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235章 听到大八卦了

醉红妆 第235章 听到大八卦了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8:54:26 来源:文学城

太平正欲挪开,却见上官婉儿灵巧地将两人的青丝紧紧缠绕,挽成一个死结。

随即她抽出案头的金剪,利落地将那缕交织的发丝剪断。

她指尖拈着那两缕缠绕的青丝,就着昏黄的烛光凝睇良久。

“结发同枕席,黄…”

“黄泉”二字在婉儿唇边戛然而止。

她侧目窥见太平的容颜被烛光映得格外平和——这样的平和反而让人感到有些不安。

次日,上官婉儿出宫去了裴府。

“阿愔,我知晓府中正值丁忧,诸事繁杂,但…我实在心急如焚,片刻难安。”

裴愔引着她入了庭院坐下,又示意侍女奉茶,“大人无须如此客气,府中事务皆由阿娘打理,我倒清闲得很,今日您不来我也就是诵经念佛罢了。”

上官婉儿也就不再客套,“公主自昨夜回京,似受惊悸,至今神思不宁。最令人忧心的是,竟显出过度警觉之态,对身边人亦多有疏离。”

裴愔执起茶壶,为她添了新茶,“公主在安戎城时,妾曾搭过公主的脉,便觉其左手尺脉沉细如丝,此乃肾精亏耗,动摇先天之本之象。”

“悲则伤肺,肺气虚弱而不能制水,便会滋长和助生惊恐。”

“恐则气下,伤及根本,恕妾直言,公主曾有过悲痛欲绝之事么?”

上官婉儿微微点头。

“那如今有何办法?”她问得有些急迫。

裴愔道,“情志内伤致病,药石只能治标。”

“既如此,当以情志相胜之法调治。‘思’可胜‘恐’,大人需设法引导公主心神,使其暂离悲恐旧事,专注于需沉心静思之务。”

的确,昔日在安戎城时,公主因需全神对敌,心神有寄,故而虽身处险境,却未见惊恐之态。

听得裴愔又说道,“除此之外…”

上官婉儿注视于她。

过了一息她才开口道,“公主根基动摇,于房事一道,还须戒之慎之。”

“再者,以公主眼下神思耗竭,心绪不宁之状,于此等事,只怕自身也难有兴致。”

上官婉儿伏身咳嗽了几声。

“好,我知晓了。有劳阿愔。”

那就难怪昨夜她那般抗拒。

正说话间,侍女姝儿匆匆进了庭院,还未站稳便回禀,天后召见。

上官婉儿到仙居殿时,太平已经侍立在陛阶之上,除此之外,殿中还站着狄仁杰。

“李明、李徽等犯官虽已下狱,然则谋刺雍王的主谋尚未落网。上官婉儿、狄仁杰,尔等即日随太平公主前往长安,务将此案彻查分明。”

这不就是裴愔所说的静思之务么?

二人接了敕牒,方行至提象门外,便撞见李嫣儿正与崔珩在道旁拉扯。

上官婉儿轻轻拉住太平的衣袖,顺势避入宫墙阴影里,眼中带着几分玩味,示意她瞧瞧那边的热闹。

经这一打岔,太平的注意力也被吸了过去。

那两人似乎在争执。

虽听不清在说什么,但肉眼可见李嫣儿面容上的愠怒清晰可见。

“嫣儿能这般与人争执,这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了。”太平看得入迷,“还在宫墙下跟人拉拉扯扯,这两个人在演哪一出?”

并非李嫣儿脾气好不与人发生争执,而是她压根就不屑与人争执。

“许是在此了结什么风流官司。”上官婉儿轻笑,“看这情形,怕是段理不清的痴缠债。”

此话将太平逗笑,“又是去西市上学的说书先生的口吻。”

正拉扯间,崔珩看着就要走,李嫣儿顺势拉着她的手,却听到一句了不得的话,“我本就是他家三书六礼聘下的娘子,你要我如何自处!”

不得了了…

听到大八卦了…

李嫣儿正欲开口,却察觉到远处阴影下正听墙角的两个人…

尴尬了。

两个人立马正色,从容自阴影中踱步而出。

对面两人惊得连礼数都忘了,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太平踱到面前。

她笑吟吟地说了句“好巧”,倒像是当真在宫道上偶遇一般。

本想悄无声息的离开,却听到李嫣儿开口,“公主,妾有要事回禀。”

宫道上吵些无关紧要的风流官司也就罢了,却实在不是回正事的地方。

四个人还是一路回了瑶光殿。

太平走前面,上官婉儿紧随其后。

李嫣儿跟崔珩黑着脸,一左一右隔三丈远。

提象门内还好,宫道宽敞,这般倒也无碍。

一出提象门,巷弄顿时狭窄起来,那两人竟各贴一边宫墙走着。

太平回头瞥见这泾渭分明的阵势,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在宫道上吵架扯头花,亏得你们做得出来,有何事不能回去再说?”太平责备道。

不像她跟上官婉儿,每次吵架都关门吵。

李嫣儿与崔珩同时盯着前方那个背影,不约而同地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方才在宫墙下看得津津有味的,难道不是你?

进了瑶光殿的书房,两个人依旧沉默不语。

太平扶了扶额,席坐在圈椅上,“先说为何吵架。”

横竖宵禁在即,正事也不急在这一时。

先听了八卦再说。

“嫣儿说。”

李嫣儿,“今晨卢玠和李峤被天后召入宫中,出宫时正与我们在应天门遇到。”

说到这里又没了下文。

太平,“继续说。”

崔珩,“卢玠说红楼上了新菜谱,邀我共赏。”

李嫣儿,“然后她去了。”

上官婉儿,“去了就去了,怎么就到宫道上吵起来了?”

崔珩,“席间我左右套话,才知晓天后让卢玠与李峤密查昨夜金吾卫密奏公主回洛阳一事,赶着回宫与她商议,谁知一见面就摆一张臭脸。”

李嫣儿,“我哪里知晓你是与我商议此事?”

太平,“……”

上官婉儿,“…….”

八卦到此也听明白了,太平揉了揉眉心,有些无奈。

“那就派你们二人都一起去盯着卢玠,若是查到山风馆,立马回禀。”

那二人并未应答,一阵沉默。

上官婉儿也无奈叹了口气,“此事关系重大,莫要使性子。”

卢玠是羽林卫,李峤是监察御史,派这两个人去查此事,天后怕是对相王已然有所怀疑。

“若是他们查不到山风馆,便引着他们去查山风馆。”太平又重新吩咐,“我与婉儿明日便会启程去长安。”

“你们留在洛阳莫要再…起争执。”

她是要放弃三娘了。

崔珩似乎想起什么,“昨日崔湜到洛阳,说是长安家中近日总有个姐姐去找韦莲儿。”

“衣着华贵,不似普通人家的女子。”

太平问,“可看清容貌?”

“帷帽遮面,看不真切。”崔珩摇头,“神神秘秘的,韦莲儿跟太子殿下走得近,府中人也不敢多问。”

既如此,太平也不再追问,“崔湜不在长安读书,好好的到洛阳做什么?”

崔珩叹了口气,“前几日相王妃刘娘子在府中举办诗会,席间裴炎家的大郎裴懿出尽风头,我们家的小郎君却未能成句,家母深感面上无光,气闷不过,这才将族弟送来洛阳,拜入杜审言的门下求学。”

相王妃怎么回去长安了?

还办诗会?

宗室办诗会,无非两个缘由:一为儿女姻缘,二为笼络人心。

相王家的小郎君李成器方才一岁,谈婚论嫁自是荒谬。

既非前者,那便是要借机拉拢某位女眷了?

“杜审言此人性情狂傲,放荡不羁,岂是良师之选?去告诉你父亲,让他另寻苏味道来做崔湜的师傅。”

这话说得不容置疑。

自太平从安戎城回来以后,崔珩也多次劝诫过父亲,陛下沉疴难起,太子不堪大任,如今朝政尽归天后。

长安动荡,天后却委政于公主,这风向朝中人都看得清楚。

崔挹此人,本就权欲炽盛,是个迎风而倒之人,如今自然是行倾力攀附之举。

太平心下雪亮。

政治风云中,何来的纯粹君子?

宦海浮沉,不过是阵营的选择与利益捆绑。

她将目光投向一旁站着这的上官婉儿。

昨夜那般,她可怨了?

“你们出去接着吵吧。”太平收回目光,神色有些倦怠,对那二人摆了摆手,“找个没人的清静地儿。”

“婉儿也出去吧。”

上官婉儿被撵了出去,背靠着朱红色的梁柱开始沉思。

公主惊惧至此,却从未提过自己死后那三年中的经历,她只从李嫣儿口中断断续续听到过。

李旦利用她来制衡李隆基,却在关键时刻行背刺之事,将她远置蒲州。蒲州离长安不远,这分明是“放风筝”的手腕——既要借她之力,又不容她坐大、威胁帝位。

公主被遣蒲州后,李隆基野心渐露,李旦独木难支,索性将皇位传于李隆基,又急召公主回长安,让二人继续相争。

上官婉儿微微闭目。这局棋,从一开始便是四面楚歌的死局。

她何苦执意如此。

世人只叹她权欲过甚,看不清形势。

她已是大唐镇国太平公主,食邑万户,权势煊赫。以女子之身,本可安享尊荣,超然于猜忌之外。

她如何偏要与那李隆基一争高下?

便行事还那般激进。

那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手段,那是报仇泄愤的打法。

她用了自毁的方式去搏杀,搭上了整个家族。

偏生李旦阴狠狡诈,要这般去算计利用她。

是她让她孤身坠入那三年的无边黑暗,至今身心俱损,惊惧难平。

离开洛阳前,她必须要去见李峤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