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着意过今春 > 第6章 调查

着意过今春 第6章 调查

作者:兰棹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05 18:26:24 来源:文学城

原身的书房内有一排书架,上面整齐叠放着满是字迹的宣纸。

起初黎昭文误以为这些是她练习撰写的策文。

此时金晖洒入内室,为这些宣纸渡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黎昭文上前轻抚,触碰到的,是温热的纸张。

这样的温度属于阳光,亦属于原身书写时怀揣的满腔热血。

故世的身躯无从带走任何俗世之物,唯有笔墨、唯有纪录能让后人知晓她的风骨与理想。黎昭文不再如初次那般粗略翻阅,而是凝神仔细阅览。

这一纸端谨遒丽的楷书,没有高谈阔论该如何为国为民,简练的文字书写的皆是合理可行的裕民之计。

黎昭文忽然感觉到一种隐秘的快意在心底蔓生。

她们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性情与思想却有许多契合之处,倘若她们能结识,想必能成为无话不说的挚友。

思想到此,她的神色又在一瞬黯然。

凭借着原身的身份,她得以看见深宫外广阔的天地,那么原身竭力去争取的那些美好的东西,她应该代替她实现吗?

她的重生到底是巧合还是既定的命运?在这一刻,她领悟到不能仅为自己而活,更重要的是维护属于原身的一切,譬如她的科考之路,譬如她的理想。

不知过了多久,沁云步入内室,道:“姑娘,书房里有什么东西要一并收拾?”

黎昭文默默将手中的厚纸放回原处,道:“把这些一起装好吧。”

沁云把空木箱放置在地,问道:“那些书你要一起带走么?”

书房内的藏书,黎昭文旧时已熟读过许多,无须让这些重物增加路途的负担。

“不用带走,这些就已经足够。”黎昭文着手与沁云一起收拾。

“夫人当真同意我们三日后离开?”沁云掩饰不住内心的疑惑,“前段时间你们因为这事争吵,我还以为她不会再提了。”

争吵发生在两月前,彼时乡试放榜,原身立即询问父母意见,商讨入京事宜。

这个要求显然在谢婳的意料之外。在此之前,她以为女儿参加科考是一时意气之争。

有次女儿在外醉酒,在众人面前扬言她要成为解元,而后她一直为这句醉语付诸努力。那时谢婳一时未解她的真正意图,当她提出要入京时,谢婳才逐渐醒悟那句豪言原不是戏言。

黎昭文不知坚定支持她的黎如松已经改变态度,说道:“你不用顾虑这么多,只管收拾好便是。”

沁云还是放心不下,轻叹道:“我想你还不如自己去劝夫人,她态度再强硬,也抵不过你亲自去与她理论。”

黎昭文道:“之前本就争吵无果,我想再怎么理论都不过是徒劳,还不如把这件事交由爹爹处理。”

沁云反驳道:“要理论当然不能只拿入京一事理论,真正要理论的是你女扮男装一事。”

沁云素知黎昭文性子温柔和顺,故而敢在她面前直言不讳。

黎昭文好奇心起,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沁云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解答她的疑惑:“你一出生就被人当作男子,这么多年,老爷和夫人他们可有问过你的感受?假扮男子须随时留神,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发现,夫人担心你入京会被人发现身份,用这个理由阻止你离开。她既早知其中凶险,何以现在才百般顾虑。”

她早就对此事心有不忿,如今袒露出多年来的真实想法,心头反觉感伤,她望着黎昭文,神色惨然,“你在大事上从未忤逆过父母,可我希望这次你能按自己的心意行事。”

黎昭文见她眼中泪光莹然,说道:“好,要是母亲再不同意,我就按照你说的去与她理论。”

她不擅长安慰人,慌忙岔开话题,“等着一切安排妥当,我们就能启程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将来可能会一直留在京师,等到那时,你会不会想回到池州?”

沁云摇摇头,道:“你在哪,我就在哪。池州和京城对我而言,无甚区别。”

这真挚的回答令黎昭文不知所措,她张望四周,看见一个人影在窗棂前闪过。

那人影快步入内,道:“姑娘,赵继福差人来邀你午时去味鲜阁吃饭,说是作为你替他伸冤的谢礼。”

“我不去,”黎昭文道:“这次案件并非我有意帮他,他恐怕误会了我的意思,你去回绝吧。”

裴越呆呆伫立,颇是为难道:“我已经答应他了……”

“你既答应了,那就你自己去赴约。”黎昭文冷眼看去。

她心下暗暗叹气,怀念起当公主时宫人们对她恭敬有礼的态度。

裴越向沁云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说道:“要不我们三人一起去?我还没吃过他最拿手的芙蓉豆腐,想去尝一尝。”

黎昭文无奈起身,出言警告裴越:“你下次若再擅作主张,我就让你去当杂役。”

她语气严峻,裴越不敢违逆,连声答应,说道:“我再也不敢了。”他与沁云对视一眼,又道:“我们现在去赴约?”

黎昭文不置可否,只道:“今日天气不错,我要出去散散步。”

沁云扑哧笑道:“外面狂风大作,你要去何处散步?”

裴越一本正经道:“那还用说,当然是去味鲜阁。”

三人一入味鲜阁就被堂倌请入雅间,随后流着满面泪水的赵继福出现在他们面前,“黎公子,您的大恩大德小人无以为报。”连连给黎昭文磕头。

他的磕头声极大,引来周围食客的注目,黎昭文方欲阻止,忽听一人说道:“承明?!”

承明,是原身的表字。

这人约莫四五十岁,玉冠束发,着一袭赭色绸袍,面庞宽圆,嘴角的笑意若隐若现。

未等黎昭文开口,他便自顾自说道:“多年不见,你长高了许多,你可还记得我?以前我常常到你们府上与你下棋,那时还总输给你。”

黎昭文躬身见礼。大抵是故人许久未见的缘故,刘绅甚是欣喜,含笑对黎昭文嘘寒问暖。

裴越年少时多受他的照拂,中途插言问:“大人为何会突然回来?”

刘绅笑道:“我致仕还乡啦,前几日刚回池州。”

黎昭文心念一动,道:“晚辈有一事想请教,世伯可否与我同席?”

刘绅道:“正好,你我也好乘此机会叙叙旧。”

沁云面露难色,准备拉着裴越往外走,黎昭文柔声嘱咐:“你们去另寻一桌吃,不用在外面候着。”主仆同席究竟不合礼数,在外人面前,还是要依礼而行。

角落里的赵继福在默默以袖拭泪,黎昭文忽觉好笑,道:“不是说要用美酒佳肴作谢礼,怎还不去准备?”

他闻言急急离去。

刘绅问起其中缘由,黎昭文将中毒一事详尽告知,他惊道:“李绶缘何要为歹徒卖命。”

黎昭文摇头道:“晚辈只知他与李大人关系亲厚,每月信件来往不断。”

刘绅脸色遽变,问道:“此事与李大人有关?”

“世伯以为,李大人是怎样的人物?”

刘绅思索片刻,低声道:“他而立之年就成为尚书,是个极有才能的人。你要知道,他入翰林院时不过二十四岁,短短六年时间就坐上尚书之位,其中的心思手段,可想而知。”

李子璆当年考中二甲第十九名,参加馆选后入翰林院修业,两年为期的修业结束后便开始不断擢升,仕途确是比绝大多数官员顺利。

刘绅饮了一口酒,又道:“他在朝尽职尽责,从未谕矩越权过,李绶做的事情,他未必知道。”

堂倌送菜入内,两人的话题就此打断。不多时桌上就摆满了菜肴,刘绅细数,发现竟有十道菜,堂倌遂在一旁解释道:“黎公子马上就要入京参加会试了,赵师傅说这些菜权当预祝公子金榜题名。”

刘绅惊喜道:“这等好消息,你竟不主动与我说。”

“世伯现在知道也不迟。”黎昭文为他斟酒。

刘绅举杯一饮而尽,问道:“你准备何时入京?到时候我去给你送行。”

黎昭文想了想,道:“三日后。”

刘绅和蔼健谈,虽比黎昭文年长许多,两人却志趣相投,席间欢声笑语不断。他喜饮酒,每每说到兴起时便会将杯中清酒一饮而尽,以致最后喝得满脸通红。

他步履虚浮走出雅间,口中念念有词:“三日后启程……三日后启程……好啊,是个好日子。”他声音宏亮,闻者纷纷侧目。

他转顾四周,道:“我们池州的解元三日后就要启程入京了,刘某今日高兴,在座各位今日的饭钱,都记在刘某的账上罢!”

这等便宜事,谁不愿占?食客们皆是道谢,祝贺声此起彼伏。

沁云见这热闹场面,心中隐隐不安,凑近黎昭文身旁,道:“如此宣扬,真的合适吗?”

黎昭文眸光暗沉,淡淡道:“不必担忧,现在更重要的是家中的情况。”

及将刘绅送上马车,黎昭文才告辞回府。

“少爷你可算回来了,老爷和夫人在中堂等着你呢。”小厮焦急道。

黎昭文顿时了然,对着沁云浅笑道:“看来你的那番话要派上用场了。”

夫妇二人见女儿归家,倏地起身,将他们设想好的计策告诉黎昭文,不时补充一句:“只要你留在池州,你想做什么,爹娘都可以答应你,你一人在京,我们实在不放心。”

黎昭文耐心听完,说出在味鲜阁发生的事,打消他们的念头。谢婳迟疑道:“称病不成,我们就换别的理由,总归能搪塞过去。”

“母亲要随我一同入京吗?”

谢婳微微一怔,木然道:“我要操持府中事,怎能来去自由……”

黎昭文缄默不言,目光在谢婳脸上短暂停滞,随即转向黎如松,他无措避开这灼热的视线,嗫嚅道:“一起去京师……是个好办法。”

谢婳扬言反驳:“留在池州才是真正的好办法。”

“强求我留在池州就是好方法?”黎昭文平静说道:“你们做任何决定前,可有在意过我的感受?我不愿做的事情,你们何必非要强求。什么是危险,当初让我以男子身份活着,就是最大的危险。这其中的因果是由谁所致,你们自己应该清楚。”

她语意从容,脸上毫无愠色,却勾起了黎如松心底那丝隐秘的愧意,“夫人,我们还是让孩子去罢。”有些承诺,终归要履行。

谢婳无言以对,只沉默静坐,一滴泪水从她目中垂落,黎昭文见状,温声道:“等我入京后,会传信告知我的近况,阿娘若是挂念我,也可到京师与我住上一段时日。”起身轻揽谢婳入怀。

黎如松附和道:“是啊,届时每岁夫人都可以在京师住上几个月,到时没有家中事叨扰,岂不快哉!”

谢婳展露笑靥,嗔道:“你这人毫无主张,我到京师去,你当真能打理好府中事?”

“不是还有周管家嘛。”黎如松用指腹为她拭泪,“你夫君我要是真毫无主张,哪还能做得上知府。”

谢婳把他的手拍开,拉着黎昭文坐下,“昭文,你记住在京中要小心行事,等明年你那安顿妥当,我便去京师寻你。”

黎昭文道:“阿娘放心,孩儿绝不会暴露。来年开春,阿娘便可入京与我相聚。”

黎如松笑道:“太好了。我之前早就替昭文在京师选好的宅子,还以为要用不上了。”

谢婳哼了一声道:“是我大意了,原来你早存主见,偏是做戏到现在才肯说出口。”

黎昭文静静听他们吵嘴,也不觉厌烦。

此前她与沁云一样,对他们的做法颇有微词,未预料到今日与他们商讨会进展顺利。

这对夫妇极为爱重女儿,阻止女儿入京亦是出于一片慈爱之心。他们或许不是完美无缺的父母,但却是这世上最爱原身的人。

世间事本就不能圆满,不尽人意才是常态;他们懂得退让,便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外面依旧风声飒然,冷冽寒风刮在身上,仿若刀刃刺骨。于这寒冷天地间,一股难以形容的复杂情绪在黎昭文身体涌动;似带着暖意的喜乐,似遐想所致的兴奋。如果定要叙述其间缘由,那条她即将踏上的路途便是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