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山山顶有一片辽阔的高山草匍,草匍边还有一处湖畔,湖畔边林立着许多五彩斑斓的山石,人称五花石。
这地方便是太平此前同上官说着要前来观日出的地方,如今怕是没了机会,却被皇帝一道旨意便长途奔袭到此春猎。
千骑将整片草匍团团围住,各宫的宫人以及随行官员的家仆都在陆陆续续的搭建营帐,皇帝慢悠悠走在湖边瞧着那奇石同身后的人说道,“听闻这便是伯夷叔齐隐居之地。”
上官在身后应道,“回陛下,是。”
皇帝又说道,“婉儿将伯夷叔齐的故事再讲来听听。”
“诺。”
“当年商朝的孤竹君临死将君位传于次子,而次子叔齐严守礼教,认为越过长子继承君位是不仁不义之举,但伯夷认为弟弟贤于自己,坚决要让位于叔齐,二人争执不下,便在此隐居,每日采薇而食。”
“却听得一位妇人言,子义不食周栗,此亦周之草木也。”
“于是绝食而亡。”
皇帝摇摇头笑道,“固守而灭亡,孔夫子称此为仁义之举,若是婉儿该当何解?”
上官应道,“臣以为,因固守而离却家国,舍弃人民,算不得仁义。”
“舍大节而固守自身小义更算不得仁义。”
皇帝笑道,“朕倒觉得是孤竹君留下的遗诏不妥,立嫡立长,幼子若是贤于长子,辅佐便是,何须留下这般难题给两个儿子?”
“长子继位未免有人要说,违逆父命,次子继位未免又有人说不合礼法。”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又说道,“只是这二人为自身的名节便舍天下不顾,也实在是不堪重任。”
上官微微颔首道,“陛下说的是。”
“婉儿知道朕的意思么?”皇帝继续问道。
上官俯身道,“回陛下,臣不知是亲自前往还是?”
皇帝缓缓开口道,“让李千里去,让他要快,赶在春猎结束之前回来。”
“诺。”
皇帝回头看着她,打量了一番后问道,“伤好些了么?”
上官点点头,“谢陛下关心,已然痊愈了。”
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断了也好,月儿本就是个没什么长性的人,朕已然训斥过她,以后切莫要下这样的狠手。”
“你也不用再为着她豢养面首的事儿再三进言,还遭得这般毒打,不值当。”
上官愣了愣,随后立马颔首道,“诺。”
皇帝远眺着这山顶的云雾缭绕,继续说道,“听闻最近新宠了个什么叫张昌宗的,这次还带来春猎了。”
她微微笑道,“婉儿未经历过人事,不知道那般滋味,月儿难以钟情于一人也实属正常。”
上官在身后应道,“是,臣记住了。”
“好了,去跟嫣儿说,让千骑在围场外围,朕的营帐就由女骑守住便好。”皇帝拂袖说道。
“诺。”
上官骑着马在围场北边的御帐边寻到正巡视的李嫣儿,她一身银色铠甲,发髻高高束起,宛若一个女将军模样。
女子抬眼见马背上依旧穿着一袭月白衣衫的人,山风将她脑后的绯红色发带吹拂得高高扬起,正想开口说话,却听得她伸出手先说道,“上来。”
女子将手放置到她的手心,那人微微用力便将她拉上了马,上官挥动着手中的缰绳,将马驭到湖畔的另一处停驻下。
湖水湍湍而下,天边的晚霞映照在水面上,泛起波光粼粼的星光,上官侧身同李嫣儿说道,“陛下旨意,让吴王带上一队金吾卫去庐陵将庐陵王接回。”
李嫣儿俯身道,“妾领旨。”
上官垂眼看着脚边的河流,同身旁人继续说道,“陛下以及公主殿下的营帐均由女骑驻守,千骑不得令不得入内。”
“诺。”
李嫣儿说完后,站到她身旁说道,“你同月儿怎非得要如此,陛下未必会疑心的。”
上官应道,“陛下定会疑心的。”
她深吸了一口气,“月儿历来同庐陵王感情深厚,我同她的关系迟早有一日会成为陛下的眼中钉。”
“我可以有无数种方式死去,但并不想踏入自己可以预见的结局之中。”
“这是求生的本能。”
李嫣儿笑道,“看来大人并未被情爱冲昏头脑。”
“嫣儿倒觉得大人如此无可厚非,爱慕…先得留着这条命才能互诉爱慕之情吧,若因固守而灭亡,岂不是同这伯夷叔齐一般了?”
“还是要固守大节好些。”
上官轻笑道,“贪生怕死在嫣儿口中竟成了固守大节?这心眼委实是偏得有些离谱了。”
李嫣儿却不以为然,“何必要做无谓的牺牲?人在便能远远看着,非得要争个朝夕么?”
“逞一时之快,然后逼得自己来日去望那坟冢么?”
“我想,月儿会理解你的,她定会理解的,否则也不能到陛下面前造出那番说辞。”
二人回到围场时,见着一众人正围观着武攸暨与张昌宗赛马,原是太平一句玩笑,“不善驭马何能称为驸马?”
众人一起哄便凑成了这出驸马与面首当众赛马的闹剧,上官打马场边经过,径直便想回营帐复命,却被人呵住,“上官大人!”
听得这声线上官便知道今日是逃不过了,她转过头看着太平正牵着一匹马儿看向自己这边,随后俯身道,“参见殿下。”
太平扬起一丝微笑道,“过来。”
李嫣儿陪同这那人一齐走到太平跟前,听得她悠悠说道,“此前大人不是瞻仰本宫在马上的英姿么?”
“今日与本宫一同赛马可好?”
上官俯首道,“臣还需得回去向陛下复命。”
太平巧笑道,“大人是再想挨杖刑么?”
李嫣儿接过话头说道,“殿下,大人实在是要回去复命,妾陪着您赛一场如何?”
太平转眼看向她,轻呵道,“阿姊,你到底姓李还是姓上官?”
“她做了什么你不知道么?怎还如此袒护于她!?”
上官开口道,“臣同殿下赛一场便是。”
围观的众人见状,纷纷开始下了赌局,太平甚少骑马,而上官却常展在马上的风姿,遂站上官婉儿赢的看客占了多数。
“哈哈哈,那一年在薛…薛家的赛马会上有幸见过殿下在马上的风姿,可谓是叹为观止啊…想来二人应是不相上下的…”崔湜双手抱胸巧笑着说道。
李嫣儿恨恨看了他一眼,“你又知道了。”
“我告诉你,仔细盯着,若有意外便马上跟上去,知道么?”
崔湜听着她的话,十分不解问道,“赛马而已…能有什么意外?”
李嫣儿并未再回答,而是转看向在红绸线前,牵着马的二人。
太平翻身跨上马背,动作熟练漂亮,上官亦扶着缰绳骑上了马身,看着身侧的人悠悠道,“殿下,臣可不会让着您。”
女子正视着前方冷冷道,“谁要真的跟你赛马。”
这话说完,赛道旁的裁决便挥下旗帜,太平拔下头上的凤钗用力刺进马屁股,只见那棕色的马儿如同脱缰似的射了出去,上官见状立即挥动缰绳追了上去,奈何马儿受惊的厉害,径直跑出了围场,上官奋力追赶才驶到太平身侧,见她扶着缰绳已然是花容失色,她厉声呵道,“把手给我!”
毕竟骑术精湛,太平侧过身子将手搭在身侧人的手心上,那人用力一拉,太平一脚踩在马鞍上一个回旋便落入上官身前。
围场的众人看这场面也是惊恐万分,若是公主殿下有个意外,他们这群看热闹的也脱不了责任,守在身旁的金吾卫也早已追赶上去。
太平坐在马鞍上同身后人说道,“骑快些,莫让那些人追上来,本宫有话要问你。”
二人在一处雅致的院落前停驻,下马后太平同身旁人说道,“这是我命人专程在此修葺的。”
上官将马驻在院落前的柿子树前,看着远处便是可以俯瞰太行山的观景台,又听得太平说道,“我曾想在此与你观日出日落,览青山秀水,如今还可以么?”
上官看着那天边还残存的点点晚霞,摇摇头说道,“殿下恕罪。”
太平苦笑说道,“今日总该给我个说法。”
上官同她的目光对视上,晚风拂过二人额前的发丝,太平腰身上的紫结缨亦被吹动的来回摆动。
许久后她才说道,“庐陵王快回来了,臣是贪生怕死之辈,如今同殿下的关系,臣担心被陛下猜疑,故而失约于殿下。”
太平皱着眉,低声问道,“当日为何不说?”
上官应道,“当日希望将此事做得更逼真一些,臣利用了殿下,请殿下治罪。”
太平机械般继续问道,“那今日又为何直言?”
上官应道,“因为臣想告诉殿下,臣从未后悔过爱慕殿下,臣也从未怨恨过殿下,殿下与臣的这段情是臣这一世最美好的经历,臣想将这些都告知殿下。”
“即便殿下不寻臣,臣也会寻了机会将这些告知殿下。”
太平上前抬手抱着她,“我亦是。”
“好好护着自己的命,你说过会一世追随我的。”
“一世,少一天,少一个时辰,少一刻钟都算不得是一世。”
上官揽住她微微颤抖的肩头,应道,“诺。”
抱着她的人声音有些抽噎的继续说道,“此前魏州的事,是月儿自作主张…我想将你留在身边,时时刻刻留在身边…婉儿不要在心中怪我好不好?”
上官摇摇头,拍了拍她的后背应道,“臣从未怪过殿下…”
太平紧紧抓着她的衣袍继续说道,“还有绪儿,虽没法成全她们二人,但月儿不会将她赐死…”
上官莞尔笑道,“臣多谢殿下。”
这时候已然是日落西山了,远处传来千骑的呼喊声,二人立即警惕的放开对方,太平仰着头擦拭掉脸颊上的泪水,又看了看身旁的人才向远处喊道,“本宫在这里!”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6章 伯夷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