定。

“没错!”林晓晓双手合十,眼睛闪闪发光,“全国大学生辩论赛的校内选拔赛下周就开始了!我们社需要一支王牌队伍!郝强,你负责开篇立论和自由辩论的奇袭,用你的传播学知识抓住眼球,制造‘流行效应’!赛飞,你负责质询和总结陈词,用你的心理学逻辑巩固防线,进行‘精准打击’!你们俩,一个感性传播,一个理性分析,简直是天作之合!”

“天作之合?!”郝强声音都变了调,“社长你看不出来吗?我和他是水火不容!是八字相克!是……”

“是优势互补。”赛飞突然开口,打断了郝强的控诉。他看向林晓晓,平静地陈述:“从团队配置角度看,这个组合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我同意。”

郝强:“???”

你同意个鬼啊!你刚才不还像个AI一样在旁边装死吗?

“你看!赛飞同学都同意了!”林晓晓一拍桌子,“这事就这么定了!队名我都想好了,就叫——‘强飞’组合!多霸气!”

郝强眼前一黑。强飞?他怎么听怎么像“强摁牛头喝水”!

“我反对!”郝强垂死挣扎。

“反对无效。”林晓晓笑眯眯地,“或者,你想和王硕一组?”

想到王硕那副嘴脸,郝强瞬间噎住。两害相权取其轻,他宁可跟这个冰山脸组队,也不想被王硕在背后疯狂吐槽“好弱”。

“行……行吧!”郝强咬着后槽牙,视死如归地看向赛飞,“合作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赛飞抬眸,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

“训练期间,一切听我安排!我是传播学专业的,我知道怎么‘包装’我们的团队,怎么‘设置议程’!”郝强试图抢夺主导权。

赛飞沉默了两秒,就在郝强以为他要拒绝时,他却点了点头:“可以。在传播策略上,你负责。”

郝强一口气差点没上来。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说服词,全憋回去了。这种感觉,就像铆足劲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是打在了高级记忆海绵上,对方还顺势给你做了个按摩。

第一次团队训练,地点定在图书馆研讨室。

郝强抱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堆资料风风火火地赶到时,赛飞已经在了。他坐在窗边,阳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认知心理学》,手边还有一个笔记本,上面是郝强看一眼都觉得头晕的思维导图。

“咳,”郝强拉开椅子坐下,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公事公办,“我们先来定一下这次选拔赛的辩题方向策略。我认为,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社会热议、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题目,比如‘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更近还是更远’……”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的“传播制胜论”,如何利用情绪框架,如何制造金句,如何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增强感染力。

赛飞安静地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下一笔。

直到郝强说得口干舌燥,停下来喝水时,他才抬起眼,问了一句:“你的所有策略,都建立在‘打动听众’的基础上。但如果对方辩友不按你的情感框架走,直接攻击你的逻辑底层,你如何应对?”

郝强一愣:“我……我可以用更强烈的情感压过去!”

“情绪波动过大,会导致论证可信度下降。”赛飞平静地反驳,“根据传播学的‘休眠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听众对演讲者情感因素的信赖会减退,而内容逻辑的影响力会上升。”

郝强噎住了。这家伙……居然用传播学的理论来反驳他?!

“那、那你说怎么办?”

“基础。”赛飞言简意赅,“每一个情感论点,都必须有坚实的逻辑和数据作为骨架。我们可以先建立完整的逻辑树,确保核心论点无懈可击,再由你负责为它披上‘传播学’的外衣。”

郝强很想反驳,但他不得不承认,赛飞说得有道理。就像他爸常说的,外交辞令再漂亮,也得建立在国家实力和事实基础上。

接下来的讨论,变成了郝强提出一个花里胡哨的“包装方案”,然后被赛飞用逻辑手术刀解剖得七零八落,再重新整合。

“这里,案例不具代表性。”

“这个数据来源权威性不足。”

“你的类比存在偷换概念。”

郝强从最初的炸毛,到后来的麻木,最后甚至开始习惯性地在提出一个想法后,下意识地看向赛飞,等着他“纠错”。

这感觉……该死的熟悉!就像在家跟他妈辩论一样!只不过他妈是用母爱和绝对的碾压实力让他屈服,而赛飞是用冰冷的逻辑让他闭嘴。

训练结束时,郝强感觉自己像被掏空了。他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

“喂,”他看向正在整理书包的赛飞,忍不住问,“你刚才引用传播学理论……是临时补课的?”

赛飞拉上书包拉链,动作顿了顿,看向他:“《传播心理学》,心理学专业的选修课。我上学期修的。”

郝强:“……哦。”

所以,人家是正规军,他刚才简直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赛飞走到门口,像是想起什么,停下脚步,回头看了郝强一眼。

“你的‘情感传播’理论,虽然不够严谨,”他的语气依旧平淡,“但在吸引初始注意力方面,效率很高。”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

研讨室里,郝强愣在原地,半天没反应过来。

刚才……冰山是在……肯定他?

虽然只是“效率很高”四个字,却让郝强心里那点被反复碾压的憋闷,莫名其妙地消散了一大半。他甚至觉得,和这家伙组队,好像……也许……可能……也没那么糟糕?

晚上,郝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

饭桌上,他难得地沉默,脑子里还在回放白天和赛飞“交锋”的细节。

郝国际敏锐地发现了儿子的异常:“强强,今天怎么不‘传播’你的高见了?在学校‘议程设置’失败了?”

郝强扒拉着米饭,闷闷地说:“爸,如果你有一个队友,逻辑强得像AI,每次都能精准戳破你的论点漏洞,你会怎么办?”

律霞眼睛一亮:“哦?就是那个让你变成‘好弱’的同学?”

郝强:“……妈,能不提这个吗?”

奶奶笑眯眯地夹了块排骨给他:“强强,这叫一物降一物。你在家被我们降,在学校总得有人降你嘛。”

郝强欲哭无泪。

郝国际放下筷子,摆出外交官架势:“儿子,记住,最强的传播,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既然成为队友,就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频道’。求同存异,方能互利共赢。”

求同存异?

郝强嚼着米饭,若有所思。他和赛飞,一个火热,一个冰冷,一个感性传播,一个理性分析,这差异简直比东西方文化差异还大。

这“异”,真的能“存”吗?存了之后,又该怎么“求同”?

他第一次,对即将到来的辩论赛,产生了一种混合着紧张、挫败和一丝丝难以言喻的期待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