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紫檀祭 > 第43章 钓鱼展艺

紫檀祭 第43章 钓鱼展艺

作者:凯歌17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1:20:23 来源:文学城

隆丰鳗场位于五都镇国道旁,交通便利之地,坐落着占地一百五十亩的隆丰鳗场。在养鳗业鼎盛时期,彼时养鳗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激烈,鳗鱼出口量节节攀升,整个行业一片繁荣景象。

如此规模,在当时已属屈指可数的大型鳗场,颇具市场竞争力。场区方正,围墙环绕,可惜仅半数土地投入使用,余下荒草丛生,闲置斑驳。

亦嘉暗下决心:待资金到位,定要将这些空地尽数利用,挖土池养鱼、养虾,绝不浪费一分资源,让效益如藤蔓般蔓延生长。

推开大门,右侧矗立着一幢二层综合楼,二十二间房囊括了食宿、厨房、会议室等,宽敞如小型社区。这般配置在同行中堪称罕见,置身其间,整洁有序之感扑面而来。若资金充裕,亦嘉便欲以此地为根基,扎根深耕,在鳗业中闯出一番天地。

与综合楼隔场相望的,是八十八口水泥浇筑的精养池,池间纵横交错着排污水道,如脉络般精密。每日鳗池污水经此汇入综合楼西侧一口二十余亩的大池,自成生态循环。池中鱼群混杂,草鱼、鲤鱼、鲢鱼、鲫鱼悠然游弋,更有野生小鱼顺水而入,连同那些逃逸或病弱的鳗鱼,在此污浊却生机勃勃的池水中,竟意外地茁壮成长,有的甚至长至3P(330克)、4P(250克)的规格,仿佛污浊中孕育着某种顽强的生命力。

亦嘉对此百思不解:精养池中半死不活的鳗鱼,一旦弃入这“杂乱”之地,反如枯木逢春,长得比原池更壮硕。是精养池卫生条件反不如土池?亦或密度过高限制了生长?又或是鳗鱼偏爱混养的自由天地?身为外行的他虽不解其理,却对这反差深感兴趣。如今各地已兴起土池试养,若成效显著,成本降低而效益倍增,那些荒地便成了亟待开垦的宝藏。

纪主任一大早便带着两名员工赶来,神色急切,指挥工人清扫办公楼、整理精养池杂物,务求环境卫生无懈可击,只为给史行长的考察留下深刻印象。他眉头深锁,手势不停,督促亦嘉安排妥当,可亦嘉却隐隐觉得,这鳗场在纪主任眼中,仿佛比他更似主人。

纪主任更特意清理了大鱼池周边的通道,备好鱼竿数把,专为王书记与史行长垂钓消遣。长久以来,他早已习惯了这般周全伺候:提前绸缪,确保王书记满意顺遂,毫无差池——这俨然成了他行事的不二风格。

亦嘉向饲料公司借了辆丰田车,前往迎接史行长一行三人。王书记亦率领组织委员及数位镇政府官员亲临,阵仗浩大,场面隆重非凡。王书记久浸宦海,深谙为官之道:政府领导愈显重视,相关职能部门便愈会主动提供便利,彼此间礼尚往来、互惠互利,此乃官场常态。

王书记携亦嘉陪同史行长等人步入养殖池区,只见一口约两平米的长方形食栏旁,鳗鱼层层叠叠,如沉睡的绸缎堆;清澈的水流在增氧机的鼓动下顺时针回旋,鳗鱼悠然栖息于食台之中,嘴一张一翕,似在轻柔低语。它们黑灰的背鳍与银白的腹部交织,恰似将海鱼的原色浑然天成地铺展于众人眼前——众人既惊奇又兴奋,此前从未见过养殖中的鳗鱼,此刻大小不一的池子次第排列,不同规格的鳗鱼清晰可辨,浮现在眼前,令史行长惊叹不已。

王书记及随行官员亦是首次真切目睹鳗鱼养殖实况,他们原以为养殖池必是污水横流、腥气弥漫,平日工人不许外人擅入,他们亦无意多问,更未曾细看。未曾料想,亦嘉打理下的鳗场竟如此整洁有序:池子编号清晰,规格、数量等管理要素一应俱全,众人心中不禁对亦嘉生出了由衷的钦佩。

“了不起,真了不起!这项目简直是块活招牌!”史行长脸上漾着兴奋的笑容,啧啧称赞道,“陈老板,您这脑袋瓜子可真是活络,旁人想破头都琢磨不出的门道,您愣是给趟出来了!”他身旁的信贷员与项目评估员忙不迭举起相机“咔咔”连拍,闪光灯此起彼伏,活像在拍什么大明星。这些详实的影像将是项目调查报告、评估报告及未来效益预测的“金钥匙”,史行长瞥了眼镜头,嘴角微翘——这照片往报告里一贴,审批流程的“绊脚石”怕是要自动让道了。

贷款审批的繁琐流程,亦嘉早摸得比自家后院还熟——他本已被建行内定为信贷科长,消息在行里传得比风还快,可惜他自毁前程,辜负了诸多期许。可这懊悔在他这儿,早被裹了层蜜糖似的,对外只化作一句玩笑:“嗨,都是年轻时不长记性,如今可算学乖了,改行当‘渔夫’了,专给领导们钓大鱼!”这话说得轻巧,倒把史行长逗得直拍大腿:“陈老板绵里藏针,真才实学呀!”

“所以说,我才要力荐你们支持这个项目。”王书记转向史行长,言辞恳切,眼底却闪过一丝狡黠,“小陈是文化人,更是‘泥里能淘金’的实干家。咱们县要实业兴县,政府定当全力支持,提供最优投资环境,别说化解困难,就是给他搭个‘金梯子’上天摘月亮,咱都舍得!”说罢,又对着亦嘉使了个眼色,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具体的鳗鱼存塘数量、各阶段出塘计划,还有预期经济效益,务必向史行长他们作详尽汇报,数据要精准得能当秤砣使,对吧,史行长?”王书记语毕,目光又转向史行长,这是官场老手的“话中话”——看似征询,实则把史行长架在了“支持地方发展”的烤架上,退一步就是不给面子。

亦嘉心下暗笑:这招“糖衣炮弹裹着软钉子”,既堵住了推诿余地,又让史行长只能顺水推舟,同意上报贷款申请。官场浸淫多年者,字里行间自有深意,只需细细咀嚼便知玄机。难怪有人无需埋头苦干,只需揣摩领导心思、按意图行事,便能如鱼得水——他亦嘉如今,不正是把这门学问玩出了新花样?

史行长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配合的郑重,却也藏着一丝戏谑:“领导的指示我们自当全力落实!今日实地察看了鳗场情况,接下来去办公室,请陈老板提供更详尽的资料供我们‘饱餐’一顿。”

“没问题,马上安排。”亦嘉利落回应,随即转向财务及管理人员,狡黠一笑,“这位是吴总经理,这位是黄副总,还有财务小何——他们都是‘数据活字典’,各位领导只管出题,他们保准对答如流,连小数点后三位都能背出来!”待安排妥当,亦嘉又凑近史行长,笑得像只逮到鸡崽的黄鼠狼:“史行长,王书记钓鱼技艺高超,他一来,池子里的鱼都机灵得紧,生怕被钓走!您若也有雅兴,不妨也露一手?!”

“钓鱼?好雅致!”史行长兴致盎然,眼中闪着猎奇的光,“想象着坐在碧波荡漾的池畔,撑一柄遮阳伞,闲翻书卷,静候鱼儿上钩……那意境光是想便让人陶醉!只是,池子里真有鱼吗?可别见了我也躲起来,让我成了‘空军司令’!”

“哈哈,全看您手艺高低!”小刘笑着搓了搓下巴,故意夸张地拱火,“若您钓上大鱼,我保证跳下去捞,绝不让您失手!不过……要是您钓上来的是‘鳗鱼精’,我可就不管了,得让它给您唱段戏!”

“真假?池子里竟有这般大鱼?”史行长听闻,眉梢一扬,兴致更浓,连声音都拔高了几分,“多大的鱼?二三斤寻常,五六斤也不稀罕?要是能钓上条‘鱼王’,我这份殊荣可得在行里吹上三年!”

众人哄笑成一团,亦嘉暗忖:这钓鱼的乐子,怕是要钓出贷款的“准信儿”了——官场与商场的交锋,终究在这池碧水中,化作了一场皆大欢喜的戏码。

“正是!”亦嘉接过话头,“鳗池排出的污水滋养得池水肥美,鱼儿长得飞快!若不是前阵子水灾冲垮了几口池子,跑掉一批,如今池里大鱼更多——少说也有三五斤,大的能上七八斤,全凭史行长您的手气啦!”

史行长、王书记、组织委员、纪主任各持鱼竿端坐池畔,目光如炬紧盯浮标,俨然一幅静待佳音的垂钓图。然半小时悄然流逝,偌大的鱼塘水面波光粼粼,却不见丝毫咬钩之兆。纪主任按捺不住焦躁,蹙眉问道:“小刘,你们今早排污时辰是否误了?莫不是排得迟了,鱼儿吃得饱足,懒得咬钩?”

“鱼儿一早瞧见纪主任这阵仗,早吓得逃之夭夭喽。”刘子龙嘴角噙着坏笑,语调却故作正经:“耐心,耐心,钓鱼最忌心浮气躁。”

“纪主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王书记笑着安抚,语气透着老练的笃定,“许是饵料不合鱼儿胃口。小毕,你去田埂边挖几条蚯蚓来。”他转头朝企业办员工吩咐道。

“好嘞,马上办妥!”小毕抄起一柄小铁锹,如离弦之箭朝土堆奔去,另一名员工亦紧随其后。

“这池塘莫非真的没有鱼?如果王书记邀请史行长来此钓鱼却空手而归,那小陈老板怕是要面临麻烦了。”小毕一边跑一边与同事窃窃私语。

“这怎么可能呢?这池塘里的鱼多得是!或许是今天打扫卫生延迟了排污,鱼儿们刚享受完从鳗池排出的‘盛宴’,现在正在休息呢。我们赶紧去挖蚯蚓吧!”新堆的田土堆肥沃松软,最适合蚯蚓繁殖。不一会儿,两人捧着几条肥硕的蚯蚓回来了。

“王书记,蚯蚓来了!”小毕高声喊道,迅速为王书记换上新饵:“借着这蚯蚓的吉言,定能钓上一条大鱼!”

“哈哈,如果真能钓到新鲜肥鱼,一定记你小毕一功。”王书记爽朗地笑着说,然后叮嘱:“纪主任,你们也把饵料换掉。小毕,再去给史行长的钩子换上新饵。”“不用了,不用了。”史行长摆摆手,婉言拒绝,语气沉稳:“鱼儿习惯吃这种饲料饵料,味道熟悉,我想很快就会有收获的。”说完,他稳如磐石般端坐着,显然胸有成竹。

“好,今天就来一场钓鱼比赛,看看谁能拔得头筹,钓得又多又大。”王书记转向刘子龙,兴致高昂:“小刘,你负责监督比赛和记分,看看谁的战绩最辉煌。”“包在我身上!”刘子龙响亮地应承下来,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水面。

突然,只听“嗖”的一声轻响,王书记的鱼竿猛然一沉!他迅速站起身,高声呼喊:“哈哈,上钩了!看我怎么收服它——”只见他手腕沉稳地发力,缓缓牵引着鱼线,一条银鳞闪烁的鲤鱼破水而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哇,这条鱼足有四五斤重!”他得意地向史行长展示战果:“蚯蚓果然灵验,你要不要换饵料?”

“不急,看看我的本事!”史行长也非等闲之辈,此时他的鱼竿微微颤动,显然是有鱼在试探。他屏息凝神,稳如泰山,心中明白只要鱼儿咬实,就是手到擒来。

小刘见王书记收线,一个箭步冲上前,抄网精准一兜,鲤鱼应声入网:“好家伙,足有四五斤重!此乃开门大吉,好兆头啊!”众人目光瞬间聚焦,空气里弥漫着期待与兴奋的涟漪

纪主任笑咪咪亦喜不自胜地起身,原来他的鱼竿亦传来收获的喜讯。只见他手腕轻扬,一条银鳞闪烁的鲫鱼破水而出,虽仅五六两,可野生的鲫鱼能长成这么大已属罕见,纪主灵巧地被他提至岸边。

小刘迅速地走上前去,用抄网稳稳地将鱼接住,然后轻轻地放入桶中。

“鲫鱼是最滋补的,纪主任这是打算用来疼爱哪位佳人呀?”吴总从鳗池那边缓缓走来,瞧见桶里的鲫鱼,嘴角扬起一抹略带嘲弄的笑意。两人一向交情甚好,彼此间那些风流韵事都心知肚明,若不是对对方的过去了解得如此透彻,是绝不会提到如此暧昧的话题的。

“得得得,少在那里胡说八道!”纪主任一见吴总走近,就感到一阵头皮发麻——过去两人曾无数次一同出入风月场所,每次都是由他来收拾残局,他生怕吴总口无遮拦地说出那些陈年旧事。加上如今吴总的经济状况不佳,已经很难再邀请他一起寻欢作乐,因此纪主任也懒得与他多费口舌。

“王书记,您这战绩如何?”吴总在纪主任那自讨没趣,话锋一转,踱至王书记身旁。

王书记抬眸一笑,语含机锋:“小吴呀,你这大忙人,鳗池排污之事可安排妥当了?我看你们如今分工倒是明晰,小陈主外奔波资金饲料,你主内操持生产——跑资金的能耐,小陈确比你强上许多,安心守好本分便是。”

“领导如何调度,我们自当遵命,王书记所言极是。”昔日资金在握时,吴总何等嚣张!林老板等股东的钱财尽由其掌控,开支调度全凭其一言,对王书记、纪主任的宴饮应酬之举亦了如指掌,甚至常恃此把柄对王书记不敬。

而今王书记知他失势,鳗场大小事宜皆由小陈定夺,言语间便多了几分戏谑讥讽:“年轻人当有进取之心,勤学方能精进。你整日耽于按摩泡妞,脑子衰得比我这老骨头还快,这可不是好事!”

“王书记,您可冤枉我了!这泡妞的本事,分明是您与纪主任早年倾囊相授!”吴总哭丧着脸,挤眉弄眼瞥向纪主任,语带怨怼:“如今我这般田地,全是拜您二位所赐!”

此言一出,素来寡言的组织委员忽地沉声断言:“孺子不可教也。”

吴总闻言,胸膛起伏,怒火中烧,脱口骂了一句:“你们都他妈的狗眼看人低,势利小人!”

话音未落,纪主任倏地竖起食指嘘声止之:“噤声!鱼都被你吵跑了!”吴总自觉再留无趣,便拂袖朝办公楼而去。

王书记与纪主任相视而笑,轻蔑摇头,低声嗤道:“朽木难雕。”

史行长却始终端坐如松,不为周遭的喧嚣所扰,双目如炬紧锁鱼钩。忽觉鱼竿猛沉,力道之大几欲脱手,他心头一凛,忙高声呼道:“快快快!这鱼力道极沉,定是大家伙!”这一声呼喊,瞬间打破了池畔的纷扰,众人目光齐刷刷聚焦于他颤动的鱼竿之上。

其余的人全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史行长,想看看他的战果究竟如何。只见那条鱼线在风中剧烈抖动,发出“嗤嗤”的响声,异常刺耳。小刘见状,连忙跑过去帮忙。他接过鱼竿,顿感一股巨大的力量从水中传来,鱼竿被拉得弯成了一道弧线。

“哎呀,这条鱼可真有劲儿,史行长您钓到宝了!”小刘兴奋地喊道,“稳住,别急着拉!让鱼儿先挣扎一会儿,等它力气耗得差不多了再慢慢往回拉。放心,我会下水去捞的。”

说着,小刘抄起手抄网,纵身跳入水中,小心翼翼地朝鱼线靠近。然而,就在他即将得手之际,那鱼突然猛地一甩尾,掀起巨大的水花,溅了小刘一脸水。同时,鱼儿也借着这股力量,拉着鱼线快速逃开了。

“快!帮我拉住线!”史行长紧急喊道。鱼儿的冲击力让他的鱼竿几乎要被拉走,刘子龙见状,立刻伸手握住鱼线,用力往怀里一拉。鱼线终于松了,看来鱼儿已被拉近了一些。

然而,由于用力过猛,刘子龙的手被划破了,鲜血直流。但他全然不顾,眼中只有即将到手的鱼儿。史行长趁机迅速提起鱼竿,鱼头已然露出水面。刘子龙看准时机,一把将鱼捞起,提出水面。

“哇!好大一条草鱼,至少有十来斤重呢。史行长这次真是中了头彩!”小刘高声欢呼道。

周围的人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条大鱼。“是草鱼,好大一条!”纪主任也兴奋地喊道,“小毕,快去帮小刘一把,他的手流血了。”

“哟,这可真是条大鱼!看来今晚我们有口福了!”小毕笑着跑过去拉刘子龙上岸,关切地问道,“怎么这么不小心,疼吗?”

“小意思,为了这美味的鱼肉,这点疼痛算不了什么。”刘子龙满不在乎地笑道。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条硕大的草鱼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史行长可真是给我们带来了好运气,每个人都有不小的收获呢。哈哈,晚上可得好好庆祝一番。”王书记笑眯眯地说道。

“吃新鲜的鱼,那味道绝对是杠杠的!尤其是我们这里的草鱼,肉质特别鲜嫩。”纪主任也附和道,“史行长,您还没尝过我们这里的鲜鱼吧?”

“晚饭准备在哪里吃呢?酒楼还是鳗场?陈老板是不是已经安排好了?”小刘捂着受伤的手问道。

“不,去休闲会馆。”王书记一脸严肃地说道,“史行长光临,自然要去高雅清静的地方办公谈事。纪主任,你帮小陈安排一下。小刘,你也一起去,刚才表现得那么勇敢。”

“放心吧,我会办妥的。”纪主任连忙应道。

“没必要太浪费,我们在鳗场吃顿便餐就行,尝尝新鲜的鱼就可以了。”史行长不想给亦嘉增加经济负担,建议道。

“不,这顿小陈一定要请的。他来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还没好好喝过呢。今天史行长刚好来了,你们一并请,这叫政府搭台,银企联姻。”王书记官腔十足地说道。

“听领导的安排。”亦嘉心里暗暗咒骂:这老狐狸色迷迷的,净想着沾花惹草,都怪他那老婆长得实在对不起观众,个头又矮,跟魁梧高大的王书记站在一起,活像相声里的滑稽搭档。

可为了贷款,又碍于史行长的面子,他只得堆起笑脸,甜腻腻地说道:“史行长务必赏光呀,咱们初次见面,吃顿饭权当提前表达谢意,往后还得多多仰仗您呢。”

“瞧你这话说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史行长微微一笑,语气温和:“陈老板如此盛情,这顿饭要是不吃,倒显得我矫情了。好吧,就这么定了,不过吃饭可以,喝酒可不行。”

“为何?怕回家跪搓板?”刘子龙打趣道。

“那倒不是,是胃不争气。”史行长苦笑一下,指了指胃部:“老毛病了。”

“胃病啊,那确实得少吃多餐,细嚼慢咽。”组织委员深有同感,推了推眼镜:“咱们这些常年伏案的人,十个里有八个胃都不好。”

“什么逻辑?我们当兵出身的,身体才叫真正遭罪呢。”王书记斜睨了组织委员一眼,脸上横肉堆笑,目光却转向史行长:“依我看,是史行长怕酒量不济,美人当前坐怀不乱才不敢喝酒吧?”

哈哈哈……一阵哄笑回荡在走廊里。众人说笑着回到办公楼,只见信贷员小顾二人仍在埋头整理资料,桌上堆满了文件。

王书记踱步过去,问道:“还得忙多久才能弄完?”

“这不好说,贷款材料琐碎得很,他们这儿账目不太规范,没建立数据库,很多资料都是现补的,我们也跟着帮忙梳理。”小顾头也没抬,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蝶。

“行,你们先忙,今天搞不完明天继续,总之资料必须齐全,对吧,史行长?”王书记转头征询史行长的意见,又抬手看了看表,夕阳已斜照进窗棂:“四点多了,让他们继续忙,咱们先去县城酒楼候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