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92章 隆基离京

醉红妆 第92章 隆基离京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9 09:49:27 来源:文学城

明堂殿下跪着一名绯色官服的男子,手捧着一卷帛书战战兢兢的向上位禀告,“陛下,臣…臣到狱中并未见到狄公有被用刑的痕迹…”

“相反…臣还在他身上搜出了这卷谢死表…”

皇帝不动声色说道,“婉儿呈上来。”

“诺。”

狄仁杰被下狱以后,为避免遭受酷刑当场便对来俊臣认罪,但却让来探望自己的儿子带出一封翻供的帛书上呈到皇帝跟前。

帛书的内容便是陈诉冤情,皇帝看后怀疑狄仁杰被屈打成招遂派中书舍人周琳去狱中查看,才有了明堂殿中这一幕。

皇帝看了那封谢死表,字字都是对武周王朝的厉声指责,直言陛下应当归政于大唐,当即勃然大怒,“荒唐!”

帛书被掷到桌案上,上官婉儿在一侧只瞧见几个“归政大唐”的字,便悄然收回目光。

殿下朝臣跪了一片,太平在一侧也是微微低了低头,只听得上位继续说道,“你们说说,这狄仁杰该如何处置?”

太平站出俯首道,“母皇,狄光嗣与来俊臣各执一词,儿臣以为不如就殿审此案,总能真相大白。”

李昭德抬手说道,“陛下,臣可否看一眼那谢死表?”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上官婉儿便将案上的物件递到李昭德手中,他将那帛书来回看了几遍,又与身旁的同僚一同细看了几遍,才将帛书归还。

“陛下,这谢死表断不是出自狄公之手。”李昭德笃定说道。

皇帝端起茶碗没有说话,武承嗣接过说道,“李大人与狄仁杰为同僚,自然是要帮着他说话的!”

太平反驳道,“李公难道与魏王就不是同僚了么?”

武承嗣与她对视上,张嘴呵道,“本王是说他们历来交好!”

皇帝听得这争执兀自摇摇头,“好了!成天就是吵这些,何时能吵个新花样出来?!”

上官站出说道,“陛下,臣以为将狄公召来一问不就知道了么?”

“何至于在大殿之上争执这样久?”

皇帝不是纠结于那封谢死表的真伪,而是摇摆不定是否该留下狄仁杰一命,他心向李唐已然是昭然若揭的事实,但皇帝又实在爱惜他的才华…

召上来殿审,三两句辩驳便要有定论,可是该如何定论他?

“去吧,去将狄仁杰宣上来。”皇帝对身旁人说道。

“诺。”

预料之中的是,对“谢死表”一事,狄仁杰一上来便矢口否认,他在大殿之中跪如松柏,同上位说道,“陛下,臣若是不在狱中认罪,今日便不能再同陛下叩首了…”

武承嗣起身说道,“陛下,即便那谢死表不是出自狄仁杰之手,那他心怀旧朝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便是谋逆大罪!”

狄仁杰淡淡一笑对皇帝说道,“陛下坐的天下本就是从高宗皇帝手中接过的天下,臣心怀旧朝又有何不可?”

这话让皇帝自己也有了些犹豫,不止狄仁杰心中是这样想,恐怕大部分朝臣都是如此想,她可以杀掉一个狄仁杰,甚至可以杀光整个李唐皇室,但是她却去不掉人们心中一直存续的那座李唐大山。

“罢了罢了,狄仁杰贬至彭泽县丞,此案就此定论。”

皇帝走出明堂殿并没有直接回寝殿,带着宫人走到九州池边,屏退了两侧的宫人,单独唤了上官婉儿在园中漫步。

天边的那轮红日慢慢沉下去后,湖边便刮起了阵阵夜风,皇帝走到宫道上同身后人问道,“今日狄公所言,婉儿以为呢?”

身后的人提着走马灯微微俯身道,“陛下,臣以为狄公所言不虚。”

皇帝继续问道,“你也觉得是朕篡夺了李唐的天下么?”

上官在身后应道,“臣不敢,臣以为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当日的局面唯有陛下才能稳定而已。”

“那你是觉得朕不应将这武周的天下交到我武姓人手中么?”

上官在身后笃定回答道,“回陛下,是。”

皇帝冷笑一声,“为何?”

上官继续说道,“若是传位于武姓人,可传于子侄,还可传于外孙,魏王与梁王只会弄权而已,万不是做君王的料。”

皇帝又问道,“那太平的小郎君呢?”

上官回答道,“小儿如何能立威于朝堂之上?”

皇帝抬眼看着那朦胧夜色,“你帮着太平一起扶持他也不行吗?”

身后的人久久没有言语,皇帝继续说道,“若是将来阿敏登基,太平以母后身份垂帘,朕要你替他们母子在朝中斡旋,你可愿意?”

上官俯首道,“陛下,真要如此,月儿同阿敏在朝中可就真的是孤立无援了啊!”

“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若是太平的儿子登基,武家人会想方设法的将幼帝拉下皇位取而代之,而李家人更是会视那母子为眼中钉肉中刺,故而上官如此惶恐。

皇帝走到甬道尽头,只哀叹了一声,“若是朕能再年轻些,便可等到阿敏长大成人,到那时再把这锦绣江山交托到他手中…”

上官紧跟在身后说道,“陛下,兴许殿下无心皇位与权势也未可知啊…”

皇帝回头看了她一眼,转身说道,“她当然无心皇位,她心里头只装了个你,要那冷冰冰的皇位做什么?”

“太平自小生活便优渥,她没有体会到过跌落谷底的惨痛,所以她也不会选择那些腌臜之路,她盼望的是那虚幻而美好的爱情。”

“那你呢?你从掖庭走到朕的身边,难道对权利也不渴望么?”

上官微笑道,“陛下,这便要感谢陛下了,臣得陛下恩宠也从未跌落到谷底过,臣也并不是费尽心力踩着别人的尸身走到陛下身边的。”

“而是陛下一眼便看中了臣,并且给了臣前无仅有的荣宠。”

皇帝欣慰的笑道,“当年你那股子眼神,朕还记得清楚,清澈干净,又坦然自信,朕喜欢你,朕不愿你在掖庭踏上与朕当初一样的路。”

这是皇帝从未对她讲过的话,上官在身后有些动容,“陛下…臣从不知…”

皇帝笑道,“好了,回去吧,月儿今日没有进宫,今夜你便来替朕值夜。”

“诺。”

回寝殿的路上,上官思绪万千,这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女皇第一次对她展现出柔情的一面,她不愿自己同她一般走上那条泥泞又沾满鲜血的路,她也不愿自己被雨打风吹之后再从万人践踏的缝隙艰难的爬上顶端,兴许人就是这样,走上了那最高的位置之后便会怀着悲天悯人之心。

洛阳城的城楼之上,站着一位身着广袖儒裙的女子和另一位身着月白圆领衣袍的女子,她来替陛下给李成器和李隆基送行。

“隆基与崇简自小一同长大,感情深厚,得知他要去封地,昨日还在府中哭泣了半日才休。”太平同身旁人说道。

上官在城楼上看着那两位小郎君在马车前依依不舍的模样,想到了那一年废太子贤离京时的情景,“是啊,儿时的情意最是宝贵,因为不掺任何杂质,喜欢便是喜欢,讨厌便是讨厌。”

太平拉着她的手,“婉儿,我有些想念贤哥哥了。”

“还有弘哥哥和显哥哥…”

上官将手伏在她的肩头处,“三娘说,庐陵王一切都好,香儿将他照顾的很妥协,也很少闹着要自缢了。”

“他何时才能回来?”太平看着远处的青山喃喃问道。

上官摇摇头,“不知道,一切要看陛下的意思。”

太平继续说道,“小时候弘哥哥是太子,贤哥哥也是太子,他们都忙于政务,旦哥哥跟我差不多年纪,为人沉闷,总是手捧着一本书每日如同念经似的,所以总是显哥哥带着我四处疯玩。”

“我骑马还是他教的…”

上官安慰她道,“庐陵王定会平安归来的。”

马车前的两位小郎君宛如一对即将分别的新婚夫妻一般缠绵得依依不舍,小崇简将手中的木偶递到眼前人手中,“此去经年,万望珍重。”

小隆基却是淡淡一笑望着城门,“阿简看城门之上那人。”

崇简回头看了一眼后同他说道,“我阿娘和婉儿姑姑?”

小郎君听得这话便言闭,从袖口处拿出一枚纸笺放入他手中,“阿简可替我做一件事?”

崇简握着纸笺问道,“三郎只管讲!”

他同他伏耳道,“将这纸笺交给中书省一位名叫裴匪躬的大人。”

车驾缓缓走,小崇简在身后望了许久,知道看不到那华盖之后才怏怏转身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