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洛阳向东的七十里驿道边有一处被水流切割旋蚀所形成的峡谷,名叫“龙潭峡谷”。走出峡谷尽头,向南几里,由辋水冲刷出一处平原,而那处平原边便有一处雅致的庄子,是太平公主的私产。
初夏季节,庄子中的奴仆被遣散了不少,只留下了历来跟随太平身边多年的女使与小厮。
上官提着走马灯,执起身旁人的手走在清月映郭之下的山道上。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依稀还能听得田地里分开麦浪的鸡鸣狗吠,这样的宁静与欢乐仿佛让二人有了些避世的错觉。
山道间的二人享受着此刻的宁静,任由晚风轻拂过自己轻薄的衣衫与散落在两侧的发丝,看着远处洛阳城中的万家灯火长明,上官也似乎忘记了那些朝堂中的尔虞我诈。
太平拉着她席坐在山道边自己习惯性靠在她的膝上,“若能与婉儿在此,就做上一对平凡夫妻也未尝不可。”
上官将手轻搭在她的肩头轻言道,“臣何尝不愿隐匿在这山水之间,不再为那荣辱得失而疲于奔命。”
膝上的人闭着双眼,拉着她的手仔细听着耳畔的犬吠声,蛐蛐声,这宁静让她可以放下一切的纷扰,“那就在这几日做一对万事不关心的神仙眷侣也好。”
上官默然点点头,只听得太平又说道,“若是避世,月儿也是可以的…”
身旁人懒懒将那人揽入怀中在身后的绿草地上躺下,“月儿可会劈柴?”
太平伏在她肩头回答,“一时不会,难道一世都不会了么?”
上官抬起她的手放在月光下端详,“这玉手纤细柔弱似若无骨一般,如何拧得起斧子,还是臣来吧。”
太平起身将整个身子压在她身上说道,“谁说似若无骨了…”
“婉儿难道忘了自己是如何在月儿手中多次跌宕起伏了么?”
上官抬手用指尖划过她的额头,只听得她慢悠悠说道,“臣忘了,月儿不如帮臣再记起来可好?”
太平巧笑,这人从来都是这般,不动声色的挑弄着她心里的那根琴弦。
她凑到她嘴边轻吟道,“月儿今日累了…”
“不要…”
说完便继续在她身旁躺下,拉着她的手环在自己腰上,侧身同身后的人说道,“不如我们去长安如何?”
“长安的终南山上,有一处道观,在道观旁着人打理出一处院子,再雇上几名女使小厮,何用婉儿来劈柴挑水呢?”
她身上淡淡的香气随着晚风挑弄着身后人的感官,让人忍不住向她的后颈靠近说道,“那便如月儿所言,待有一日便回长安的终南山上。”
上官说话的气息若有若无的落在后颈处,那酥麻感涤荡进太平的心间,她不由自主的闭上眼眸轻言道,“再近些。”
身后的人微微靠拢了些,鼻尖轻摩着她项间的细绒毛,“月儿不是不要么?”
太平拉着她的手紧紧握住,忍住声线中的娇颤回答,“月儿只是让婉儿近些…”
上官将吻细细的落在她的耳后,见那玉肩微微抖动,便知道她已然动了情。
……略过很多
上官望着满天繁星,将手放置脑后,这样的惬意感是在宫内没有的,那闪烁的星星就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一般。
上官鬼使神差的抬手想要去抓住那物件,却落了空,太平眼见这场面不由得笑道,“那只是看着近而已…”
此言一出却又后了悔,接着又补充道,“你揽着月儿,还要那星辰作何用?”
上官淡淡一笑,抬手将她额前散乱的发丝拨至脑后,“月儿还记得许过臣一世终老么?”
太平将她抱得紧了些,“自然,当日我便说过月儿回来了,不会再落下,此后与君携手终老。”
鸡鸣声响起时,二人才款款从山间走下,守在上山要道的丝竹和真儿一脸倦容,见那二人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欣喜,丝竹上前问道,“殿下,您是宿在…”
还未问出口,身旁的真儿便将她拉扯住,用眼神示意她不要再多嘴,上官轻咳一声说道,“你们回去休息吧,今日就不用当值了。”
“还有…那个,上面有一处草地。”说到这里太平加快了些脚步朝前走去,没有等着那人,上官继续说道,“找几个小厮将那草翻换了,种上些牡丹吧。”
二人走上半山见到草地已然没有半分生机模样,丝竹说道,“殿下与大人难道是宿在此地的么?”
真儿摇摇头,“哪里是宿在此地…”
丝竹疑惑道,“那怎会这般?”
真儿叹了口气与她说道,“去找门房拿两把铲子过来吧,这模样万不能被府中小厮瞧见。”
丝竹虽疑惑,但也还是点头而去,真儿一人看着那一地的狼狈哀叹,“草儿又招谁惹谁了?”
更衣之后太平将上官唤入庖屋,走到灶前才看着她她说道,“我将厨娘都唤走了,今日的膳食便得靠婉儿与我自己动手了…”
上官拉着她的手笑道,“臣记得月儿可不会庖膳。”
太平听得这话微微低了低头,“在公主府那几年…与薛绍做过。”
上官微微一怔,但很快又笑道,“她是月儿的夫君,理所应当。”
太平立即否认,“不是,你才是。”
说完便走到案边,挽起衣袖准备开始和面,“其实也不算做月儿亲手为他做的,就是拨弄拨弄菜勺。”
“像这样和面又和馅,那是绝无仅有的。”
上官走到灶下一边添置柴火一边调侃道,“那臣便来给月儿当个烧火丫头吧。”
这活计对她来说是轻车熟路,曾在掖庭她人还没有灶台高时,便会烧火做饭了。
太平一边揉面一边说道,“烧火,做饭,外面还有炊烟袅袅,这般才有些人间的烟火气。”
上官起身看着锅中的水搭话道,“是,若是将那院中的牡丹,绿萼换成一片一片的菜园子,便更有些味道了。”
太平巧笑,“明日我便让人将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花花草草都拔了去,种上青菜萝卜土豆。”
“大人以后的诗词就不要咏梅咏兰了,改为咏土豆可好?”
上官拿起瓜瓢将水舀入锅中,“可,有何不可?青菜萝卜乃是生计大事,缺一顿都不可,只是渐渐被人疏忽罢了。”
揉面还是个力气活,太平额头已然出了细汗,上官抬手用方巾替她擦拭,“可是累了?”
太平撒了些面粉在上面,“不累,婉儿帮我将那擀面杖拿过来。”
上官抬手将那物件递到她手中,太平擀着面皮,她在一旁和馅,两人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太平放下手中的物件说道,“我是终于理解宫内那些宫人如何会簇拥在井水边传闲话了…”
上官将糕点放入蒸格中应道,“家长里短的事确实诱人口舌啊。”
“是啊,昨日刚到庄子上,我便听着那看庄子的吴二跟人说这哪家哪家的寡妇又再嫁了,哪家哪家的儿子又娶亲了,想来交织在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上才真能感觉自己活着。”
上官靠在灶案边,“坊间也有坊间的苦难与幸福,于臣而言,花前月下与片瓦遮身臣都来者不拒。”
片刻后,糕点出炉,适才上山清理草地的二人已然回到院中,走到庖屋才发现是那二人在摆弄膳食,不知道又是在唱哪出戏。
但那二人历来如此惯了,于是真儿与丝竹也面不改色上前行礼道,“殿下,大人,后山上的草地已换上了。”
太平瞧了瞧锅中的蒸笼吩咐道,“过来把这糕点端过去吧。”
“诺。”
初夏的夜晚,花瓣在庭院中散落了一地,远处的竹林发出幽幽瑟瑟的声音,宛如一首首美妙的歌曲。
上官同太平在廊下读着话本,多是她已然耳熟能详的故事,但从她的口中念出却别有一番味道。
“离这里不远处,有一处景色也如这般别致的庄子,待婉儿旬假,便去那里吧。”太平伏在她膝上说道,“这里四处还有农户,来往多次未免招人耳目。”
“月儿安置便好。”
如果这便是结局~~
改得很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1章 旬假休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