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字狱录 > 第34章 34

字狱录 第34章 34

作者:李时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1:44:38 来源:文学城

崇祯二十四年的春天,张淮清记得那是一个多雨的时节,京城的寒潮来得比往常都早,再加上淅淅沥沥的雨连续不断地下了一个月,足足冻死了好多人。

彼时的张淮清刚得了状元,成为了大周最年轻的状元郎,还被皇帝倾点为礼部尚书,可谓是风光无限,那时的他心中怀抱着期许,他也曾想要做一个好官。

然何谓好?张淮清面对老师的这一问,说了这么一句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要民生不艰,百姓安乐,路无冻死骨。

陛下的圣旨昨日已经送到靖国公府,再过几日,张淮清便要去礼部任职了,在正式上任前,他还有几件事情想做。

全天下都知道,在京城最贵的地段有一座酒楼,名为燕来楼,而燕来楼中那么多酒,其中要属那浮生若梦最为难得。

据喝过的人说,这酒只要喝上一口,便再也看不上其他的酒了。张淮清自是不信,在他十五岁时,他也曾偷偷跑到燕来楼偷喝过一口,酒确实是好酒,可要说是最好,他却不以为然,虽然他之前没喝过别的酒,想来是无从对比,可他还是觉得天下最好的酒不该只是如此。

多年过去,他已然尝过许多美酒,可这浮生若梦的滋味他早已忘记了,所以今日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再尝一回这浮生若梦。

最近府上日日都有客人来访,张淮清实在是扰不胜扰,他换了玄英的衣服从后门溜了出来,跟小二要了二两酒和几样小菜,径直上了二楼,坐在回廊边上一角。

以他的身份,可以单独要一个雅间,可他就喜欢凭栏眺望的感觉,隔着一个栏杆,看着街上来往的人群,有种可以俯望整个京城的感觉。

小二很快温了一壶酒摆到了他桌前。

他没有急着入口,先是将酒放到鼻子前闻了闻,“嗯,确实是好酒。”

“公子想要喝酒跟我说一声便是。”

听到这声音,张淮清无可奈何地将酒杯放下,“来得够快的呀。”

来人是槐序,他坐在街对面的一棵树上,看样子来了有一会儿了,下一瞬,他就出现在张淮清面前。

“公子,你就算要偷跑出来,也该带上我和玄英。”槐序不客气地坐下,一开口便是埋怨。

“反正也瞒不住你们,既然来了就陪我喝一杯吧,对了,玄英呢?”

槐序自顾自给自己斟上一杯,边喝边说:“出门时遇到锦衣卫匆匆忙忙地朝城西去了,玄英觉得奇怪就让我先来找公子,他去打探消息了。”

“城西?”张淮清轻叹了口气,“不知道这次又是哪位大臣。”

城西住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近来皇帝惩治了一批官员,张淮清也略有耳闻。

“罢了,反正还有几日,待日后,我定要改变这种风气。”

张淮清自斟自酌,似是在喃喃自语。

槐序早习惯了他的自言自语,犹自喝着酒,等着玄英来找他们。

这样的冷天,没有人愿意坐在回廊处,可若有人从燕回楼经过时抬头往上看一眼,就会看到两位侠客打扮的翩翩公子惬意地凭栏小酌,仿佛这天下的风雪都无法沾染他们。

若再定眼一瞧,两人中只有一人的手边佩了剑,大口喝酒不羁的样子,怎么看都是个仗剑天涯的剑客。而他对面那位却与他不大相同,他浅笑着喝酒,眉间神色飞舞,口中振振有词,像极了这京城最明媚的少年郎。

等远处而来的马蹄声近了,张淮清也恰好喝完最后一杯酒,起身,说:“酒喝完了,我们也该走了。”

槐序低头往下看,玄英已经牵着马在楼下候着了,他拿剑跟上。

美酒也尝了,是该做正事了。

“我跟你说,要不是你来得太晚,还能喝上一口美酒,那酒的滋味真的是……”槐序知道玄英也是爱酒之人,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可面前的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板着一张脸,他立马察觉到不对劲,闭上了嘴。

张淮清此刻也敛了笑容,问:“发生什么事了?”

玄英脸色很不好看,低声说:“太子谋反,锦衣卫已经把东宫围起来了。”

“什么?!”槐序惊讶出声,“这不可能。”

他不可置信地盯着玄英,可玄英的眼神怎么看都不像是在跟他开玩笑,他一时震惊到说不出别的话来。

玄英刚听到这消息时跟槐序的反应差不了多少,他目光直直地凝视着张淮清,等他拿主意。

张淮清沉了声,“先回府。”

当朝太子乃康德帝第三子,出生时天降异象,钦天监预言此子命格特殊,天赋非常人能及,可慧极必伤,有早夭之相。

于是,康德帝特请了归元禅寺的无心主持为其赐名——羽焉,并在归元禅寺修行三年。三年后,归家之时,恰逢长风军大获全胜归来之际,康德帝认其乃祥瑞之昭,交于太师辅导,十六岁立为太子。

世人皆知太子萧羽焉谦恭有礼,待人以诚,深得朝臣敬重;智慧过人,却从不恃才傲物,反而以德服人,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且仁德广布,怀慈悲之心,赢得万民拥戴。

然今却有人控告太子有谋逆之心,并有书信为证,信中所书除了康德帝无一人所知,只知此信被呈于康德帝案牍之上的那日,太和殿摔碎了所有的杯盏,随侍的太监死了大半,即使有侥幸活下来的也都被调离到了别的地方。

随后,锦衣卫就包围了东宫,太子下狱,一朝之间,京城就变了天。

“父亲,到底发生了何事?”

张淮清回府第一件事就是直冲靖国公的书房,询问其中细由。

靖国公沉默不语,身旁的管家和槐序玄英皆退了出去。

待门关上之后,靖国公才叹息着说话,“太子意图谋逆,朝野皆惊啊。”

“回来的路上我听玄英说了一点,可毕竟是道听途说,父亲刚下朝,必定知道些什么吧?”

靖国公闻言看了他一眼,“听你这话,是不相信?”

“我确实不信,所以还请父亲为我解惑。”

“是啊,有谁会相信太子会谋反呢?”靖国公话里似带着别的含义,“我知道的也不多,今日上朝,御史台忽然向太子发难,说有人匿名向御史台举报太子有不臣之心,还呈上了一封密信,密信上写了什么,没人知道,但是陛下看了后震怒,再然后,我们就都被赶了出来,只剩下陛下、太子还有景王,之后太和殿里发生的事情就没人知道了。”

“那太子呢?”

“听说被关在诏狱。”

张淮清拧眉不解,“这么说,陛下已经定了太子的罪了?”

靖国公长叹一口,“锦衣卫已经把东宫抄了,太子与所有人的书信往来都会被严查,这下不知道还会累及多少人?”

“仅仅凭一封密信,便说当今太子有谋反之心,父亲,您不觉得这事有些不对劲吗?”

靖国公眯眼看他,“你什么意思?”

张淮清淡定回视,“我只是觉得此事有蹊跷,或许……”

靖国公打断了他的话,“这不是你该管的事情,事情的真相自有大理寺和刑部来查,过几日你就要去礼部上任了,切勿多言,以免惹祸上身。”

看靖国公不愿多谈的样子,张淮清不再多言。

槐序和玄英等在书房外,见张淮清出来,立刻上前,似有话想问。

张淮清却只跟他们旁边的管家说话,“纪叔,父亲有事找你。”

管家不疑有他,“既然老爷有事吩咐,那老奴就先进去伺候了。”

等支走了人,张淮清换了一副神情,“槐序玄英,快去备马车,我们悄悄从后门出去,别被其他人发现。”

槐序玄英对视一眼,两人虽然好奇,但还是先按他的吩咐去办。

“公子,我们要去哪?”

马车已经离府有一段距离了,槐序才问。

张淮清不答反问:“玄英,你刚才还打探到什么消息了?”

“就在您跟老爷密谈之时,刑部联合锦衣卫带人又抓了一批人,这些人大多都是与东宫来往密切的官员。”

“知道这些人被关在哪吗?”

“就在刑部大牢里。”

“槐序,去刑部。”

在外驾车的槐序听到了他们的对话,马车转了个弯,朝着刑部去。

刑部监牢外。

张淮清向面前阻拦他的狱史出示了怀里的令牌。

狱史们见了后,态度很是客气,“是靖国公的公子啊,不知你来此有何贵干?”

“我想见里面的人一面。”

狱史们对视一眼,仍是不肯松口,“上官有令,任何人都不能见今日入狱的犯人。”

张淮清早料想到,便直接说:“过几日我就要去礼部任职,虽去的是礼部而不是刑部的,但六部一体,大家也算是同僚,请两位行个方便,不会有人知晓。”

狱史本就对他的身份有所忌惮,不用他多言,就放他进去了,只是交代了一句:“只有一炷香的时间,别让我们难做。”

“这是自然。”

而在另外一个方向,还有一辆马车也正朝着刑部大牢的方向急速赶来。

马车里的人满脸不安,咬着唇思虑着什么。

“小姐,到了。”

听到若依的声音,沐晚舟在马车里深呼吸一口气,才在若依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看守的狱史看到有人靠近,举刀呵斥:“这里是刑部重地,闲杂人等快些离去。”

来人衣裳讲究,随身携带侍女,出行所坐马车也颇有规格,一看便知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狱史想到最近牢里关押的都是些什么人后,也就不记得奇怪了。

沐晚舟虽不曾见识过这种场面,却也不害怕,“两位大人,我只想见我父亲一面,求你们行个方便。”

见他们不为所动,她给若依递了个眼神,若依从腰间解下一个荷包塞到狱史手里,“大人,求您通融通融,我们不会待太久,说两句话便走。”

方才出言呵斥沐晚舟的那位狱史掂了掂手里的分量,眼里闪过满意之色,可就在他要收下时又犹豫了,想了想,又把荷包原封不动地还给沐晚舟了。

沐晚舟以为他嫌不够,把头上的簪子取了下来,那是她生辰时父亲送她的,她心中虽然不舍但只要能救出父亲,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她都愿意。

“这簪子至少值一百两,求大人让我见父亲一面。”

可狱史仍是不收,“你误会了,并非我们为难你,只是上官有令,我不能随意放人进去,你还是回去吧。”

并非是他不想收,只是今日关押的犯人非同小可,再加上里面还有一位大人物,要是被他撞见,总之,今日这钱他收不得。

沐晚舟急了,“我只想见我父亲一面也不可以吗?周律可有明文规定,即使是犯了死刑的家属也可探望人犯,更何况我父亲还未定罪,如何不能探望?”

那狱史被她纠缠的也烦了,“你还懂周律?既然懂律法,你就该明白,进了刑部大牢的人都是犯了罪的罪人,哪是你们说想见就能见的,你再在这生事,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沐晚舟也很坚持,“我父亲没有罪,今日我必须要见到我父亲。”

“你听不懂人话是吧,那就怪不得我了。”狱史的耐心被耗尽了,他用剑鞘推了沐晚舟一把,沐晚舟毫无防备地被推倒在地,话音很冷,“再不走,落在你身上的就不再是剑鞘了。”

才刚下过一场雨,地面还是湿的,雨水混合着沙土,她的衣服立马留下了一片黑印,手抵着粗糙的地面,她生生被逼出了泪意。

可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她把眼泪忍回去,不愿被人看轻了。

若依惊呼着去扶她,沐晚舟刚调整好心情,有人踏着步向她这走来,她还未来得及抬头,视野里多了一只手。

那只手很白,如温润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与湿冷漆黑的地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骨节分明,指节修长而匀称,唯有右手指掌处有薄茧,她的父亲手上也有这样的茧,甚至比他还要厚,这是一个常年握笔之人的手。

顺着手往上,来人的脸比他的手还要令她惊艳,她竟觉得有些欣慰,只觉得这样的人才能配得上这样一双手。

她盯着他的脸看了许久,他也不生气,那手就一直伸在她面前,沐晚舟终于看够了,她借着那只手的力量爬了起来,随后低声说了句:“谢谢。”

张淮清始终不曾言语,见她无事后,就要离开。

“等一下。”沐晚舟出声拦住了他,“敢问这位大人能否放我进去见我父亲一面?”

说完,她看见面前的男人有些意外地愣了一下,她垂眸忍着那点羞耻心再次开口,“求大人帮帮我。”

张淮清很轻地对她笑了笑,“姑娘许是误会了,我并不是刑部的官员,做不了主。”

沐晚舟不愿放弃,“那你为何能进去?”

她分明看到他是从里面出来的。

她还瞥了推她的狱史一眼,“你不是说刑部大牢谁也不能进吗?既然他不是刑部的官员,为何他能进,而我不能?”

“这……”狱史一时也被她难住,为难地看着张淮清。

张淮清不答反问:“姑娘也是来找人的?”

“我来找我父亲,我只想见他一面,我不知道刑部的人为什么要抓他,我要亲口问问他,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事?”

张淮清心中隐隐有了猜测,试探着开口:“你父亲是今日刚被关进来的吗?”

“是。”沐晚舟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出了什么,急忙问:“你知道今日发生了何事?你也是来找人的吗?”

张淮清苦笑一声,“算是吧。”

他看着眼前的女子,她的父亲或许跟那人一样,想到这里,张淮清忽的有些不忍。

“这位姑娘说的没错,既然我们目的一致,两位大哥不凡再行个方便,让这位姑娘进去见见她的父亲,就当是我欠你们一个人情,可好?”

沐晚舟听到他这么说,将那荷包再度递到狱史手里,“是啊,两位大人帮个忙吧。”

靖国公府的人情可不是手里这荷包可比的,狱史们这下很快松了口,“那只能待一会儿。”

沐晚舟喜出望外,“多谢大人。”

她也朝张淮清行了一礼,“谢谢你。”

“不必。”

张淮清的声音已经远去,沐晚舟盯着他的背影没来由的生出了些别的情绪,而早已离开的人自然不会知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