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 第3章 常识判断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第3章 常识判断

作者:尹七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13:43:39 来源:文学城

【我小时候爱看电视剧,那时候只知道隋炀帝是个贪图享乐、挥霍无度、荒淫无道的暴君,还动不动就打仗、挖运河、搞南巡,要是遇上河道水不多,船过不去的时候,他还要逼迫老百姓用绳子拉着船走。

那叫一个民不聊生。

后来听说他挖的那条运河,就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a],带动了经济繁荣,发挥着怎么怎么厉害的作用。】

独孤伽罗的脸色险些绷不住,她不愿相信,自己最为仁孝的次子,竟会做出那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

一听到何夏夏说运河有大作用,就不禁为次子开脱一二:“许是他继位后,操之过急了些,未能体谅民生之多艰。”

岂料,她刚说完,同样喜爱次子的杨坚也赞同地拍了拍她的手已做安抚时,何夏夏嘲讽地“哧”了一声。

【天呐离谱,这突然就变成一项可以拿出来说的功绩了?

再后来,我迷上了咱们的唐太宗,在了解太宗的故事时,连带着又吃了几口隋炀帝的屎。

他是真的很有心计,也很能演。

为了当太子,就在爹妈面前演戏扮乖。他爹一斥责太子亲哥奢侈,他就是开始装节俭,制造府中乐器许久不用的假象给亲爹看,上朝的马车也极近简朴,搞的大臣们都夸他。

搞定亲爹,接着就是亲娘。他娘一厌恶太子让妾侍怀孕,怀疑太子害死太子妃,他就开始装深情。

突出的就是一个对比衬托。

果然时间一长,他爹娘心里的小天平就开始倾斜了呀。

再加上朝堂上,他早就和杨素搞在了一起,不时就拉踩一下太子,衬托下自己。

这一套套组合拳下来,终于,在他娘的鼎力帮助下,如愿当上了太子。[1]】

此时,杨坚和独孤伽罗相握的手同时僵住了。

杨坚:朕的确在去过广儿的府邸后,觉得他不贪歌舞享乐,而大赞过他。

独孤伽罗:广儿和勇儿的确……

至于杨素……

帝后二人对视一眼,天幕所说的这些事的确都发生了,他们的心中也都因此起了怀疑的苗头。

而下朝后正往宫外走的杨广和杨素都和疯了一样,不管不顾地往回狂奔。

杨勇见状,舒心地大笑了起来。

【杨广真正逆天的操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两年后,独孤皇后去世了,隋文帝就开始专宠陈氏,封她为宣华夫人。这个宣华夫人吧,为废太子出过力,也为隋文帝看清现太子出了力。

事情发生在独孤皇后过世两年后,隋文帝也不行了,重病卧床。然后杨广就开始胆大地将魔爪伸向了宣华夫人,宣华夫人去跟隋文帝告状,差点把隋文帝给气死。

他让人去召杨勇,结果被杨素知道了,杨素又告诉了杨广,杨广就控制住了宫门,让张衡去侍疾。

然后隋文帝就死了。

这里头发生了什么呢?不知道啊,没记载。[2]】

狂奔的杨广直接脚下一绊,踉跄着扑到在了地上,他双目无神地捶地嘶吼:“天,你为何要亡我!”

而帝后两人的手也牵不住了。

独孤伽罗暗恨,又是那个陈氏!

杨坚眼神凌厉地斥道:“将太子和众大臣都召回来,擒住杨广,封死宫门!”

【隋文帝死后,杨广就假传遗诏,逼死亲哥,又在登基几年后把亲哥的孩子全杀了。

之后就是什么,十个月迁都,三征高句丽,三次南巡……

这几个数字,全是老百姓的血泪史,换谁都遭不住啊!于是就有了瓦岗寨起义。

所以这题的答案,就是C,发生在唐朝的农民起义,是黄巢起义。】

何夏夏不知道她的这一番话,在隋朝掀起了多大的腥风血雨,她已经做好了记忆点,开始进行下一道题的盘点了。

【下面盘点的是第13题,一道物理题。

哦不对,解析说它是生活常识类的?

问题是:陶渊明的诗中写道:“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3]露、霜、冰都是天气现象,分别有“露点”、“霜点”和“冰点”。请问,这三者中温度最低的是()

A、露点

B、霜点

C、冰点

D、霜点和冰点

我选了D,理由有两个,首先霜、冰都是固体,水变成固体不都是零度吗?其次,D项有两个点诶,出现这种类似于以上都是的选项,难道不是闭眼选吗?

但是答案是B,霜点。】

各朝各代还没从天幕透露的农民起义中转过神来,尤其是刚刚讲完的隋帝天家秘闻,要素过多。

不论是有皇位要继承的皇室,还是薄有家产的百姓家,都开始对儿孙们谨慎考量起来。

他们心里都在忧虑:“他不会是在演戏吧?”

倒是文人们,在听到陶渊明的名字后,纷纷激动起来。

东晋,颜延之喜地猛拍大|腿:“若是贤兄还在,定要和他好好喝上一坛,再同他对一回诗!”

北宋,苏轼正因乌台诗案,而在被贬黄州的路上,他叫停了马车,如痴如醉地盯着天幕:“这天幕怎么不把诗念全呢?幸好这诗我已经读过了,不然今日就要难眠咯。”

【看了眼解析,这道题有坑。

光注意露是液态,霜冰是固态,忘记它们原始状态不一样了。霜是水蒸气凝华成固体,冰是水固化成固体,起点不同啊!

那肯定是凝华的温度更低,冰点是0度,那么霜点就在0度以下。

所以这题选B,霜点。

嗯?有条弹幕,昵称是汉某人的宝子说:水为阴,火为阳。阳化气,阴成形。[4]】

何夏夏反复把这句话看了好几遍,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什么阴?什么阳?

【汉某人是在为我科普相关知识点吗?稍等,我先查下这句话。】

何夏夏再次拿过平板,将这句话输入搜索后,发现这句话是拼接的。

而且在原文中是后半句在前,前半句在后。

看起来也和这道题目没有啥关联啊?

【我查了下,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我看了下原文,感觉这话硬要和题目扯关系的话,大概就是原文中,提到了下雨?

我粗浅地把这句话翻译了下,大概意思就是:水属阴,火属阳,用火烧能够让水变化成气体,阴……降温能让水变成形体?

也就是一个水气化后,又液化的过程。

嗯……汉某人你还在吗?能否再多说一点,我有点get不了你的意思啊。】

西汉,董仲舒颇为激动地听着天幕的解释,他的天人感应,是正确的!

天人同类,人与人之间果然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只要阴阳五行产生联结,天幕中的后世之人便能感知到他的所思所想。

那么人与天,同样可以。

董仲舒闭上了眼睛,试图同刚刚那般,进入那玄妙的境界。

刚刚他并未认真,也担忧感应到的并非天幕中的后世之人,他所提之事便会给大汉带来不利,现如今确定过后,他便急切地问出了心中难事。

【啊,汉某人你还在呀!你问我,阴阳可能求雨?】

何夏夏直接傻眼了。

好家伙,她这不是考编直播间吗?怎么突然就扯起阴阳求雨这种玄学来了啊?

但是一瞅直播间突然开始蹭蹭蹭暴涨的观看人数,她咬了咬嘴唇,开始去社交软件翻找自己一时兴起,转发给朋友的一个帖子。

【汉某人你是不是因为看了热搜,所以才问的问题呀?

最近天气是有点热,大家除了喊雨神快来开演唱会之外,还开始研究起了董仲舒的求雨术。

啊……我尽可能讲的文雅一点,不能我怕直播间被封啊。

不过我也不保真。

董仲舒大佬他认为,要求雨,雨是水,水属阴,所以阴盛阳衰就行了。当然人家用的词比较高端一点,叫闭阳纵阴。[5]

简而言之,就是属阴的女子出门,属阳的男子别出门。还有就是男女之欢,别名翻云覆雨,云|雨之乐,也能够帮忙求雨。

咳咳。

汉某人你真的不是故意问的这个问题吗?】

一直沉寂的弹幕,突然就被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和“淫|秽色情,举报了嗷”给刷屏。

还有弹幕说:“关键是董仲舒他真的成功了啊!”

何夏夏没忍住笑了出来。

【确实,虽然这个理论放现在真的很不科学,而且听起来也很飘渺玄学,但是董仲舒他真的成功求到雨了![b]

因为他写进自己的书《春秋繁露》里去了,不仅有求雨,还有止雨。过程就是反过来,男子出门,女子在家,不要那啥啥啥。

好了各位宝子们,咱们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可好?真的真的不能再往下聊了!危危危!

汉某人你要是还有问题,就去翻阅下《春秋繁露》吧,我要进行下一题的复盘了。】

而此时,各朝各代都炸开了锅。

汉武帝刘彻原本正在细细翻阅此前让小黄门记下的农民起义相关,在听到董仲舒的大名后,欣然不已。

怎知,竟听到了求雨法。

还成功了!

“《春秋繁露》吗?”

董仲舒:还没写啊……

[a]有关于京杭大运河的错误,后面25章进行了更正~抱歉!

[b]有关于求雨的错误姿势,写文的时候作者没能考虑完全,没考虑到女主不纠正其错误性会在古代造成的不良影响。已在30章进行补救~

感谢各位宝子提出的意见呀!

[1]《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高祖密令善相者来和遍视诸子,和曰:\"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

《隋书》列传第十:勇多内宠,昭训云氏,尤称嬖幸,礼匹于嫡。勇妃元氏无宠,尝遇心疾,二日而薨。献皇后意有他故,甚责望勇。自是云昭训专擅内政,后弥不平,颇遣人伺察,求勇罪过。晋王知之,弥自矫饰,姬妾但备员数,唯共萧妃居处。皇后由是薄勇,愈称晋王德行。其后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2]《资治通鉴》:初,文献皇后既崩,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皆有宠。陈氏,陈高宗之女;蔡氏,丹杨人也。上寝疾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皆入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宝殿。太子虑上有不讳,须预防拟,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条录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陈夫人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柳述、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为敕书。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故中外颇有异论。

[3]陶渊明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禾 一作:耒 )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4]《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5]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常识判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