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日前一天。
闻照和柏雪意飞往D市。
闻照让秘书订的下午的航班,但柏雪意还是起床困难。没办法,他只好直接上手帮人洗漱穿衣,就差打包抱进机场了。
上了飞机,柏雪意戴上眼罩和耳塞继续昏睡,连餐食都错过。
这一周,柏雪意几乎一直处在熬夜改方案的状态。要拿下余仲信,很多技术细节不能含糊,一切都要精益求精。为了避开公司那些耳目,他索性申请了居家办公,待在家里埋头改标书。一稿又一稿,每次觉得差不多了,又会在半夜突然闪现灵感。灵感不等人,他被迫也是主动掀开被子下床,跑到书房继续奋战。昨晚就是这样的情况,最后熬到凌晨四点才睡下。
一觉睡到目的地,柏雪意恢复些许精神,第一反应就是冲闻照喊饿。
闻照取过两人的行李箱。统共出差两天,却带了两个很大的行李箱:“带你去吃饭。”
闻照早就看好了餐厅,一家老字号,清淡又有味,吃得柏雪意浑身熨帖。吃饱喝足,两人出发前往招标组统一安排的酒店。
GC项目组已经提前三天飞到D市踩点,做相关准备工作。酒店里到处是可能认识他们的人,为了避嫌,两人在前台拿了各自的房卡,就分开了。
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柏雪意靠在沙发上,被热气蒸得犯困,又猛地想起昨晚的方案还有些数据没完全理好。但资料都在闻照那儿,他正要打电话过去,门铃响了。
是闻照。
“你怎么来了,被人看见怎么办。”柏雪意把他拽进来。
公司给高管订的都是商务套房,项目组基本都住在这层,闻照住楼上的总统套。他就这么没有任何遮掩地过来,太容易被看见了。
闻照相当淡定:“在电梯间遇到Jacky了。”
对着他挤眉弄眼,还格外关切地说明天是大日子,让他晚上别折腾人。
柏雪意:...算了。没被其他人看见就行。
“刚想打电话给你,昨晚我做的方案,还有一些数据要收尾。”
闻照把手上的文件递给他:“我在飞机上处理好了。”
柏雪意接过来。闻照不仅帮他补全了数据,还制作了流程和图表,简洁清晰,一目了然。其实这段时间都是这样,他熬夜,闻照就陪着他,很安静,不出声打扰,但又会在每个他需要他的时候出现。
柏雪意看完,像关怀下属一样拍拍闻照的肩,眉眼弯弯:“闻秘书,辛苦了。”
闻照挑眉,撞进一双藏星的眼眸,突然抄起腿弯抱起他,往卧室走。
“你干嘛,别闹,明天要早起的。”柏雪意的拖鞋惊得滑下来,嘴里推拒,手却乖乖圈住闻照的脖子。
“你想什么。”闻照把他塞进被子里,“我是来盯你睡觉的。”
“啊?”
“方案很完美了,所以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睡个好觉。”
这个人似乎总能轻而易举看穿他的焦虑和不安。柏雪意安静地看他,问:
“闻照,我们会赢吗?”
额上落下一个轻柔的吻:
“我们会一起赢。”
翌日,正式投标日。
柏雪意睡了个久违的好觉,神清气爽。和团队在大堂汇合,共同出发前往会场。
会场设在市会议中心,规格很高,接待的人训练有素,引导他们签到,提醒可以提交标书了。
Will主动说:“Zane,我替你去交吧。”
闻照从助理手上接过提包:“我去,你们先入场。”
会场人流熙熙攘攘,柏雪意觉得吵,转身去洗手间,拐入走廊,迎面撞上洗完手出来的黎商。
黎商笑容满面,神色轻松,不像来参加竞标会,倒像是来参加庆功宴的。
他看见柏雪意,停下脚步:“听说你交男友了,怎么都不告诉我。”语气似控诉,似委屈。
“你现在不是知道了?”柏雪意四两拨千斤。
黎商还是笑:“我很好奇,谁那么厉害,能让你选他不选我。”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真低沉了好几天。难得遇到这么合心意的人,却一而再再而三拒绝他。就像现在这样,连目光都不愿意在他身上多停留一秒。会场的灯照得眼前人的脸更加光彩夺目,黎商心神一晃,抬手想去触碰——
“还在这做什么,不知道要开场了么。”闻照不知什么时候找来了。
“闻总怎么这么凶。”黎商露出玩味的笑,虽然每天都有人向他报告,闻照和柏雪意有多不合,但今天亲眼见了,才发觉这两人可能比他想象得矛盾还要深。
“Cyan,今天过后,你要是被闻总开除了,可以来投奔我,”他对柏雪意眨眨眼,“你知道的,我包容任何性向。”
柏雪意面无表情道:“黎总费心了。”
回到会场,坐下没多久,喧闹的会场突然安静下来。众人看向门口,招标组入场了,为首的是周淮明,果不其然,不远处跟着韩铭。但柏雪意仔细看了又看,没见到余仲信。
他和闻照对视一眼。看懂了对方的眼神,让他少安毋躁。
全员坐定,等待九点一到,准时开场。
八点五十五,周淮明身侧的座位仍是空的。
八点五十七,空的。
八点五十八,空的。
柏雪意的心跳越来越快。
八点五十九,没到。
柏雪意手心微湿。
九点整,周淮明走上台。于此同时,大门打开。
“让我们欢迎本次招标组特聘技术顾问,余院士——”周淮明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
余仲信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来,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会场登时一片哗然。
“余院士将作为特邀评审,为本次招标保驾护航...”
“怎、怎么会。”Will神色大变。
柏雪意把目光投向黎商和韩铭,一个眉头微蹙,没了刚才的气定神闲,另一个仍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余仲信拉开椅子坐下,回身做了个安静的手势,没有多余的话。
周淮明继续开场白,在简单阐述完评标规则后,宣布正式开始唱标。
GC派出手气一向很好的Jacky去抽签,不负众望,抽到了第四名。非常好的位置,评审一般通过前三位的表现确定标准线,第四名就相对容易出彩。
更巧的是,黎氏、百胜分别在第二和第三。
抽到第一位的是一家近几年刚冒头的独角兽公司。主讲人是公司CEO,很年轻,典型理工男,讲起技术方案滔滔不绝,激情澎湃。他们用的是一种市面上还没普及的新型材料,确实能提高芯片质量,但小公司想实现技术落地就很难了,所以这位CEO讲到市场方案的时候,明显底气不足。在场的评审也心知肚明,不断就技术实现路径进行攻讦,CEO应接不暇。但柏雪意能感觉出来,余仲信对他给出的技术方案还是挺欣赏的。
接下来就到了黎氏。黎商款款上台,柏雪意的余光瞥见Will在不安挪动。
黎商在主席台前站定,隔着十数米,对上周淮明的视线。没人知道他们在那几秒交换了什么。黎商调整好状态,端着无懈可击的笑,开始讲标。
在柏雪意看来,黎商的表现可圈可点。他是那种天生擅长演讲的人,站在台前,自信从容,举重若轻,那种松弛感很能感染人。他也很聪明,知道自己的技术方案不出彩,就把更多篇幅放在市场规划上,突出怎样通过低于平均的价格抢占市场。评审团对他的方案表现出明显的满意。只有余仲信,反应平平,温和地问了几个问题,没刁难人,看不出态度究竟如何。
黎商鞠躬道谢,和上台的韩铭擦身而过。
一直躲在背后的人终于现身了。柏雪意微微挺直脊背。韩铭平稳的声线传来,不像商人,更像一位学者。和他这个人一样,韩铭给出的方案稳健、落地、可行性高,扎实的技术配合规矩的报价,听得各位评审频频点头。余仲信提了好几个问题,其中一两个涉及到精深的技术细节,韩铭不算对答如流,但也没掉链子。
对手的反应最能反映表现好坏。柏雪意瞥见黎商面无表情的脸,连平时挂在脸上的笑都没了。
前三位结束,进入评审团研讨时间,其余人暂时退出会议室。
一些企业代表明显泄了气,前三位,尤其是GC和百胜,表现太好。虽然本来也没抱什么期望,但亲身体会这种差距,还是会让人感到挫败。
安静的等待,五分钟后,大家重新入场。
主办人员走到闻照身边,提醒GC可以准备上台了。
Will深吸一口气,抹了抹手心的汗,准备起身,闻照的声音响起,他喊了柏雪意的名字。
Will不可置信地张开嘴,以为自己听错了。按照原先的安排,由他负责讲标。
闻照拍了拍柏雪意的手:“去吧。”
柏雪意在Will瞠目欲裂的目光下走上台,脚步没带一点滞涩,深黑西装衬得他肩线利落,指尖轻点遥控器,屏幕瞬间切换成芯片方案的核心架构图——
没有多余的开场白,他的声音清晰落进每个角落:
“各位评审好,我是柏雪意,接下来为大家介绍GC智芯方案,核心优势聚焦三点:AI驱动的功耗优化,稳定性冗余设计,以及全生命周期的运维保障...”
和韩铭的学者风格不同,柏雪意的讲解摒弃了复杂的术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艰深的技术细节在他的演绎下,没有学术背景的普通人也能理解。评审团里那些非技术专家也听得频频点头。更可怕的是,他没有任何短板,连推广方案都无懈可击,每个环节都标注着具体的时间节点余负责人,连备用方案的风险评估都清晰列在侧栏。
时间精准控制在第十五分钟结束。
一位评审率先提问:“方案相当精彩,但GC的报价比前几家高至少5%,你们没有价格优势。”
柏雪意没有半分慌乱,不疾不徐道:“关于直接报价,高出来的部分主要投入在材质升级和故障预警系统,前者可以将芯片寿命延长至少五年,后者可提前72小时预判潜在问题。简单说,我们报的不是‘单价’,而是无风险使用的综合成本——如果按年均分摊,要比所谓的低价方案低六个百分点。”
话音落下,台下的低声讨论变成了明显的认可。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余仲信放下笔,将审视的目光投向台上的人:“你们采用的技术非常前沿,我想你心知肚明,其实可以选择更稳健的方案,相信也同样精彩。所以为什么最终做了这样的选择?”
现场瞬间静了下来,所有人纷纷抬头看向台上的人,等着看他如何应对。
聚光灯下,柏雪意绽开自信又笃定的笑:“因为GC要做开拓者、引领者,我们有能力、有魄力、有野心,可以助贵方成就一个足以留名的项目。”
“相信这也是您的期待,不是吗?”
下一刻,掌声雷动,只剩赞赏与叹服。
柏雪意望向台下,一双沉静的眼睛跳出来,其余所有人模糊成了背景。
不知是心跳声更响,还是掌声更响。
那人轻启唇齿,明明隔着数十米,柏雪意仿佛听见了他的声音,静而缓:
“proud of you.”
为你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