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9章 再见

醉红妆 第9章 再见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09:49:27 来源:文学城

从含元殿回到住所时,上官脸色惨白,额头上冒着细汗,未知的惊惶从她的眼神中显露无遗。

郑氏看到女儿回来这样也是满面的焦急,先是送了一碗热水与她,碰到女儿的指尖凉得让人心惊。

随后坐在她身旁问道,“婉儿今日可是撞见什么事了?”

上官回头看了一眼母亲,她的鬓角已生出淡淡的白发。

因为经常要在灯下赶制绣品换取银钱,她的双目也总是熬的红红的,上官有些心疼。

遂只是微微摇了摇头,“今日因为文章不好,被宫教博士责罚了。”

郑氏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慢慢西垂的落日。

酝酿再三说道,“婉儿的文章历来是文不加点,笔不停缀。”

说到这里她转身看着女儿继续道,“母亲与你相依为命十来年,什么磨难没有经历过,还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吗?”

上官此时心情也平复了许多,放下手中的碗,将今日面见天后的情形一五一十的告知了母亲。

郑氏眼中覆上了一层阴郁,许久才说道,“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有着卓越的政治谋略和果敢的政治手段。”

“当年你爷爷上官仪在大殿之中将废后诏书已然拟好,她却能闯入殿内三言两语就让陛下改变心意。”

“这样的女人莫说驯服一只狮子骢,即便是让她驯服一只猛兽也不在话下。”

上官婉儿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她算好人还是坏人呢?”

郑氏转头看着她说道,“婉儿,这世上并非只有好与坏两种人,人心是复杂的。”

“母亲只能告诉你,不要成为她的敌人。”

上官点点头,“母亲,女儿记住了。”

“殿下,您不能进去,几位皇子与天后在议事,吩咐了任何人都不能入内…”含元殿门前的宫人一脸焦急的阻拦着要闯宫而入的太平。

“我是任何人吗?阿娘说过大明宫没有我不能去的地方!”太平手上还拿着一只皮影指着宫人说道。

“妾…妾…”

在宫人吞吞吐吐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殿内却传出一女声,“是太平吗?进来吧。”

女子听到后三步并作两步便跑进了殿内,只见三位哥哥正齐聚在殿下,二圣皆在,身旁还站着一位穿着道袍的僧人,留着一把山羊胡,身材精瘦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

李治扶着头闭眼倚靠在榻上,本是温和儒雅的模样,但常年受头疼病的折磨,已然将他的精气神都压垮了,只留下满目的病气。

听到太平请安的声音,李治乏力的说道,“太平,上前来些吧。”

女子走到殿上坐在李治身边,抬头望着旁边的老道士,好奇的玩弄着他手边的拂尘,“这是什么呢?”

道士双手合十的回答道,“回殿下,这是拂尘,是贫道用来扫除尘迹的。”

“太平不得无礼。”李治低声阻拦,转而又有对殿下的三位儿子说道,“你们领了差事就去吧。”

武后抬手将太平召唤到身旁,“月儿长大了,应该收收性子了,不能成天由着性子玩啊,闹啊的。”

穿着龙袍的人也说道,“收收性子,过几年就该议亲了。”

女子一听便走到李治身旁开始撒娇道,“议亲?月儿一定要嫁人吗?”

李治看着自己女儿灵动的眼眸,病气也似乎少了一半,点点头说道,“那是自然的,等月儿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夫君,爹爹也就放心了。”

太平低头思索了一会又问道,“夫君?一定要是男子吗?”

武后在一旁笑了笑,只当女儿单纯率真,“太平的驸马当然必须是男子了啊。”

女子又转头问向那位道士,“老师傅,你觉得呢?”

道士单手作揖,神色淡然的说道,“道家讲道法自然,便是万事万物都应遵循自然的道理。”

太平皱着眉没有听懂,“什么意思?”

“回殿下,贫道的意思是不论男女,天地自然皆有安排,殿下只需坦然接受。”

女子走到他身边又问道,“那师傅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我是公主也无法改变吗?”

道士摇摇头,坚定的说,“无法改变。”

李治在一旁哈哈大笑,“太平,这位是明崇俨师傅,你母后准备招来与你看相的。”

武后在旁理了理发髻,“明崇俨,你看看太平的面相如何呢?”

女子凑到道士身旁,“师傅可要看清楚,千万别用江湖术士一套蒙骗母后。”

道士微微一笑,“回天后,贫道眼中的公主是大富大贵之相,只是…”

他顿了一下又说道,“只是在姻缘上多有坎坷,终其一生都在追逐的路上,最后恐会被其所累。”

李治摇摇头,“媚娘,你找来的人不准啊,朕为月儿物色的夫君,怎会终其一生都在追逐?”

说完又摇摇头,“不准,不准得很啊。”

年幼的太平不太懂道士的话,只知道看父亲的神色算不得什么好话,但也就一笑而过了。

过了几日,武后又将上官传唤到含元殿中,不问话,不作文章。

只让她坐在一旁静静的读书,读一本诗集,诗集的作者是上官仪。

上官婉儿看着祖父自创的上官体,不自觉读出了声。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濛烟壑深。”

殿内寂静,拿着奏章的武后听到身旁人的吟诵,徐徐问道,“婉儿作何感想啊?”

上官放下手上的诗集,跪在一旁回答道,“奴婢以为该诗体裁新颖,对切工整,对景色描写清新婉转,称得上佳作。”

武后放下手上的奏折,看着她,这才注意到女子身形瘦弱,应是在掖庭缺衣少食的缘故。

但跪在那里身形挺直,倒有几分她祖父上官仪骨子里的傲气。

眉目清秀温婉,不似宫内其他丰盈健硕的宫人,总透露着些谄媚迎合之气。

“上官仪是你什么人?”武后询问道跪着的人。

“是奴婢的祖父。”上官婉儿回答道。

这时候武后起身,朝着殿外走去,“你如同你的祖父一样,性情温和,才华出众,若不是他站在我的对立面,本宫也是要重用他的。”

说到这里在殿前停下,对身后的人吩咐道,“跟上来吧,带你去见见本宫的女儿。”

上官看着眼前人的背影,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安慰。

她是祖父的政敌,但她却对祖父给予了高度肯定,来自敌人的肯定更能触动她幼小的心灵。

母亲说的对,政治中只有敌人与朋友,没有好人与坏人,她要做的就是不要站在她的对立面。

上官跟在天后的轿撵身旁,穿过一条条小路与宫道到了另一处宫殿。

清晨的露气浓烈,轻舔着宫殿园子中茂密的枝叶。

上官抬眼看到花园中的秋千上坐着一位妙龄少女,身裹着一件靛青色百褶裙衫,披着一件透白的陇烟纱。

她闭着眼,双手扶在身旁的绳子上,轻盈的荡着秋千,抬头任由和煦的晨光在她脸上撒着野,样子十分的惬意。

上官心中无拘无束的场景便是这样了,她的身上透露着她从未见过的明媚与自由。

身后的女使见到他们一行人来访,纷纷到身前跪下,秋千上的女子这才睁眼。

她一眼便从人群中认出了武后身后的女子,但那日未察觉她竟如此的瘦弱纤细,风一吹便要倒下一般。

只一晃而过太平便不再注视,从秋千上下去走到武后身边问道,“阿娘若有事命人通传一声不就好了?”

武后牵着她的手从院中走到殿上坐下,“母亲是想来看看你在殿中都做些什么。”

“月儿还能做些什么,打秋千,玩皮影,抚瑶琴,这些早已都腻了…”

太平说完看向殿下的上官,假装不经意的问道,“她是谁?”

武后轻轻抬手让上官走上前来,拉住她的手说道,“她叫上官婉儿,是阿娘为你找的伴读,今后就让她陪侍在你左右。”

“那青梅呢?”

“青梅是宫人,婉儿是女官,正五品才人。”武后解释道。

太平点点头,看着上官说道,“那本宫知道了,你是母后派来管着我的。”

“我不要被人管着,阿娘把她带回去吧。”太平拉着天后的衣袖一边撒娇,一边偷瞄那人的反应。

却见她犹如一块木头一般面无表情的站在原地,倒是武后厉声道,“胡闹,便是阿娘太宠溺你了,越发胡来!”

太平也愣住,面露讶色,小声道,“阿娘,别生气嘛,月儿听阿娘的便是。”

武后这才慢慢展颜,“以后月儿与婉儿一同读书,做个伴也有趣些。”

这时候宫人回禀,太子贤在含元殿有急事等候,武后才从凤阳阁离去。

太平绕着那人转了一圈,她身上穿着水蓝色粗布衣衫,面容没有丝毫脂粉点缀,甚至连发髻也是由一根竹筷簪起。

但她周身都很干净,一尘不染的样子,毫无款式可言的衣衫袖口竟用丝线绣了一朵雅致的兰花。

太平将她的衣袖抬起,“好别致的绣工。”

上官回答道,“回殿下,这是家母的绣工。”

“兰乃花中君子,婉儿将此花绣在此处,可有自比君子之意啊?”太平眨着眼问道。

“回殿下,家父喜爱兰高洁的气质,所以母亲将此花绣在此是为了提醒奴婢做一个高洁坚贞之人。”

“奴婢?”太平有些疑惑,“刚刚母后说过婉儿是五品才人,以后便自称臣吧。”

“喏。”

她身上的清冷之感比上一次在掖庭时见到时更甚了,太平坐在殿上望着那人,将那满腹的氤氲藏在心里。

底下的宫人将女官的服饰送到太平跟前,一件绯色长袍,和一顶幞头。

太平让宫人将衣衫递到那人面前说道,“本宫准许你将兰花绣在衣衫的袖口。”

上官抬眼看了看说话的人,她本以为这位天之骄女对她应是不友好的,但……

她还是低头应声回答,“喏。”

接着便是沐浴,更衣。

太平在凤阳阁旁给她安排了一处住所,并准许她将母亲也安置下。

凤阳阁的侧殿与掖庭是无法比拟的,殿内有单独的浴池,卧房,以及书房,各式各样的设施也很完备,殿中还配备了宫人,殿外还有一处景色别致的小花园。

郑氏在园中乘凉,她是一位生性不注重富贵权位的人,即便是被发配掖庭为奴也从来都无半分怨言。

如今依靠女儿又似乎回到了从前,她心中更多的是忐忑。

上官走到她身旁坐下,看着母亲眉头微蹙便问道,“母亲是有些忐忑吗?”

妇人点点头,“霎而晴,霎而雨,霎而风,婉儿今后的路越来越难走了。”

朝局便是这样,时而晴,时而雨,时而风,人沉浮在其中,身不由己,生死难料。

一切都被看不见的手操纵着,这样的难测和错违之中,人卑微渺小得如同微尘。

上官望着天上的那一轮明月,听着院中蟋蟀的叫声,缓缓说道,“母亲说过只要不成为她的敌人。”

郑母握着她的手有些颤抖,“婉儿,切不可想着报仇,你祖父与她只是政敌,不是仇敌。”

上官点点头,回握了母亲的手,“婉儿明白,婉儿不会再将上官家陷入彷徨无助之地。”

妇人似乎是松了一口气,上官靠在母亲的肩头,继续享受着这晚风,明月,以及若隐若现的幽幽兰花香。

那是太平白日差人专门送来的,上官看了一眼,实在不知道那位小公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