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花阴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醉花阴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作者:陆凌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50:14 来源:文学城

“你说什么?”

傅修猛地停下脚步,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楚遂安,声音都拔高了几分,“楚六!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少时,他们二人正是因为相似的境遇才成了莫逆之交。

楚遂安母妃早逝,母族倾颓,皇帝表面宠爱实则将他置于风口浪尖,他不得不装疯卖傻,扮作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才能在太子一党的虎视眈眈下求得一线生机。

而傅修,身为摄政王之子,父亲虽主动让位,余威犹在,功高震主。他亦必须做个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才能让皇帝觉得摄政王一家“安分守己”,始终念着那份“让位之情”。

若非三年前摄政王遇刺,皇帝为示安抚,赏了傅修一个闲职,他甚至连站在这朝堂之上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永远躲在父亲身后,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逍遥小王爷。

楚遂安便是这世上最懂他抱负、最知他伪装下不甘的人。

如今,奔赴战场,建功立业,是他傅修挣脱枷锁、证明自身价值最好、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而他视为肝胆的兄弟,竟然要拦他?!

傅修胸中气血翻涌,一时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拒绝。

楚遂安却并未回避他灼灼的目光,语气沉静地解释道:“修儿,你知道的,京中更需要你。”

他目光扫过四周,声音压得更低,“边疆凶险,连三皇姐那般本事都下落不明,我此去......亦无十足把握。京中局势复杂,需有绝对信得过之人居中策应,为我传递消息,以免被人背后捅刀。”

他顿了顿,眼中掠过一丝晦暗,“若......若我当真回不来,父皇终究会有新的子嗣。而大皇姐那边.....皇后虽然依旧有个名头,但已经疯癫,大皇姐在宫中才是真的无依无靠。你虽不再表露心迹,但我知你从未真正放下对她那份心思。大皇姐亦救过我的性命,届时,望你能替我......看顾她一二。”

这理由已然足够沉重,但楚遂安心中尚有更深一层的私心,未曾言明。

傅修是摄政王唯一的儿子;楚寒宁是摄政王倾囊相授的唯一弟子;而他楚遂安,亦是摄政王看着长大,情分上近乎半子。

楚寒宁恐已遭遇不测,自己此行亦是吉凶难料。他绝不能......再让傅修去涉险。

至少,要让摄政王身边,留有一脉骨血,有人承欢膝下,有人送终。

再者......若自己真的马革裹尸,而皇帝又始终无嗣......

待到那时,群臣迫于国本空虚,极有可能联合逼宫,拥立威望最高的摄政王傅相礼之子——傅修。

皇帝在别无选择之时,选中傅修的可能性,才是最大。

傅修听完楚遂安这番话,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就那样站在原地,目光低垂,仿佛在细细咀嚼每一个字的重量。

周围的喧嚣似乎都已远去,只剩下两人之间凝滞的空气。

时间一点点流逝,楚遂安几乎以为,傅修会断然拒绝这个看似将他排除在外的安排。

谁知,傅修沉默了许久后,竟是长长叹了口气,抬手用力拍了拍楚遂安的肩膀,脸上又恢复了那副惯常的、带着点混不吝的笑容。

“原来如此!是我错怪你了,楚六!”

傅修语气夸张,仿佛恍然大悟,“我就说嘛,你怎么会真的不带我!原来是有这等深谋远虑、良苦用心!”

楚遂安被他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弄得一怔,疑惑道,“什么良苦用心?”

傅修挤眉弄眼,压低声音道,“你忘了?前阵子咱俩不是一起翻过那本《前朝异闻录》吗?里面有个‘明镜台’的典故,说的就是主帅远征,必留一心腹持镜镇守京城,既照前方战事,亦鉴后方暗流。”

“啧啧啧,没想到啊楚六,你竟如此信重我,将这等‘持镜’重任交托于我。”

他顿了顿,又故作感动地抹了抹并不存在的眼泪,“更没想到你心细如发,连我对大公主那点......咳,陈年旧事都还记得,还特意嘱托我照顾。够兄弟!”

楚遂安闻言,唇角微微一动,终究是抿住了。

他本意并非如此,但见傅修自行脑补出了一番“深明大义”的解释,情绪也高涨起来,便不欲扫他的兴,只顺着话头含糊应道,“......你明白就好。”

傅修重重一拍胸脯,信誓旦旦,“放心吧。京中交给我,保证稳如磐石。你就安心去打仗,务必给我全须全尾地回来。”

他忽然换上威胁的语气,龇牙道,“不过丑话说前头,你要是敢死在外头,你府里藏的那些好酒,我可就全替你‘解决’了,一滴都不给你留!”

楚遂安看着他这副故作凶狠的模样,心中那股离别的沉重竟被冲淡了些许。

他虽无法给出必胜生还的承诺,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尽量……不给你偷我酒的机会。”

——

转眼便是第二日,大军出征之时。

虽说皇帝素来心高气傲,认为与竺兰哈尔国这场战事规模有限,动摇不了东安根基。但边疆大帅殉国、三公主楚寒宁离奇失踪,接连折损重将爱女,终究是让皇帝颜面大损。

故此,他今日特驾临城门,亲自为楚遂安送行。连近三年来深居简出、鲜少露面的大公主楚归晨,也破例出席了仪式。

繁琐的祭天、誓师等礼仪逐一完成后,皇帝特意留出片刻,让楚遂安与亲近之人话别。

大公主楚归晨缓步走下城楼,来到楚遂安面前,递过一个绣工精致的香囊,语气温和,“六皇弟,此去凶险,这是我前些日子去寺中为你求的平安符,望你早日凯旋,平安归来。”

楚遂安接过尚带余温的香囊,心中颇为触动,关切问道,“多谢大皇姐。皇姐近来身体可还安好?”

楚归晨闻言,眼底极快地掠过一丝怔忡。

在她看来,自己与这位六皇弟过往交集多为利益权衡,并无多少真情实意。

此刻听到楚遂安如此真诚的问候,她略一思索,随即展露一抹浅笑,“劳六皇弟挂心,我将养了这些年,已好了许多。”

楚遂安欣慰点头,“那便好。大皇姐学识渊博,精通百家,日后若能多帮衬父皇处理朝务,分担辛劳,便是社稷之福了。”

楚归晨从善如流地应下:“皇弟放心,为国分忧,乃皇家儿女的分内之事,我自然不会推脱。”

她心中却是一片冰冷。

果然,她这位皇弟,虽比三年前长进了不少,懂得展露锋芒,却终究还是这般天真,竟主动将插手朝政的契机递到她手中,让她日后行动更为名正言顺。

但她面上丝毫不显,又与楚遂安寒暄了几句,故作关切地叮嘱他多加小心,便优雅地退至一旁,将空间留给他人。

傅修也走上前来,重重拍了拍楚遂安的肩膀,嘴唇动了动,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出口。

自相识以来,两人几乎形影不离,一同读书习武,一同嬉笑怒骂,一同伪装纨绔,一同闯祸胡闹。

此刻离别在即,纵使他平日里再如何插科打诨、不愿承认,也深知此行刀剑无眼,凶险万分,心中不免涌起强烈的不舍。

然而,心上人楚归晨就站在不远处,傅修虽已眼眶泛红,却硬是梗着脖子,没让半滴眼泪落下。

摄政王傅相礼缓步走来,瞧见自家儿子那副强忍悲戚、如同霜打茄子般的模样,忍不住轻嗤一声。

“修儿,知道的以为你是来送行,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来上坟的,这般哭丧着脸。”

傅修被父亲一语道破心事,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冷哼一声,再也绷不住情绪,胡乱用袖子抹了把脸,对楚遂安瓮声瓮气道:“……平安归来。”

说完,他便低着头匆匆退到一旁。

傅相礼这才站定在楚遂安面前。

楚遂安恭敬地向他行了一礼。

傅相礼脸上带着惯有的、慈和的笑容,目光欣慰地打量着楚遂安,感慨道,“一晃眼的工夫,我们六殿下也长成能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楚遂安神色郑重,“没人能永远当孩子。这些年,多谢王爷悉心栽培与看顾之恩。”

傅相礼却摇了摇头,语气温和却意味深长 “该说谢谢的,是本王才对。傅修那傻小子,看不出你将他留在京中的深意,本王却心知肚明。”

他目光微黯,“寒宁如今生死未卜,你留下傅修,便是留给本王的一份慰藉……这份心意,本王领受了。”

楚遂安抿了抿唇,坚定道,“王爷放心,无论付出何种代价,我定会将三皇姐带回来。”

无论生死。

傅相礼深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只轻声道,“时辰不早了,上路吧。”

说罢,他也转身,缓步退开。

楚遂安深吸一口气,敛起所有心绪,转身面向身后肃立的军队。

此次出征,他所率并非倾国之师,仅是精心挑选的三万精锐。

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甲胄在初升的日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年轻或坚毅的面孔,声音沉稳有力,穿透清晨的薄雾。

“将士们!边关告急,国土遭侵,同胞蒙难!此去,不为攻城略地,只为扬我东安国威,救回同袍,踏平来犯之敌!尔等可愿随我,死战到底,护我东安山河!”

“愿随殿下!死战到底!护我山河!”

回应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士气如虹。

楚遂安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利落地翻身上马。手臂一挥。

“出发!”

大军开拔,马蹄踏起滚滚烟尘,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缓缓离开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