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状元郎他心怀不轨 > 第3章 出师不利

状元郎他心怀不轨 第3章 出师不利

作者:消防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09:34:34 来源:文学城

方府尚沉浸在方嘉钰高中探花的喜庆余韵中,一名面白无须、身着内侍服饰的太监便带着几名小黄门登门了。

“方探花,接旨意——”太监拉长了尖细的嗓子,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

方嘉钰整理衣冠,规规矩矩地跪下,心中不免有几分期待。

琼林宴上陛下似乎颇为欣赏,这授官的恩赏,总该体面些吧?

然而,那太监宣读的旨意,让他心凉了半截。

皇帝虽有赏识,但按本朝惯例,新科进士一甲三人皆授翰林院修撰、编修之职,乃是清贵之选,起点却不高。

方嘉钰被授予的,正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岁禄仅八十两,月俸五石米。

赐下的官邸位于城西,听着是个赏赐,实则只是朝廷分配给低级官员的标准配置,里面空空荡荡,家具器物一概需自行筹措。

方嘉钰捧着那轻飘飘的任职文书,整个人都呆住了。

八十两?还不够他平日里置办一身像样的行头!那官邸……他简直无法想象自己该如何在那等“家徒四壁”的地方落脚。

传旨太监何等眼力,见方嘉钰脸色变幻,知其心思。他也不催促,只端着茶盏,慢悠悠地呷着,眼角余光瞥向一旁的方尚书。

方尚书心中暗叹一声,面上却堆起笑容,上前一步,不着痕迹地将一个沉甸甸的、约莫五十两的锦囊塞入太监袖中,“公公辛苦,一点茶钱,不成敬意。”

那太监掂了掂分量,脸上笑容这才真切了几分,微微颔首:“方尚书客气了。方探花年少有为,前程远大,这翰林院可是储相之地,好好历练,将来必成大器。”说完,便带着人回宫复命去了。

待太监一走,方嘉钰立刻将那任职文书丢在桌上,俊脸垮了下来:“爹!这……这叫什么待遇?从六品!八十两!我不去了!”

他越想越气,忿忿道:“还不如我在家当个富贵闲人!这官谁爱当谁当去!”

“胡闹!”方尚书脸色一沉,呵斥道,“翰林清贵,乃天子近臣,是多少寒窗学子求都求不来的起点!你莫要仗着家世便眼高于顶!俸禄微薄又如何?我方家还缺你这点嚼用?你可知那江状元,寒门出身,如今怕是连这等官邸都需精心规划才能入住!”

他苦口婆心,又是分析翰林院的重要性,又是提醒他初入仕途需谨言慎行,莫要辜负圣恩。

方嘉钰被念叨得头疼,想到江砚白那张冷脸,更是憋闷,最终只能蔫头耷脑地满口答应:“知道了知道了,我去便是。”

话虽如此,第一日去翰林院应卯,方嘉钰仍是起晚了。或者说,他心底那点不情愿,让他刻意磨蹭到迟到。

等他施施然赶到翰林院,已是日上三竿。

负责考功的老翰林扶了扶眼镜,面色不豫地看着他:“方修撰,初来乍到,便迟了整整一刻钟。翰林院有翰林院的规矩,念你初犯,罚没本月一半月俸,以儆效尤。”

罚月俸?

方嘉钰差点气笑了。他那点本就微不足道、还不够买他腰间一块玉佩的俸禄,这就要被罚去一半?

他看着老翰林那张古板的脸,再看看周围一些同僚或同情或看好戏的眼神,一股邪火直冲头顶,却又碍于场合不能发作,只能硬生生憋回去,那张秾丽的脸蛋涨得通红,咬着后槽牙,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下官……知错。”

这仕途开端,可谓是出师不利,憋屈至极。

方嘉钰憋着一肚子气,在自己的书案后坐下。

环顾四周,这翰林院值房倒是宽敞肃静,可空气中弥漫的陈年墨香和书卷陈旧气息,让他这习惯了馥郁暖香的人只觉得沉闷。

坐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他便觉得口干舌燥。也是,早上起来便憋着气,又听了半天的训,连口水都没顾上喝。

他下意识便想扬声唤人,猛地想起这不是在自己府里。只得压着性子,朝门外候着的、自家带来的小厮观墨招了招手。

观墨蹑手蹑脚地进来,躬身听命。

“茶呢?”方嘉钰压低声音,语气不耐,“渴死了,去沏壶新茶来,要雨前龙井。”

观墨脸上露出几分难色,凑得更近些,声音细若蚊蚋:“少爷,方才奴才去打听了,这翰林院里……规矩大着呢,喝水的事儿,也分三六九等。”

方嘉钰蹙起好看的眉头:“什么意思?”

观墨便将自己刚探听来的“翰林院饮水生态”一五一十道来:

“听那老吏说,掌院的学士大人,是正五品的大员,有自己单独的茶室,里头喝的可是宫中特供的六安瓜片!”

“再往下,那些个侍读、侍讲大人,是正六品,也算中坚,能享用公家提供的普通绿茶。”

“至于像少爷您这样的新科修撰、编修,都是从六品起步……得,得自个儿解决饮水。公家不管的。”

方嘉钰听得目瞪口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这、这喝水还能喝出个等级森严来?他难以置信地抬眼四下扫去。

果然,只见不远处一位身着正六品官袍的侍读,正慢条斯理地用公中的瓷杯品着绿茶。

而更多像他一样身着从六品或更低品级官袍的年轻官员,要么案头放着自带的茶杯,要么正起身去角落的茶炉边接热水。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斜对面那道青色的身影上。

江砚白端坐如松,正垂眸看着手中卷宗。在他的案几一角,赫然放着一个灰扑扑、毫无纹饰的粗陶水壶,样式拙朴,与这翰林院的清贵、与他本人那冷峻的气质,都显得格格不入。

他居然连个像样的茶杯都没有!就用这么个破壶喝水?!

这哪里是什么清贵无匹的“储相之地”?分明是个连喝水都要看人下菜碟、锱铢必较的势利场!

他方小公子何曾受过这种委屈?在家里,他喝的茶、用的水,哪一样不是精挑细选?便是出门赴宴,也从未为一口水发过愁。

一股强烈的憋闷和抗拒涌上心头,他几乎想立刻起身,拂袖而去。

这劳什子的官,谁爱当谁当!他只想回他的方府,躺在他那铺着软绒垫子的贵妃榻上,喝他冰湃过的、用玉泉山水沏的香茗!

正当方嘉钰被那“饮水阶级”气得心口发闷,只想当个甩手掌柜时,一份差事落到了他头上——起草一份关于漕粮转运的文书。

这可算撞到了方小公子的“长处”上。他虽不耐俗务,但自幼饱读诗书,骈文律赋信手拈来。当下便将那点不快暂时抛诸脑后,铺开宣纸,磨墨挥毫。

他引经据典,从《禹贡》谈到《漕运通志》,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更在文末附上一首精心雕琢的七言律诗,咏叹漕河风光与皇恩浩荡。

自觉文采斐然,远超那些枯燥的案牍文章,定能让人刮目相看。

文书呈交上去不久,便被发了回来,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张附在一旁的素白笺纸。

方嘉钰起初不以为意,甚至带着几分得意展开。然而,目光落在笺纸上那几行铁画银钩、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朱笔批注时,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批注只有三点,言简意赅,却字字如刀:

一、 文中引用前朝漕粮数据,去岁因黄河改道已不适用。

二、 所提“增设漕卡”之议,恐会加剧底层胥吏盘剥,民怨累积,非善策。

三、 文末诗赋虽佳,于实务无益,建议删除。

落款处,是那个让他心头一刺的名字——江砚白。

一股被冒犯的怒火“腾”地直冲头顶!他竟敢!竟敢如此贬低他的心血!

方嘉钰捏着笺纸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抖,桃花眼里燃着羞愤的火焰,几乎要将那几行朱字烧穿。

他下意识就想冲过去质问,想将这张破纸摔在那张永远没什么表情的脸上!

可就在他即将失控的边缘,残存的理智拽住了他。他死死盯着那三点批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细细看去。

第一条,他引用的确实是旧籍中的数据,只图文章漂亮,却完全忽略了去岁黄河改道对漕运路线的巨大影响。若按此执行,岂非谬以千里?

第二条,他提出“增设漕卡”本是为了强调监管,经江砚白一点,才惊觉这看似合理的举措,在层层下行的吏治中,极可能变成胥吏敲诈勒索、盘剥百姓的新借口,最终激化矛盾。

第三条……更是直接撕开了他华美袍子下的“虚浮”。那首他颇为自得的诗,在关乎国计民生的漕运事务面前,确实只是无用的点缀,甚至显得不合时宜。

这三点批注,没有任何情绪化的指责,只有冷静到极致的洞察与事实。

每一条都精准无比地钉在了他文章华而不实的要害上,将他那点倚仗家世与文采的优越感,击得粉碎。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江砚白之间的差距,并非仅仅在于出身,更在于一种根植于现实、洞悉利弊的务实能力,一种真正的经世之才。

这种基于绝对实力的、不带任何私人情绪的“碾压”,比任何言语上的冲突或轻视,都更让他感到无地自容,印象深刻。

方嘉钰死死咬着下唇,将那纸批注揉成一团,紧紧攥在手心,指节泛白。

想回家……

这三个字在他心里疯狂叫嚣,那双漂亮的桃花眼里,瞬间蒙上了一层水汽,是气的,也是委屈的。

他颓然靠向椅背,只觉得这翰林院的第一天,竟是如此的难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