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红妆 > 第144章 改天换日

醉红妆 第144章 改天换日

作者:琅琊土豆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02 07:49:11 来源:文学城

夜幕降临,星出四方,月挂枝头,含元殿前的玉阶前站着两名女子,身上穿着深色大氅,遥望着远处的玄武门。

女子的手轻拂在石栏之上,“这宫殿仿佛一座收敛魂魄之地,有多少人在这里因失败而饮恨而亡,又有多少帝王在这里心死神伤。”

她抬眼望向那星空苍穹浩渺,又回头看向那巍峨宫殿,“这些雕梁玉砌终究还是会付诸东流。”

她眉头紧皱,久久不能释然,即便是自己亲手推动的这场政变,她依旧不能释然。

“虽丧金舆及玉乘,千古功名仍在!”

她微微抬头吟诵出这句词,此时她心中的悲伤如同那连天雪浪般倾泻出来,向来克制的人,却在此仰天长啸。

她叹的是那浩荡青冥腾空而起,将长夜映出的万丈光芒,而如今那绚丽终将是要被无奈埋葬了。

太平在她身侧,亦看着那座武皇曾临朝称制的宫殿,喃喃道,“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

这句词何其悲凉,春草垂暮,秋风惊起,秋风罢去,春草又生。人生便是这般循环往复,任何人都无法阻拦那些春秋变幻。

羽林卫武攸宜已打开宫门将太子李显迎入宫门,同玄武门的张柬之,李旦等人在宣政殿前汇合,望楼上的兵将瞧着远处的火光,立即击响了钟鼓,宫殿内的千骑守卫统领常元楷闻讯便赶至宣政殿。

听闻鼓声,亦惊醒了张氏兄弟,二人披着外衣从仙居殿走出,在紫宸门后瞧着刀光剑影的模样,早已是吓得站都站不稳了,正准备转身回去向皇帝禀告时,却被人从身后挟持住。

这是政变前,并未预料到的,禁军本分为左右羽林卫,而谋划这场政变的人却故意漏掉了这支千骑队伍。

李显一见常元楷带兵站在玉阶之上,便吓得面色惨白,拿剑柄的手也是止不住的哆嗦。

整个宫殿门前被士兵手上的火把照耀得宛如白昼一般,常元楷上前呵道,“何人胆敢夜闯宫门!?”

李显哆哆嗦嗦不敢出声,汗珠顺着额头流了下来,同身侧的张柬之说道,“我就说不来,你们非要让我来,这下完了,完了,完了!”

张柬之却是临危不乱,仰着头指着剑同上头的人说道,“此乃东宫太子李显!”

“何人胆敢阻拦!”

常元楷并未被唬住,开口道,“太子殿下为何夜闯宫门!是要谋反吗!”

张柬之悄声同李显说道,“殿下,开口说话啊!”

李显颤颤巍巍应道,“本宫…本宫说什么?”

张柬之道,“臣说一句,您复述一句。”

“陛下病中,张氏兄弟乱政,本宫特前来勤王!”

“常将军还不速速退让!”

常元楷道,“臣有护卫宫廷之责,殿下恕罪,臣不能从命!”

太子听后已然是吓得有些喘粗气,同身侧人问道,“张大人,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张柬之又说道,“敢问常将军护卫的是哪家的宫廷?”

常元楷道,“自然是陛下的!”

张柬之有些语塞,但还是应道,“常将军可知,这是李唐家的宫殿!太子才是李唐的正统血脉,陛下不过是代掌皇权,如今又被身侧之人蛊惑而祸乱朝纲,太子不过是带着臣下拨乱反正!常将军还要一意孤行吗?!”

常元楷应道,“臣拿的是陛下的俸禄,应的也是陛下的差事,臣不如张大人这般博学,但臣知晓忠君,便只能忠于一人,若是左右摇摆恐要不得好死!”

张柬之怒道,“简直冥顽不灵!”

李显见状,更是绝望,他似乎已然看到了母亲的刀架在脖子上,也似乎看到了摆在眼前的三尺白绫,他开始后悔发动这场政变,若没有这一遭他还是地位尊贵的太子殿下,怎会落得如此地步。

这时候从常元楷身后传来一女声,“陛下有旨!”

“张氏兄弟乱政,命就地处决!”

是上官婉儿手持圣旨而来,身后还跟着李嫣儿的女骑,听得这旨意的太子一行人,似乎看到救命稻草一般,张柬之一声令下,身后的羽林卫便冲上了玉阶。

最终在仙居殿外找到了已然被绑得死死的张氏兄弟,手起刀落,便结束了他们草率的一生。

张氏兄弟诛杀,李显卸下兵器便行至仙居殿内向皇帝请安,这时候上官婉儿和太平已然站在床榻一侧了,李显跪下说道,“母皇,张氏兄弟意图谋反,已被儿臣诛杀。”

皇帝道,“知道了,张氏兄弟既已伏诛,太子便回去吧。”

李显听后便立即起身准备退出寝殿,却被身后的张柬之拦住,“太子应当回何处去?”

“高宗皇帝将天下托付给您,让您代掌皇权,如今太子已然成年,是时候该归政了!”

皇帝从床榻上起身,拿起龙头拐杖一步一步走到太子跟前,李显将头深埋在地砖之上,丝毫不敢抬眼看那位年过八旬的母亲。

“你,也是这般想的么?”

李显不敢应答,将头又埋得更深了些,许久皇帝又问道,“朕在问你的话!”

李显支支吾吾应道,“母亲,天下由您掌管,儿臣无怨言!”

皇帝摇了摇头,“朕终会离你而去。”

随后便缓缓转身,“婉儿,拟退位诏书。”

“诺。”

李显听了这话,才缓缓将头抬起来,看着母亲又重新回到床榻之上,听得她对张柬之说道,“张大人还在此处做什么?”

“还要带着羽林卫逼宫么?”

张柬之也是属实没有想到是这般结局,愣了愣从大殿之中退了出去。

皇帝又说道,“太子,你过来。”

李显起身拱着腰行至床榻前,听着眼前人吩咐,“退位后朕便迁至上阳宫。”

李显应道,“儿臣依旧会为母亲保留尊号。”

“衣食住行均照如今,除此之外,儿臣每半月会携臣子前去上阳宫叩拜母亲。”

皇帝淡淡一笑,“权利于朕而言,已然是虚无之物,余下的时光,朕希望也过一过那超脱飘逸之人的生活。”

这时候上官的诏书已然拟好,正准备上呈皇帝时,却见她摆摆手,“往门下省发吧。”

接着又对李显说道,“都退下吧,朕乏了。”

“诺。”

上官手持退位诏书走在李显身后,太平则是行在李显身侧,走到仙居殿门前时,张柬之立即便迎上去问道,“殿下,诏书可下?”

李显神色有些不耐烦,这老头子的吃相实在有些难看,挥挥手说道,“上官大人告诉他!”

上官手持诏书应道,“陛下已吩咐向门下省发了。”

许是太过欣喜,张柬之并未察觉李显的异常,急匆匆的便俯身叩首,“臣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殿前的羽林卫见状也齐齐俯身叩首,“臣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臣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李显被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声突然惊醒,此刻他便是这帝国的主人了,数年前他所期望的在今夜都实现了,从今以后他再不用担惊受怕,再不用怕被贬去偏远之地。

太平看着这浩大的呼声,并未参与其中,只默默转身离去,对她而言,母亲伟大的时代已然过去,即将开始一个新的时代了。

上官同新帝言语几句便跟在了她的身后,重新回到了仙居殿。

皇帝正坐在妆镜前为自己描眉,虽已是高龄,但她的手依旧稳健,从铜镜中看到折回的二人,淡淡问道,“殿外的呼声是在为新帝欢呼么?”

太平道,“是。”

皇帝道,“大局已定,你二人陪着我去太液池边走走。”

星月隐退,天色渐渐明朗,宫殿又恢复了平静。太平与上官陪着皇帝登上了太液池边的自雨亭,站在亭阁之上,瞧着那芳草如茵,林木葱郁,问道身旁的人,“婉儿当年是几岁跟随在朕身旁的?”

上官应道,“回陛下,臣十三岁被陛下从掖庭带出。”

“后一直跟随在殿下身侧,十八岁那一年,殿下下降,便跟随陛下身侧。”

皇帝道,“快二十载了,朕记得是那年的夏季,蝉鸣不绝,太平顽劣,朕想着替她择一伴读,但又恐世家女子进宫生起事端。”

“听闻内文学馆博士说,有一女子才华出众,便起了心,谁能想到这女子竟在朕身侧二十年。”

上官道,“臣愿跟随陛下去往上阳宫,继续陪侍陛下。”

皇帝浅笑摇摇头,“婉儿,你太过重情,许是书读的太多,心中总是住着一位圣人,你要懂得审时度势,如今新皇登基,你难道不知道自己应当跟随的是谁?”

上官看着皇帝摇摇头说道,“于臣而言,身名地位皆是空无,唯有不负情意,不负自心,这一世臣才觉得没有白走一遭。”

太平道,“母亲不正是喜欢她这一点么?如今为何开始训斥?”

皇帝道,“正是因为喜欢,所以纵容,从前也不忍加以责备。显儿是个软性子,韦氏刚强,你二人需得留在朝中,稳固大局,莫要让显儿任由韦氏摆布。”

二人互相对望一眼,而后应道,“诺。”

皇帝又继续说道,“张柬之亦是个野心勃勃之人,未免他独揽朝政,你二人需得进言皇帝早早料理了好。”

“常元楷此人堪用,朕会召见他,让他此后听从太平调遣。”

皇帝又说出了一些大臣的名字,将他们的习性,弱点,一一列出,待含元殿的鼓声响起时,才又说道,“婉儿去吧,诏书出自你之手,这样的场面,你又怎能缺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