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147章 寻遍骊山

醉红妆 第147章 寻遍骊山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3 06:24:45 来源:文学城

骊山的夜晚被火把照得通亮,太平央求皇帝派了金吾卫出城,将整座骊山的出入要道悉数封锁,又带着数不清的士兵连夜搜山。

夜半山风渐起,骑在马背上的人一改平日的华丽装束,只身着一件圆领衣袍,眉头紧锁。

此刻的她心中愈发的恐惧,她害怕没有消息,又害怕收到消息,已然三个时辰过去了,几千名士兵将骊山踏遍也不见她的踪影,或是已然往洛阳去了?

“报!殿下,前方有条小路发现沾染有血迹!”

太平立即道,“带路!”

那是一条人烟稀少的小路,因为不常有人行走,路面上已然布满了青苔,血迹染在上面十分的显眼,一旁还有浅浅的马蹄印,再往前走,却发现马蹄印消失在大道之上。

大道一左一右两个方向,太平吩咐道,“两个方向分别派人去找。”

“诺。”

这时候已然快天明了,丝竹劝说道,“殿下,先回华清宫休息吧,不然没有寻到上官大人,您自己先倒下了啊。”

太平此时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搜寻的时间越长,她的思绪越发的乱,也越发的容易胡思乱想。

这样久了还是一点音讯没有,她是不是已然葬身悬崖?那滩血迹到底是不是她的,若是是不是已然被贼人掳走?

她不敢再往下想,只摇了摇头说道,“当日我便不该让她出长安。”

丝竹道,“妾想着,若是大人独自骑马走出骊山,许是要寻个地儿躲起来的。”

“大人那般聪明,定会找个不易让人察觉的地儿,许是要多找些日子呢!”

这句话倒是让太平稍有宽心,“连续三日,我们这般大的动静搜山…”

说到这里她兀自摇了摇头,又抬手揉了揉额头,“去,丝竹去让金吾卫再加派人手。”

“骊山的一草一木都不能放过!”

“诺。”

栀子花的香气惊醒了床榻间正熟睡的人,她睁眼便瞧见屋内有一女子穿梭来去的身影,穿着布衣长裙,头上佩戴着朵栀子花钗,想来香味便是从那里传出。

“咳咳…”

床榻上的人努力使自己发出声响,希望引得那人向这边瞧过来。

女子听到咳嗽声疾步走到床榻前,上官看清了她的面容,因不施粉黛眉目间显得十分清淡,但又透着一股干净透亮,目光里含着微微星光,笑容没有那般明媚张扬,亦是淡淡的模样,却如梨花拂面一般清爽。

“你醒了么?”女子问道。

上官起身问道,“这是哪里?”

女子按住她的半个身子,“你左肩上中了箭,别乱动。”

上官抬手按了按自己的左肩,确实如她所言。

女子继续道,“我在山中采药遇到你正躺在路边,便救你回来了。”

上官听后没有言语,女子又说道,“救你时,身旁还有一匹马,一直跟着,我瞧了瞧你身上的箭伤,恐是有人追杀,怕它的马蹄印将人引过来,便将它引到大路上了。”

上官依旧闭眼不说话,女子起身离开床榻间,行至院中。

房檐下放置着一碳炉,上面坐着药壶,女子拿起一旁的团扇轻扇。

上官亦从屋内走出,院子不算很大,但十分的雅致,园中种着一颗梨花树,地面铺就着精挑细选的小石子,女子听到声响后并未抬头,只自顾自的说道,“你这般恐是要落病的。”

上官道,“你是医者?”

女子点了点头,“略懂而已。”

上官环顾院子四周,瞧着另一处的廊下晒着各种药材,风起时还能嗅到一股淡淡的药香味,女子将药罐拿起后又问道,“阁下尊姓大名?”

上官摇摇头,“不记得了。”

女子也并未吃惊,将药碗端到她眼前说道,“喝下吧。”

上官接过后顺从的将药一饮而尽,女子坐在廊下的木阶之上,上官将碗放下便坐在她身侧,看着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随手指着一长得茂盛的草株问道,“这是何物?”

女子笑道,“它叫荨麻,用来治疗风疹的。”

上官点了点头,女子瞧着她似乎对这院子感兴趣,便跳下木阶指着一白色花株说道,“这是山栀。”

“用于凉血解毒。”

上官点点头,“你头上佩戴的便是它是么?”

女子默然,又将头转到另一侧跟她说道,“既然你不记得自己的名字,那便就叫山栀可好?”

上官愣了愣,她委实没有想到眼前的人能胡乱给她杜撰出一个名字,还如此的草率。

“那姑娘又尊姓大名?”

女子笑道,“我本没有名字,当日师傅捡到我时,一旁正好有一株子苓,便唤作为子苓了。”

上官起身走回屋内,女子听得她轻飘飘的声音传出,“瞧着你院子里有一株金蝉花,今后你便唤我阿婵吧。”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女子跟着她走进屋内,“婵本为嫦娥之别名,又可指月儿,你瞧着清冷,倒也呼应得上。”

上官在她屋内的书案前席坐下,“读过书?”

子苓坐到她对面应道,“师傅三三两两教过一些,不甚精通。”

皇帝已然罢朝数日,只因为每日朝堂之中均有两派相争,一派以太平为首,另一派以张柬之为首,而相王李旦怕招惹是非索性开始向皇帝请辞。

太平坐在仙居殿下,静静等着皇帝在上位发话。

上官婉儿在朝中数年,弘文馆的多数学士皆是出自她的门下,之前则天皇帝当政时,遴选官员以及科考殿试均有她的参与,以至于朝中上至宰相,下至长安城的县丞均有她的门生。

如今她突逢变故,生死未知,而当初主张她去洛阳的张柬之自然是逃脱不了干系。

“陛下,朝中上二品官员在骊山遇袭,这般惊天之事,属贼寇之流做出,本宫属实不能信!”

韦香儿亦在一旁帮腔道,“陛下,妾倒是与月儿看法一致,听闻上官大人身侧的女官说,那伙贼寇训练有素,不像是一般的匪患。”

李显撑着脑袋,揉了揉太阳穴,“张柬之有拥戴之功,况且此事又无真凭实据,仅仅只凭臆断,难以服众啊。”

太平道,“陛下,婉儿难道没有拥戴之功么?那夜若不是婉儿带着圣旨赶到,他张柬之不过就是个莽夫罢了!”

韦香儿道,“陛下,月儿说得不错啊,昭容生死未卜,即便是武家人也开始上书弹劾张柬之。”

“昭容行前的路线仅禁军知晓,而羽林卫统领便是张柬之一手提拔。”

“张大人实在是脱不了干系啊。”

李显看向殿下的另一人问道,“嫣儿以为呢?”

这句话将女子神往的思绪拉扯回来,她俯身应道,“臣以为当贬谪张大人。”

“否则朝中上下的怒气,均难以平息。”

李显瞧了瞧书案上的奏疏,“一个上官婉儿竟有这般影响,弘文馆的崔湜上书要朕罢相,连长安令都几次三番要朕罢相。”

皇帝轻哼一声后说道,“罢了罢了,将张柬之贬为新州司马,恒彦范贬为泷州司马,敬晖贬为崖州司马。”

“即可拟召吧。”

太平又起身说道,“陛下,妾以为当召回当日被张氏兄弟诬陷而遭发配的张说与魏元忠二人。”

李显看了一眼韦后,瞧着她微微点头,便说道,“准。”

走出含元殿后,李嫣儿同太平说道,“已然一月有余了,骊山还是没有消息么?”

太平应道,“本宫就差命他们将骊山的树都砍光了,连她半分影子都没有瞧见。”

李嫣儿道,“那便再往东寻,许是她独自骑马东去了?”

太平没有言语,她早已在东行的驿站关卡设岗,若真是东去,该早已有消息了。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李嫣儿又说道,“我这便启程去骊山崖下去寻,即便是葬身悬崖,我也要把她的尸骨带回来!”

太平看着她的背影渐渐远去后,丝竹询问道,“殿下,还要派金吾卫找么?”

太平道,“找。”

她始终不相信那人已然离去,她相信自己与她的心灵感应,那人一定还活着。

“在长安城中找,还有附近的农舍庄子。”

“诺。”

“没有本宫的允许,她怎能独自一人离开。”太平兀自说道,“骊山没有,便寻便骊山方圆十里,十里没有,便寻便百里!”

“告诉金吾卫,本宫要见活人,活着的上官昭容!”

丝竹从未见过她这般模样,眼眸中血丝密布,似疯魔了一般,泪珠顺着她的眼角流出,她立马抬手拭去,她历来是这般执拗的,她愿倾覆自己的所有去寻她,也不愿相信她已身故的一个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