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199章 有人魂被勾走了

醉红妆 第199章 有人魂被勾走了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8:54:26 来源:文学城

天后震怒。

李贤所主持编纂的《后汉书》注释,其中有一句。

“任重道悠,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

经李贤授意,被太子左庶子张大安注释为。

“权重者若贪利擅权,必致祸败。”

不如直说牝鸡司晨,国祚必危。

幽禁,流放,赐死。

她的记忆被唤醒,如同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

宫中的人都在传李贤并非天后的亲生母亲,他是从前韩国夫人的私生子,而韩国夫人被武后赐死,故而寄养在她名下。

年少时只当是宫人误传,直到李贤在巴州被赐死,她才知道流言并非空穴来风。

殿门被推开,扰了她的思绪。

男子束着玉冠,面容饱满,锦袍上的暗纹都绷出圆润的弧度,双臂悬在空中,口中焦急的唤着,“太平,不好了。”

“母后震怒,已经去东宫拿人了。”

女子惊讶起身,衣袖打翻茶杯滚落在地板上,“母后怎会着人去拿贤哥哥?”

她好歹得装一装,那毕竟是她唤了多年的亲阿兄。

演得太过,那茶杯有些尴尬的在地砖上滚了好几个圈,停在李显脚下。

他顺手拾起茶杯,快步走到太平跟前拉着她的手往殿外走,“母后最是疼爱你,你若求情她许是能听上几分。”

怎么可能。

此刻求情除了给母后找不痛快,还能给自己找不自在。

但…她要做出手足情深的姿态。

女子任由李显拉着,徐步走在宫墙的阴影之中,此刻她宛如一个假人。

东宫广场前铺着百副甲胄,午时烈日正毒,李贤披散着头发,衣衫不整,身后的两名禁军押着他的肩。

还有那个被按着匍匐在地上的赵道生。

李贤的嬖童。

太平没有过多注视那二人,只呆呆看着那曾日夜思念的母亲。

她曾上表,号天罔极,扣地不追,怨晨昏之易隔,悲节叙之难留。

阻隔相见的人如今就在眼前,她眼眸含着泪珠,那凤冠在阳光的照耀下让人无法直视,而她缓缓低头是因为羞愧而无颜面见母亲。

“太平休要求情。”

她咽喉似乎被人噎住,说不出任何求情的话语,索性闭了嘴。

李显横下心,跪在武后跟前。

“母后,东宫本有侍卫,几百幅甲胄实在不足以指明太子造反,至于…那嬖童。”他微微斜看了他一眼,“处置嬖童便罢,对太子以示警告即可。”

武后转身,这孩子历来懦弱,为了手足竟也能说出这一番话。

衣裙缓缓远去,太平没有顾及众人,只徐徐跟在身后。

明崇俨死了。

在通化坊被盗寇刺杀。

太平知道是李贤做的,明崇俨说过他的面相气弱形浮,无帝王之相,为报复指使人杀害明崇俨。

这是后来赵道生的供词。

现在想来,是母亲下的好大一盘棋。

甚至明崇俨可能也是受她指使,言太子不堪为继,英王类太宗皇帝。

“亏得婉儿,洞悉后汉书的注解有异,否则…”

否则她还真不知道寻个什么由头废太子。

女子将茶碗从太平侧边放至案几上,前世她可没有揭发太子贤注释汉书冒犯天后这一举动。

此时的她应当是想办法如何在母后身边取得信任,替上官仪平反才是。

那这一出倒也是无可厚非。

武后眼神示意女官将手边的札子递给上官婉儿。

那是长安县尉宋璟写的关于明崇俨被杀一案的验状。

“正谏大夫明崇俨于归宅途中,于通化坊南巷口遇刺身亡,现场无搏斗痕迹,非强盗杀人。”

非强盗杀人,那便是有人预谋,买通了正谏大夫身边的侍卫,毫不费力的将朝廷上五品官员当街刺杀。

上官婉儿轻轻合上札子,“天后,行凶之人目无法纪,藐视皇权,当速速缉拿归案,按律惩处。”

她们在唱双簧。

这罪名几乎是已经心知肚明的要栽到太子贤身上。

天后赏识上官婉儿的识时务,县尉无权督办五品官员被当街刺杀这样的大案,理应交由大理寺督办。

但大理寺的狄仁杰是个刚正之人,所以她要亲自派人去督办此案。

上官婉儿聪慧,处事圆滑,是督办此事的最佳人选。

走出大殿,清风拂面,霞光满天,夕阳下的影子在廊下被拉得老长,太平自顾自走在前方,上官及一众女官跟在身后。

前方的人轻轻抬手,似乎是在要什么东西,上官婉儿将手中的帛书敕牒放至她手中。

玉手徐徐展开,左下角用了朱笔御批,“狄仁杰可不是什么谄媚之徒,你要仗着母后的威严办案,想来是行不通的。”

“那…依公主看,臣该如何才能办好差事?”

扮猪吃老虎,她历来是这个德行。

前方脚步突然止住,身后的人险些撞上她,她转身将帛书按到上官婉儿胸口,“你自己的差事…”

手指在她心口的位置停住,“自己想办法。”

她的脸,清晰可见的红了,红到了耳根。

她微微一笑,手指松开,帛书并未被接住,丝滑的落在上官婉儿的鞋尖上。

还是不经勾引。

随便动动手指,她便溃不成军。

人已经走远了,她拾起帛书鬼使神差的放入怀中心口的位置。

那里还遗留着她刚刚触碰的痕迹,她在回味。

回味方才的心动。

有人,魂被勾走了。

赵道生的供词不难获取,将供词拿到大理寺的时候狄仁杰也并未惊讶。

他目光炯炯,一边注茶一边审视眼前的年轻女子,“上官仪的孙女?”

“是,狄公。”

眉眼间是有些相似。

他将茶递给上官婉儿,“只听闻婉儿精通诗词,为何也管起人命官司了?”

她双手接过,只轻抿了一口,“天后有命,不敢不从。”

他摇摇头,这女子实在不应该闯入这政治漩涡之中。

太子监国尚无过失,武后想要用明崇俨案废太子,这是二圣之间的博弈,她实在不必淌这浑水。

茶水凉了,他也没有再续的意思,“供词我还需上呈大理寺正进行复核,多日来有劳婉儿费心了。”

“无需进行复核了,赵道生已在牢中畏罪自杀。”

是太平。

狄仁杰远远望去,不过是一名十六七岁的女郎,但在这刑狱官廨中并未见稚嫩之气,甚至有着难以言说的气场。

那不是单纯狐假虎威的皇家做派,而是真真切切的掌权人姿态。

他历来感知能力较常人要敏锐得多,不会看错。

前脚上官婉儿拿到口供,后脚太平便下令诛杀了赵道生。

只要人证死了,这口供便无从查起,而白纸黑字的东西,在作结案判词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这一笔。

不管是不是太子贤指使,武后的目的都达到了。

狄仁杰抬手含笑相迎,“殿下。”

上官婉儿起身,将坐榻让了出来,桌案上还留着她喝剩的半碗茶。

狄仁杰吩咐重新拿个茶碗。

“不必了。”遂拿起茶碗饮下一口,但奈何没有料到茶已经凉了,皱着眉咽了下去。

上官接过她手中的茶碗注水,狄仁杰仔细审视了赵道生的口供,“殿下,赵道生畏罪自杀一案,如今又成新案。”

“臣需要上报大理少卿。”

太平将文书放至案几之上,“关押赵道生的内侍省狱已查明赵道生为畏罪自杀,这里是文书。”

“即便是大理寺卿来了,这也是正常章程。”

她应当是熟悉三司制度的。

从前只听说公主喜读诗词歌赋,今岁中秋夜宴还身穿紫袍男衫在今上面前为自己求取婚事。

风向一转,管起了刑事司法。

这太诡异了。

五十岁的老头子举起茶杯饮下压了压心气,“既然…如此,将这口供加在结案判词中便是。”

老奸巨猾。

太平在心中暗骂,但这并非贬义。

她对狄仁杰是崇敬的,若没有他“老奸巨猾”的在武后面前委婉劝说,酷吏横行时许还要惨上几倍。

走出官廨。

一前一后的影子时不时交叠在一起,上官婉儿小心翼翼跟在她身后。

今日她一句话便杀了赵道生,为天后废太子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

她像变了一个人。

一夜之间杀伐果断,让人心生畏惧。

更像第二个天后。

太平故意放慢脚步,让影子看起来像是在并行,她嘴角微微上扬。

犹豫着今夜到底要不要把她骗来寝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